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巫师阶级 第1章

作者:尤里政委注视着你

哈利波特与巫师阶级 作者:尤里政委注视着你

简介:

当艾博来到这个世界,查阅史书的时候,艾博是崩溃的。

史书上明文记载,梅林辅佐亚瑟王带着红龙赶走了罗马人的军团,而时间却是令人惊叹的十世纪。

往后翻两页,记载越来越离谱,比如十三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十四世纪的环球航行,十五世纪天花肆虐,十六世纪天文学蓬勃发展,十七世纪工业革命……

要么这是人才辈出,要么就是穿越者疯狂搞事。而现在这个时代终于轮到我,我这位来自信息时代的人来影响这个时代,我要一脚踢在信息时代的屁股上!

而当艾博翻到封面的时候,上面写着:公元1989年第三版,英国皇家图书管理协会刊印。

真好,艾博欣喜的把书放到袋子里面,充满了莫名的自信和骄傲。

可惜这个野心没能持续多久。

仅仅半小时后,艾博昏迷在病床上,一根小木棍伸了过来:快快复苏!

传说中的梅林法师

本书一切猜测,理论,时间轴其实都是建立在梅林法师辅佐亚瑟王开始的,因此梅林法师的历史为重中之重。

特别是梅林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这一点特别重要。

以上梅林出自游戏版本,非正式文献。

Q:梅林第一次出现在哪里?

A: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中 第六章 哈利吃巧克力蛙部分。很多人看的是中文版,中文版小说中因为翻译版本不同很多都略过了这部分内容。

Q:梅林是否是中世纪人物。

A:是的,详见卡多根爵士。Jk罗琳完全有描述,卡多根爵士是梅林的朋友,这里的friendship当然是指友谊了,不是stellaris的friend ships。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兰斯洛特(Lancelot)。

Q:为什么亚瑟王是中世纪人,除了梅林还有什么证据么?为什么皇室流传到现代?

A:有。俗话说孤证不举,另一个证据就是说道亚瑟王大家都知道的摩根。在小说中写作了Morgana,罗恩还嫌弃摩根出场率太高抽了六张出来,看来这顶多是个R。

那么说回来,摩根·勒·费伊(Morgan le Fay)和莫佳娜/莫甘娜(Morgana)是同一个人这个应该没啥问题吧?这里当然不会是LOL的莫甘娜。

巫师是可以血脉流传的,亚瑟王的姐妹是巫师,那么亚瑟王的后人当然也会有巫师出现,而一个巫师参与到帝制麻瓜国家的管理里面的影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Q:为什么说梅林必定是斯莱特林的学生呢?

A:证据有三,但其实都在一张文中出现。

最重要的证据是《Order of Merlin》中特别说的,“Merlin’s Hogwarts house”,也就是说梅林在霍格沃兹甚至可能是有一间房子是留下当纪念馆的。

而另外一级梅林勋章是绿色丝带装饰也宣告和斯莱特林之间特殊的关系。毕竟斯莱特林也是绿色。

次要证据是梅林勋章第一块是在15世纪发出去的。这种重要勋章没理由从公元前到公元15世纪一块都没发出去不是,所以只能解释为这个是一个新建立的组织。而一个梅林死去十五个世纪后重新建立的崇拜梅林的组织,这

序 图书店的阴云

街头上,一位老人带着孩子走在路旁,“亲爱的,我知道你想要考取伊顿公学,但是你懂得拉丁文么?我觉得拉格比公学也很不错,虽然可能学费我们负担不起。”听到他们谈话内容的路人会心一笑,仿佛想起自己当年也在纠结到底要上伊顿公学,哈罗公学,还是昂贵的拉格比公学。

“院长,要做就做最好的,我觉得我可以。拉丁文哪怕找不到老师我也能尝试自学,如果实在考不上伊顿公学的话国王学院学校也可以,而且他们还是公立学校。”

老人叹了口气,“如果你想的话,艾博.史塔克(Aibo. Stark)。希望你的理想如同我给你的姓氏一般stark。”

其实什么学校都无所谓,我只是想学历史而已,要是考不上去就去当个作家,史塔克默默的想。

“我理解,伍兹夫人,我以后会自己想办法找一个学校或者老师学习拉丁文的。”

艾博并非这个世界的原住民,最初大脑发育到可以思考的时候而眼睛发育到可以看到东西之前,他还觉得自己被外星人俘虏了,正在他身上做什么人体或者社会实验。现代人经典的思维,被材料学约束的思维一直奔跑在现实之前,缸中之脑甚至是一个哲学问题。

但是毕竟是一个过于深奥的哲学问题,很快史塔克就放弃了这个,一个方面是未发育成熟的大脑散热不良,另一个是神经系统未发育完成的时候眼中的世界和灵魂里面的熟悉的世界完全不同,光一个比例尺视觉偏差就足够自己喝一壶了。

不过这个世界也确实异常。特别是当他见到发现英国王室不是温莎王朝,而是传说中的潘德拉贡王室的时候。横向对比,这个世界也是异常的可怕,明明已经到了二十世纪末尾了,世界上的国家依然基本上都是帝制。只不过是开明一点而已。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德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法国的波旁王朝等。至于遥远的东方,此时居然还是明朝,而日本依然万世一系。这些王朝都是至少存在七百年以上的古老帝国了,而遥远的美洲国家除了美国外历史更加悠久。而美国的主体是印第安人部落联合议会联合而成,历经七个世纪后终于组成了庞大的美利坚联盟,稍显先进一点,或者更加落后。

艾博已经想好了,学习拉丁文后学习历史,假借古籍来把自己信息时代的想法写出来。哪怕是二十年后的日常生活现在写出来也是如同科幻一般。谁能想到无人机就如同一只下蛋鸡一样的普及,互联网如同蜘蛛网一般遍布呢。

至于上辈子传说的孤儿院伙食问题,艾博并没有在意。发育的人真的在乎就差那一点营养么。孤儿院虽然不能顿顿鸡鸭鱼肉,至少土豆,牛奶,莴苣没有缺过,隔三差五再一道哈吉斯(haggis),营养充足。这也导致艾博并没有心情去奔着捕鱼抓鸟弄点野菜什么的来填补自己的胃口。首先是未成年身体吃这些没经过处理的食材实在是顶不住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微生物感染,另一个是,你违法了老弟!

早在1981年的英国就颁布了《野生动植物和乡村法》(TheWildlife&CountrysideAct1981),私人违背狩猎期去掏鸟蛋,捕捉成鸟,甚至下水摸鱼都是违法的。法律不止是保护个人,而且保护的是一整个集体。你要说饥渴难耐或者要活不下去了,被困在深山老林里面了,别说吃一两只野生动物,就是遇到个活恐龙、活猛犸象、活剑齿虎,吃了它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要是为了吃口不一样的,吃个刺激,那就对不起了。

艾博甚至举报过隔壁一个孤儿院的女童,可惜后来她就不见了踪影,可能是被哪一个大户收养了吧,已经被领养后自然不用辛苦的进行这种……“狩猎”行为。说实话艾博完全不懂,大家都是孤儿,也都是一样的早慧并且成熟,而且长得又漂亮,去城里拉一笔赞助不是更快么?一只鸡才几块钱,人类发展养殖业不就是为了有时间去干更多的事情么,何苦去自己找食吃?苏格兰那么多的牧场,虽然今年英国猪肉自给只有70%不到,但是也足够了。

毕竟,那个女孩子可是做得出来抓住一只猫头鹰然后吃掉的行为,吃别的动物艾博都能接受,但是在英国吃猫头鹰就有点超出艾博的接受范围之内了,你要真饿的顶不住了,吃老鼠这种次猫头鹰一级的消费者不是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么?而且老鼠也更好抓。要是觉得老鼠活动在地下,吃的也不健康,那你倒是去吃灰松鼠啊。

总不会猫头鹰下得去手,对松鼠下不去手吧?面对英国逐渐泛滥的入侵物种灰松鼠,杀这个只会获得表彰而不会惹来任何麻烦。这种灰松鼠唯一的危险是他们携带的松鼠疱疹病毒,不过吃野生动物的家伙估计也不会在意这个。

人类身上也必然携带人疱疹病毒,谁在乎这个呢?

反正,我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你从小就很成熟,也淡漠人与人的情感,如果你去学习法律,我实在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你已经十岁了,法院给你找的几家领养家庭都和你不和,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些法院的律师和你很像,你能学习法律自己走出条路也是好事。可惜你的疾病,要是你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可能早就被领养了。”

“夫人,我很感激我的疾病,如果不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嗜睡和眩晕症状的话我可没那么多的时间躺在床上用来思考。”

可惜没有电视看,这个是艾博的遗憾。今年自己肉体有十岁了,而一个信息时代的灵魂困在信息时代前夕的肉体中,十年里面发烧和昏迷是常事,因为脑阔承担了他所不应该承担的重任。事实上要是不会眼睛一闭一睁就是一天,再一闭一睁又要吃饭的话,艾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会有多无聊。

正聊着,伍兹夫人就带着艾博走到了目的地,“哈孩子,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查林十字路,我最喜欢这一条街了,在这里你能买到全世界的书!”

随便进入一家书店,伍兹夫人让艾博自己去寻找拉丁文教学,自己和一旁的图书管理员攀谈了起来,她也要为孤儿院那些孩子准备一些课外读物,而艾博又总是那么省心。

艾博很快就迷茫在浩瀚的图书中。毕竟一个十岁孩子,那些正好供路过客人弯腰看的书架,艾博得踮起脚尖来才摸得到最上面的一层书。托“巴特勒法案”,也就是 《1944年教育法》的福。英国政府于1944年颁布了这个教育改革法案。这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结束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据此规定英国小学教育是免费的,确保不会出现一个现代文盲。当然初中时代就再也不免费了,等中学上完后的大学教育就更是昂贵的无可救药。

艾博受此影响也不至于不识字,虽然专业英文依然如同看天书一般,不过这个等学会拉丁文后应该会有所改善。毕竟一个词语再怎么组合,除了硬凑的生造词外总会有一个词根,大致能明白一下这个单词的含义。

就在艾博和伍兹夫人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时变故突生。世界总是不会让一切就这么顺利的运转下去。

1991年2月18日,早上十点半,伦敦阴雨天。北爱尔兰独立者们又送来了一枚超级快递,自从1970年来,每年都有几枚大礼物送到英国来,不过这一枚距离艾博·史塔克的生活实在是近了点。

年幼的艾博手上捏着一支钢笔,这是刚才院长给的,她说这个地方的老人曾经是她的朋友,送给了艾博这么一个书签留作纪念。

而艾博的第一步还没有迈出,这里是查林十字路,这里是伦敦著名的书店一条街,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可能找得到的书,前提是你真的找得到。

就在玻璃窗外门,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普普通通的路人,提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箱子,看着安宁祥和的伦敦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可能是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也有可能是为了别的什么。

“Do ?ire!”还没等他喊完口号,旁边的一对父母瞬间就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将自己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轰!”

炽热的火光轰然冲向天空,靠近的路人尚未反应过来就再也发不出声音来。扭曲的面容上全是凝聚的恐惧。

时间似乎在爆炸的时候也被波及了,这时候才逐渐恢复流动。

第一章 爱尔兰的超级快递

凄厉的尖叫声从这条街道上炸开,惊恐的人群如同无头的苍蝇一般乱窜,只要可以离开这个地方无论哪里都可以去,恐慌转瞬间就在在这座城市中肆意蔓延。

“轰隆——!!”

不止是一颗炸弹会爆炸,被波及的车辆烈火熊熊现在也变成了一颗炸弹。或许是燃烧到了油箱,汽油也不甘示弱的迸发出最炽烈的光芒,滚滚浓烟如同被扬起的沙尘,腾空而起。被波及到而没有立即昏迷的幸运市民们此刻也疯狂的往一个方向爬,有几个勇敢的市民冲进来拖着他就往火场外跑。而最凄惨的莫过于车辆内被安全带和气囊所束缚的乘客,眼看着火焰正在接近但是颤抖的手完全无法打开安全带的卡扣。

而那对父母已经不见了踪影,恐慌的人群也没注意到街边一个奇怪的小店。

路旁的书店摆放在外面的报纸漫天飞扬,另一家唱片店的喇叭也不能传来一声嘶吼,破碎的玻璃卷动着店里面的摆设。

每当在这种时候,999就永远打不通,你永远不知道占线的时候接线员在干什么。他到底是把话筒放在一旁吃甜甜圈还是在记录别人的报警电话。

在支离破碎的街道上,支离破碎的声音回荡个不停。

而在店铺内,正在和管理员攀谈的孤儿院夫人也不幸被波及。

“该死的,难道英国下水道也会有天然气爆炸么?”

艾博比较幸运,在爆炸的时候他正处在一个书架后面,爆炸导致了书架坍塌也没有对他造成伤害。挣扎着从三角形的书架下爬出来,碎玻璃扎在稚嫩的支撑身体的双臂上。身体告诉艾博不要爬了,但是灼烧的浓烟一刻不停的告诉他:“快跑!”

浓烟遮挡了艾博的视线,用衣服下摆捂住口鼻,呛人的浓烟让艾博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咳咳,夫人?您在哪里?”

但是声音太多了,太杂乱了

“夫人!夫人您怎么样了?医生,有没有医生?快来医生啊!”

另一旁的伍兹夫人已经很难说话了。

一片飞溅的玻璃正中她的脖子,撕裂了气管,一个书架重重的压在了伍兹夫人的腿上。还不至于去世,但是粉红色泡沫正不停的从嘴角和喉咙涌出。在这种时候没有人可以发出声音,伍兹夫人很想开口说些什么,气流却不听使唤的从缺口喷了出去,只有嘶嘶的漏气声。

没头苍蝇一般在烟雾中乱窜的艾博不停的呼唤伍兹夫人,听得到的只有痛苦的呻吟声,耳熟的“孩子,我在这里”却迟迟没有响起。并不是眼里看不到别的受伤的人,只是在自己这里有一个最优先的人,仅此而已。

或许那些伤员在乎自己是否优先,但是艾博不在乎。

爆炸激起的烟尘其实只有十多秒的时间而已,等视野恢复也不超过一分钟。这一分钟艾博从没觉得有这么漫长,因为他终于听到了伍兹夫人的声音。那是一种硬挤出来的干咳。在艾博眼里的伍兹夫人就这么躺倒在地上,腿上压着书架,脖子正在不停的冒血,呛人的烟尘还在让老人不停的咳嗽,每一次咳嗽面容上就更痛苦一分,溢出的泡沫也更红一分,如果说一开始还是粉红色,现在已经是暗红了。

“怎么会这样,我抬起书架,您把腿抽出来。”但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艾博也没能抬高这个书架到伍兹夫人可以把腿顺利抽出来的地步。书架每抬高一份后体力不支的回落,反而让老人更痛苦一分。

“我这就带您出去,请忍一下!”艾博慌了阵脚,顾不得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会对腿造成更大的伤害,拉着老人胳膊试图拖出书架,还是拖不动。

或许是剧烈的运动对老人造成了二次伤害,或许是血液流到了肺部,老人“咳咳咳”咳嗽的更厉害了,现在已经不是溢出泡沫,而是在血液中冒出气泡来。

气泡越来越小。

以前只在小说上看过类似情节,这种喉咙受伤呼吸不畅的突发事件最终总会以一支笔刺穿气管开辟一条可供呼吸的新通道而告终,现在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却连伤口的血沫都不敢擦一下,生怕刺激伤口造成更大的伤害。

艾博都快急哭了,“夫人,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有人么?这里需要帮助!有老人需要帮助!”

没有人来,伍兹夫人也给不出任何意见来,与其说是问夫人一个解决的办法,不如说是在拷问自己。

“谔,谔……”呼吸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似乎是在催促艾博做出一个决定来。

心一横,掏出来那只刚刚伍兹夫人送给自己的钢笔,金属制的,说实话挺漂亮。笔顶不会有人会把他取下来,厂家做的是塑料结构,抽出来笔芯,用后槽牙直接咬碎笔顶,再等警察来也只能给老人收尸,艾博完全不怀疑这一点,虽然环境极差,但是也只能拼了。

一只手抬起老人的头,放在自己大腿上,颤抖的另一只手握着笔管,“夫人,您忍一下,马上就好。”

真的,马上就好,只要找到伤口顺着刺入气管,只要刺进去,小说里面说过只要产生刺穿的隔阂感就好,挺简单的,我也可以,对吧?我也可以的……

“啊,可怜的孩子,他一定很纠结吧?承担不起,也不应该承担的起这一份责任。如果我死在这里,他肯定会去学习医学吧?为了不让这种场面再次发生,他肯定会这么做。虽然他不善于表达感情,责任倒是很擅长接过去。”

想到这里,伍兹夫人睁开朦胧的眼睛,用同样颤抖的手握住了那只钢笔管,重重的一点头。

两只颤抖的手握在一起,反而变得沉稳的很,原本无比激动的内心也变得平静。艾博顺着血液中气泡的方位摸索,很快找到了手感不同的东西:那是一片玻璃。

“夫人,我要开始了,我只在书本上见过这种行为,我并不能确定是否有效。”

拿起钢笔管,顺着玻璃的表面停顿了一下,艾博稳了稳自己的手,闭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