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樱有间餐厅 第369章

作者:斯文客南宫恨

这样才算得上是比较合适。

接着还需要等待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卤料,炒香的香料,以及酱料充分的融合,以中火熬煮。

直到十五分钟以后,才可以将准备好的青蛙爪和半截前腿放进去,等到水面微微冒泡后,就可以立马转为小火慢慢的卤制。

时间不用太长,按照一般牛蛙大概就是七到八分钟左右就可以。

这两样食材,别看是从等人高的青蛙身上切下来的,也就和一般的整只牛蛙差不多大,也约莫八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

等卤制到了时间,关火以后就不要开盖子,反而是要继续让食材在里面多闷煮个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样才能让卤味充分的入味,乃至是香味,鲜味,卤味都入骨。

如此一来完成的卤味才算的上是真正的至味。

……

这边卤锅关火,那边赵扶余可没有闲着,固然是大部分的蛙肉都需要现炒现码料,可是也不代表有些事情不能提前做。

尤其是在两大盘的娃腿肉面前,早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处理这些食材的赵扶余,自然也需要提前烹饪一下。

取了其中半盘分量,已经是满满一大碗分量的蛙肉,赵扶余自然是要进行提前的制作。

稍微码入一点底味,葱姜料酒打出来的汁水,搅入一些,然后就是白胡椒,少许的盐,不断的抓揉,等到所有的味道全部都吃进去以后。

拍上一些脆炸粉(蛋黄,淀粉,面粉,糯米粉混合而成),接着浸入水中,又再拍上少许脆炸粉,就可以丢入油锅里面进行脆炸。

油锅的温度不能太低,起码得一百七十度以上,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就会将蛙肉的汁水全部炸掉。

所以赵扶余的手脚速度简直快到了极点。

哪怕是叶修已经毕竟人类极限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些残影,仿佛出现了无数个手掌在油锅上面。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满满一盆的蛙肉,已经被赵扶余全部在几乎同一时间下入了油锅当中。

可以说,这样的料理手段,你让一般的厨师模仿,可能能够保证同时间下锅,可是要做到能够这么迅速的单独一人完成这么一个伟业,那困难度就不知提升多少倍了。

一百七十度的温度,酥炸个两分钟。

不能让油温降低下来,甚至起锅的时候,油温还得比较高一点,得超过了一百七十度,这样才能保证炸的食材不会吃油。

而经过这么一套动作,金黄酥脆,哪怕只是随意的在吸油纸上滚动碰撞几下的蛙肉,也都呈现出了浓浓的炸物香气。

不用再继续烹饪,光是稍微撒一点椒盐,便已经可以当成一份绝顶美味来享用了。

可是赵扶余既然是要做全蛙宴,自然是没有这么简单就上菜的道理。

实际上虽说是全蛙料理,可赵扶余投入的其他食材也是一样不少,这也是青蛙本身肉质的清雅特征所带来的问题……

第五百二十章 五味纷杂,浓淡相宜 1

田鸡或者说青蛙和牛蛙肉的特点,就是爽滑劲道,颇有几分鱼肉的特征,又比一般的鱼肉要更有口感。

滑爽之处,更是比最鲜嫩的鸡腿肉还要强上数倍。

可这样的食材,也有不足之处,除非是美食细胞的奇迹般的改造,否则哪怕是来自火影世界的青蛙,也不过是将其清淡雅致的鲜美延续得更加绵长了,并没有让它的肉里充满了让人怀念的鲜味。

换句话来说,青蛙肉的浓郁度是不够的。

不管是在鲜味上,还是余味上,都是差了许多,这才有了许多用浓重味道以及手法来增香,提升味道的烹饪手法,来处理蛙肉。

所以蛙肉也需要相当多的辅料,甚至是其他的食材来帮助增加味道。

不是不好,而是想让它变得更好,更加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这就是赵扶余所用的烹调的概念。

光是发挥出食物的本味,有些时候或许已经足够,可是在光如此还不够的时候,那就需要其他的食材来帮忙辅助。

熬煮田鸡粥的时候,用高汤增加底味就是遵循着这个道理。

后面酥炸的腿肉也是为了增加蛙肉的油香,接着还要经过一次翻炒,才能真正上菜。

可以说,赵扶余已经使用了数种手法,就是为了让青蛙肉的滋味更加复合。

那几乎有人小臂长的青蛙前腿,现在还剩下一截半,都被赵扶余剁成了类似于如同一般仔排般的大小,大概有个拇指长。

这样的长度就极为的适合接下来的烹饪,不需要用太复杂的手段,简单的用类似于砂锅闷烧的办法,就可以完美的料理。

而作为最美味,连同着脊骨部位的肉,则是被赵扶余剁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带着脆骨,嫩肉,这些部位不管怎么烹饪都是极品,可最好吃的办法,却是加入那独属于粤菜精华的配角。

当然此时赵扶余还没有继续腌制的想法,烹饪之前再腌制才是最好的时机。

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将那从头部留下的一段切成块,并且准备入蒸笼,而这道料理开始烹饪,就预示着他的全部料理,得开始进入完成阶段了。

脖颈部位的肉则是切成小块,用葱姜料酒汁水腌制,加入一些白胡椒粉,然后再将蒜末,小米辣,豆豉,放入油锅炒香。

等到这豆豉蒜蓉都冷却下来,就可以成为制作许多蒸菜的辅佐,豆豉酱。

不管是排骨,鸡肉,甚至是鱼,都可以用。

这次赵扶余就是用在了青蛙上,豆豉酱混合进去,本身就有部分油脂,再搭配一些盐和蚝油,一点点白糖,就可以不断的搅拌。

一直拌到味道吃进去,再加上一把土豆淀粉继续拌匀,用淀粉将豆豉酱包裹在蛙肉上。

然后就可以上蒸盘了。

在蒸盘上,此时是铺满了去皮切条的丝瓜,拌上了些许的花生油,然后再把裹上了豆豉酱的蛙肉放在丝瓜上面,能够吸收丝瓜清香的同时。

也可以将豆豉酱的味道释放到丝瓜里面,两种食材互相碰撞作用,加上豆豉的味道提鲜。

可以说,这样的料理也只有粤菜才能碰撞出精髓来。

既是拥有食材的本味,又能品尝到丰富的味觉体验。

封上保鲜膜,丢入蒸锅,大火直接蒸煮十二分钟。

可以说,这道豆豉蒸蛙,已经宣告完成了九成以上。

接下来就是用砂锅淘米,实际上除了田鸡粥以外,粤菜经典的煲仔饭,怎么可能缺席?

田鸡煲仔饭一样也是美味到极点又极为简单的主食。

用长粒的丝苗米淘洗浸泡后,放入砂锅里。

水不能太多,刚刚没过米粒大概是半个指节就好了。

而这砂锅在放米粒前,也得用猪油或者花生油刷过一下锅子,然后就可以开始上锅蒸煮米了。

砂锅煲米,煲到七分钟左右,水份已经几乎看不到,米粒都呈现饱满的时候,必须揭盖子用筷子在砂锅里面戳上几下。

有那么一些小孔,让蒸汽和热量分部更加均匀的同时,也能防止下面糊锅。

此时就可以把火转为中小火了,也就是中间的母火不动,外面那一圈的火,是一种似有似无的状态。

这样的火焰,慢慢的蒸煮的三分到五分钟,把米饭里的所有水份煮干,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剩下的后腿蛙肉再分出三分之一来。

用蚝油,黑胡椒粉,姜丝,生抽,盐,糖,淀粉,进行一个搅拌,拌到所有的调料味道都吃进去。

就可以把蛙肉均匀的摆在那煲仔饭上,此时可以沿着锅壁均匀的淋一小杯的花雕酒,接着再淋一圈花生油或者是别的油脂。

然后继续中小火不变,盖上锅盖,不断的移动煲仔,将砂锅分成东南西北四个部位,每个部位都倾斜着慢慢的煲个三十秒。

就可以关火,不用再管了。

最后临上桌前再处理就可以了。

接下来便是真正的开始完成阶段了。

……

蛙前腿切好了小段,带着骨头的部位,通常会比一般的肉要更香,而前腿也比后腿更添三分劲道。

所以赵扶余选择的是用些微爆裂的方式烹调。

用鸡蛋清,葱姜料酒汁,白胡椒粉,盐,糖,抓匀后,放入少许的淀粉抓一下,然后用冷油封好。

接着上油锅,油温这次就不用太高了,大概是一百六十度左右,维持油温将蛙前腿炸到外层微微焦黄的地步,不需要追求抢酥。

只要呈现出一种骨香,肉嫩就可以了。

接着倒掉热油,用葱姜蒜末还有切碎的豆豉爆锅,等到香气出来,就直接放入大概一碗的面包粉,半碗的蒜酥,不断的翻炒,炒到面包粉微微能听到与锅子碰撞,有些清脆的碰撞感。

‘唰唰唰’的声响。

此时就可以开始准备,将过油后的前腿下锅。

然后放入胡椒粉,盐,糖,少许的鱼露,生抽,以及一点点的小米辣增加辣味和颜色。

等到所有食材和前腿都搅拌均匀,就可以装入盘中,伴随着一股股强烈的香气弥漫开来。

全蛙宴的第一道完成品,避风塘炒蛙腿便宣告完成!

与一般的宴席不同,因为青蛙肉的特性,本身就偏向寡淡,为了引出食客们的口味。

第一道菜必须以浓香为主。

于是乎避风塘炒的法子,就成为了最好的第一道大菜。

也就是在赵扶余完成的时候,一道盈盈光辉一闪而逝。

似有若无的厨境异像,也开始飘荡在了料理台上!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五味纷杂,浓淡相宜 2

“那是什么异像?”

与赵扶余之前的料理不同,这次的避风塘炒蛙前腿一完成,料理之光倒是明显一点,可是厨境异像却并没有过去的那么真切。

反而是显得略微有些虚浮,可是这种虚浮之中,在场的几个老食客却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那种震撼人心的意境仿佛没有外放的那么厉害了,有一种内敛的意味。

叫人看不真切,到底是赵扶余的料理技艺退步了,还是再进行一种他们都不了解的蜕变。

“现在不知道,不过待会吃到了东西就知道了。”

这次或许是因为做的是全蛙宴,赵扶余也弄了一个大桌子,让在场的食客都坐到了一起,更是加深了他们的交流倾向。

就比如叶修便从炭治郎的手里得到了一套,他们总结的在呼吸法基本要求达成之前的锻炼方式。

因为没有任何的其他东西要求,可以帮助锻炼身体素质提升,以及增加每个人的控制能力,可以说是各界通用。

对叶修来说更是目前最迫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