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55章

作者:绅士东

“咳咳,是道术、不是谋术。”于吉有些心虚样子。

白图感觉于吉似乎隐藏了什么,不过因为白图另有打算,故而也没有在这问题上过于逼迫于吉。

后世有一种说法是,张角的《太平经》得传自于吉——不过这说法只见于《后汉书》,其他史书与演义中未曾提及。

“道长是否愿意,换个筹纳丹资的方式?”白图问道。

于吉闻言,有些激动地问道:“白公也想要钻研外丹派?”如果有将军府扶持,“研究经费”还不是洒洒水。

“不,外丹之说……或者说是‘长生不死丹’,我不感兴趣,但如果于吉道长愿意做……恩,医学院的博士的话,将军府也不会吝惜奖赏。至于靠百姓捐纳什么的,终究不是正路。”白图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医学院。

毕竟于吉未必可靠,即使将来工部有需要他的能力之处,也只是委托实验就好,而不是直接让他进工部!

于吉闻言却有些犹豫,究其本意,于吉是不愿意做什么医学院博士的,这以后自己还怎么用符水“装神弄鬼”?

不过白图直接说“不是正路”,于吉不认为他仅仅是随口说说,只怕不答应的话……

见于吉似乎在天人交战,白图想了想,换了个说法:“不挂在医学院名下也可以,不过之后道长所布之道要改一改……道德天尊体察自然之妙,那所布之道,自然也应该以体察自然之妙为本,以化学反应……咳咳,我是说以天地精华的互动为术,以解释自然规律为源,以为百姓谋福祉为法。”

第三百零八章 学霸

于吉听了白图的话之后想了想,舔舔发干的嘴唇问道:“白公的‘神农精华’算不算在其中?”

所谓“神农精华”,其实就是化肥……

只是名义上是白图监制,而且还是对作物有所帮助,因此取名“神农精华”。

算起来今年才开始大范围推广,于吉显然也是耳目灵通,还善于接受这类新事物的。

别看人家动不动就符水治病……

之所以能玩得转,是因为人家自己不信这些,而是信自己的医术和“萃取”用的道术,如果把自己也忽悠进去,早就露馅被追打了!

同时于吉也是心够大,还想要拉“神农精华”站场。

如果说“神农精华”也是“体悟自然”所得,那么对于他之后活动,将大有帮助,而且因为“神农精华”是与白图绑定的,还可以间接将白图也拉来站台助威。

白图心知他是要蹭热度,不过……这热度也不是不能送给他,毕竟鼓励研究自然科学,算不上宗教活动。

一来不会给于吉带来太多的权威性,二来也不用担心影响风气。

“神农精华本就是体悟自然的产物,而且……我也希望于吉道长,以后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白图点头道。

于吉深吸了口气,之后郑重其事的站到马前,对白图稽首道:“请白公为道派赐名。”

“也别叫什么道派,就叫……‘科学’吧!恩,以后你就是科学的学主……不,还是叫‘学霸’好了!信奉科学,再加上……道祖老子,除了道德天尊之外的另外一位化身科学自然天尊。”白图决定了下来。

相信那位尊崇“道”,以自然无为学说,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不给任何有意志的神灵,留有一丝一毫存在空间的老子,也会欣慰看到这一幕。

“不妥!”于吉坚决的否定道。

“恩?”白图好奇的看向他,而吕玲绮已经准备具甲。

只听于吉义正言辞地说道:“耕种乃是民之本,除了科学自然天尊之外,贫道觉得还因为信奉神农。”

我,于吉,是不会拍马屁的!

“这倒是不必……或者强调一下,是信奉神农‘改良农业’、还有‘以身试药’、‘造福百姓’的一面,不可单纯的信奉为神。”白图沉吟一番之后说道。

神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的,万一未来有人借口工业化有悖神农意志呢?不可不防。

于吉见到白图接受了自己的意见,这才接受了“学霸”的尊位。

白图之后的也旁敲侧击的问了问,关于太平道的事情……

不过刚刚提起张角,于吉便立刻摇头道:“不熟、不熟!”

白图怪异的看了他一眼,总觉得于吉对于黄巾,似乎过于敏感。

只是既然于吉完全没有透露的意思,白图暂且也没有逼他,而是转而问起了汉中的事情。

既然于吉自称游历天下三十余年,那对于汉中这道教源流、现在五斗米教盛行之地,应该不会没有了解。

于吉在这方面,倒是没什么隐瞒,而听了于吉视角下的“五斗米教”的情况,白图对汉中也有了些新的认识。

首先这“五斗米教”,算起来是外人蔑称,当着人家的面这么说,人家肯定要跳脚。

现在这蔑称流传反而更广,就好像三国时期的蜀国人,只会自称“季汉”,而蜀国只是外人对它的蔑称一样。

五斗米教论源头的话,是七八十年前张陵、也就是后世常提的“张道陵”所创建的天师道。

张陵本是沛郡丰县人,前汉开国重臣张良的八世孙,后来因为不愿受明帝封赏,去了巴蜀之地,因为当时巴蜀一带,还流行一些人祭邪祀的教派,有巴蜀巫人害人,所以张陵带着两个弟子,开创了天师道。

按照传说,是太上老君收张陵为徒,横扫群邪,不过于吉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初代天师带弟子,传播天师道,挤压、清除了之前为祸巴蜀的人祭邪祀!

这倒是件大善事,毕竟天师道只是收弟子五斗米,孔子还收学生十条腊肉呢……也没什么邪祀、没什么反人类的规矩,以天师道驱除巴蜀巫教的确是功德一桩。

汉代朝廷对于张道陵,也一向是多有褒奖。

然而天师道传自三代的时候,教主之位旁落于张修——张修虽然姓张,但和张道陵没有什么亲戚,而且是巴巫余孽!

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张修以黄天教义,扭曲天师道,附和黄巾,在巴蜀起兵反汉,也是从这时起,天师道多了个“五斗米教”、“米贼”的蔑称。

而张鲁,这时虽然不是教主,但作为初代天师之孙、二代天师之子,依旧是教中天师。

后来刘焉忽悠着灵帝,搞出个州牧制后,自己入益州谋图发展,而刘焉还是有一手的,没多久便平定了张修为首的五斗米教叛乱。

只是刘焉为了阻绝朝廷与益州的联系,没有处死张修,而是让他和张鲁一起攻打汉中,为他守住益州的门户,名义上张修、张鲁本来就是反贼,自然朝廷也就无法隔着汉中控制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