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452章

作者:绅士东

说得……徐庶都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他当时的情况,更接近于县中强人互殴,只是徐庶自认比对方光明磊落,至少不做欺压良善的事情,乡里乡亲提起他,也都是竖起拇指,而不是避走净街。

“大王……英明!”徐庶诚恳地说道。

“不过这么说起来,元直你在兵法上的本领,都是在近几年学的?”白图好奇的问道。

“是、也不是,我流落天下这几年,幸而得到不少良师益友的帮助,也反省过自己之前的冲动,肚子里勉勉强强算是有了文华。但要说兵法的话,其实过去的我,也给了今日之我很大帮助,绝非这几年所学能概括。”徐庶很谦虚地说道。

徐庶的确是在逃罪、游历天下期间,这才开始学习各家,因为徐庶的亲和力很强,与市井之人能坐在一起喝酒、与庞德公这种雅士也能坐在一起喝茶,故而在他立志就学之后,四处蹭来的一身本领,兼兵儒法名道各家。

不过他最擅长的,依旧只有兵家,其他的……徐庶虽有涉猎,但或是所学不精、或是即便明白道理,但因为他自身的性格,却是不屑于去关注。

唯有兵家、或者说是战术方面,徐庶不仅熟读兵书、而且不落窠臼,其专有谋术便是“沙场破阵”,能够近乎直觉发现敌军战阵的破绽!

用徐庶的话说,兵法和他以前在街头仗剑伤人,道理是一样的。

以前徐庶和拿着棍棒的对手打架,会生挨近身,之后往肋上猛怼;和拿短刀的亡命徒打,就要先抄起簸子挡住,之后薅头发一顿踢;和强壮的对手打架,可以先假装摔倒,之后扬一把沙子……

徐庶没有系统的练过武,也不懂什么招式,其体力、灵巧等等也赶不上武将,最多是有丰富的街头斗殴经验,实实在在的街头流……咳咳,是任侠哒!

一开始徐庶以为,以前的自己文化很低,但是后来徐庶发现,其实这些都是“兵法”!

于是徐庶开始将自己的所学,与自己之前街头喋血的作为联系起来,渐渐的以战斗直觉,总结出了自己的战术直觉。

后来在庞德公的举荐下,徐庶在一处县城,觉醒了自己的官印,拥有了独特的谋术——沙场破阵!

听了徐庶的“学习”过程,白图也大为感叹——传说中宫本武藏明明没当过将军、只热衷剑道决斗,但却以剑道领悟出了种种兵法,著成了以《五轮书》为代表的一众兵书,还深受后人追捧……莫非也是这个道理?

“元直果然是奇人……对了,我曾经看过一本似而不像的兵书,有人说它是实用兵法大成,有人说它只是剑道招式和人生思考的合集,等等我去新野姬那儿印出来送给你瞧瞧。”白图临时起意道。

“哦?大王说的这部书叫什么?是何人所著?”徐庶自认读过许多兵法,但没有哪个符合白图所说的特点。

“叫《五轮书》,是……恩,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白图模糊地说道。

现在白图已经不需要这种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声望,只是……这些书白图只要拿出来,是大家没看过的,就自然而然的脑补是白图所作,这白图也很无奈。

不过白图也的确起到了一些修订的作用,否则肯定会被发现,这书里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奇……这也是很辛苦的好吧?众所周知,拿前人的书,删掉一些,就可以当做是自己的!

白图也隐晦的提起了一些,关于“凶物”、以及将来可能要有很大的战术变革的事情……

明白徐庶的能力所在之后,白图对他的期待,倒是比一般的战场谋士要高得多。

因为徐庶的战术直觉,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方法论,在装备革新带动战术革新的时代,白图也需要一位能够迅速理解、上手的讲师!

至于徐庶本人,在拿到《五轮书》之后,先是简单的翻了翻,确定果然是自己没看过,甚至根本没听过的兵法,而且行文……恩,很有传说中的“白话风”,也就是白某人写作时的画风。

接着却在一不小心,扫到“若你在自己所热爱的专业达到至高境界时,对其他一切技能自会融会贯通……最终万法归一”一句时,有些看得入神起来,连在白图面前都已经忘了,失礼的专注翻看起来。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

徐庶看着《五轮书》,渐渐专注起来,这一专注,便自然而然的放松,一放松……便直接将脚放了椅子,仿佛在街头时一样,半杵、半盘的坐着。

盏茶后,更是一拍桌子道:“好!大王这一句写得正是我所想!”

接着才慌忙想起来现在的场合,连忙尴尬的起身向白图赔礼……

“无妨,元直真性情之人……如今我楚国于内方兴未艾、于外多虎豹环伺,正是求贤若渴之时,我想要为天下百姓扫一个太平盛世,为四海有志之士,开一展拳脚之地,不知元直可愿入楚出仕?”白图顺势递出了招揽。

“庶年少荒唐,但对得起自己,亦谈不上后悔,后蒙诸多良师益友不弃,求学小有所成,今蒙大王不弃,愿后半生对得起天下!”徐庶闻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很正式的鞠躬作揖。

徐庶本就有意于白图,否则之前也不会现身出来。

后来与白图相谈融洽,又接受了白图的赠书,此时自然没有推却的理由。

“好!元直既有沙场破阵之能,自然由枢密院委任,另外……我还有一桩私密任务想交给元直。”白图严肃地说道。

徐庶一听枢密院委任被一语带过,但却专门强调后者,即便没说官衔,也知道这是有真正的重任!

“愿为大王分忧。”徐庶斗志昂扬地说道。

“工部……这任务涉及到工部机要,元直可有什么家人要安排?”白图提示的问道。

徐庶也听说过,工部作为楚国最机要的一部,涉及其中一些隐秘项目的话,参与者必须近亲都在楚国。

相比之下,哪怕是枢密院下领军的将军,都没有工部这么多讲究……

“庶家中老母尚在颍川长社,只是不知如今能否接得回来。”徐庶提起母亲也有些担忧。

毕竟这是东汉时候,路上交通极其不便,尤其时逢乱世,不一定哪个山坳坳里就有乱兵盗匪,普通人可不是说远迁就能远迁的。

徐庶心里倒是希望,自己在楚国供职之后,能够接老母回楚国安享晚年,但是……

“颍川长社?那倒是不用担心,你之后给令堂写封信,其他的等我与魏王联系便是。”白图了然的点了点头,这也是白图早有准备的。

毕竟徐庶最为人所知的事迹,不是连破曹仁,而是因为母亲在曹操手中,不得不辞别刘备,入曹营之后也未得重用。

其中两种说法,一是长坂坡大逃亡的时候,徐庶的母亲因为和百姓一起走在后面,被曹军所抓,二是徐母一开始便未和徐庶一起来荆州,是“单福”的身份被徐庶的同乡程昱识破,所以曹操假借徐母的名义,将徐庶诓了回去。

不论哪种说法,此事曹操都做得十分跌份儿,以东汉末年的主流价值观来说,用自己控制的、其他诸侯麾下的文武的亲族来威胁,显得很跌身份。

毕竟在如今,兄弟、乃至于父子,分别效力不同诸侯的情况也都存在。

尤其是世家大族,分别投效的情况很常见,这种威胁很破坏规则。

楚国有特殊规定的,也只有工部的几个最机要的部门,所有涉及人员必须近亲都在楚国,减小泄密风险。

曹操这么做,唯一能稍微遮遮羞的是,他当时是代表朝廷在征辟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