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680章

作者:三戒大师

  “唔。”徐达不置可否道:“奏疏里怎么说?别忘了,我是不便干政的。”

  “不用干政,就从纯军事的角度讲,说“大战当前,国内稳定压倒一切”就足够了。”朱桢淡淡道:“父皇是五百年出一个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不会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其实就是那些陈规陋习,父皇起自底层,焉能不知道?这么多年都能忍了,为什么现在忽然忍不了?不过是因为陡然听到军粮失窃,岳父病重。以为势必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了,所以才会怒不可遏,连下重手。”

  顿一下,他轻笑道:“岳父也知道,我家老头子比较容易上头,一上了头就不管不顾。”

  “嗯。”徐达点点头,他可不敢跟老六似的妄议皇上。

  “但现在军粮又有了,岳父也脱离危险了,更重要的是战机也没有延误,父皇的心情肯定与当初不同了,说不定已经后悔郭桓案越闹越大,局面不可收拾了。这时候岳父上一道疏,给父皇个踩刹车的机会,可谓恰到好处。”

  “嗯……”徐达又寻思了半晌,方缓缓点头道:“好吧。”

  “多谢岳父出手相救!”朱桢起身向徐达抱拳作揖,讪讪笑道:“这阵子我都快愁死了,各方各面都来求我帮忙,这下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其实王爷自己说效果也是一样的。”徐达说着恍然道:“哦对了,总理海政衙门。”

  “嘿嘿。”朱桢不好意思的笑道:“岳父是不是顿时就觉得不欠我情了?”

  “哈哈哈……”徐达不禁大笑起来,却又扯动了背后的伤口,疼得他直“哎哟”。

第一二四八章 马活了

  翌日一早,参与“冰天行动”的十二万军民,齐聚燃灯塔前,在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八角十三层佛塔前,听六王爷向他们发表告别演讲。

  “一个月时间,往返四千里,运送两百万石军粮,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奇迹!而你们在场的所有人,就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

  朱桢立在双层须弥座上,朝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高声说道。他们穿着破旧的棉袄,一个月风尘仆仆,全都脏的不像样子,许多人脸上都带着冻伤,却依然笑着十分开心。

  朱桢也笑了,然后他接着道:“历史将会铭记这一伟大的奇迹,也会铭记你们所有人的贡献。本王更是永远不会忘记,过去一个月来,一起顶风冒雪,日夜兼程的兄弟们,你们永远是本王的兄弟!”

  “嗷嗷……”人群更加激动了,好多人都在抹泪。

  老六身后的十一十二也是感慨良多,人家别人只看到六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无法想象的奇迹,却不知道他为了这些奇迹殚精竭虑,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的努力。

  好比今天,按说任务已经完成了,不需要再跟这些民夫浪费精力了,但六哥依然待他们如初,善始善终。

  这样将来再有任务,只要他招呼一声,这些军民自然会应者云集的。

  最后朱桢在一片激动的情绪中高声宣布:“冰天行动胜利结束,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弟兄们可以回家了!”

  军民们便再也按捺不住兴奋,他们忘情的欢呼起来,他们抱在一起,跳着叫着,宣泄着内心的喜悦。

  朱桢当然不会让他们空着手回去,他给每人准备了一份临别礼——所有军民每人二两银子的海票,还有一份记述他们功绩的奖状。

  奖状是连夜印刷的,还散发着油墨味呢。

  至于那十万辆依然嘎嘎新的冰车,朱桢留下两万辆继续用来运输物资,其余八万辆让山东车夫开回去,还给当初捐献木头的老百姓。

  大冰车结构简单,主要耗材就是平铺的车板,简单拆解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板材,造船打家具、打棺材,完全没问题。

  至于孔家孟家还有鲁王府,捐了就捐了,还想再要回去?做梦吧……

  与此同时,一骑快马疾驰出了通州城,向着京城方向飞奔而去。

  马上骑士背插红旗,颈悬铜哨,一看就是递送紧急军报的快马,所有行人车马统统都要回避让路。

  通州距南京全程两千里,一匹马自然跑不下来,所以是要换马的。

  快马军报快到驿站时,便会吹响铜哨,听到哨声,驿卒就会立即从马厩中,将马匹牵至驿站门外,让军士换马赶往下一处驿站。

  从北到南,官道畅通宽阔,六十里一驿,所以每匹马只需要跑六十里,自然可以一直保持高速。这样几十匹马接力下来,才能日行八百里!

  两天后,这封紧急军报便呈送到了太子面前。

  朱标看完之后,便拿着军报快步冲进了武英殿。

  武英殿中,案卷堆积如山,这都是审刑司送来的郭桓案卷宗,朱老板一边看,一边阴着脸听吴庸禀报道:“皇上,下派钦差之事很不顺利,没有人主动报名不说,那些被指定的给事中、行人全都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去,为此,有人甚至故意摔断了腿。”

  “他们想不去就不去吗?”朱元璋一听就火大:“告诉他们谁不去,就以郭桓同党论,摔断腿也得给咱去!”

  “是,皇上。”吴庸先应一声,又苦着脸道:“但这些人心里是同情那些贪官污吏的,对朝廷惩贪很不以为然。可以想见,就算押着他们去了地方,肯定也出工不出力。”

  “那你说怎么办?”朱元璋瞥他一眼,通常说这话的,就是要提要求了。

  果然,便听吴庸道:“这次蒙皇上器重,命审刑司单杠审理郭桓大案,我们全司无不感激涕零,誓要竭尽全力,以报皇恩!只是我们人手实在太少了,加上为臣才五个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向别的衙门借人,实在太不方便。就像这回,遇到有人掣肘,直接就没法了。”

  “所以为臣斗胆请皇上多给审刑司配些人手,才能更好的查办此案啊!”吴庸情不自禁的提高了声调,满眼渴望的望着皇帝。

  “嗯,咱考虑考虑。”朱元璋点点头,看到了从殿外快步走进来的太子,不禁两眼一亮。

  便把手里的卷宗往桌案上一搁道:“你先下去吧。”

  “是,为臣告退。”吴庸跪地给皇帝磕头,屁股撅的老高。然后才爬起来,又向太子作揖:“拜见太子爷。”

  太子理都没理他。

  吴庸讨了个没趣,灰溜溜退下了。

  “哟,稀客啊。还以为太子爷忘了自己有个爹呢。”朱老板这才对太子哼一声。自从太子几次给郭桓案官员求情,被他骂了之后,已经十多天没来武英殿了。

  “儿臣不敢。”太子便笑道:“这不是为了让父皇少生点气吗。”

  “少来,那你今天怎么又来了?莫非有什么好消息?”朱元璋见他脸上有笑模样,心里也松了口气。看着老大板着脸,他心里也发怵的。

  “是,大好消息!”朱标将徐达送来的奏章呈给父皇道:“老六已经把那两百万石军粮,全部运到通州了!”

  “是吗?又让这小子做到了!”朱元璋本来靠坐在龙椅上,闻言一下子弹起来,拿起奏报细看道:“你现在就说他会生孩子,咱也信了。”

  “纸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是他和老四领着三省六府二十多万军民,一个月来顶风冒雪,往返奔波四千里的结果。此中有多少殚精竭虑,多少辛苦牺牲,常人绝对难以想象。”

  “那是当然,咱家这个老六,怎么会是常人呢?”朱元璋高兴的脸都圆了,赞不绝口道:“好啊好啊,起先咱都绝望了,以为这回要鸡飞蛋打了。让老六去北平,不过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说着他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他这一去,哎,马居然活了!”

第一二四九章 徐达的面子

  能看出来,朱元璋是真高兴啊。

  在他心中,北元和蒙古人始终是头号大敌,心腹之患,也是他最后的遗憾。

  当年岭南之役败于王保保之手,让蒙元缓过劲儿来,一直是朱老板心中的痛。不消灭掉北元,他的帝国就要一直陈兵百万于北境,防备这个头号大敌。

  不消灭掉北元,他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建国战争,就始终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不消灭掉北元,他的事业都是不完美的。

  随着年事渐高,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耐心,他知道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当初以为要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战机才会那么生气。

  当初有多生气,现在他就有多高兴。

  但没高兴多会儿,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凝滞了,因为他看到徐达奏疏的后半部分,是在劝自己不要把郭桓案扩大化。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敢妄议朝政,朱元璋早就气得要砍了他狗头了,但说这话的是徐达,他有这个资格……

  虽然徐达说的很隐晦,但朱元璋不能对他的劝谏视而不见。沉默半晌他冷笑着对太子道:“怪不得这么高兴,原来是请了奥援相助。”

  “爹!我会干出那种事吗?”太子断然摇头道:“反对归反对,儿臣可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的看法。”

  “这还像话。”朱元璋神色稍霁道:“咱爷们之间看法不同很正常,但不能让外人知道。皇帝跟储君得始终一条心,明白吗?”

  “明白明白。”太子赶忙点头。

  “明白个屁!”朱元璋白他一眼道:“你真明白,就不会把自己老子晾上半个月不上门了。”

  “是是是,儿臣知道错了。”太子苦笑着赔罪。

  “真是的,都三十多的人了,还跟个老人家闹别扭。”朱元璋又抱怨了几句。看在太子这段时间的冷暴力,对朱老板造成了亿点点伤害。

  太子知道这是老爹转变态度的前兆,自然他说什么都是是是,好好好,一个劲儿的赔不是,朱元璋这才顺了气道:“天德说的也有道理,大战在即,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但就这么放过那帮蛀虫,咱又咽不下这口气。”

  说着说着他又开始生气道:“咱本来打算担着恶名,给你扫清贪官污吏,既然你不领情,那咱也不当这个恶人了。”

  “当然不能放过他们!对那些已经被查实了罪证的,依然要严惩不贷,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否则会助长贪腐的气焰。”太子沉声道:“只有跟战事有关的衙门,才可以恩准其官员戴罪办差,以观后效。”

  “嗯。”朱元璋点头道:“咱看行。”

  “眼下,朝廷六部五司都察院,全都被查了个底朝天,抓的人级别够高,数量也够多了。已经远超当初的胡惟庸案,早就令天下官员胆寒了。”朱标看着朱元璋道:“确实可以就此打住了,不要再无限度的扩大到地方上去了。”

  “那岂不便宜了他们?”朱元璋也承认,现在这个节骨眼是结束郭桓案的好时机,但心里头总像是吃了个苍蝇。

  “还不知有多少窝,像北平太平镇江那样的蛀虫,在啃食咱的税粮呢。”

  “天下粮仓还是要查的,但之前的陋规积习太重,各衙门都习惯了账实不符,估计现在去盘库,没几个能对上账的。”太子叹气道:“还真把他们都杀了不成?”

  “杀了就杀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有的是。”朱元璋撇撇嘴:“杀光他们正好给咱的大学生倒位子。”

  “全国一百四十个府,一百九十三个州,一千四百个县,那点大学生哪够用?”太子苦笑道:“还是得靠那些吏员出身的事务官,才能维持住地方运转啊。”

  “嗯……”朱元璋吐出长长一口闷气道:“元朝的时候有人说,本朝与胥吏共天下。现在看来大明也差不多。”

  “是。”太子点头道:“官吏官吏,全国十万胥吏,才是大头啊。那些常例、陋规,都是胥吏们搞出来的,官员们大都是异地任官,势单力孤,要是和他们对着干,就什么也做不成,还会吃闷亏,所以大都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的因循陋规,得让他们吃饱了,才能指使的动啊。”

  “咱看不光是让他们吃饱吧?当官的也一样吃的满嘴油光。”朱元璋冷笑道。

  “你就是不想吃,他们也会变着法子的往你嘴里塞。”朱标苦笑道:“上面的拿了,下面的才敢放心拿,上面不拿,让下面怎么拿?换了大学生,难道他们就不往大学生嘴里塞了吗?”

  “唉……”朱元璋终于不再坚持,往椅背上一靠,闭眼道:“难道真治不了他们了?”

  “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老六的吏员改事务官,就是个很好的路子,这样慢慢的把吏员的升迁之路打通,别让他们在一个位子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甚至好几辈子,他们的势力就不会那么顽固。”太子轻声道:“还有现在的管库制度,收支制度,监察制度都有大问题。还得耐下心来,重新改革……”

  “唉,任重而道远啊。”朱元璋看着头顶的藻井,终于点头道:“咱还当几年皇帝,这江山终究是你的,就按你的意思来吧……”

  “父皇龙精虎猛,再当几十年都不在话下。”朱标赶忙道。

  “还干几十年?你要累死你老子呀?”朱元璋大笑两声,正色道:“咱早就跟你娘商量好了,当官的七十致仕,咱也就干到七十,正好满三十年,然后就把皇帝让给你坐,咱当个太上皇享享清福,多好。”

  “父皇想的太远了,咱们还是先说眼下吧。”太子怎么回话都尴尬,无奈的岔开话题:“那儿臣传旨,让他们尽快结案了?”

  “不是结案,是因为要打仗了,所以暂停追查。”朱元璋纠正道:“让他们戴罪立功,好好支援前线打完这一仗,打赢了什么都好说,打输了,哼哼……”

  “明白。”太子点头应下,长长松了口气。

第一二五零章 将星云集

  洪武十九年二月初一,大军开拔前一日。

  北伐军各路将领率领将士们离开北平各处军营,在通州集结。

  大将军府中,早已设好香案,徐达率领诸王、众将,恭听圣旨。

  朱元璋在圣旨中宣布,仍以征虏大将军徐达总制三军。以楚海滇王桢为监军,代表皇帝办理军务,监督将帅,掌奏违谬。

  大军兵分两路,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分别负责前敌指挥。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