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31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现在诸夏有万里的国土,有数千万的百姓,胡人不过数百万而已,十倍之差,难道还能对大汉造成威胁吗?

  战事一起,就要征发徭役,兵役,就会有无数的粮食、布帛、兵器、人口白白的消耗掉,这对大汉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为了让一些人用百姓的血去染红他的印玺和朱袍吗?”

  这话一出,就连他的同伴都直接拉了一下,让他不要再说下去,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宣传,在民间已经渐渐兴起了风气,现在是不想打也要打,已经不是某一个人能够控制住的事情了。

  儒生闻言直接收起了剑,冷笑道:“愚蠢,吾不想与你多言,陛下的圣旨会告诉天下人,什么才是大势。”

  ……

  长乐宫中,刘彻正兴致勃勃的看着各地郡守国相上呈的反馈,颇为振奋的说道:“这就是人心可用啊,有此民心,又怎么可能会败呢?”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坚韧又最容易改变的东西,这几年通过春秋儒的不断鼓吹,大汉和匈奴之间不相容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再搭配上匈奴不断的小股袭扰,验证春秋儒的不二王理论,所有人都坚信,不消灭匈奴,那么最终被消灭的就是大汉,打匈奴已经逐渐变成了政治正确,上书的人越来越多,刘彻一直没有表态,没有说话,但这种态度就是一种暗示,于是上书的人越来越多。

  “报!”

  长乐宫外传来了高高的汇报之声,刘彻闻声脸色一紧,这种没有事先通传的消息都是军情,近侍匆匆走进,捧着一封战报急声道:“陛下,匈奴人又小股侵入了北境,在郡国之中杀戮上千人,将近五十名汉军被杀,还掠夺走了上千人。”

  刘彻脸上瞬间充斥了愤怒之色,死伤千人,掠走千人,这是赤裸裸的在打他的脸,而且还有五十名汉军被杀,能记录在册,一定是正规的汉军,整个长安城这样的汉军也就两三万,是汉廷中央震慑四方的根本所在,这一下竟然损伤五十?

  “匈奴人呢?”

  刘彻强行压制着怒气,万一匈奴人伤亡更大呢,不能仅仅凭借着自己这一方的伤亡就下旨意。

  近侍伏在地上,他距离刘彻这么近,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皇帝陛下的愤怒,生怕这位皇帝一个心情不好就杀了自己,一个宦者是没什么地位的,颤颤巍巍道:“回禀陛下,斩首十三级。”

  这句话瞬间就让刘彻的怒火爆发了出来,哪怕是一比一的伤亡,那也是正常的,但是一比五,这不是丢人现眼?

  “雁山校尉和雁山王是干什么吃的?”

  刘彻“噌”的一下拔出身边的宝剑,大声吼道:“守土有责,这两个废物就是这么为朕守土的?

  传朕的旨意,褫夺雁山王王号,让他滚到长安来谢罪,雁山校尉直接给朕押解到长安,朕要好好问问他想去岭南还是想去琼州。

  另外,立刻宣召大将军、丞相、东阿侯和董仲舒,战争准备了这么久,朕已经不能再忍下去了,朕要让匈奴血债血偿!”

第384章

  “踏踏踏。”

  洛景一步一步走在皇宫之中,他的身边则是贾谊,两人结伴而来,贾谊突然咳嗽了两声,洛景问道:“丞相最近身体不好?”

  贾谊嗓子有些不太清晰的说道:“人上了年纪之后,就是很容易生病,谊的身体恐怕是不能再担任丞相了。

  但是现在陛下正要和匈奴大战,谊还不能退,必须要坚持下去,等到这场仗打完,就该向陛下乞骸骨了。”

  洛景闻言微微有些担忧的皱了皱眉头,望向湛蓝的天空,洛陵是目前世上活着的人之中,最擅长军略之人,尤其是大军团作战,当年灭亡秦朝主力的邯郸之战就是他和项羽的杰作。

  洛景之前回昭城祭祖时,问过洛陵有关于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事的看法,洛陵认为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因为刘彻还没有自己的班底,现在用的班底都是孝文皇帝留下的。

  这批人的确是比较有能力,但是年纪都偏大了,比如贾谊,他是洛新时期举荐的人物,一直劳心劳力,早就快到油尽灯枯的程度了。

  一场大型的战役短则数月,长的甚至会达到数年的时间,这些老人不一定能够熬得住。

  战争从来不仅仅是一场强弱的对拼,还是身体的比拼,在围棋之中有一招战术叫做熬老头,熬老太太,曾经有二段棋手熟练的使用这一招战胜了年迈的九段棋手,曾经的世界女子第一人。

  战争同样如此,万一打到半路,一边的统帅被熬死,那问题可就大了。

  如果单纯是丞相年老,问题还不算是太大,毕竟丞相属于坐镇后方,但是军队的断层就比较严重。

  大汉从开国开始,一开始担任大将军的是人间无敌的韩信韩武穆,在汉人心中,是胜过吕孙吴白的无敌统帅,那个时代是诸侯王最强的时候,但是却连一个敢造次都没有。

  韩信之后有一大批功侯,还有洛新这位军政一把抓的摄政,孝文皇帝亲政之后不久,周亚夫就担任了大将军,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然后没人了。

  周亚夫一旦退下去,偌大的汉廷,甚至都不知道应该让谁来担任大将军,因为太多年没有打过大仗,这就是现在的汉廷。

  刘彻准备借着和匈奴之间的战争,让周亚夫带着锻炼一批人出来,为大汉锻造能够护卫社稷的神剑。

  这是除了战胜匈奴之外的另一个战略目标,甚至是更重要的战略目标。

  随着洛景和贾谊来到长乐宫中,殿门缓缓合上,只剩下从大殿的窗户之中透过的光照着屋内的一切。

  周亚夫是大将军,目前大汉军方第一人,绝对的位高权重,但是依旧没有资格在皇帝的面前着甲,所以他穿着宽大的朝服,鬓间和头上都有白色的发丝,但是梳理的整整齐齐,一丝不苟,他整个人的风格一向如此,对自己非常的严格,和治军风格几乎如出一辙。

  “臣参见陛下。”

  洛景和贾谊行礼过后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刘彻直接将抄录好的战报给四人一人一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他自然已经克制住了自己愤怒的情绪,但是话语之中的冷意却依旧没有消散下去,“耻辱!这不仅仅是朕的耻辱,还是整个大汉的耻辱!

  不要说一比一的伤亡比,就算是二比一的伤亡比,朕都能接受,但是五比一,朕甚至无颜去面见祖宗神灵。”

  刘彻这话说得咬牙切齿,殿中几人都表示理解,毕竟五比一的伤亡确实离谱。

  匈奴确实是强,但没有强到这个地步,真要是如此,大汉早就被灭了。

  在姬昭的世界之中,有一句话叫做“一汉当五胡”,因为这句话的广泛流传,再加上卫霍二人实在是太猛,所以似乎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匈奴人很弱,汉军可以吊打匈奴。

  但实际上这完全就是一种误解,真要是能轻而易举的吊打匈奴,从刘邦开始数代君主几十年的时间,脑子撑得慌去给匈奴送钱送女人吗?

  真要是能轻而易举的吊打匈奴,洛陵难道是嫌弃家族底蕴过于深厚,所以特意去草原上消耗一波吗?事实上,汉军的伤亡一直以来就比较大,卫霍为什么在汉武帝时代威望那么高,就是因为这两个人能战胜匈奴的同时,还能将战损比控制在一比一,到了后期还更少。

  虽然每次出征都是上万人的伤亡,但是汉朝人多能扛得住,匈奴人少扛不住,打到最后汉朝还能出兵,但是匈奴早就凋敝到极点了。

  一场惨烈的胜利!

  如果不是后期卫霍逝去,又碰上李广利这个臭棋篓子,没有能穷追猛打,结果让匈奴缓过劲来,战争会在汉武帝时代就彻底结束!

  刘彻狠狠的骂了一番似乎是还不解气,又似乎是想要向众人表达自己的重视和情绪,“昔年秦将蒙恬能却匈奴七百余里,我大汉大将军兼丞相淮阴侯韩武穆率领大汉禁军能大败匈奴人,看来匈奴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如今我大汉兵多将众、

  太仓中的粮食吃也吃不完,府库中的钱币甚至堆成了山,每一个郡国的武库之中都填满了甲胄和弓弩。

  再看看那些率兽食人的匈奴人吧,穿着生锈的仿佛一戳就破的铁甲,刀剑之上锈迹斑斑,和大汉的刀剑一撞击就会出现豁口,他们还用着骨头磨成的箭矢,弓弩的力量就连纸都穿不透。

  难道大汉会输给这样的敌人吗?”

  “……”

  刘彻这一番话直接把周亚夫干沉默了,他是大将军,日后带兵出征的事情是要他来做的,现在皇帝把匈奴的战斗力贬低的这么厉害,那之后不管是军功还是战绩,都要打折扣了。

  匈奴以前可能是刘彻说的这样,但是现在真不是,否则汉军和匈奴的伤亡比怎么那么大,汉军现在唯一占据优势的大概就是弓弩了,这方面中原一向都是无敌的。

  周亚夫沉默,但是刘彻却不让他沉默,直接问道:“韩武穆侯是大将军,周卿同样是大将军,先帝任命您,称赞您治军有古代名将的风范,想必战胜匈奴是可以做到的。”

  面对皇帝的话,任何一个将帅都只能说是,因为设置将帅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赢!

  尤其是如今的汉廷,为了战争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尤其是在国力上,已经到达了一个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峰,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赢,那要将帅做什么,谁还不会输呢?

  周亚夫叩首拜道:“陛下,先帝知道臣一向谨慎守礼,所以才将大将军之位赐给了臣,臣一定尽心竭力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报答先帝和陛下的恩典,匈奴人猖狂,辱及君上,这是臣的耻辱,唯有用鲜血和胜利捍卫大汉的光辉,只要陛下将大军准备完毕交予臣,臣一定将胜利带回来。”

  “好!”

  面对果断应下的周亚夫,刘彻一击掌叫好,然后又向着贾谊问道:“丞相,战争所需的物资可全部准备完毕了?”

  贾谊当即道:“启禀陛下,从长安出雁山、雁门等郡,各地的资军粮仓都已经建好,十万大军沿途可以支取,能保证三年粮不缺,超过三年还可以从民间征粮和购粮,大将军可尽情交战,府库之中的钱币布帛足够大军所需赏赐和抚恤,短时间之内,绝不会让战争影响国中,若是可以在一年之内速战速决,或者最晚两年之内战胜匈奴,斩断他们的触手,横扫靠近中原的部分,臣可以保证大汉内部不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贾谊这番话完全可以说是凡尔赛了,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汉底蕴到底有多强,战争对国内民生的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贾谊却明确的说,就算是持续两年的战争,汉廷国内依旧可以撑得住,这代表着大汉还有无穷的潜力可以挖掘。

  刘彻闻言心情有些畅快,之前被战报气到的情绪释放一空,他要的就是贾谊和周亚夫这样的臣子,他不怕将帅和他要钱粮,要兵员,就怕连要的胆量都没有,丞相同样如此,身为丞相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天天说这个困难,那个困难。

  “既然两位爱卿都做好了准备,那么事不宜迟,朕准备以大将军为统帅,同时统帅中军,然后兵分五路,清剿漠南草原上匈奴人,若是能够夺取漠南,那大汉不仅仅得到了一片肥沃的马场,还能够扭转对匈奴的战略劣势。”

  刘彻有些兴致勃勃的指着堪舆图为众人,主要是周亚夫讲解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他虽然不是统帅,但是对每一场战争的目标却非常的清晰,绝不是脑袋发热一时兴起而发起战争。

  周亚夫直接带着圣旨回到了大将军府,面向整个关中的征召令发了出去,洛景没有留在长安,而是直接前往了昭城,大汉皇帝突如其来的行动,洛景还是要问一下洛陵才能放心。

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

  “呜~~~”

  征兵的号角声响起,大汉的勇士们开始秣兵历马,官府的官吏们开始按照户籍册上呈郡国之中适宜出征的健儿。

  古代王朝和现代社会在军队方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因为对于生产力较低的古代王朝,那样做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根本就负担不起。

  长安城名义上的禁军有两万多将近三万,但实际上除了军力最多的南北二军时期,其他时间都维持在一万五千人左右,两千石的校尉已经是级别很高的官员,但是真正掌管的军队数量却极少,其余的禁军都分布在关中的各个郡中轮换。

  广袤的山东各郡同样如此,基本上每个郡或者王国中都有数百至一千左右的郡兵,按照郡国的大小分布,这些就是大汉的常备军,仅仅这些就已经耗费甚广了。

  汉廷出征,一向都是数千或者上万人,然后以这些精锐作为骨架,沿途不断征兵填充,最后形成一支数万乃至于数十万的军队,征召的那些士卒,同样是经历过训练的,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兵员,这种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那些罪犯和刑徒组成的军队,更不要说那些吃饭都吃不饱的农民组成的军队了。

  周亚夫担任大将军二十多年,对汉军实在是太过了解,很快就清点好了装备和人马,五路兵马出塞,自然不是盲目的去作战,而是有着作战的规划,包括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都是有要求的,一旦失期未到,那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分头行动之际,周亚夫沉声叮嘱道:“诸位,能够参与这一场战争的,要么是开国功臣的后裔,要么是陛下所信重大臣。

  陛下在长乐宫之中等着我们的好消息,从高皇帝分封功臣为侯,到现在数十年了,我们都已经富贵至极,现在就是报答皇恩的机会,用匈奴人的头颅,来延续我们的荣耀,证明祖辈的光辉在我们身上延续!”

  “喏!紧随大将军之后!”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的应声,能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喜事,

  现在的大汉朝,诸侯王和列侯相比,王国比侯国大,更富贵更有权力,但是列侯有刘邦建国时的誓言,存续更长久。

  从汉朝建立到现在,刘氏诸侯王换了一茬,尤其是孝文皇帝儿子多,来了一次大换血,但是列侯们除了被卷入谋反案的,都安安稳稳传承到了现在。

  但本质上没有区别了,都是流封建,只不过诸侯王维持富贵是依靠血缘,而列侯是依靠皇帝的信任和军功。

  如果皇帝不给予这些列侯尊贵的地位和足够的信任,那这些列侯为了维持家族富贵,就算是没事干都要挑起战争拿军功。

  刘恒做皇帝的时候,虽然基本上没有战争,但是对这些列侯的赏赐却是隔三差五就有一次,这就是在安抚列侯们,不用军功,你们的富贵依旧可以保证。

  ……

  汉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塞,向着草原进发,孝文之治的积累极为深厚,不仅仅是钱粮,马匹的数量同样不少,只不过这些马匹的质量不能和匈奴人相比,但是作为战马是够格的。

  周亚夫研究过之前对匈奴名将的战例,诸如昔年赵国的李牧,以及蒙恬和最猛的汉大将军韩武穆,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稳扎稳打,虽然不能大胜,但绝不会失败。

  “大将军,这一次和匈奴大战,您的心中有腹稿吗?”

  周亚夫闻言道:“引弓之民虽然来去如风,但是终究是有迹可循,漠南草原就这么大,能够供牲畜饮水的就这么一些地点,只要提前到达,就能形成合围,昔年大将军韩武穆就是合围了匈奴人之后才取得了大胜,所以战胜的关键就在于,让匈奴人跑不起来!

  若是达不成这个目标,那就不能擅自和匈奴开战,尤其是要保留弓弩的数量作为威慑,然后结阵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