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37章

作者:牛奶糖糖糖

  是啊,从他们手中失去的,就应该从他们手中再度夺回来。

  此时的张辽已然翻身上马,“传我军令,急行军,过肥水,直捣合肥——”

  合肥若定……淮南收服,张辽这是要一鼓作气啊。

  话音刚落,“得得得”,一声嘹亮的马蹄声响彻,伴随着张辽跨下马儿的嘶鸣。

  他一马当先,呼啸而去,身后仅存的五百多山西大汉紧紧追随,再后面则是已经不足千人的骑队。

  这一战,纵是斩敌大胜,但……张辽军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是惨胜啊!

  ……

  ……

  建邺城,医署之中。

  让孙权惊喜的是,吕蒙已经有好转的迹象,他的手指开始微微的抖动。

  但让孙权失望的是,按照医官的说法,手指的抖动与意识的醒转,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儿,也就是说,吕蒙的醒来,依旧是遥遥无期。

  这……对于孙权而言,无异于一记重锤。

  如今的时局他太需要一个人……去力挽狂澜,去挽回这一切的颓势,而……吕蒙……纵使他比不上昔日的周公瑾,太史公义,但……已经是现如今的孙权,唯一能仰仗的人了。

  反观吕蒙,在黑暗的混沌中,一个个画面如走马灯似的不断的闪烁。

  他那些回忆中的画面仿佛才刚刚开始。

  如今,他脑海中闪烁着的是建安十四年;

  也就是赤壁之战的后一年,是周瑜与曹仁对垒的南郡之战前,更是周瑜向吕蒙灌输以‘心计’,让吕蒙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大门后的第八年。

  这次,是甘宁被围,命在旦夕,军情紧急,吕蒙急冲冲的闯入周瑜的军帐:

  ——『周都督,诸将的话,蒙都听过了,诸将不让都督救甘宁,说是因为我们的兵力不够,其实,什么兵力不够,不过是因为甘宁的出身,他是一个劫掠长江的贼人,诸将士们都看不起他……』

  ——『但,周都督,你可想过,是你以前向我讲述人心,如果我们的军队被围了而我们不去救,那三军的士气怎么办?曹仁就是要借这个小仗,打压我们的士气,所以要‘解围释急’啊,再说……周都督,如果你亲自前去,那前线将士们的军心会有多激愤?不到十日足以救了甘宁!至于本营……凌统是守得住的!夫胜,人心也,这是你教给我们的呀!有人心,南郡、江陵就是我们的!』

  画面中,吕蒙向周瑜说了一大堆,这一番话直接让周瑜惊诧。

  他大笑道:『子明,有一句话你说的很对,有人心在……南郡、江陵,就是我们的!江东有你在,我也就能放心了——』

  这是八年来,周瑜第一次夸耀吕蒙。

  也是这一番话,让周瑜下定决心……率军去救援甘宁。

  说起来,这一仗的大背景是由甘宁率数百人偷袭占据夷陵,却被曹仁包围。

  甘宁被困,周瑜的部将大多以为兵力太少,不足以分兵救援……

  只有吕蒙建议留凌统守营,救援甘宁,一举重创曹仁,致使其损兵过半,这……也是南郡之战的开始。

  是接下来,曹仁面对士气低落的三军将士,不得以凭“天人之姿”力挽狂澜,振奋军心的原因!

  这也是吕蒙在江东开始崭露头角,被孙权注意到。

  (Ps:《三国志》: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于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曹仁退走,遂据南郡!)

  画面还在闪烁……

  又过了一年。

  因为南郡之战的大放异彩,吕蒙成为了孙权器重的武将。

  两人屡屡攀谈,倒是吕蒙……每每与孙权交谈时,总是面露为难之色,『主公总是劝我读书,可军中事务实在太多,读书……恐怕是读不了了!』

  面对读书这个话题,孙权的脸色一变,话锋走冷。

  『——你这不是搪塞孤么?孤是让你做太学博士?还是让你进经学院了?孤只是让你以古为镜,人要进步?不读书怎么能行?你说你军务繁忙?那能有孤忙?孤以古为镜都大有收获,更何况是你呢?』

  『——你要学孤读书,观其大略,知道意思就行了,不要做个咬文嚼字的人!你更要多读兵书和历史啊,你看那曹操多老,可他还在读书!子明啊,孤对你寄予厚望,你只要坚持看书,读到极致,一般的儒士,他们比不过你!』

  这……读书么?

  吕蒙暗自下定决心,要按照主公孙权的吩咐,好好读书,读每一本书。

  时间又过了一年,周瑜在准备西征益州时,莫名其妙的死了,鲁肃成为了大都督。

  吕蒙正向他道喜。

  『——恭喜你啊,子敬,成为左都督了。怎么……一见到就是这副惊讶状,是……子敬最近发现讨论时实战略时,说不过我这个武夫了吧?哈哈哈,经公瑾的传教、主公的提点,再加上夜以继日的苦读,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这就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吧!』

  面对吕蒙的话,鲁肃先是顿了一下,继而笑着回道。

  『——哈哈,子明啊子明,我有一种感觉,你或许会成为勤能补拙的典范,要被传诵几千年了!』

  鲁肃本是夸耀一句,哪曾想,吕蒙直接把话题引入时局。

  『——是不是被传诵千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江东的大都督是子敬你啊,恕我直言,做大都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过师尊公瑾!子敬……你代替他,我觉得你干不好,你格局太大,目标一直是曹操,但我与公瑾一直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关羽,这个人勇武无双、爱兵如子也就罢了,偏偏一把年纪,还爱读书,每日月下苦读《春秋》,这种人偏偏在东吴的卧榻之旁,太可怕了!要与曹操对垒,势必需先拿下关羽啊!』

  吕蒙说到这儿,顿了一下,然后语气变得一丝不苟,『大都督啊,你要是连敌人是谁都看不清,那东吴就完了……来,我又想到了三个主意,或许能帮东吴夺回荆州!』

  『不可不可……』

  面对吕蒙的提议,鲁肃连连摆手,『现在我们是孙刘联盟,我们是勠力同心,共破那曹贼……子明啊,你有见识……言谈间引经据典,这些我都能看到,但……这世道注定是要三足鼎立,两足的鼎……是立不长久的!』

  ——『那也不能把南郡白白送给刘备,那是我与公瑾大都督不辞艰辛、披荆斩棘才夺下来的!子敬,你且先听我这三计!』

  (Ps:《三国志》:鲁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鲁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今与之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特别是……最后这一句话,“那也不能把南郡白白送给刘备”!

  吕蒙的语气无比坚决。

  同时……

  这一句六年前的话语,也不知道是情绪所致,还是吕蒙心头始终怀揣着这个执念。

  忽的,这一句话……竟在晕厥的吕蒙口中吟出……

  ——“南郡……那是我与公瑾大都督夺下来的,不能白白拱手送人!”

  这……

  随着吕蒙的这一句话,孙权的目光有些恍惚,他先是惊讶,继而……“唉”的一声,他重重的叹出口气。

  然后转过头……他变得愈加的落寞。

  也难怪,昔日……东吴的目标是讨回荆州,可现在的目标,却已经沦落为偏安东吴,保全这江东一隅。

  时局发展的太快了,也太猛烈了,让这位东吴的国主……

  已然感受到他这些年拉拢大族,制衡各方,压制武将,害死‘贤良’……这一系列的决策所招致的反噬!

  这反噬来的好生汹涌啊!

  “子明啊,你快醒来吧,你见识过大兄的英雄气,追随公瑾学得心计,又因孤的话,酷爱读书,子敬不在……也唯独你,还能在军务上,与孤商量一、二了!”

  是啊……

  如今,整个东吴,能与孙权商量军务的人不多了。

  淅沥沥——

  一场大雨颇为应景的降临。

  雨一直下,风一直挂……让这本就人心惶惶,胆战心惊的建邺城迅速笼罩在风雨中,一如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

  ……

  ……

  江东下了一场大雨,淮南也下起雨来。

  这种天气别说攻城,就连急行军都很困难……

  但对张辽而言,吴军刚刚被劫掠,朱治方才战死,整个淮南……东吴的城池安恬了四个月,一派祥和的气氛已经让它们没有丝毫预警与准备。

  这是宝贵的战机!

  转瞬即逝的战机!

  兵贵神速,张辽……岂会被风雨阻拦?

  “江东小儿,安敢啼哭?”

  伴随着张辽的这道声音……

  在漫天风雨中,步卒当先,两万余魏军兵士,如大鹏展翅一般以东西为向,齐齐往合肥城迈步突进。

  张辽麾下那仅存的五百山西大汉为先锋,清一色的铁甲骏马,背跨强弓,长枪、战戟在手,在那还藏留着的电光之间……闪出冰冷刺目的寒芒。

  继而,就是数百箭矢……朝着城楼之上,不断的射去……这是第一轮,雨天下的羽矢压制——

  “敌袭……敌袭……”

  合肥城的守军刚刚喊出这一句,数不清抬着云梯的魏军兵士已冲至合肥城下,“隆隆”雨声之中,突然鼓声乍起,轰然如滚滚惊雷,穿透滂沱的大雨,响彻天地。

  当那一架架云梯架起……数不尽的魏军朝合肥城冲杀了过去。

  张辽作为这里曾经的统领,合肥城哪里好攻,哪里难守,哪里是视野的盲区,哪里最容易先登破城,他太熟悉了……

  熟悉到,每一块儿砖瓦在哪里摆放他都清清楚楚。

  战马嘶鸣,士卒冲阵,兵戈林立,重甲黑沉。

  被雨水打湿的旌旗紧紧地贴在旗杆上高高挥舞,就像是一只只被囚困住双翅的鹰隼,踩着鼓点一下又一下地翻腾。

  云梯是很滑,但挡不住这支魏军夺回失地的决心与胆气。

  马蹄泥泞,却踏霞光万道,好似立于腾云之上。

  张辽的声音先起:“吾乃大魏张文远,尔等还不投降?”

  数百传令兵齐齐将这道声音喊出……

  声浪震天动地。

  张辽又喊:“尔等守军?比之逍遥津十万大军如何?”

  这……

  起初,吴军还在抵挡,可很快,他们就发现后继无力。

  是啊,他们只有寥寥千人,而对方有万之众,最致命的是……敌人的主帅自报家门,且……他不是别人,是那张文远哪!

上一篇:我的199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