大秦嫡公子 第710章

作者:冥狄z

  那又何尝不意味着,始皇决心跟‘贵族’彻底翻脸,他这枚‘棋子’自然会一步登天,直接坐上储君的宝座。

  秦落衡长跪于地。

  他没有继续再开口了。

  他想说的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嬴政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冷冷的扫过秦落衡,眼中依旧很平静,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

  嬴政才道:“你兄长扶苏回来了。”

  秦落衡道:

  “儿臣知道这个消息。”

  “兄长在北原做了很多为人称道之事。”

  “儿臣不如也!”

  嬴政嗤笑一声,冷声道:“你就不想告发一下扶苏吗?朕可是听说,你尚书司半年的成果,几乎都被人窃取了。”

  秦落衡摇头道:

  “父皇明察。”

  “尚书司的那些成果的确被盗取了很多,但只是一些死物,并不足以多费心,而且我让尚书司改良创新,本就为造福天下万民,兄长提前将这些东西公之于众,大大加快了传播,实是好事一件,我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因此嫉恨?”

  “若是能让万民受利,全部送于兄长又如何?”

  秦落衡显得很大度。

  现在尚书司的东西,对他目前的处境而言,已无足轻重,他自然不会太放心上,而且扶苏拿到手的图纸,并不是那么好仿照出来,很多更为重要的依旧在尚书司的控制中。

  闻言。

  嬴政点了点头。

  淡淡道:

  “你有此心态,倒也算豁达。”

  “你认为贵族真的除得尽吗?你杀得掉六国的贵族,但灭的掉世人心中的贵族吗?”

  秦落衡沉声道:

  “儿臣不知道能不能除尽。”

  “但儿臣知道一件事。”

  “做了,至少是要比不做好,就算最后失败了,至少尝试过,也给天下留下了一种答案,若是一味退让,反倒会让自身陷入囹圄,到时恐就真的危险了。”

  嬴政收回目光,对此不置可否。

  只是道:“这段时间,朕收到有关你的弹劾文书高达上百件,你认为朕当如何处置?”

第552章 朕终究还是妇人之仁了!(求订阅)

  秦落衡目光微沉。

  凝声道:

  “儿臣认为百官的弹劾不足为惧。”

  “他们很多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他们是大秦的臣子,先天性的跟大秦捆绑在了一起,因为他们其实是不可能反秦的,现在之所以群情激奋,非是反对大秦,而是不满于大秦的制度。”

  “大秦的体制是皇帝之下,众生平等!”

  “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

  “利益!”

  “当初王翦老将军尚在时,就曾向父皇抱怨过,称在父皇麾下为将,很难获得封侯封王的机会,因为自古以来,士人也好,武将也罢,他们都是想有官做。”

  “想自己的成绩转化为官职!”

  “只要能身居高位,他们自然就会对父皇感恩戴德。”

  “不然他们就会跟现在一样,认为是大秦是父皇抛弃了他们,他们这些人其实初心并不坏,只是对天下时势缺少了基本的判断,以至于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裹挟着,做了相逼之事。”

  “朝堂上很多朝臣,其实都被别有用心之徒给收买、欺骗以及利用了,从最开始的建议分封,再到后面的‘使黔首自实田’,再到李斯的‘罢黜百家,独尊法术’,这一件件其实都有人在暗中趋势。”

  “只是很多朝臣并没有察觉到。”

  “所以才一步步迈入到了别人设置好的陷井中,进而做出了威逼的事情。”

  “他们眼下大量弹劾儿臣。”

  “只怕他们自己其实都找不到太多合理理由,除了含糊其辞的称儿臣违背了律法,做了不法之事,僭越了法度,但这难道不是宗正应该处理的吗?关朝臣什么事?”

  “在儿臣看来,想处理此事,并非难事。”

  “百官并非都是好人,也并非都是坏人,只是现在情绪裹挟,真伪难辨,以至做出了些错误的决断,因而在儿臣想来,让百官稍许冷静一下,或许更为适合。”

  闻言。

  嬴政脸上露出几分冷意,似乎对秦落衡的想法并不认同。

  淡淡道:

  “冷静处理?如何冷静。”

  “现在百官对你的弹劾书一天多于一天,现在不仅是朝臣,地方的官吏同样弹劾不断,就因为你在楚地动了贵族的根基,分给了黔首田地,让其他郡县的黔首看到了希望,开始了大规模的不满。”

  “现在反对你的声音,非是朝臣,而是大多数的秦官秦吏。”

  “在这种氛围下,你能让多少人冷静?”

  “多少人也愿意冷静?”

  秦落衡深吸口气。

  沉着道:

  “儿臣自然知晓此事。”

  “但朝臣也好,秦吏也罢,他们所为不过就一情绪,这种情绪,朝廷满足也好,不满足也罢,都由不得他们而定。”

  “而且......”

  “世人大多唯利是图。”

  “朝臣也是这样。”

  “他们这次之所以动作如此浩大,也同样是有所图。”

  “儿臣斗胆,妄议一些事。”

  “儿臣若是没有猜错,这些朝臣大多都倾心于大兄长,之所以如此卖力,就是看重兄长日后为储君,他们定能因此事加官进爵,继而保证家族的繁荣昌盛。”

  “因而在儿臣看来。”

  “眼前的困境,其实都很虚浮。”

  “只是随着一些人的推波助澜,让其他人不由的跟着参与其中,但只要事情迟迟没有下落,这些人定会心生不安,自然而然就开始萌生了退意。”

  “人都很现实。”

  “他们之所以这么卖力。”

  “就是他们知道,大秦现在的储君人选,实则就两人。”

  “一个为大兄长,另一个则是我。”

  “儿臣不知这种传闻出自何处,但也无法辩白,还请父皇恕罪,但这种谣言,在百官中却大行其道。”

  “按照他们的想法。”

  “我这次卷入了如此恶劣之事迹,势必会影响到储君人选,而我一旦被父皇冷落,最有机会上位的便是大兄长。”

  “他们则都有从龙之功!”

  “所以他们眼下都十分卖力的来针对我。”

  “但若是储君之位依旧悬于不绝,甚至父皇始终不愿表态,他们这么费力的做事,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心中多少会打退堂鼓,不愿再轻易卷入到储君之争。”

  “儿臣认为眼前的一切都是虚浮的。”

  “都是在虚张声势。”

  秦落衡目光淡定,华聿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他此刻十分的冷静。

  亦如当初,他还在骊山的竹楼一般,并非真的把始皇当父皇,而是把始皇依旧当成了昔日的秦长吏。

  他开口道:

  “朝臣中一定有反对的。”

  “但大多数其实都保持的中立。”

  “只是我这次犯事太多,让很多中立不得不提前站队,以避免日后遭到冷落和排挤,这其实无可厚非。”

  “因而想彻底处理此事。”

  “只需要把这部分中立官员摘出来!没有他们摇旗呐喊,只靠那一小部分官员,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现在中立官员跟这部分别有用心的官员走得不算很近。”

  “尚还有挽回的余地。”

  “若是等到这些官员,彻底被裹挟,大秦恐怕会重回到夏商周的时代。”

  闻言。

  嬴政脸色一冷。

  漠然道:“你说大秦会变成夏商周?”

  秦落衡认真的点了点头。

  肯定道: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