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94章

作者:绅士东

毕竟宋、明两代的“后车之鉴”,其他人不知道,白图还能不知道?

两代都是将军机要务,过分的寄托在朝堂上,导致军队将领经常要因为朝堂因素,可能就是连战场都没去过的文官,几句慷慨陈词,就必须破坏自己的战略布置,否则一顶顶帽子就要扣过来……然而敌人不会和你讲“朝堂因素”!

甚至与其他各部的“官声”考察不同,对前线的判断,民间风闻也并不采纳——就像是现在,孙策和周瑜打成这熊样,吴县老家都有人骂他们丢人……

这些都无法解释,总不能在民用邸报上写明这是诱敌之计吧?

真当刘琦瞎了聋了?

此时就需要枢密院的判断。

将来会如何,白图不知道,至少现在吕布的战略眼光绝对没问题——吕布的确想不出、甚至有时看不破一些奇思妙计,也看不清天下形势,但在战略把握上,却心里有数。

也是前前后后,多方努力之下,孙策和周瑜的计策,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文聘还想要保护刘琦后退,刘琦倒也果断,不会像偶像剧的主角一样,嚷嚷着“我不走”之类的,给孙策降低些难度。

不过……

文聘如何会是真正实力全开的孙策的对手?

文聘的武艺,最多和五年前的孙策、太史慈差不多,只是因为金玉的进一步贬值,所以当初孙策和太史慈只是鎏金巅峰,而文聘已经是金玉大将。

而如今的孙策,已经不逊色于虎牢关下的吕布,而且……还是已经斗过三英的吕布!

都是半步超脱,对上寻常金玉完全能一个打他三四个。

只见孙策背后金色双翼一展,便挥舞着船锚,向文聘攻了过来。

且不说如浪潮般,一波波越来越强的力量,仅仅是开始的几招,文聘就已经接得吃力!

与此同时,孙策激发了“英姿”与“英魂”。

周围的江东军,在“英姿”的效果下,斗志昂扬、团结一心,覆盖了之前因为藏拙、经常撤退,而且逐渐低迷的士气。

这也是诈败的难点之一,不可能麾下的每一名基层战将、每一名姬造士兵,都陪主将演习,否则早就泄露消息,在他们心里,自己是一场场真败下来的。

不是训练得当,经验丰富的军队,很可能诈败变真败,更不用说长期诈败带来的士气低落——幸好孙策的“英姿”和周瑜的“修罗监军”可以暂时抵消这些不利。

也可以看出孙策是之前已经憋得难受,原本需要战意激发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开启的“英魂”,竟是在孙策刚刚出手时,便已经激发成功!

二十八骑的英魂,犹如二十八支尖刀,率领着一扫颓势的江东军,在敌军中乱插。

因为刚刚从城门进入瓮城,也没有什么军阵的说法,狭路相逢勇者胜!

被二十八骑和江东军这一冲,之前顺风顺水、好久没打过硬仗的荆州军,顿时乱了阵脚。

文聘挡了十余合,便被孙策一锚抽得吐血后退,而此时二十八骑已经借着对方的阵脚大乱,将刘琦本人截住。

孙策直接一路奔着刘琦杀过去,一路上的荆州军,仿佛一茬茬稻草,孙策以无双之态便杀到了刘琦的面前。

而且之后不是要Boss战,而是……

“且慢!我投……”刘琦慌乱之下开口就要投降。

孙策见状,大喝一声,直接将船锚扔了过去!

如果刘琦真的投降,那么以将军府的规矩,这种并没有屠城劣迹的将领,在愿意投降、并且配合收押时,是要俘虏、条件允许时送回后方审判的……

不过现在孙策哪里能放一个活刘琦回去?

到时白图撕票也不是、养着也不是,更不好直接处死,否则以后谁还敢投降?

故而孙策抢在了对方确认投降之前,一锚甩了过去,刘琦的声音戛然而止……

两者此时不过三四十步,这一锚过去,刘琦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只见身上的鎏金战甲,胸甲以上的部分应声碎裂,又被船锚带飞出去十几步,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明明是贯在刘琦身上,不过船锚狠狠的扎在了地上,金属碰撞地面的声音,是那么的清晰……

第三百三十五章 汇合

刘琦连投降的“降”字,还没有说出来,就已经……

“住手!你……咳咳……世子已经投降了,这就是你们将军府的道义吗?”文聘见状,双目尽红的喝问道。

孙策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上前拔出沾了不少“东西”的船锚,同时恶狠狠地说道:“哼!死到临头,还敢说自己投……头铁?让你头铁!”

道义?

孙策有些不屑——你们之前黑我们将军府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我们的道义?

周围的荆州军,完全看傻了眼、甚至让路孙策过去,在孙策甩着船锚上的血时,更是个个后退、避之唯恐不及……

文聘的亲兵,这时已经架着文聘离开,完全不理文聘的命令。

同样已经忍了很久的江东军,此时气势如虹的向“落水狗”们杀了过去!

原本涌进瓮城的荆州军,狠劲儿的往外退,而外面的荆州军,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相互踩踏了一阵儿。

等外面的荆州军,也知道不妙——主要是文聘开始传令撤退之后,更是被江东水军追着打!

然而沿途的港口,都已经被周瑜提前封锁,守不住的……直接将船开走就可以!

走投无路之下,文聘还想要背水一战,只是……孙策不接受刘琦的投降,啊不,是不接受头铁,但是却接受其他将士的投降。

没有必死之心,根本构不成背水一战的条件……

已经重伤到无法具甲的文聘,也只能在亲兵的保护下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