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446章

作者:三戒大师

  往后成了宰相孙子,就再也不用担心,动不动被老东西家法伺候了。

  ……

  宋濂等人目送着胡惟庸上了驴车,缓缓而去。

  “唉,太史公牺牲太大了……”戴良叹息道。

  “不过这也是题中之义,往后要合作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彼此都放心。”苏伯衡就很识大体,反正又不是他孙子联姻。

  “不管怎么说,胡相深得圣眷、为相十载,将来致仕之后,余荫也足以庇佑令孙了。”胡翰说的还像人话。

  “唉,太子跟胡相素来不睦,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宋濂长叹一声。

  “太史公,你那都是老黄历了。今年以来胡相洗心革面,再也不跟太子打对台了。”戴良笑道。

  “是么?”宋濂还不知道这个新变化呢。

  “是啊,胡相很明显是想跟太子爷缓和关系,突然要跟太史公联姻,恐怕也是出于这层考虑。”苏伯衡低声道。

  “有道理。”众人点头。

  宋濂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便矜持道:“他若有这个心思,老夫自然也会帮忙说和一二的。”

  ……

  另一边,胡相的驴车缓缓行驶在寂静无人的西安门大街上。

  车厢里黑咕隆咚,车外星光璀璨,胡惟庸便和胡德并肩坐在车前头。

  看到叔叔的心情不错,胡德便凑趣的小声道:“叔父真喜欢那宋慎?”

  “嗯。”胡惟庸看着天上的星星,想念自己的娃道:“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天赐的影子。”

  “哦……”胡德差点绷不住,心说那不就是标准的王八蛋样吗。

  “不过更多的,还是为了把宋濂还有那帮大儒,绑到咱们的战车上。”胡惟庸话锋一转,颇为得意道:“没想到他们这么配合,看来书念多了果然不成。”

  “嘿嘿,一群书呆子而已。”胡德哂笑一声道:“要不是叔父,还不知有几个书呆子能熬过今晚呢。”

  “别瞧不起书呆子,公论可在他们手里。”胡惟庸轻叹一声道:“原本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

  胡德知道,叔父担心的是政变之后的人心所向。

  这时文官的态度就十分关键了。

  有了文官们的支持,政变就是众望所归、拨乱反正。如果文官们激烈反对,他们就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了。

  这次的事情就能看出,文官们虽然个体的力量不强,但一旦拧成一股绳,就是大势所趋。

  哪怕是朱老板父子,跟大势作对都焦头烂额,被喷的体无完肤,可以想象,一旦他们被打为乱臣贼子,会面对什么样的舆论风潮?最终这风潮会变成实质性的滔天巨浪,将他们彻底埋葬。

  所以胡惟庸在动手之前,若是先搞定文官,政变便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但儒教又叫名教,最重纲常名分。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支持他搞政变的。原先就连胡惟庸也没奢望那些大儒会支持自己,他只打算多在文官队伍里安插亲信死党,到时候用这些人的声音,来冲淡士林的反对声。

  没想到,这时候朱老板和老六联手奉上了一份大礼。这爷俩得了失心疯一般,居然搞什么三项改革,还要把孔子踢出太学,这是把儒教往死里得罪啊。

  胡惟庸哪能放过这天赐良机?当即施展他的横跳功夫,开始两头挑拨离间。

  在皇帝面前,他坚决支持改革,把文官们往绝路上推。

  在文官们绝望的时候,他又化身为救星,帮他们排忧解难。

  目的就是让文官们恨死朱老板父子,跟自己合作对付老六。这样等他政变成功,他们已经在贼船上下不来了,只能帮自己鼓与呼。

  “这真是天助叔父也。”胡德忙赞道。

  “不是天,是咱们的皇帝陛下,将自己的文官武将推到我这边来。”胡惟庸举手做了个张弓射箭的姿势,朝着天上的紫微星虚发一箭道:

  “这就叫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第七七一章 一个比一个早

  四更天,春和宫中便有了动静。宫人们开始为太子上朝做准备。

  太子也按时醒来,打着哈欠起身,他只睡了两个时辰。不单是因为昨夜事多,这些年来他每日如此,就从没睡过一个懒觉。

  下床时他动作尽量放轻,不吵醒一旁酣睡的常氏。出来外间,在宫女的侍奉下洗漱穿衣,坐着玉辂离开春和宫时,外头依然满天星呢。

  他出门就够早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早的。

  “太子爷……”宋濂的声音在道旁响起。

  “老师?”太子掀开轿帘,惊讶的招呼道:“快上来说话。”

  “哎。”宋濂吸了吸鼻涕,应声上了太子的玉辂。

  “老师怎么不进去?”看他冻得鼻子都红了,太子赶紧将自己的汤婆子递给他暖暖手。

  “老臣也是刚到没多会儿。”宋濂捧着汤婆子笑道:“约摸着殿下快要出来,就在宫门外候着了。”

  “这样啊。”朱标看他两眼通红,精神头却还挺不错。

  “老师一宿没睡?”

  “是啊,一想到那些晚辈还在那跪着,怎么睡得着。”宋濂叹一声道:“实不相瞒,老臣这一宿不知见了多少人,费了多少口舌,才勉强达成共识。”

  “哦?”太子欣喜笑道:“这么快就商量好了?”

  “人命关天,拖不得啊。”宋濂苦笑道:“这不一商量好了,就赶紧来跟殿下禀报了。”

  “好好,说说吧。”太子点头道。

  “我们决定听太子爷的,先保下二圣,救下那些跪门的官员再说。”宋濂神情凝重道:

  “至于那三项改革,我们可以先保留意见,但是不能保证日后一直装聋作哑,出了问题我们还是会说话的。”

  “嗯。”太子并没有求全责备,反而赞道:“老师真是有一说一的端方君子,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现在保证了也没用。”

  说着他笑笑道:“将来我六弟他们要是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别说你们,本宫也会毫不留情的批评的。”

  “哎,好好。”宋濂感激的点点头道:“有太子爷这句话,老朽就彻底放心了。”

  “你们这样深明大义,本宫也更有底气去跟父皇争了。”太子也正色道:“放心,不给二圣争回名分来,本宫这个太子就不当了。”

  “使不得使不得。”宋濂赶忙摆手道:“殿下可是天下人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全自己的。”

  “知道了。”太子点点头。

  ……

  乾清宫。

  太子进来时,朱老板已经起来一个时辰,听讲官说了一大段《通鉴》,还批了一大摞紧急公务。

  朱老板不怕文官闹的底气就在这里,他一个人就能干他们一百个人的活。加上太子,父子二人就能勉强维持朝廷运转,所以文官们闹不闹的,朝廷短时间内不会受影响。

  “老大来了,快开饭,饿死了。”看到朱标进来,朱老板高兴的丢下奏章,手也不洗就转到餐桌边,准备干饭。

  吴太监赶忙带人传膳,不一会儿摆上来羊肉炒、猪肉炒黄菜、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共四道菜,配上香米饭、豆汤、泡茶,这就是洪武皇帝今日的早膳了。

  托老六的福,这两年宫里宽裕点了,朱老板早餐也舍得见荤腥了,不再是青菜豆腐保平安。

  虽然确实腻了点,但皇帝工作强度摆在那,一天只吃两餐,倒也吃得消。

  一桌子菜,朱老板造了三分之二,连干了三碗饭,这才打着饱嗝问道:

  “谈的怎么样?”

  “谈妥了。”太子的吃相就斯文多了。

  “这么快?”朱元璋惊奇道。

  “宋夫子来了。”太子轻声道。

  “原来如此。”朱元璋恍然道:“那老倌儿确实容易拿捏。”

  “……”这话太子不好附和,便轻咳一声道:“总之最后他们同意,只要恢复二圣的名位,就不再反对三项改革了。”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道:“既然三扇窗子都开了,那咱也不掀他们的屋顶了。”

  “那儿臣待会就传话出去,让他们劝那些文官回家。”太子轻吁一口气道:“还好昨晚天公作美,没有下雨。”

  “可惜……”朱元璋却惋惜的咂咂嘴道:“回家?回什么家,不上朝了?”

  “啊?”太子吃惊道:“父皇今天还要让他们上朝?”

  “他们也没跟咱请假啊。”朱元璋笑道:“再说他们就在奉天门广场跪着,别说挪地方了,连姿势都不用换。”

  “……”朱标整一个大无语,这是什么样的恶趣味?

  ……

  用罢早膳,朱标就命崔太监传话给宋濂几个,叫他们赶紧到奉天门广场上,去给那帮文官做工作。

  这时,距离早朝已经没多会儿了,宋濂和一帮大儒忙气喘吁吁赶过去,便见奉天门广场上,跪了两百多个‘大粽子’。

  文官们紧紧裹着花花绿绿的被子,困得东倒西歪,不少人还打着鼾。那形象,跟大儒们想象的差太多。

  不过不要紧,将来记述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开美颜、加滤镜的。

  话语权在手,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郑部堂,醒醒……”宋濂来到礼部尚书郑九成的跟前,搅了他的清梦。

  “啊?啊?”郑九成猛地睁开眼,赶紧解释道:“我没睡,本官只是在闭目沉思……”

  说着才看清来人,讪讪道:“太史公,恁来了?”

  “嗯。”宋濂点点头,调整下有些凌乱的表情,对相继醒来的众文官道:“你们辛苦了。”

  “只要能为圣教存续做一份贡献,我们流血牺牲都不怕!”文官们脑子还不太清醒,就先唱起高调来。

  “有你们这样的弟子,真是我圣教之幸啊!”宋濂几人也赶紧送上称赞,要不是时间紧迫,这样毫无意义的相互吹捧,他们能来上俩钟头。

  “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和太子爷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宋濂便进正题道:“终于劝说皇上回心转意,允许孟子的牌位回到文庙,陪祀孔子了!”

  “太好了……”郑九成等人激动的流下泪来,顿时感觉这一天一夜没白跪。

第七七二章 谈妥

  “还有更好的消息呢!”待众人欢呼声减小,戴良又接着高声道:

  “皇上还同意对国子大学进行整改,立即于校内重设文庙。”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