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984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那些表面上似乎功绩不大,主要指疆域未大幅扩张,亦未缩减,但文治顶尖的君王,则是后世楷模。

  这样的君王会让百姓心中生出归属感,在国家破灭之后,百姓心中仍会希望,再有一名这样的君王出现治世,甚至,后来者会自发延续那种意识形态。

  武痴是好武成痴不代表他是文盲,能够修行到他这样的境界,还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书自然没少读。

  只是因为他不是神朝之人,对轩辕神朝与帝青颺的理解相对有限。

  书上终究没有写帝青颺对「侠」的态度。

  姬青阳不疾不徐说道:“我又问他,以一人之勇,如何平尽天下不平?”

  “他说不知。”

  “随后,我与他说:先天人高居天上,高居庙堂,能高屋筑瓴,把握天下大势,却难免会忽视升斗小民。你如今已经看过升斗小民,不如往高处走走。”

  当年说给玉千胜那些话,如今给武痴,并无不妥。

  两人理念是不同,不过无碍。

  武痴询问:“帝君这番话也是说给我?”

  姬青阳将碗中酒饮尽:“立地才能撑天,匹夫之勇,匹夫之刀,只有一时之快,既不能平天下,也不能治天下。天下这么大,匹夫之勇能杀十个百个千个,却无法厘清天下的是非黑白。”

  端起酒碗的武痴从容道:“身在江湖,未必不如高居庙堂。”

  姬青阳轻笑:“当年他也是这样说。”

  “身在江湖只能一人萧洒,得一时之快,想要改变时代必须高居庙堂才行。”喝到微醺的月无缺吐槽——

  “比如玉人那位老兄,以他一人之力穷尽此生都无法平尽乱动,只会把自己累死,身在神朝虽然比以前更加严肃古板,至少,玉人不用担心他哪天死在外面。”

  作为经常在江湖上走跳,加入过三教,又加入轩辕神朝那个人,月无缺有不少领悟。

  武痴将空了的酒碗放回桌上:“世间总有律法无法兼顾到的地方。”

  “所以我不排斥匹夫之勇。”姬青阳的态度却出乎武痴预料:“律法兼顾不到,若要求一个公正,就需要匹夫之怒血溅五步。”

  这就不像是一国之君能够说出来的话。

  武痴给两人倒了酒:“这般举动,会破坏秩序。”

  “哈。”姬青阳闻言笑道:“那要看国家是依法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与之相应,一个推崇武与侠的高手,竟然在此时谈起秩序,反差不小。

  武痴虚心请教:“嗯?两者有何区别?”

  姬青阳从容解答:“依法治国,法在前,人治在后;以法治国,人在前,法治在后。”

  武痴直指其中关窍:“两者皆有隐患。”

  “没有绝对的依法,也没有绝对的以法,必须把握平衡不断革新,顺应时代发展。”姬青阳坦然承认:

  “但人终究是人,是人就有缺陷,有时等到发现问题,早已有不知多少人受害,这个时候就需要匹夫之勇,然后以法论处。”

  武痴能够明白其中深意:“一时之胜负,与一世之胜负的区别。”

  姬青阳颔首:“然也。”

  “若是只能领悟「武」,这样的人,只能做到一腔血勇。”武痴对此深以为然,他说道:“唯有领悟「侠」,才有更多的可能。”

  “侠,从人从夹,夹从大从二人。”姬青阳则提起另一个人:

  “儒门的侠儒无踪先生或许不了解,但天纵奇侠先生应该有听过,就像无缺也是江湖无晓客一样。”

  被突然点名的月无缺愣了愣,继续饮酒,他是一杯醺不是一杯倒。

  这场谈话与他关系不大。

  武痴道:“我确实有听说过他的侠名。”

  “所谓侠儒,并非任侠之风与守文之风简单相加在一起,而是指带有侠风的儒者。”姬青阳提起酒坛给两人碗中倒了酒:

  “哪怕直到现在,许多儒者仍不脱侠义气节,但亦在追求经明行修,修齐治平。而不同时代的「侠」所指群体不同,含义亦有不同。”

  最早以武犯禁的「侠」不是指游侠,而是像信陵君等贵族,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聚徒属、立节操。

  游侠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统称。

  再后来有卿相之侠、布衣之侠与豪暴之侠的区别。

  就连侠客,都有不同的解释,就像将侠与客分开来看,一如武痴对武、侠的诠释。

  两人言谈至此,如此剖析,武痴对姬青阳的想法亦有猜测:

  “帝君想要对「侠」进行全新解释?”

  姬青阳似笑非笑:“关于「侠」,先生不是已经做了解释?”

  武痴闻言心中并未因此放松:“那帝君的意思是?”

  “神朝以「人道」治世,罢黜百家,先生所诠释的「侠」亦会被纳入人道之中,但神朝不会禁止先生传道。”姬青阳回道。

  武痴语气笃定:“帝君还要重新解释「正义」。”

  “侠者学优而仕并无不可,修习儒经并身体力行,即是经明行修。”姬青阳颔首:“当然,所谓「儒经」亦为神朝编撰。”

  武痴又问:“那「行修」是指?”

  “礼教。”姬青阳作答:“但不是顽固腐朽的「礼」。”

  武痴长叹道:“我大致明白了。”

  帝青颺的意思是他全都要,以他之能为,他自信可以掌握一切。

  姬青阳自始至终就没有去掩饰目的与想法。

  “先生在江湖上「传道」,闻道者、学而有成者不过数百乃至十数,不可否认,其中佼佼者能为天下苍生做出一些贡献。”姬青阳开始给武痴画饼——

  “然而,先生若在神朝传道,各学宫学子皆会读先生之著作。”

  别看武痴经常传道,截止到当下,还没谁能够以「武痴传人」自居。

第1314章 一言难尽的武痴传人

  从另一个时空来看,正统的武痴传人,实际上只有莫长铗与蜀道行两人,蜀道行还是莫长铗的徒弟,可谓一脉单传。

  而没有尽得武痴绝学的传人不少,满打满算有十余名,这些人至少练出一定名堂。

  像空谷残声这般借助武痴绝学,走出属于自己道路的武者,同样存在,但像蜀道行那般深化武痴精神之人更希少。

  武痴绝学不仅需要一定悟性,还需要一定的心性。

  因为不能速成,所以前期修行与“坐牢”非常相像,一旦速成五式合一必生破绽,只有按部就班领悟武痴精神,打磨心性,根基与境界自然而然会提升。

  传道授业的武痴就是担心有人急功近利,学到武技后不走「侠」道,转而为非作歹。

  至于武痴传人有多少功绩……

  不提也罢。

  不是没有,毕竟武痴传人不像武痴,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曾被迫害过,能够存留性命都得小心翼翼,以至于「功绩」非常一言难尽。

  姬青阳的出发点,参考了“剧情”,参考了另一个时空,结合当下。

  请武痴前往稷下学宫作为「教授」传道,允许他著书立说,将「侠」融入「人道」,皆是双赢之局。

  但这只是战中姬青阳的角度,他觉得双赢对方觉得不妥,也是常有之事。

  武痴沉思片刻,回道:“还望帝君容我慎重考虑。”

  通过交谈让他对姬青阳有了了解,然而他仍旧未答应,而是希望对方能给出时间,让自己从头至尾慎重考虑此事。

  一旦选择,对武痴而言,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他必须慎重。

  “可以。”姬青阳端起酒碗:“神朝随时欢迎先生加入。”

  此时的武痴比昔日的天行客要坚定,他并未怀疑自己的道路,不过两人情况不同,武痴不需要像天行客一样考虑那么多。

  两人之理念亦存在共通之处。

  包括《武痴绝学》与《恒山心流》同样有不少相同点。

  比如《恒山心流》同样考验悟性与心性,初期非常难练,亦是“坐牢”级别的待遇,练成后也只是达到“能用”的水准,真正想要登峰造极,还得勤修才行。

  它们都不差,修行有成后斗很强,但前期非常难受。

  尤其是对自身修为卡在某个境界的人而言。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神朝守藏阁中武学功法那么多,没必要死磕某一本,换一本适合自己的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得到答复的武痴将酒碗端起。

  叮!

  两只酒碗碰撞,两人各自举起酒碗将碗中的酒饮尽,以此立约。

  见两人聊的差不多,月无缺出言:“帝君此番不会只是来邀请大胡子吧?”

  “?”

  正准备将酒碗放回桌面的武痴动作一顿。

  他就知道,好友一饮酒就会胡言乱语。

  “这是山座给安排的任务。”姬青阳将碗放回桌上,提起酒坛,又给两人倒了酒:“实际上我回去皇城才不过两天。”

  “那现在事情办完准备回去?”

  “回去被按在汤问梦泽加段时间班?”

  “道真那边那些人,若是有帝君你十分之一的自制力,它都不会是现在这样。”

  “你也点我?”

  “不想加班是人之常情,帝君也是人,而且现在也算加班。”

  微醺的月无缺主打放飞自我,平日中以他那个性格,很多话不会说,很多事不会做,但只要给他来一杯酒一切都会不一样。

  所以——

  除非有好友同饮,一般情况下月无缺饮酒比较克制,主要靠抽烟打发时间。

  “山座做过我谈完后不立刻回返的预案,而且我有一身留在皇城,真要有什么事,立刻就能接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