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467章

作者:三戒大师

  老四老六接过来,脑袋凑到一起看。入眼满是涂抹修改过的痕迹,可见老头子倒了多少肠子……

  只见最后被定为胡党的,只有十六人。其中有死掉的陈宁,还有丁玉、涂节、彭赓、商暠、薛祥、林贤,已经被罢官的郑九成、吴伯宗、致仕的戴良、苏伯衡、胡翰等……

  既没有那些跟他勾结很深的勋贵武将,也没有多少中央和地方的文官,甚至连徐铎这样的都不在其列。

  老四看了难免有些失望,他恨透了吴良、陆仲亨那些人,还以为这回能牵扯进几个去呢,没想到全让他们逃了。

  “吉安侯江阴侯那帮人,摆明了就是铁杆胡党。”他便愤愤道。

  “去年冬天,他们整天跟胡惟庸聚在一起密谋,大肆诽谤父皇,密谋反叛。父皇怎么能放过他们呢?”

  “证据,你有确凿证据吗?”朱元璋沉声问道。

  “把他们像京官一样抓起来审问,不愁没有证据!”老四恨声道。

  “不行,去年把他们撵出都督府,外放到地方上去练兵,就等于是放逐他们了。”朱元璋却摇头道:“再穷追不舍,会被人说咱爷们赶尽杀绝的。到时候军中人人自危,打仗都裹足不前了。”

  “大战在即,军中还是先以稳定为要吧。”朱元璋缓缓定调道。

  “是……”老四这才不情愿的应一声。

  “父皇,”老六这时也提出疑问道:“这上头最后一个宋慎……是宋濂的孙子吧?”

  “没错。”朱元璋淡淡道:“宋慎是宋濂的长房长孙,他爹宋瓒,前番被咱派去乌斯藏,上个月被中书省召回,准备任命为礼部侍郎,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听说是宋濂答应了宋慎和胡惟庸侄孙女的婚事,胡惟庸就把宋瓒叫回来忙婚事。”老四马上道。

  “而且两家的婚事,是在宋濂上回进京,当天夜里定下的。”朱元璋看一眼老六,冷声道:“现在明白了吧?”

  “还有这事儿?”老六这半年一直扑在教育事业上,对这些事情还真是缺乏了解。

  朱老板又让老四,给他讲解了一下当时的详情……宋濂上次进京是为了孔子和儒教的地位问题,他进京当日正赶上文官们跪门的大戏。他先到春和宫见了太子,又回家连夜与戴良、苏伯衡等人商议对策。

  “半夜里,胡惟庸突然来到宋濂府上,与他们密议到三更天才告辞。离开前他拉着宋慎的手,跟宋濂定下了这门亲事。”老四沉声道:“宋慎当场就磕头管胡惟庸叫爷爷……”

  “这样啊……”老六恍然点头道:“那这爷孙还真是作死。”

  但其实看到戴良、苏伯衡、胡翰三个致仕文人,还有郑九成、薛祥的名字,他就知道这是老头子在秋后算账……那场轰轰烈烈的二月风波,怎么可能只罢了一个区区礼部尚书的官,就了账呢?

  于他个人来说,这是个喜闻乐见的结果。这帮大儒不止在二月时对他口诛笔伐,这半年来也一直没消停,时时刻刻盯着国子大学。挖空心思鸡蛋里挑骨头。

  更可恶的是,他们还尽使盘外招,比如通过地方势力,给大学生的家族施压,逼迫学生退学。比如造谣抹黑,说今年以来的涝灾,是因为国子大学教授学生地球是圆的,引得老天震怒……

  也就老六血厚防高抗造,但凡换别人当这个祭酒,早让他们给做掉了。

  最可恶的是,这些事情你很难找到葬在幕后的元凶,就像狮子奈何不了蚊子,有劲使不出啊。现在朱老板把这些人定为胡党,肯定可以大大减轻他的压力。

  “但问题是,宋濂是大哥的业师,把他牵扯进来,对大哥不好吧?”老六担心的是这个。

  “咱这正是为他好。”朱元璋却沉声道:“把他身边居心叵测之辈清理掉,他才好轻装上阵,不用再左右为难。”

  “但大哥不可能看着自己的老师被杀头啊。”老四也帮腔道。

  “这件事你们不用操心了,咱会亲自跟老大谈的。”朱元璋却不想跟他们深聊这个话题。

  “你们只管照办就行。”

  “是,父皇。”老四只好闷声应下。老六也不可能为了那帮人跟老头子顶杠,他可没那么贱。便也默不作声,跟着四哥告退了。

  两个离开乾清宫,便直奔春和宫,向大哥通禀父皇的决定。

  太子听了也颇为意外,没想到宋老先生也会被放进胡党名单里。

  “你们先在这等一等,我去跟父皇说道说道,看看能不能把宋先生他们几个从名单上拿下来。”太子当即动身,心里却不甚乐观。

  父皇明知道宋濂是自己的业师,宋瓒也在东宫多年,却还把宋慎放进名单里,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想要让他改主意,谈何容易?

第八一一章 宋濂有个好学生

  武英殿。

  太子一进来,朱老板便苦笑道:“就知道两个臭小子会通风报信。”

  “父皇不也没让他们瞒着儿臣吗?”太子的口气有些不善。

  “这话说的,咱啥也不能瞒着老大啊。”朱元璋搁下笔,笑看着神情严峻的太子道:“怎么,兴师问罪来了?”

  “儿臣不敢。”太子硬梆梆道:“儿臣就是来问问,宋先生这种品行高洁,忠贞不二之士,怎么可能是胡党呢?”

  “哎老大,你就是总把这帮老儒想的太好。”朱元璋便耐心解释道:“那涂节的口供中提到,胡惟庸曾亲口说,现在文官和士林,都是站在他那边的。什么意思?就是他一旦造反成功,那些大儒就会为他辩经。”

  “你当那些儒生口口声声忠君爱国,他们只爱他们自己。咱不给他们特权,他们就不会忠于咱这个君,不会爱咱这个国。胡惟庸要是给他们特权,他们就会忠于胡惟庸这个君,爱他的国。”朱元璋越说越生气,脸拉得老长道:

  “胡惟庸就是跟他们达成了默契,才敢铤而走险的,不然他就是造反成功,百官和士林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他。”

  “父皇总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读书人。”太子无语道:“但那也不能用揣测给人定罪啊。”

  “怎么会是揣测呢?”朱元璋哼一声道:“当初这群老儒暗中串联,妄图搞掉宋讷,控制国子学,这总是真的吧?”

  “今年他们一直跟老六作对,想把国子大学掐死,这总是真的吧?”

  “更别说,这些年他们一直跟咱作对,还想给你洗脑,妄图恢复他儒教的地位,这也不是假的吧?!”

  “……”这些话太子没法反驳,因为前两件是事实。至于第三件,前番父皇将吴伯宗、宋瓒等讲官逐出东宫,就是因为这个。

  见太子不说话,朱元璋神色稍霁,放缓语气道:“放任儒教的危害其实比放任胡惟庸还大,宰相只是想抢夺皇帝手里的权力,儒教却想控制皇帝的思想,如果让他们成功,我们老朱家世世代代都会成为他们的提线木偶,整个大明朝都会被他们腐蚀掉的。”

  “你也别总觉得宋濂是个什么好鸟。他人品操行怎样不论,就说他都已经致仕了,还一趟一趟往京里跑。你当他真是对咱俩感情深厚?他要是对咱有感情,就不会组织人跪门逼宫了!”结果朱老板说着说着又来气了。

  太子就知道,老爹是咽不下被逼宫那口气,便叹口气说:“跪门那件事,宋老先生没参与,他进京来是为了平息事态,以免局面不可收拾。”

  “他这么跟你说的?”朱元璋斜睥太子一眼。

  “是。”太子点头。

  “哼!文官士林都以他宋太史为首,说没有他的意思,鬼才相信!”朱元璋却坚信自己的判断:“他故意来晚一天,那是为了避嫌。”

  “父皇又用恶意去揣测宋老先生。”太子无奈道。

  “就是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们也不为过!”朱元璋提高声调道:“不趁着这回杀鸡儆猴,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这个宋濂我杀定了!”朱老板说完,拍案强调道。

  “不行!”太子情急之下竟也拍了桌子,保下宋濂的决心不可动摇。“就算不从私情讲,宋老先生也绝对杀不得!”

  “咱们已经跟天下读书人势成水火,所幸还有宋老先生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士林领袖从中弥合。要是杀了他,就再没有读书人会替咱们说话了。”说着他提高声调道:“古往今来,没见过有跟读书人彻底决裂的王朝能长久!”

  “……”这还是朱元璋第二次见太子脸红脖子粗,上一回还是当年为孙贵妃丧礼那事。

  朱老板也气得脸拉老长,两眼瞪得溜圆,但也仅此而已……

  当年他还能一怒之下拔剑要砍了太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已经成长为这个家的顶梁柱,大明朝的常务副皇帝,朱元璋没法再像当年那样对他。

  “要是父皇不答应,儿臣就去求母后。”太子又使出杀手锏。

  “臭小子不讲武德是吧?”朱老板马上就怂了,没好气道:“咱是为了给你消除隐患,你不领情就算了,怎么还要害咱吃挂落?”

  “儿臣也是急了。”太子见好就收道:“只要父皇得饶人处且饶人,儿臣保准不跟母后说。”

  “行吧行吧,那就不杀宋濂父子,改为流放川贵边疆吧。”朱元璋终于艰难让步道:“再说蛮荒之地,正需要圣人之道教化,宋先生父子大有可为。”

  “那也太羞辱了。”太子却不满意的皱眉道:“以儿臣对宋老先生的了解,他是断不会受此屈辱的。”

  “那他还能咋着,上吊抹脖子?”朱元璋哼一声。

  “还真有可能。”太子沉声道:“父皇要赦免,就彻底赦免,让他安心在家养老。不然比不赦免还糟糕。人家会说咱们不敢公开杀宋濂,只能用这种方法逼死他的。”

  “他要那么脆弱,就让他死去吧!”朱老板憋气道:“人家苏东坡被流放了半辈子,不还活得好好的?至于咱,挨骂就挨骂去吧,反正那些儒生,不管怎样都会骂咱的。”

  太子也知道,能让父皇让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再逼他只会起反作用,连这一步都不会让了。他只好叹气道:“那先这样吧,但儿臣还是请父皇三思,能彻底赦免宋老先生,还有几位大儒。”

  “等你当了皇帝,再彻底赦免他们吧。”朱老板果然不耐烦了,语气生硬道:“现在是咱当皇帝,他们就只配在犄角旮旯待着!”

  “是,父皇。”太子叹息一声,告退出去。

  “老大你站住。”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刚才话说重了,赶紧叫住儿子道:“咱跟你说过,就让咱试试,能不能给大明找出一条新路来。要是咱找的路走不通,等你再走回老路上不迟……那时候你拨乱反正,尽收人心,仍不失明君圣主。”

  “儿臣明白父皇的苦心。”太子点点头,强笑道:“父皇放心吧,儿臣不会撂挑子。”

  “哎,那就好……”朱元璋也不是个会安慰人的,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第八一二章 救救宋太史

  太子回到春和宫,老四老六赶忙迎上来。

  “怎么样大哥?父皇同意了?”

  “唉。”太子叹口气道:“宋慎还在名单上,但父皇将宋老先生一家改为流放川贵边疆。”

  “那挺好。”老四笑道:“大哥也算尽上力了,老六也不用看着他烦了。”

  “别这么说我,我对宋太史还是很尊重的。”老六白了四哥一眼道:“想当初,我还想请他到国子大学任教呢。”

  “咦……”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太子眼前忽然一亮,一把抓住老六的手道:“六弟,大哥求你件事。”

  “大哥你太客气了,你的话在我这比圣旨还好使。”老六讪讪一笑,暗骂自己多嘴。

  “我很担心宋老先生,此去路途遥远,而且是被流放,他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太子便拉着老六的手,忧心忡忡道:“要是那样,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

  “大哥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看他此去是凶多吉少了。”老六点点头,他依稀记得宋濂因为孙子牵扯进胡惟庸案后,虽然在太子的争取下改为流放,但也不知他是生病还是自杀,总之死在了流放途中。

  “是吧。你也这么觉得?”太子的手更用力了,诚挚的恳请道:“你可一定要帮帮大哥,现在只有你能救宋先生了。”

  “大哥也太看得起臣弟了,我在父皇面前有什么面子可言?你都搞不定,我能有什么办法?”老六苦笑道。

  “哎,不要妄自菲薄,你的话在父皇那里很有分量的。”太子大摇其头道:“而且在这件事上,谁说话都没你好使——因为你和宋老先生是对头,你开口向父皇要人,父皇一准答应!”

  “我要他到国子大学任教?”老六不大情愿道:“我那不自找麻烦吗?”

  “哎老六,话不能那么说,大哥也不只是为了救人。”太子叹口气,正色道:“你国子大学这半年来举步维艰,四面楚歌,退学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对吧?”

  “嗯。”老六郁闷的点点头。“还不是宋太史的徒子徒孙,把国子大学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一直在给我出阴招使绊子。”

  “那我问你,你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儒教吗?”太子又问道。

  “当然不是。”老六赶忙摇头道:“儒教统一思想、教化百姓的作用,是谁也无可替代的。咱们老朱家想要坐稳江山,是不能抛弃儒教的。我要是敢有那种大逆不道的念头,父皇头一个不答应。”

  “我只是想让儒教不要把手伸的太长,野心不要太大。”老六也正色道:“安心负责意识形态、思想建设就行了,别的什么军事、吏治、法律、工程、财政……等等这些庶政,还是交给专业对口的技术官僚吧。”

  “那就是回到西汉初年那种,儒生负责轨德立化,文法吏负责治国理政的局面呗?”太子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老六道:“技术官僚不是文法吏,是既学习儒术,又精通一门专业知识的新型官员。”

  “既然你不想消灭儒教,那最终还是要妥协的。”太子语重心长道:“可要是宋濂死在流放途中,你们之间就彻底不死不休了?”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