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陛下 第20章

作者:林登万233

苏力贝克:“摄政王殿下,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农业部会想办法处理,但需要时间和经费。”

杜能:“还有您之前说的土地改革..”

林登万:“只要农产品产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百姓吃得起饭了,土地改革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但未来还是要改的,到时候请两位制定一套普鲁士特色土地改革方案。”

两位摇着头离开了,摄政王殿下一分钱都不给,还提出那么多要求,根本做不到,没有钱,光是喊话号召劝学劝农,那些乡村容克可不搭理农业部。

凯瑟琳将下一位进谏者请进来。

是财政部首席秘书。

他对林登万说:“殿下您昨天任命了李斯特为财政大臣,我必须要提醒您,这位财政大臣很有魄力。”

林登万(警觉):“哦?你说他脑子有病?不适合当财政大臣?他怎么了?”

“他是一位经济学家。”

林登万:“对啊,李斯特是一位经济学家,哦...但一个不懂经济的经济学家当财政大臣,你应该很开心才对,你们这些首席秘书不就是想让大臣当自己的傀儡么?”

财政部首席秘书连连摇头:“这位财政大臣非常有魄力,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完全搞不懂经济逻辑,不明白客观事实与规律,而且还打算态度强硬的推行不合实际的政策。”

财政部首席秘书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臣,李斯特这个人太有想法,太支楞了,秘书只好来找摄政王告状。

林登万:“我会和他聊聊,如果不行就换个大臣。”

财政部首席秘书心满意足的离开办公室,刚出来便看到了工业部首席秘书。

财政部秘书:“终于诞生了一个优秀的王。”

工业部秘书:“哦,真的?是哪个幸运的国家。”

第三十五章 安娜在旅游

“这位女士看起来并不是本地人,你在干什么?”

一位法国近卫军中尉靠近过来,很是警觉的询问。

今天是凯旋门的建成典礼,马上就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包括伟大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也会出席。

人群中,安娜的行为格外异常,别人欢呼雀跃,她面无表情的注视凯旋门,时不时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点东西。

近卫军自然要来查探一下情况。

“我喜欢这里,我很喜欢凯旋门,所以我记录一些凯旋门的特点不行么?”安娜用流利的法语回答道。

近卫军中尉微微皱眉,这位女士法语中带着一丝丝的普鲁士蛮子口音,被他听出来了。

“如果您是普鲁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请去那边的观礼区,如果您不是,也请离开这里,一会我们的皇帝陛下会到这里来与民众握手。”近卫军中尉说。

安娜歪过脑袋:“怎么?害怕我突然给他一个大脖溜子?”

总之,安娜被近卫军中尉请出了这片特定的观礼区,她换了一个地方继续观察凯旋门,继续在笔记本中记录一些信息。

凯旋门自拿破仑一世时期修建,陆陆续续到了1836年才完工。

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时代正式结束,复辟波旁王朝时代开始。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复辟王朝被推翻,拿破仑三世趁机窃取果实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这与地球历史大相径庭,地球历史上的拿破仑三世要等到很多年后才会成功上位,而蓝星的拿破仑三世在1830年就开始做皇帝了。

拿破仑三世是个极有能力的皇帝,他在位六年,法国内部的一片混乱有明显缓解,国力稳步提高,国家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迅速,这时候很多人说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和他大伯同样优秀的君主。

法国人民热爱他,追捧他,就像爱戴拿破仑一世一样爱戴拿三。

相反,普鲁士人民最反感的他国君主就是拿破仑三世,安娜将自己的讨厌直接写在脸上。

“有权有钱就是了不起啊。”安娜远远望向正在检阅军队的拿三。

拿三法国和英国一样恶心人,到处点火挑事,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欺负普鲁士,而现在的普鲁士完全没能力反抗,被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在国际上丢失了很多应得的利益。

安娜的目光尖锐,她死死的看着远处那个法国皇帝,权利..国力...

有实力确实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花费高昂的费用举办一次超级大阅兵,可以在国际事务上对任何人指手画脚,可以让普鲁士卑躬屈膝。

观礼的平民百姓都小心翼翼的远离安娜,安娜身上正有一种奇怪的气场在蔓延,不过没过多久,那股杀机与怨念就消失了。

世界就是这样,弱者就是要看强者的脸色,如果没本事就不要生气,无能狂怒会显得更加无能。

今日的拿破仑三世是风光无限的法兰西皇帝,他在人潮中接受着那一声声狂热的嘶吼。

而安娜·冯·俾斯麦,只不过是一个来自普鲁士某乡下的小地主而已。

1836年的法国与普鲁士单挑,大概就是泰森殴打郭敬明的画面,两国常备兵数量相差四倍,两国政府财政收入相差十一倍,人口、国土、工业化程度、资源利用效率都有巨大差距,法国甚至不需要出全力,穷兵黩武的普鲁士就会倒下。

普鲁士想活着,就得看人脸色,今天看法国脸色,明天看英国脸色,后天又要看奥地利脸色。

安娜恢复平静,收起记满信息的记事本,离开了热闹的阅兵区域。

她用两个月的时间游览了法国几大重要城市,在凯旋门旁观看阅兵,欣赏凡尔赛宫的极致华美,去拿破仑一世的登陆地点看世界名画,在靠近西班牙的美丽海滩避寒。

寒冬时节,安娜乘坐渡轮开启英伦之旅。

安娜从小就喜欢听父亲讲历史故事,长大后也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史书当中,在学过普鲁士历史,神罗历史之后,第一个国外历史就英国。

安娜通过看书就觉得自己是个英国通了,但实地旅游还是发现有不少错误之处。

行走在泰晤士河的岸边她感觉很是遗憾,史书中记载,泰晤士河会在冬天结冰,伦敦居民会在冰面上展开盛大的集会。

但1836年的冬天泰晤士河潺潺流淌着,结冰...那是以前小冰河期的事情了,现在已经过了史书中的年代。

安娜尤其喜欢研究英国的职能机构运作机制,那真的很有意思,比起粗糙的普鲁士,英国上流社会的运作更能代表封建时代与变革时代的标杆,据说英国内阁体系还参考过大明帝国,也不知是真是假。

她看到了破败的胜利号风帆战列舰,皇家海军的一代传奇,昔日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的旗舰。

这些年里胜利号一直没有得到修缮,破破烂烂的停泊在朴茨茅斯港的一个角落泊位。

曾经在大海上英勇的作战,立下赫赫功勋的荣耀之舰,今天就这样如同废物一样被丢弃着,似乎英国本地的人也不怎么在乎,这附近只有安娜自己在游览,其他人没有向胜利号这边靠近。

安娜仰起头,仰望胜利号的伟岸舰体。

不知怎的,突然产生一股奇妙的共鸣。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是昔日的强者,今日因性能落后被丢弃在这,但至少她曾经强大,甚至能够成为风帆战列舰时代的代表者,与胜利号同时期的战舰数不胜数,但没几艘船留下名字。

“我宁可做胜利号,辉煌一时然后被人遗弃,也不想做那些默默无闻者。”

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人很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名氏,他们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一丝痕迹,虽然他们的人生有意义,但存在感太小了。

被史书永远铭记,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代表者,这才是安娜要追求的东西。

安娜接下来打算去西班牙和葡萄牙,经意大利奥地利前往波兰地区,然后回到普鲁士。

她已经决定旅游之后要从政了,就从最底层的公务员做起。

林登万?以前是安娜的主线任务,现在已经变成支线了,安娜觉得林登万随随便便就能抓到自己手掌心里,区区一千英镑,区区一个公务员,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第三十六章 安娜的归来

安娜再度回到柏林已经是1837年的春夏之交。

走马观花的欧洲之旅留下了很多遗憾,但安娜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花费在旅游上,也不得不回来了。

风尘仆仆的进入柏林市区,她立刻找上卖报的小孩买些报纸,看看这段时间柏林和普鲁士发生了什么。

「摄政王殿下视察姆罗卡乡村学校,与教师亲切交谈,并指导当地教育工作,指示要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体系的真正实现。」

「内阁公布本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分配,其中军费占比总财政支出的百分之29.5」

「波兹坦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强烈要求将军费提升回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游行队伍在无忧宫外停留了两小时,最终发现摄政王殿下并不住在无忧宫」

「柏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仪式于明日下午举行,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培训中高级技术人员的体系化教学机构」

「普鲁士农业部倡导科学耕种计划,农业大臣认为该计划可以将全国农产品产出大幅提高」

安娜的目光在几份报纸上快速扫过,也没出什么大事啊,整体而言普鲁士保持了稳定。

这个雷德尔摄政王,她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名声倒是不小,在国外的很多报纸上都经常有出现。

但都不是什么好名声。

雷德尔除了会演说什么都不会,总是整些宏图伟业出来但实际根本就没做。

从不暴力镇压游行队伍,总是以怂货的态度对待刁民闹事,喜欢和民众谈判和解,人送外号雷软蛋。

今天舔贵族,明天舔容克,后天舔刁民,总是对社会的各个阶层以软弱的态度交流,身上完全没有历代普王那样充沛的武德。

国外的人一致认为雷德尔摄政王是一个傀儡。

但也有点争议,有的人觉得他是国会的傀儡,有人觉得他是军方的傀儡。

那么国内民众如何看待他们的摄政王呢。

安娜找到长椅上看报纸的两位中年人询问这个问题。

“认为雷德尔摄政王是傀儡王的,就是国外一小撮不懂政治的人。”

“我们普鲁士人上上下下都非常信任摄政王。”

“认为他就是能力不行。”

这两位中年人觉得雷德尔摄政王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但没有能力去实现,也只能日常空谈,总是倡导啊,提议啊,希望啊,大事全靠求爷爷告奶奶,真干事也就能办点小事。

安娜又找到一位睡眼稀松疲惫不堪的下班工人,他原来是不想接受采访的,干一天活都要累死了,哪有心情。

但一听说是关于摄政王的话题,这位工人便立刻兴高采烈的跟安娜谈了起来。

“我以前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摄政王上台之后我每周日下午能休息三个小时了。”

“工资也算是涨了一点点,这两年粮食价格稍微便宜些,吃饱肚子没问题。”

“我本来打算让儿子也上班的,摄政王希望我儿子去上学,我还在考虑这个事情,学费确实是非常便宜,能上,但我想他如果去工厂的话能赚到钱啊,让儿子打工还是上学我犹豫不定。”

安娜询问道:“请问您的儿子今年多大?”

他说:“快五岁了。”

安娜:“如果可以上学的话还是上学吧...”

工人苦涩的说:“也只有小学的学费便宜,我能供得起,中学以上我可没办法让他继续读,你说一个人只读了小学有什么用呢,或许早早到工厂打工赚钱更好点。”

安娜请这位疲惫的工人赶快回家休息吧。

在这一整天的时间里,安娜在柏林的大街小巷询问人们对摄政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