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28章

作者:臊眉耷目

打退了颜良和文丑之后,他们两人随即下城来向刘琦禀报。

“二位将军觉得,袁绍这次进攻的力度,强不强?”

黄忠言道:“袁术近日来,几乎每隔三日就会发动一次袭城,但势头都不是很猛,一触即退,并无大碍。”

刘琦又转头看向甘宁。

甘宁的意思,和黄忠完全一样。

刘琦挥了挥手,道:“二位将军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待再有战事时,还得有劳两位将军劳心费力。”

“诺!”

黄忠和甘宁随即告退。

刘琦看向一旁一直没吭声的荀攸:“你怎么看袁绍所行?”

荀攸很是淡定地道:“袁军疲软了而已,前番一鼓作气的势头被君侯压了下来,袁谭的十万大军在东方不能得进,袁绍想派兵去接应袁谭,也被我们的兵马打退了,他眼下粮草不敷,后续不稳,只能派人回河北催促冀州本土望族支援他粮秣……他现在派兵不断骚然,只不过是不希望君侯看到他的软肋而已。”

“故作强势是么?”刘琦闻言笑道:“看来,只要时间拖延的足够长,早晚都会有事发生。”

荀攸拱手道:“君侯,适才我来之前,曾见了元直,他让我带话给君侯,说是卫士署已经在司隶边境,见到了代表袁术前来我大营的袁耀和阎象。”

饶是刘琦,听了这个消息,也不由露出惊讶的表情。

“竟然真的来了……其实我真是不敢相信,以袁术的傲气也自尊,居然也会献降于我?”

荀攸苦笑道:“人都是会变的,袁术往昔高高在上,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自然傲气非常,视天下群雄如同草芥,但如今他被孙坚背叛,前后竖敌,一朝失了基业,有灭族之祸,这股傲气下掩藏的,或许就是他的真面目吧。”

“贪婪与恐惧……呵呵,人性之中的两个最大的弱点,在他身上表现的真是淋漓尽致……公达,让赵云代替我去接一下袁耀和阎象来此。”

“诺……对了,君侯,袁术若真的归降与我荆州,那曹操没了掣肘,就会腾出手来发兵西向……君侯想如何对付曹操?”

刘琦淡淡一笑,没说话。

荀攸也就没再多问了。

荀攸撤出了帅帐之后,刘琦立刻执笔,开始写密信。

这封密信,毫无疑问,自然是写给雒阳城中的贾诩的。

袁术和孙坚已经牵制不住曹操了,若无意外,曹操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乘着袁,刘大战,暗中前往雒阳,奉迎天子去他的地盘。

特别是天子已经暗中与曹操勾结,以曹操的个性,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这事对曹操而言是一个机会,对刘琦而言,其实也是一个机会。

一箭双雕的机会。

贾诩那边,需要有动作了!

……

两日后,袁耀和阎象来到了刘琦的大营。

袁耀见了刘琦,当即就表示了想要代表袁术献降的诚意,恳请刘琦能够出手,救袁术于危难之间。

看着袁耀送来的降表,刘琦半晌没有说话。

眼前的这一切,在他看来有些不太真实,虚无缥缈的感觉。

袁术,就这么归降了。

“袁将军,他还好么?”刘琦抬头看向袁耀。

“不好,严君他……得了顽疾,眼下只能是卧榻休息,动不能动,走不能走……唉,危在旦夕啊。”

袁耀说这话的时候,刘琦正仔细的观察着他的面部表情。

看他的表情,这话应不似作伪。

听他这意思,袁术这是……瘫痪了?

第八百八十四章 得淮望扬

袁耀和阎象远道而来,而且还是献降,刘琦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一个纳降者应有的高姿态。

根据袁耀和阎象的描述,刘琦知道了袁术目下得的是中风……也就是后世令人闻风丧胆的脑卒中。

在刘琦的认知里,得了脑卒中的人,就算是救过来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 也基本上会留下或大或小的后遗症。

而按照袁耀和阎象的说法,袁术今后基本上怕是生活不能自理了。

就算是他保养的好,能够站起了,肯定也需要有人协助搀扶才行……这样的人,上战场肯定是不可能的,搞内政也是力不从心,以后基本上就是后退居二线了。

当然,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莫过于本人最清楚.

袁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决定献降刘琦, 同时还将自己的儿子派遣过来,想来一大部分也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是难以复原了。

在这样的身体情况下,袁术别说是争霸了,其家族的生死存亡也基本就是在一线之间。

再加上其嫡长子袁耀被派到刘琦这边来,说明了袁术确实是真心实意的献降。

或者说,他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袁术若是归降,那就说明,刘琦可以兵不血刃的接手淮南大部分的肥沃领土……虽然以寿春为中心的九江郡被孙坚夺了,但孙家也不过是乘着寿春空虚仓促占领的,而且孙坚只是留下了韩当一路兵马,想要拿回九江郡,几可一战而定。

“既然车骑将军有难,刘某身为盟友, 自当相助。”刘琦最终给了袁耀肯定的答复。

刘琦虽是一名枭雄,但在这个天下的正面声名还是比较高的,多年来他说话也一向是一言九鼎,对待盟友基本上没有欺骗,能够得到他当面一诺, 阎象和袁耀的心基本上就放下来了。

“不过袁车骑若是真心归降,还需答应我几个条件。”

袁耀闻言没啃声,只是转头看向阎象。

阎象代表袁耀道:“还请君侯细细道来。”

刘琦伸出第一根手指:“少郎君今日既然已经来了我尸乡大营,那就权且留在这,随军听用,待我击败袁绍之后,再让少郎君回去与袁车骑父子团聚,如何?”

虽然袁耀来此的目地,就是为了当人质,但事到临头,阎象还是需要征求袁耀本人的意见,于是他看向了袁耀。

袁耀很是坦然的向着刘琦作揖道:“袁家既归附君侯,自当事事以君侯为先,耀愿为君侯在阵前效死力。”

刘琦见袁耀肯留下,颇感满意。

随后,他又看向阎象道:“袁车骑眼下身体欠佳,不能理事,贵军兵权,将由何人掌控调配?”

这就是关键的敏感问题了。

阎象心中针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许久。

虽然己方投降了,但若是将兵权全都交出去,对于袁术的安危与身家性命而言,会不会没有了保障?

万一刘琦在彻底的收编了己方的兵马之后,对袁家人下手,那袁术怕是连个保命符都没有了。

可若是不交兵权……刘琦又怎么能够完全的信任袁术。

这是个两难。

既然是两难的事,阎象就不着急发表言论,他只是看向刘琦,看看他对这件事是如何想的。

刘琦见阎象不答,当即说道:“针对这件事,我也想了,眼下魏延率兵镇守在西陵城,你们的兵马就统归到他的麾下,由魏延负责指挥……不过,淮南兵将数量不少,若全归魏延统筹,他一时三刻也不能尽皆收编……这样,负责指挥兵马的人,依旧是车骑将军麾下的张勋和纪灵,粮草方面,由魏延统一供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给了袁术军极大的自主权限。

当然,张勋和纪灵虽然能够自主袁军,但供给士兵们的命脉粮草却是由荆州把握。

阎象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这般大度,忙道:“君侯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就依君侯之令行事。”

刘琦伸出手道:“且莫那么快答应,这驻军的地方,得由我来决定……这个,不过分吧?”

阎象心中明白,刘琦已经给了己方的充足的独立权限,而以刘琦的角度而言,若是要限制住己方,就是一方面要钳制住己方的粮草,另一方面就是要钳制住己方军队的驻地,这样才能够完全保证有效的控制己方,二者缺一不可。

刘琦眼下是以利换利,通过给予袁军的自主权,来换取对方驻军的地域。

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此事可行。”阎象果断地替袁家人做出了决断。

“好!既如此,翌日,刘某愿意与公路同归襄阳!”

……

当下,刘琦便将袁耀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让阎象返回豫州去通知袁术,同时派人给江夏的魏延送信,让他在江夏郡内看护袁军的准备。

另外,昨日刘琦已经收到了荆南送来的消息,诸葛亮已经生擒了周瑜和孙策,并将他们押往襄阳。

至于随孙策和周瑜征讨荆州的战将,在孙策和周瑜撤兵的途中就死的死逃的逃,不过对于这些人,刘琦并不在意,他们的存在于整体战局而言,没有什么过大的影响。

现在关键是收复九江郡和庐江郡。

刘琦下了军令,务必仔细看押周瑜和孙策……让他们知道对方都还活着,却不将他们关押在一处,这样可以保证孙策和周瑜心中有顾忌,不会有轻生的举动。

庐江郡这边,由太史慈率兵前去接手。

黄叙返回襄阳,收拾战后局面,然后引兵会和魏延,去九江郡夺寿春。

孙坚的主力在吴郡对阵公孙瓒,寿春的韩当并没有多少兵力,再加上孙策如今是荆州的人质,用他做威胁,韩当恐怕不敢硬战,到最后的结局,就是弃城。

扬州的地域太大了,如今袁术归降,当务之急不是完全掌控袁术的军队,而是借机拿下袁术在淮南的地盘。

淮南一旦拿下了,那荆州军通完扬州的门户就算是彻底被打开了。

再加上孙策被掌控在手里,将扬州四郡从孙坚手里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若不是现在还要与袁绍周旋,刘琦估计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足矣平定整个江南了。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若是他不来打袁绍,袁术和孙坚就会一直站在一个统一的战线上,也绝不会形成如今扬州的分裂式格局。

乱中取利,自古常理。

刘琦有信心,江南之地一定是属于他的了,甚至根本都不需要他亲自出战……只是时间稍稍往后拖一拖而已。

下一步,就是等待袁术军返回到江夏境后,开始针对曹操做该做的事情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 老 妖

魏延那边在得到了刘琦的军令之后,便立刻开始行动了。

首先,他让江夏都尉苏飞,代表自己先押解了一批粮草到前线,解了袁术的燃眉之急,同时魏延本人带领兵马离开西陵城,奔着豫州的地界而去, 作为袁术的后援,意图将袁术的兵马完全的接应到江夏驻扎。

同时太史慈从荆南出兵,直入庐江郡,接管袁术军在庐江郡的地盘。

魏延率兵从江夏方向出兵,前往豫州去接应袁术,刘磐继续镇守长沙, 同时他向五溪蛮和湘江蛮借调兵将,东向去蚕食豫章郡西面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