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93章

作者:绅士东

刘琦闻言眼前一亮,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眯了眯眼睛之后说道:“好,黄老将军的心意,我明白了……来人,先带他去休息。”

亲兵还想要追问,不过刘琦没有回答,这时要保持神秘感——反正选择权在自己手里,那亲兵根本不会回去。

“仲业,你怎么看?”刘琦和文聘商量起来。

文聘年纪本就和刘琦相近,而且的确最近不少战略布局,都是文聘的提议。

当然,主要还是刘琦领导得好!

“可以一试,但很可能有诈。”文聘谨慎地说道。

“不错……但的确机不可失,我看不如咱们专攻东门!”刘琦有些得意地说道。

没错,这就是他想到“万全之策”。

黄盖的意思,不是让他们夜里佯攻东门为信号,之后他开西门相迎吗?

既然如此,刘琦机智的想到,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正常给黄盖打出信号,不过……就是盯准了东门进攻!

至于西门……安排些佯攻、做做样子的就可以,反正等西门生乱的时候,黄盖肯定能吸引到城中绝大部分注意。

如果黄盖是假降,那埋伏应该在西门,刘琦猛攻东门至少不会中计,而如果黄盖是真降,到时东门的攻势稍微弱下来一些,守军肯定会被引到西门,之后刘琦再攻破东门也是一样的!

至于黄盖真降的话,会不会有危险?

这重要吗?

是夜,刘琦装作夜袭的样子,对东门发起了进攻,为了不被看出主力所在,只有前面的士兵举着火把。

果然不出刘琦所料,敌军的抵抗先是顽强,之后没多久便弱了一些。

很快也有斥候来报,果然西门大乱!

刘琦的偏师这时也装出策应黄盖、进攻西门的架势,声势要多大有多大,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忍了两刻的时间,刘琦觉得守军已经转移了不少,于是开始发起猛攻。

东城墙上的敌军迅速溃败,待到占据了大半城墙之后,毫无骚扰之下,冲车很容易便撞开了城门。

刘琦直接带人冲进城内……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四周忽然一阵灯火通明,孙策已经满脸兴奋的在门后瓮城驰道正中,带兵看着眼前破门而入的刘琦!

刘琦心中咯噔一下,以为自己中了圈套,紧张得连“全军速退”都没有喊出来……

不过就是迟疑的这一小会儿,刘琦发现……似乎也没有埋伏?

周围也不见什么火油,何况……要埋伏,也应该等他彻底进入,再四面八方的放火、或是钻出伏兵才对吧?

眼下这不就是城门开了,进入巷战阶段吗?

“还是公瑾猜的没错,你这小子还真是膨胀又鸡贼……不会放过入城的荣耀!啧啧啧……”孙策一脸饥渴的舔了下手中的船锚。

最近可是憋坏了孙策,连和文聘交手的时候,他都诈败而退——为了演得生动些,他还特地装作平手,等周围局面对江东水军不利时,才装作分心落败!

“世子小心!”文聘见状,连忙上前护在刘琦身旁。

之前在入城的时候,文聘就开口劝过。

不过被刘琦一通慷慨陈词挡了回来,文聘心知刘琦是不想放过这首功,所以也没敢多劝……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首!

主将贪恋入城之功的例子,也不要太多——人家隋炀帝已经贵为天子,一样在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因为自己想要这入城首功,而给前方的将领们增加负担,最后坏了事儿。

何况刘琦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表现自己,来稳固地位的诸侯世子……

周瑜和黄盖,之所以演了这么一出,不是为了打赢——要打赢刘琦,还用不着这么大费周章!

但周瑜的目的是“大获全胜”,或者说是毕其功于一役,这也就必须要将刘琦彻底“留下”才行。

否则胜了这一场,之后要整理江夏,都不知要花上多久,完全算不上战略性胜利!

刘琦虽然有战甲,但并不是什么猛将,平时都是在后方指挥坐镇,逃走的机会还是很大的看。

故而周瑜特地演了一出,令刘琦有必胜的把握、而且自认为安全的环境,带头冲入了城内……

至于什么西门倒东门的把戏,周瑜怎么可能没防备?

孙策之前是在北瓮城待命的,西门的佯攻,刚刚动手就已经被周瑜识破!

“世子小心!”文聘见是孙策,连忙保护在刘琦身旁。

“小心?如果小心有用的话,还练武做什么?”孙策嘴角不屑的勾着的同时,眼神中满是兴奋之色。

这一年可是憋坏了他,虽然周瑜的主要目的是保存实力,不可能大败,只是打打退退而已,刘琦真正的杀敌其实十分有限,并不比停战僵持时候大太多,但是……刘琦是什么人?有个好爹的无名小卒!

和他打打退退,很光彩吗?

孙策和周瑜过年都没敢回金陵,不仅是一些愚夫俗子,觉得小霸王和美周郎名不副实,就连金陵……都有人想弹劾孙策作战不利!

不过势头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被白图按了回去。

不仅仅是因为白图信任孙策和周瑜,而且白图也借此机会,立下了规矩……

前线军队,由枢密院考评,捕风卫监督,其余各部……只要军队到了前线,各部都只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战略战术上要提意见,也只能找枢密院。

前方将领不给力、甚至态度消极,这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白图不想看到没去前线、不通军伍的人,坐在金陵城和他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