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陛下 第200章

作者:林登万233

这时候帕麦斯顿就显得非常糟心了,他不可能去国会发表战争演说要求英国对德战争威胁,万一所有乱子都炸了呢,万一欧陆四国同盟真成了呢,带英岂不是要暴毙了。

想要收拾德牧这个不想当狗的狗,至少也得等英国把后院收拾干净,抽出足够的战略力量才能实施。

帕麦斯顿对安娜说:“有关国际市场贸易新蓝图的国会提案已经被搁置了。”

目前英国对德国的制裁真正实施的,只有禁止德国厂家参与第三届世博会,后续制裁是帕麦斯顿给国会老爷们说了一嘴,还没讨论完,也没实施,现在也撤回了。

既然我都把后续制裁撤回了,你是不是...

“要钱没有,要命,也他娘的不给。”粗鲁的普鲁士乡村农妇说道。

帕麦斯顿眉头一皱,意识到德国是真的铁了心要跟自己作对。

再试探试探?

他又提出了几个英德合作项目,包括在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建设新兴产业共同开发工业园区。

俾斯麦拿过合作草案看了看,说方案还不成熟,需要打磨。

意思就是嫌德国赚的不多,得加钱,否则免谈。

不过帕麦斯顿并不打算加钱,在他的观念看来,无论曾经的普鲁士还是现在的德国,都应该是低英国一等的国家,是英国的狗,如果狗蹬鼻子上脸骑到主人头上是绝对不能惯着的。

他招呼英国内阁秘书过来,附耳窃窃私语几句,又让内阁秘书出去。

俾斯麦并不知道帕麦斯顿搞啥呢,她也跟着效仿把弗里曼叫过来,悄悄说:

“午饭安排多安排一只猪蹄子,我有点饿了。”

弗里曼:???

俾斯麦又靠回了椅背上,一脸严肃的表情,好像她刚刚跟弗里曼说了什么军机大事一样。

帕麦斯顿刚刚跟英国内阁秘书说,把对德后续制裁的提案重新拿到国会去讨论,我们得敲打敲打德国人。

他用余光看到俾斯麦跟德国内阁秘书也在窃窃私语,自然认为德国也准备了迎击,德国应该会立刻开始报复性对英制裁。

俾斯麦来伦敦开会之前准备了不少预案,但目前她还没有任何思路,没有决定要用哪一套策略对付英国。

毕竟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目张胆的反抗英国,并无意妥协。

英国会有怎样的反应?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俾斯麦得先等帕麦斯顿实际操作出来才能后手跟进,那为了谈判不落气场,还是得假模假样的表露出自己已经有一切准备做好了抉择的样子。

一上午的英德高层会谈不欢而散,原定在下午两位首相共同在街头对民众进行讲演的行程也取消了。

《泰晤士报》:英德高层会议遇冷,会议散场时,帕麦斯顿首相表情不快,对记者称两国问题有待解决,德国的铁血宰相拒绝了记者采访匆匆离去。

《法兰克福汇报》:俾斯麦宰相与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展开会晤,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交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俾斯麦拒绝采访迅速回到临时府邸,实在是因为饿了。

就连德皇来到伦敦她都没去港口接,雷德尔来到德国外交团伙驻地的时候,安娜还在意犹未尽的啃猪蹄子。

安娜一边吃,一边跟雷德尔讨论具体的反制裁强度和对英国是否能产生足够的杀伤效果。

“德国制裁英国只能从基础科学、电气和魔能科技产品上展开,一工的东西我们可没法伤到英国,这二工刚刚开始,制裁效果可以说大也可以说不大。”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魔能电气时代的绝对引领者,相关领域百分之九十五的基础科学突破和百分之八十的应用科学突破都是德国的成果。

如果德国把相关的一切专利授权停止,相关器械全部禁运,确实能让英国在魔能电气领域直接停摆,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才刚开始,魔能科技产品和电气科技产品的应用大多处于实验室和贵族玩物阶段,英国没了这些也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并且,技术制裁可能引发英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英国技术力不弱的,即便德皇天天挖人,英国科学家还是人才辈出,而且皇家科学院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来阻止德国科学院挖墙脚。

如果不制裁的话,可能会压制英国本土科学和相关工业的发展,人家可能会产生造不如买的思想,从而降低对魔能电气领域的科学投入。

也有另一种可能,不制裁的话没有壁垒,英国科学界和工业界直接开始抄袭。

到底制裁还是不制裁,哪一种更有利于德国,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得回国以后找一大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来研讨。

英国的制裁对德国效果也是一样的,物资禁运,专利停止授权,国际市场恶意阻断,这些对德国来说都是效果大,也不大的玩意。

毕竟英国掌握的技术德国也不难抄,英国禁止自己的势力范围出口原材料,德国也有自己的原材料产地,并且会促进德国原材料来源地基础建设发展和海运发展。

无论英国还是德国,靠非武力手段的制裁,都不足以让对方大失血伤元气,顶多出个小伤口疼一时,并且伤口愈合后人家会更强壮。

主要是十九世纪的技术壁垒并不够硬,这时代的科学还很浅呢,德国的高端技术,英国要是拼命的搞,三五年就搞个差不多东西出来。

而不像是后来的EUV光刻机,大推力低涵道比高耐用性涡扇引擎,这些玩意是举国之力拼命搞也得几十年才能攻克。

在雷德尔和俾斯麦讨论制裁的时候,弗里曼爵士出门了一趟,稍晚些时候回来时,手上带着一份文件袋。

“陛下,宰相,这是英国国会刚刚讨论的议题与部分会议纪要。”弗里曼骄傲脸。

“行啊你,这好东西都能搞到手?”俾斯麦夸奖一句,拿过来翻看。

帕麦斯顿取消了下午与俾斯麦的日程,跑到了国会去做演讲,议员老爷们被临时叫起来开会都显得挺不高兴的,在会议纪要里写了不少议员吐槽帕麦斯顿的描述,而且非常详细,包括一些议员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感觉都写了,英国国会纪要写的很厚。

俾斯麦从中发现,英国议员们虽然吐槽帕麦斯顿,但还是轻松的调侃性质,大家对帕麦斯顿的支持率很高,可以看出议员们都希望帕麦斯顿回归后能够解决目前英国的众多麻烦。

关于制裁的事情只有比较少的两页,帕麦斯顿提议加强英国势力范围的贸易保护,对某些国家进行柚木禁运,英镑黄金兑换限制,并得到了议员们的表决认可。

柚木禁运没什么,这种木材有很多可替代品。英镑黄金兑换限制也无所谓。

德国持有的大量英镑外汇是为了国际贸易,而不是打算把英镑换成黄金,你让不让我换都没关系。

通过此次英国国会的临时增加讨论会议来看,帕麦斯顿的制裁是象征性的,较轻微的,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帕麦斯顿不打算跟德国过于狠的对波。

俾斯麦对德皇说:“看起来帕麦斯顿是打算秋后算账,现在他忙不开。”

雷德尔想了一下,那德国也稍微制裁一下吧,禁止英国留学生来德国高校的重点学科进修,在数学、魔能和电气领域的基础科学教材、参考资料、实验数据,施行严格保密,禁止英国人偷看偷学。

雷德尔觉得自己这个制裁反击也很轻微,帕麦斯顿得知后也觉得很轻微,无所谓。

但英国原本计划本年度留学的学生们就倒了血霉了。

就以数学举例。

德国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德科院大学是多少数学人梦寐以求的圣殿,德国科学院的副院长会定期公开课的,曾经副院长是高斯,高斯1855年逝世享受了国葬待遇,科学院副院长这个位置被他的徒弟接过。

高斯的徒弟更是重量级,波恩哈德·黎曼。

本来英国留学生是有机会听黎曼的课,因为德皇制裁令一发,没机会了,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禁止英国学生进修重点专业,在英国政治家眼里真的不痛不痒,但对学生真的是一种较大的伤害,对于一个国家的科研未来也有不可预见的影响,有些苗子,可能就因为在人生最关键时期,没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最终没能完全挖掘出潜力...

两人聊到一半,弗里曼爵士小心翼翼的打断道:

“那个..英国国会的会议纪要是我朋友借给我看的,我得送回去。”

俾斯麦疑惑:“送回哪?”

弗里曼:“唐宁街九号。”

唐宁街九号是英国枢密院办公室,英国君主的智囊团、顾问团所在地,里面的人员为英国君主提供全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政务协助处理功能,枢密院在德国被称之为王室事务处。

也就是说,弗里曼从英国王室事务处主任那里,亲手拿到了英国国会的会议纪要,王室事务处主任肯定不敢乱来,必然是奉旨泄密。

德国人并不知道英国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

帕麦斯顿原本的打算是确定一个较轻的制裁,但对外声称的时候遮遮掩掩,假装出一副英国很生气,制裁很严厉的态度,看看德国是什么反应。

如果德国感觉英国制裁很强,而主动认怂了,那就是大胜利,如果德国感觉英国制裁很强,跟进着作出激烈反应,英国就得准备重拳出击,狠敲不听话的德牧。

但维多利亚女王那边有不同的想法,维多利亚女王把帕麦斯顿叫回来是为了维稳,是为了解决英国目前的诸多麻烦,而不是再找新的麻烦,当前状态下跟德国剑拔弩张是不合适的。

所以维多利亚大姨子就让太监大总管泄密了,确保德国不会作出过激的反应,保证英德关系不迅速降至冰点。

并且大姨子还把已经泄密的事情告知帕麦斯顿,帕麦斯顿被气的不轻但也无可奈何,赶快停止了对德试探计划。

要是帕麦斯顿不知道已经泄密才是真的惨剧,在单方面信息透明的情况下玩博弈,绝对被俾斯麦玩死,现在好了,博弈还没开始就平手告终。

英国什么都没损失,德国什么都没赚,一次即将发生的博弈被叫停,看似是平手,但德国小胜一筹。

我跳脸了,我反抗你了,我嘚瑟了一圈,但你没揍我。

就像是王朝战争之前,初出茅庐的俾斯麦与奥地利宰相梅特涅的初次交锋,只要德国没被揍,就算是提升了世界影响力,这有利于后续的外交操作,俾斯麦可以跟其他国家吹牛逼和画饼。

俾斯麦立刻就找媒体记者去了,表示这是德国的一次外交史诗级胜利,英国人认输了!

帕麦斯顿也赶紧找记者去编故事,他称是俾斯麦死皮赖脸的跟自己求饶,自己才肯原谅她的无礼。

双方均称自己获得了外交胜利,世界各国代表团一头雾水,英德掐架的瓜好像没吃明白,到底谁赢了,到底谈啥了,打不打呀。

英德高层会谈结束后,紧接着便是国际联盟大会,看看这些参与者,普鲁士龙骑兵-俾斯麦,人间至屑-帕麦斯顿,没有毛味-戈尔恰科夫,蛤堡分裂者-安德拉稀伯爵,面壁人-弗雷德里克,面相不好-法国新宰相麦大帅,这哪一个不是政治史上的人才,此次会议代表了19世纪中叶的各国最顶级政治人物,我愿称之为类人群星闪耀时。

第八十一章 面相很行麦大帅

麦克马洪元帅的生涯战绩平平,但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品行道德,个人声望,都称得上名将一词。

一位名将...会不会是个能臣呢。

麦克马洪面相不好,俾斯麦早就下了判断,他当不了宰相,但因为不可控力的原因麦克马洪就当了,那怎么办嘛,只能硬着头皮来。

刚刚上任不到两星期,政治工作完全没弄明白,军事领域的德高望重,政治领域的萌新菜鸟,麦克马洪觉得当宰相好麻烦啊,他短期内很难适应,就被迫来参加伦敦会议了。

麦克马洪对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了解,他此次前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少说话,多看多记,出谋划策就由拿破仑三世陛下的智囊团来负责,他当个传话筒就行了。

第三届万国博览会前一天,国际联盟大会召开,法国宰相麦克马洪惴惴不安,又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前往会场。

英国为新一届博览会又修建了一大批建筑物,其中一座仿罗马风的宫殿被选为主会场,多国政要在进去开会之前,要现在外面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工作人员在调整巨大的照相仪器,也有一些秘书在引导政要们站位,帕麦斯顿在台阶最中间,俾斯麦和麦克马洪在同一级的两侧,其他国家的首相宰相被安排在更低的台阶上。

楼梯旁边还有两个印度卫兵,原本是没有这个计划的,但帕麦斯顿说为了尽快平定印度暴乱,要在这种重要的场合让印度人露露脸,显示英国对他们的重视。

这是麦大帅第一次照相,他几年前就听说过这东西,也有人想给他拍照,可听说要固定一个姿势几个小时,麦大帅就没拍,现在技术进步了很多,工作人员说只需要站好别动十分钟就行了。

结果第一回没成功,因为意大利首相加富尔年纪大了,他站着身体很不舒服,动了几下照片长曝光成像出来就很模糊,工作人员说要休息一下重拍。

台阶上的主人公们纷纷放松身体,各自找人交谈,俾斯麦跟下面的俄国宰相闲聊,美利坚宰相说应该给加富尔先生找个轮椅来。

麦大帅一个人孤零零的,他对国际政坛的这些人没有一丝一毫的交情,别人不主动跟他聊,他也没法插进那些对话,只好笔挺的继续站直。

直到第三次照相才算成功了,这被载入史册的国际联盟第一次有影像记录的照片,最大的槽点莫过于两旁的印度卫兵和坐着轮椅cos诸葛亮的意大利首相。

帕麦斯顿以东道主的身份宣布大会正式开始,诸位随我进入会场吧。

一群人开始登台阶,他们都慢悠悠的,频繁的回头跟后面的人聊什么话题,一步跨上去停好久才进下一步,麦大帅难以适从,他实在是忍不住稍微加快了脚步,一次性迈两个台阶。

但这样的举动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原本,帕麦斯顿走的最快,俾斯麦基本持平稍微慢一点点,其他人都隔着老远在后面跟,麦大帅从后面一群快速来到了帕麦斯顿旁边,几乎是肩并肩的走。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许多行为举止都是有一套潜规则的,就像在酒桌上跟人碰杯时,晚辈的杯子要比长辈低,喝酒不能正对着德高望重的老人等等。

麦大帅虽然不在军队了,依然以军队的理念来做事,他觉得拍照是一个正经日程,开会时一个正经日程,从拍照场地到开会场地的途中,并没有规定是正经严肃的事,那稍微放松些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