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27章

作者:冥狄z

  若是前面没有人发难,秦落衡自己或许都会找人提问,他就是想把这个观念传达出去,就是想告诉到场的士人,大秦欢迎一切有抱负、有学识的有识之士。

  但不欢迎怀有二心,耽于陈腐王道,耽于过往荣华,耽于淫学流说、不思进取的士子。

  理清了这些。

  萧何神色一下轻松下来。

  若是秦廷真选择跟天下贵族割裂,跟道儒两家决裂,他是万万不可能再仕秦的,因为他所学黄老居多,秦廷不容道儒,以秦廷的霸道,根本就容不下他。

  他自然不会再仕秦。

  而眼下秦廷却是雄心勃勃,只是给道儒及百家划下界限,于此同时也给了百家更大的发挥提升空间,这对于他这种寒门出身的士子而言,无异是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他自然乐于接受。

  不过。

  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他还不会贸然做决定。

  若是秦廷朝令夕改,或者这只是秦落衡的个人想法,他依旧会选择旁观以待,至少不会贸然的接受朝廷调任,而是会继续留在沛县,等待着天下局势变化。

  另一边。

  陈平同样眉宇舒展开来。

  他自幼喜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前面听到秦落衡如此贬低道儒两家,心中还有些担心,但后面略一思索,也是想清了秦落衡的意图。

  他嘴角悄然浮现一抹笑意。

  陈平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此言说的甚是。”

  “当年秦国积贫积弱,经过商鞅变法,才由弱便强,最后得以霸天下,眼下秦已成天下之主,富有海内,却依旧能保持谦卑之态,属实难得。”

  “但也不无道理。”

  “现在的天下刚从战乱中走出,正是方兴未艾之时,亦如当年秦国的积贫积弱,若是能实现大治,未必不能再次从弱便强,或许有朝一日,大秦真能成为天下乐土。”

  “天下男女乐其畴矣!”

  “当年秦能兴盛,是因为有商鞅。”

  “而今秦欲施行大治,在场士子,谁能成下一个‘商君’呢?”

  “哈哈。

  陈平朗声一笑。

  只不过他的笑声并不引人注意。

  甚至无人察觉。

  场中其他士子也目光微动,他们望向秦落衡,眼中都闪过一抹深深的忌惮和凝重。

  他们后知后觉。

  也察觉到了秦落衡的心思。

  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有的人脸色惊悚,有的人面露欣喜,还有的不屑一顾。

  众人神色不一。

  但场中气氛却是凝滞了下来。

  他们都明白了。

  这几天冀阙发生的事,都落到了秦落衡耳中,对他们当时争执的点,秦落衡早就想好了措辞,甚至还以此,专门做了针对,并借此把一些想法透露了出来。

  事到如今。

  再也无人敢小觑秦落衡。

  他虽然年岁不大,但心思却十分缜密,步步为营,做事更是滴水不漏,根本就不给其他人辩解的机会。

  甚至于。

  他把盛会举办地方放在冀阙,放在大庭广众之下,都是有意为之,就是想借民众悠悠之口,堵住他们的辩解之言。

  在冀阙,四周大多为秦人,他们只知秦法,只知军功爵,不懂礼法、更不修德行,他们根本不知什么三代王道。

  所以他们辨不清的。

  说的越多。

  只会遭至更多人反感。

  最后只能如叔孙通一般,选择狼狈的落荒而逃。

  而这就是秦廷的霸道!

  他只想让你议文明立治,你便不能顾左右而言其他。

  若是想挑事,便要承担挑事后果。

  前面几人的发难,就是在刻意刁难秦落衡,顺便抹黑一下秦廷的所作所为,但最后无一例外,都被秦落衡狠狠回击了,而且都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四周静谧无声。

  见状,秦落衡微微一笑,面色温和道:“诸位可还有异议?但问无妨,我都可一一作答。”

  四周依旧很安静。

  秦落衡轻笑一声,淡淡道:“既然诸位无异议,那我便当你们都没有疑惑了,只希望到时议论治理之策时,诸位不会突然诘难,不然坏了讨论气氛,岂非是扫了大家雅致?”

  “诸位认为呢?”

第263章 天下执一,为大一统!(第四更)

  四下安静。

  秦落衡并不催。

  他就安静的坐在台上,目光澄澈的望着下方众人,隔了好一阵后,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开口应允下来。

  其他士子见状,也只能应和道:“自当如此。”

  秦落衡起身,朝下方士人行了一礼,缓缓道:“既然诸位肯允,那在下便信以为真了。”

  “对这次盛会,我亦有自己感悟。”

  “正如前面所讲,乱世时,百家孕育而生,当时百家所争的是为政,现在天下已经一统,自然要从‘为政’转化到‘治国’。”

  “百家议为政,大秦议治国。”

  “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顺应时势而已。”

  “华夏之名由来已久,”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尧虞舜夏商周,加上现在的秦,华夏这块大地上,存在过太多的朝代,让人神往,亦让人心怀感念,华夏存世已数千年,治理之道也由来已久。”

  “然......”

  “大秦的情况却尤为复杂。”

  “因何?”

  “因为大秦跟前面所有的朝代不同。”

  “唐尧虞舜已难考究,夏商周三代虽贵为天下共主,实则并没实领天下,而大秦却是与它们都不同,大秦真正实现了天下归一。”

  “我知道你们中不少人都反秦,甚至是恨秦入骨。”

  “你们中有不少人的族人,朋友,或都有命丧大秦之手,我从来没想过感怀你们,国仇家恨,岂是寥寥数语,便能抹平伤痕、就能冰释前嫌的?”

  “我知道这点,朝廷也十分的清楚,你们同样心知肚明。”

  “但朝廷依旧召开了这次盛会。”

  “朝廷难道真的不知你们的心思,不知你们的反意,不清楚你们只会选择从中作梗,并不会真的想出谋划策?”

  “知道!”

  “但朝廷并不在乎。”

  “大秦作为天下之主,在意的只有天下众生。”

  “华夏已经乱了太久了。”

  “亟需一场大治!”

  “尔等是从大秦各地赶赴而来,这一路走来,应该有所察觉,天下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

  “天下变了!!!”

  “你们在座中,有出身诸子百家,有出身贵族豪门,也有来自地方豪强,也有出身寒门的,你们中不少人依旧有着期许,幻想着有朝一日,天下生变,各地烽火重燃,群雄逐鹿之下,大秦覆灭,进而让天下重归三代王道。”

  “我对此只有一句肯定的话。”

  “不可能了!”

  “就算大秦覆灭,天下陷入分裂,但也注定不会长久,想继续裂土而治,让天下重新归服夏商周三代的分邦自治,已注定不可能了。”

  “秦一统天下那一刻起。”

  “那条路便断了!”

  “秦一统之前,天下困顿,礼乐崩坏,从而有力百家问世,在那个大变革大动荡时期,诸子游历天下,著书立说,阐述各种随行总结出来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就在这一场场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之下。”

  “百家达成了一个共同的主张。”

  “大一统!”

  “这甚至不止是百家学子的主张,更是天下万民的主张,天下纷争太久了,民众早已厌倦了战争,只想天下重归太平,民众渴望太平!”

  “所以天下诸侯开始求变。”

  “纷纷变法。”

  “进而开始了大规模的吞并。”

  “在这场大世之争下,大秦成了最后的赢家,成功一统了天下,也建立了普天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