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16章

作者:绅士东

最终两人的争论,被一向不看气氛的杨修打断。

杨修按说也是大士族出身,不过……弘农杨氏明面上已经与他断绝关系,“夏侯夫人”一事,令曹操与夏侯渊对其内心抱有愧疚,最终曹操将尚未及笄的女儿,与其约定了婚事。

“荀令君、陈御史,两位不要再吵了,这样吵是吵不出结果的,不如回家中再吵。”杨修直白中,还带着些打趣的打断道。

荀彧和陈群闻言,都忿忿的看向了杨修。

以两人的“段位”,轮到杨修来劝和了吗?尤其是两人背后代表的,还是朝廷与士族的利益划分,这种敏感的话题。

然而……杨修现在已经百无禁忌,反正杨氏不在魏国,他又是曹操未来的女婿。

“依修之见,两位何不各退一步?购买楚国海船的开销,要筹措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何不就交给心向魏国的世家认购?”杨修笑眯眯地说道。

“那楚国的海船买回来之后……”陈群有些猜到了杨修的意思。

“自然是先交托给朝廷保管、保养!只是购买后,各位可以再从巧匠营订制同等大小的船只,亦或是船队……到时荀令君也可以退一步,准许这部分船只,从土垠港进入。”杨修十分机智地说道。

总之……魏国朝廷完全可以“白嫖”,需要团购的楚国海船,全部由各大士族认购。

而购买后强制捐纳给魏国,买到手的相当于是同等载重的“入港资格”!

甚至之后要兑现这“入港资格”,还需要专门再制造船只,北方士族掌握的造船业,本身就比较单薄,在魏国的话,朝廷的巧匠营造船工坊,在造船业具有统治性地位,也就是说……在造船上,还要再被朝廷额外赚一笔。

当然,楚国的船价,也不是简单以“排水量”计算,仅从买“排水量”来看的话,所有各种海船的性价比差别很大……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本身这也可以作为各大士族竞争的主题,强大的、亦或是魏国更支持的士族,自然有机会去认购那些性价比高的船只!

杨修觉得自己的办法很聪明。

既符合现在魏国的发展大方向,同时又尽可能多的争取到了利益。

如果只凭魏国朝廷自身,要凑够这两亿多,怕是还真要出出血,但直接转嫁给大士族,朝廷就可以松口气……

至于士族们从哪里挤?

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平时最有囤积铜钱、金银的习惯,即使汉五铢钱没用,铜价在楚国还是比较坚挺的,金银更是可以直接对标楚币,另一方面……有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有一句叫“大鱼吃小鱼”。

在魏国的隐藏国策的带动下,北方士族虽然依旧受到“世家”固有图存性质的影响,不敢轻易将自己闹得天怒人怨,但的确比之前急功近利了不少!

不过就和朝廷没有关系!

反正谁真的天怒人怨,朝廷也乐得抄抄家、发发横财。

而土垠城中的商税,在曹操开口后,迅速达成了统一意见——不另外设置商税,按照上县的标准,实施现有最高规格的商税。

同样和后世商品经济极大发展之后不同,后世在特殊的对外贸易区,通常会有税费补贴,甚至免税,以此来鼓励消费。

然而在此时物质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越发达、交易越频发的县,商税反而越高,更像是“房租”。

这也能看出,魏国大士族骨子里,依旧是有“谋一世”的性子的——这认购楚国海船的开销,怕是要很久才能赚回来。

不过既然权限是永久传家的,总有连本带利赚回来的时候……

至于朝廷,或者说是曹操,也算不上只“谋一时”!

之所以接受杨修的办法,曹操是想着先“谋一时”,只要下“一时”,大魏能够一统天下,这“一世”尽可以慢慢去澄清玉宇。

这也是曹操解开士族“枷锁”,甚至放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长出獠牙的根本原因。

曹操觉得自己不会翻车。

只是……经常头疼的毛病,令曹操有些担心。

自己不会翻车,但如果是自己的儿子呢?

想起在金陵已经数年,也不知道现在成长得如何的曹丕……

又想起浪荡公子性格,还总和杨修走得很近的曹植……

曹操心中百般放心不下。

他也说不清,是放心不下儿孙,还是放心不下天下!

不过曹操没有理由去后悔,这是他唯一能想到,抗衡楚国的办法。

只要给曹操足够的时间,他有信心在一统天下之后,士族长出的獠牙拔掉、枷锁重新带回去,之后交给儿孙一个只需要文治,就可以稳坐皇位的天下!

第四百五十六章 归来

刘晔在九月,得到邺城传来的消息后,脸色也有些怪怪的。

原本刘晔以为,高昂的售价会令魏国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然而刘晔得到的消息,却是曹操命他催促楚国,尽快完全交易!

一时间,刘晔甚至有些紧张,怀疑自己去信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写“亿”,为此还再三检查了底稿……

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刘晔也猜到邺城又有什么新政策出现。

不过既然邺城传信,那刘晔自是照做执行。

户部也没有想到,魏国居然这么富裕,甚至隐隐有些自责——早知道就再要价高一些!

白图通过户部的上书,得知魏国居然急于交易之后,先去工部看了新舰的进度,之后……通知户部,让刘晔去找礼部谈,又通知礼部,如果刘晔来了,就让他去找户部谈。

毕竟能够为大型蒸汽机供能的“泛真气计划”,至少也要再有一两年之后,才能初见成效,三年之后才能有限使用。

而且目前火车也好、装甲舰也要,都只是在图纸上设计完成。

虽然有庞统用自己的谋术进行了模拟验证,不过真的要造起来,意味着动辄数千吨的钢铁耗材——楚国不再取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的旧制,而是以百斤为一石,另设百石为一吨,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2.5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