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617章

作者:三戒大师

  思伦发见状心如刀割。这些忠诚不二的精锐武士可是他王位的保证啊!没了他们护卫王廷,自己那帮叔伯兄弟肯定会政变的!

  情急之下,思伦发做了一个令他追悔莫及的决定,嘶声下令道:“让禁兵撤下来吧。”

  周遭大臣直觉不妥,但想要开口劝阻时,却被刀干孟用眼神制止了。

  他们心想也是,那些禁兵可是大王的根本啊。自己要是开口阻拦,肯定会落嫌疑的。怎么,你就这么想让大王的禁兵耗光?到底是何居心?

  小国的权力斗争更残酷,所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

  很快,思伦发的命令传到,素来唯王命是从的禁兵,只好丢下昔拉亦的尸首,开始向后阵撤退。

  右路的麓川军见最精锐的禁兵都败下阵来,哪还有继续战斗的意志?不管是普通锡剌兵还是仆从兵,呼啦一下,全都跟着后退开了。

  沐英第一时间便察觉到混乱战场上的这一变化,兴奋的长身而起道:“好,麓川败相已现!”

  说完立即下令,全军突击,绝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呜……”

  “呜……”

  “呜……”

  雄浑的号角声再度吹响,听到这号声明军将士神情一震,知道决胜时刻到了,于是纷纷在军官的带领下,向麓川军发起了全力冲锋。这时候也不管什么阵型了,就是猛攻猛打!

  麓川军的防线本就摇摇欲坠,明军这猛一发力,自然止不住的败退连连。这时候中路军又发现,自己的右路已经全线崩溃,唯恐遭到左路明军的夹击,赶紧也跟着撤退……

  左路的麓川军自然不会孤军奋战,同样开始了后撤。

  结果十万麓川军,真的被三万明军击退了……

  但明军的胃口极大。他们的目标不是击溃击退敌军,而是要尽可能的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毕其功于一役!

  这时,明军极高的战术素养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路明军按照沐英战前的安排,在中路麓川军败退后,反而停下了全速冲锋,然后分作两队,形成两道人墙,跟在中路敌军的后面。

  这样就挡住了左右两路麓川军与中路军汇合的路线。在明军两翼骑兵的强力冲击下,他们只能像羊群一样,被驱赶着径直逃往自己的后阵。

  本来这时候,思仑发的后阵还有好几万兵马,没有投入战斗。结果被大队败兵一冲,全都乱了阵脚。麓川败兵与后阵的仆从兵拥成一团,你推我搡,彻底乱了套。

  这时明军骑兵又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麓川军虽然兵力依然是明军数倍,可已经乱成一锅粥,根本无法抵挡,只能继续撤退。

  而且这回是前军裹挟着后军,一窝蜂似的全军撤退。

  后有追兵的撤退,其实就是逃跑。

  谁落在后头,就会被在后头疯狂追杀的明军干掉。所以所有人都得拼命的逃,只恨爹妈少生了两双脚。就连思伦发也不例外。

  所以转眼就成了大溃败,再没有一丝一毫稳住阵脚的机会了……

  思仑发在马背上忍不住回头。眼睁睁看着自己明明还有七八万大军,却如退潮一般被明军驱赶过了南涧河,他知道自己这辈子都没机会再踏过这条浅浅的小河了。

  溃败于堂堂正正之师,信心也会被彻底摧毁,甚至连再来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王的眼泪撒在风中,不知在为谁而流。

  但那都不重要了,因为今日之战后,麓川政权注定要分崩离析了。

第一一一三章 兵败如山倒

  麓川军一口气退入大营,终于止住了败退的脚步。

  不是他们不慌了,而是此处距离麓川国还有千里之遥,离开军营往哪逃?一群溃兵怎么逃?就这么贸然跑回去,路上不累死饿死,也要被沿途那些落井下石的土司部落抓起来,向明军献媚。所以还是先凭借前日构筑好的工事稳住阵脚,看看上头有什么章程再说吧。

  思伦发也是这么想的,他毕竟还有七八万正兵,二十万辅兵,只要稳住阵脚,一切都会好转的。就算不能反败为胜,全身而退还是没问题的。

  然而老辣的明军怎么可能给他们喘息之机?

  明军前锋追杀至麓川军大营时,确实暂时停下了脚步。这让紧张兮兮的麓川溃军不禁生出一丝侥幸,莫非明军不想再浪费兵力,准备劝降?大王可一定要同意啊……

  但事实并非麓川军盼望的那样,明军只是在等待……

  稍等了盏茶功夫,便有驮马队驮着虎蹲炮过来了。这种火炮身材粗短,重量不足五十斤,炮弹和炮身分开运输,是可以跟随大部队机动的。事实上,这些虎蹲炮就是明军从八百里外的昆明城拉过来的,一路上也没拖大军后腿。

  炮手从另外的马匹上跳下来,解开驮马背架上的绳索,把炮身抱下来,然后套上铁爪铁绊,在麓川军营外五十步摆放好,又将大铁钉穿过铁绊,深深插入土中。这样做是为了固定炮身,不然猛烈的后坐力,会把几十斤重的炮身猛地向后推出几丈远,炮手碰上就得骨折。

  一切准备停当后,明军炮手先装填了发射药,又往炮管里塞了实心炮弹。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仅仅一次齐射,便将麓川军临时构建的木栅墙,整个轰了个稀巴烂。

  漫天的木屑还未完全落地,明军骑兵已经迫不及待策马越过窄窄的壕沟,以席卷万钧之势,杀入了麓川军大营。

  大营中,惊魂未定的麓川军溃兵,听到那惊天动地的炮声,吓得全从地上爬起来,伸着脖子看向东面营寨。就看到明军已经铺天盖地杀了进来……简陋的营帐被铁骑踏破,许多强撑着逃回来的伤兵,来不及躲闪,便已经被践踏成泥了。

  得了,那就继续跑吧。

  管它什么路途太远,缺吃少喝,半道有危险之类了,先活命再说吧。

  而他们的大王已经先行一步了……

  这下不光溃兵在逃跑。十里连营中还有二十万的辅兵呢,看到正兵都跑了,他们也只好跟着一起逃跑。

  二十七八万大军一起逃跑的大场面可不是经常能看得到,下一次再出现,得等到五百五十五年后了。

  漫山遍野都是溃兵在逃跑,唯一可以逃出山谷的通道,根本塞不下这么多人,慌不择路的麓川溃兵,甚至填满了每一条进山的小道。

  把明军骑兵看的直眼晕,都不知该往哪追了。其实到处都是抓不完的败兵,往哪追都无所谓……

  明军骑兵一直追杀到天黑才收兵。

  此战明军大获全胜,检点战果,共计斩首四万余级,俘虏两万余人,其实大半的人头,都是在追杀过程中斩获的,更不要说那些俘虏了。另外还捉获了五十余头战象,彻底扒掉了麓川这个西南霸主的底裤。

  ……

  思仑发这辈子都没跑这么快过,他从中午时逃离大营,天黑时已经来到了,距离定远百里之外的昌宁府地界。

  把胯下的千里良驹都累的口吐白沫……

  “大王,歇歇吧。”刀干孟也是个狠人,居然能跟着他一路不掉队。当然也难免累得快要散架了,趴在马背上直喘粗气。

  “明军应该追不上来了。”

  “嗯。那就歇会儿吧。”思仑发点点头,闷声道:“这黑灯瞎火的,肯定没法追了。”

  护卫在他身边的锡剌禁兵便就近寻了一处避风的山谷,开始找柴生火,烧水做饭。

  不一会儿,山谷中便燃起熊熊的篝火。

  一名禁兵将一张豹皮铺在篝火旁,请思仑发坐下。

  “大王恕罪,撤退时太匆忙,王帐铺盖都没来得及带上。”刀干孟歉意道。

  “逃命呢,还有什么好讲究的?”思仑发一屁股坐在豹皮上,神情委顿的摆了摆手。“你也坐吧。”

  “谢大王……”刀干孟致谢后,才在思仑发边上坐下。

  君臣相对无言,默默烤着火。

  良久,思仑发忽然幽幽问道:“之前本王要撤下禁兵时,你为什么非但自己不拦着,还不让别人劝谏?”

  “这个……”刀干孟心中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小动作,大王都看在了眼里。他定定神,赶忙翻出早就想好的说辞:“是这样的,当时大王的禁兵已经群龙无首,且折损过半,把他们留在战场上,也只会被明军一口口吃掉,丝毫改变不了战局。”

  顿一下,刀干孟接着道:“与其如此还不如保留下宝贵的禁兵,以免动摇国本啊。”

  “这样啊,跟本王想到一块儿去了……”思仑发凌厉的眼神渐渐熄灭,自嘲的笑笑道:“国本?经此一役,麓川国还会存在吗?”

  “大王切莫因为一场败仗而灰心!”刀干孟忙劝谏道:“是,今日之战我们确实损失惨重,但还不到动摇根基的地步。大王的禁兵还在,我们的锡剌兵也还至少保存了一半,这依然是中南大地上最强的兵力。”

  “只要我们尽力收拢军队,平安回到勐卯,再赶紧向大明上本请罪,局面也就稳住了。最多有不开眼的土酋蹦出来造反,为臣一定替大王将其剿平,绝对不会让他们分裂我麓川国!”

  “唉,但愿如此吧。”思仑发吐出长长一口浊气。其实他的想法跟刀干孟差不多,都是想先收拾残局,然后向大明求饶。

  他们这些割据一方的番邦首领看的明白,天朝对他们这些偏远的地方最多只会羁縻,绝不会派官管辖,那样太划不来了。

  而且麓川国那么大,明朝更不可能直接进行统治,不管怎样,到最后还是得让当地的豪强领袖进行自治。

  所以只要保证自己还是中南最强,然后上表谢罪,再多出点血进个大贡,最多再派个儿子进京当人质,发誓以后老老实实。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基本上,天大的事儿也就过去了。

  不管皇帝心里过没过去,到最后还是得捏着鼻子让自己继续管理麓川。

第一一一四章 猛虎变家猫

  当然,如无意外,思仑发也基本上不会再挑战明军了。

  这次他元气大伤,麓川国内那些异族土酋,肯定要趁机闹事的。甚至就连傣人内部,也会有野心家蠢蠢欲动,他得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应付国内即将出现的危机上了。

  不过等他儿子孙子辈儿缓过劲儿来,还会不会遵守承诺,就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了。

  这也是思仑发有恃无恐挑战大明的原因。漫长的历史告诉他,番邦首领跟中原王朝打赢了会所嫩模,打输了不过自罚三杯。收益太高,风险太小,有什么好怕的?当然有机会就要干他娘的了!

  这样的想法让思仑发稍稍好过了些,他吃了些干粮,还喝了点米酒,然后吩咐刀干孟打起精神,注意收拢随后抵达的溃兵。

  虽然没什么好自夸的,但逃的最快也确实有好处,至少方便收拢后头的败军。要是逃的慢了,还不知先逃跑的那些溃兵,会逃到什么地方呢?

  多半就遁入深山,逃回老家,再也见不到人影了。

  ……

  翌日,思仑发留在昌宁,一面继续收拢败兵,一面派人去永昌传令,叫自己的儿子思行法派一半兵力,携带两万石粮草前来接应。

  千里行军,他不可能不在沿途要害处留人驻扎,一是保护自己的后路,二来可转运粮草。

  因为永昌的位置太重要了,所以思仑发派自己的长子驻守。又为了保护思行法的安全,加上当时兵力充沛,思仑发足足留了两万人。没想到,当时的一手闲棋,现在却成了救命稻草。

  待到傍晚时,思仑发已经足足收拢了十多万人。并告诉饥肠辘辘的溃兵,援兵和粮草马上就到。另外,都这时候了,明军还没追上来,说明他们真的不追了。

  局面这不就渐渐稳住了吗?

  当天晚饭时,思伦发已经住进了禁兵紧急搭建的木屋中,吃上了热腾腾的香茅草烤鱼和包烧。虽然是两道最普通的傣族吃食,条件所限也没加什么佐料,思仑发却狼吞虎咽,吃的一点都不剩。

  “嗝……”思仑发打了个饱嗝,对一旁的刀干孟笑道:“本王好多年都没吃这么多了。”

  “大王胃口好是国家的福气。”刀干孟奉承笑道:“这两道吃食也算立了大功,回去可以定为国菜。”

  “哈哈,好!”思仑发深表赞同,笑着看一眼刀干孟:“与我共患难者,本王都不会亏待。”

  “多谢大王。”刀干孟高兴的笑道:“明天差不多人就到齐了,咱们是等着大王子来接应,还是继续前进?”

  “继续前进。”思仑发断然道:“这里深入敌境,太不安全了。还是早离开一天早放心。”

  “大王言之有理。”刀干孟应声传令下去。

  ……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