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29章

作者:玩蛇怪

  “唉。”

  赵骏长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都是在拿人命去堆出来的路线啊。”

  当初这样做,不是为了开拓美洲,而是为了先行一步。

  有些事情,不管成与不成,都必须去做。

  所以哪怕明知道派人出去,可能是劳民伤财,这些人可能都会送命,但他也只能如此。

  这样即便他们中途被迫返回,至少积累了开拓经验,等到下一次再准备充足了继续出发,也许总有一次能够成功呢?

  “他们有没有说最远抵达过何处?”

  赵祯又问。

  曹修回答道:“说是到了一个叫美洲的地方,而且还带回来大量作物!”

  “太好了。”

  赵骏激动地拍手道:“这下生产力又能大幅度提升了。”

  赵祯亦是激动道:“朕一定要亲自种一种那些作物,看看它们的产量是不是真的能亩产千斤。”

  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等等作物,既能丰富汉人的餐桌,也能够为大宋带来粮食产量的提升。

  “你先下去吧。”

  赵骏倏地挥挥手,示意曹修先离开。

  曹修虽然有点纳闷,但立即走开了一些。

  赵骏又看向附近的王守忠。

  王守忠识趣地微微躬身,随后退至五十米开外。

  见此情形,赵祯纳闷道:“大孙,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老哥,时机已到,准备起兵!”

  赵骏右手狠狠地向下比划了一下,示意要挑起战事了。

  赵祯震惊道:“又要和辽国打仗了吗?”

  “不是和辽国。”

  “西夏?”

  “也不是西夏。”

  “那是?”

  “我们自己!”

  赵骏指了指赵祯又指了指自己道:“准备要开始第三轮改革了。”

  “第三轮改革到底是打算做什么?”

  赵祯忙问道:“你和范卿神神秘秘的,连朕和吕夷简他们都不说。”

  “还能是什么,开始砍我们自己了。”

  赵骏苦笑道:“淘汰官员、裁减冗官。缩减皇室、官府支出、减少冗费。改革军制、淘汰军中老弱、严查吃空饷喝兵血行径,甚至可能还要改变整个大宋的军队体制。这一刀砍下去,我都不敢保证我能不能活!”

  顷刻间,赵祯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充满了肃穆。

  这第三轮改革。

  就真正地算是开始动真格了。

  减少冗费,是砍在了皇室和官府支出的大动脉上。

  减少冗官,是砍在天下数万名官员的头上。

  减少冗兵,是砍在大宋一百多万将士们的头上。

  稍有不慎,整个国家,都有倾覆的危险!

第270章 要裁军,先建军,做最坏打算。

  庆历三年,这是赵骏来到大宋的第七个年头。

  在这七年时间里,他做了很多事情。

  他扫清开封府顽疾,清除掉藏在汴梁地下阴沟里的老鼠,解决了百姓告状难的问题。

  他走遍天下,深入基层,了解民间疾苦,知道了底层的世事艰难,从而在范仲淹身后,帮助他主持庆历新政改革,轻徭役减赋税,为百姓减轻负担。

  他扩大御史台和皇城司职权,让监督范围更广,对官员的督促更具意义。

  他还组织建立起多个职权部门机构,明确划分官员的职责,取消了县衙、州衙审案权,将公检法独立;并且对原来朝廷不是很重视的发明创造、文化宣传、教育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他改良火药,指导大炮、火枪发明,建立钢铁厂、纺织厂、印刷厂,制造珍妮纺纱机,研发新的高效钢铁转炉,让大宋的冶炼技术达到质的飞跃。

  他做了许多许多的事情,让大宋数千万百姓受益。可却唯独没有对大宋一直以来的三大弊病——冗官、冗兵、冗费这三个问题下手。

  因为正如他早年说过的那样,三冗问题不止是拖垮大宋的毒药,同时还是稳定大宋局势的一味良药。

  就单拿冗兵来说。

  宋朝把大量造反起义的农民、好勇斗狠的罪犯、社会上的游侠混混等不利于统治的人全都招安进军营里,极大地维护了地方的稳定。

  像狄青、张玉、韩世忠等人,本质上来说都是乡镇里的小混混,喜欢打架斗殴,却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而且冗兵虽然严重,可也让大宋能够有足够的兵力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

  辽国在庆历年见到大宋与西夏之间战斗连战连败,屯兵十余万在边境却最终没有大军南下,是因为真和宋国兄弟之盟,感情深厚所以好兄弟不内斗?

  错了。

  是因为大宋一边在西北调集数十万军队和西夏打仗,一边又调集了数十万军队在河北边境枕戈以待防备辽国。

  辽国于是觉得虽然大宋那边连战连败,可宋军几十万部队横在那里,依旧是块难啃的骨头,最终获得了庆历增币的承诺,见好就收。

  所以冗兵看似严重拖垮了大宋的财政,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勉强吊住了大宋的这口气,不至于让大宋早早地灭亡!

  一旦赵骏穿越过来没多久,就急吼吼地嚷嚷,我要解决三冗,我要裁撤冗官、冗兵,要缩减一切费用开支。

  恐怕要不了多久,外敌环绕,朝廷动荡,各地造反起义,大宋国内民不聊生。

  到那个地步,即便赵祯和吕夷简他们知道赵骏是不可多得的穿越者,兴许也得如晁错一般,杀了他平息祸乱。

  赵骏是个年轻气盛的人,也是个爱国的小愤青,但并不代表他就真的蠢。

  心里有信仰,崇拜那位说人民万岁的伟人,所以他希望全大宋的百姓过得好,汉人强盛,可不代表他在得到权力之后,就能够立即肆无忌惮。

  因为伟人也曾经说过,要做出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革新,而不能一拍脑袋,觉得既然这个是弊病,就用强力手段驱除。

  那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此他来到这里之后,只做一些温良的改革。

  遭遇的最大的抵抗,也就是庆历新政考成法之下,百官们不满自己每天要做那么多事,每天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但如今,他终于觉得时机到来。

  后苑内。

  范仲淹刚刚在政制院办公。

  忽然王守忠过来,告诉他官家找他有点事。

  于是在吕夷简、王曾等人诧异的眼神当中,范仲淹就跟着王守忠出来。

  此时他走在后苑小道上,远远地穿过远处田园,见到了正在观稼殿外来回笃步的赵祯。

  旁边赵骏脸色严肃,双手背负在身后,目光抬起头看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官家,汉龙。”

  范仲淹先向赵祯行礼,随后跟赵骏打了声招呼。

  “范卿。”

  赵祯应了一声,便说道:“先进去吧。”

  “是。”

  范仲淹大抵是猜到什么事情了,顿时激动起来,跟着赵祯进观稼殿。

  赵骏给王守忠使了个眼色,王守忠会意,过来便把门关上,然后挥手让周围站岗的侍卫离开,自己跟个门神似的拦在外面。

  三人进殿,赵祯径直坐到了自己的主位上,随后招呼一声,让范仲淹和赵骏各自坐在他的左右手下方。

  等人都齐了,坐好之后,范仲淹才探头开口问道:“官家,唤臣来是有何事?”

  “大孙,你来跟范卿说吧。”

  赵祯看向赵骏。

  赵骏沉声道:“我觉得第三轮改革,应该可以开始了。”

  “可以了吗?”

  范仲淹精神一振。

  说实话,前两轮改革。

  第一轮考成法只是整顿吏治。

  第二轮虽然涉及多个方面,但核心只是休养生息。

  而范仲淹真正要做的,向来都是解决三冗。

  历史上他庆历新政,革除弊病,不就是为了解决冗官冗费冗兵吗?

  如今。

  终于到了正式开始的时候了。

  赵祯担忧问道:“大孙,真的已经到时候了吗?”

  “是啊。”

  赵骏长叹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