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56章

作者:绅士东

占据汉中之后,张鲁逆袭了张修,重新掌握了天师道的大权,渐渐拨乱反正。

同时有感于乱世将至,张鲁选择在汉中坐稳,最初与益州府算是亦敌亦友。

因为在西凉军入关中之后,关中、关西的百姓,多迁来汉中,张鲁在汉中也为政以宽、常常救济流民,令这部分流民留了下来,汉中人口暴增。

实力增长后,刘焉也无法完全控制张鲁,不过张鲁的母亲在内,很多家人族人都在益州做人质,故而张鲁也不会完全无视刘焉的命令。

不过刘焉不长命,儿子刘璋又是个人才……

因为张鲁不尊其令,一口气将他爹扣在益州的张鲁全家几十口,杀了个干干净净。

至此,汉中与益州结为死仇!

但除了隔三岔五打打葭萌关,张鲁也没什么其他不良嗜好,而天师道和黄老学派虽说不是一回事儿,但终究都姓“道”,张鲁为政深受黄老学派影响,在汉中也是以修养民力为主,令汉中日渐强盛。

对于白图询问汉中,于吉也没有多想,毕竟即使拿下了荆州,白图距离汉中也还远着。

南阳到汉中山川阻隔,汉中倒是可以从汉水顺流到南阳,但是从南阳到汉中……只能绕路中原,想从汉水上去?

和长江不同,汉水很多位置,走不了大船,甚至没有纤夫能落脚的地方,因此无法逆水行舟,小股部队都过不去。

白图也没有多说什么,和于吉一路回到吴县的时候,两位孙老夫人还特地迎了出来——不是为了迎接白图,而是听说白图和于吉似乎相见不是很愉快之后,担心之下想要说和说和。

不过显然她们担心的太多,见到于吉和白图的时候,只见到两人君臣和谐的样子,两位孙老夫人这才松了口气,还顺便提起了孙策的婚事……

第三百零九章 适合过年的话题

“硬盘啊,你可要劝劝伯符,明明他和那皖县乔氏女,相处得很好,偏偏却非说什么楚地未靖,无以成家……他等得起,人家乔氏女等得了他吗?咳咳……”孙老夫人说着,还有些气喘。

去年孙老夫人大病了一场,如果不是有医学院的博士会诊,很可能已经撒手人寰。

历史上孙老夫人也的确在建安五年之前就已经过世,后来劝告孙策、孙权的“吴国太”,并不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而是孙二夫人。

按说孙夫人身故时,孙坚早就已经亡故,吴国太理论上并没有正妻身份,但是……吴国太与他们的生母,本就是亲姐妹,故而两人也侍之如母。

“是啊,姐姐的身体……那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还说什么临阵娶妻,不利于军中士气……明明硬盘你对军中将士,都尽量鼓励成婚的。”孙二夫人也对孙策有些不满地说道。

没错,如今江东军十余万,真正人类担任的战将,也有近三万人。

白图一向鼓励战将成婚,如今天下大乱,军队数量大增,战将需求同样大增,并且基层战将的待遇与安全性,也都已经无法保障,为此各地诸侯是需要强制征召一批战将的。

而这部分强制征召的战将,很多都还年轻——因为年纪太大、还出身平民的话,很可能会因为人力抽取的原因,已经无法觉醒兵符。

正常来说,每人口、每季度抽取1人力,这只是指平均值,实际上青壮年抽取的人力更多,孩子和老人则要少许多。

按照汉代的规矩,是二十三岁开始,算是人力抽取的高峰期。

这岁数的百姓,多半已经成婚、有子嗣,而且还已经专心务农了几年,家中有余粮。

抽取人力也不会影响生育率,以及最基本的劳作效率。

同时要在平民中培养战将,也只要选择二十三岁以下便可,然而……因为各地诸侯都有透支人力的情况,二十二、二十一……抽取的年龄也不断下移,这令许多未成年人,也元气不足。

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生育率。

而且强制征召的年龄不断降低,这也就使得一部分未成家的战将出现——这在乱世,也在常有的事情。

这部分战将,一般都出身贫寒,被作为底层的消耗品,通常也没有机会成婚。

益州,应该是唯一依旧维持着“二十三岁服役”的规矩的诸侯,至于汉中……张鲁倒是有心修养民力,但是汉中百姓大半是关西、关中逃难来的,落户汉中之前,他们的人力就已经被透支过!

白图也面临同样窘境,淮南和丹阳的人力,现在也还在恢复之中,故而白图也有一批未成年的战将。

不过白图尽量提高征召年龄,并且尝试推广预备役、轮换兵役制度,鼓励战将成家。

不仅是为了人口增加……

这也为了提高战将的归属感!

有家人在身后的战将,永远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战将要更容易付出忠诚。

将军府也有接济孤儿的计划,但是从来不敢在孤儿中选战将,而是让他们以其他方式贡献力量。

真抚养一批孤儿做战将,只怕稍微逆风人心就散了,哪怕是自己接济的孤儿……

唯一例外的是烈士遗孤,对于父亲是将军府的阵亡战将的孤儿,母亲因为意外或者其他原因选择改嫁,无力抚养的,将军府不仅食宿全包,而且从小就在枢密院的下属学堂读书。

他们的父辈,尸骨埋在扬州,灵位被供奉在金陵护民祠,名字被镌刻在家乡的忠烈碑上……

将来如果需要他们走上战场,忠诚将是无可置疑的。

“两位老夫人放心,长兄如父……不仅是伯符,公瑾的婚事,也都包在我身上,等今年入冬收兵之后,就让他们回来把婚事办了。”白图直接承诺道。

“有硬盘你这句话,我们两个老婆子就放心了!对了……道长,到时还要您给看看,伯符、公瑾,还有两位乔氏女的八字。”孙老夫人对一旁的于吉也很热络。

于吉学霸一听说这事儿,自然是连连答应,不用看于吉也知道,八字特别的合。

“这下也解决了周尚的头疼事儿,他那侄儿……公瑾那孩子,之前还一直借口,在他兄长成婚之前,他绝对不……咳咳,没什么。”孙二夫人说着,忽然反应过来一件事情。

周瑜说的“兄长”,是只包括孙策,还是也包括白图?

似乎……

白图一直也没有成婚?

孙策和周瑜的婚事,最多是急个两家两户,白图的婚事,这才叫老大难!

白图闻言也是一愣,按他对周瑜的了解,对方想着“兄长”的时候,多半并不包括他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