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村中修狗
种种原因结合,日本走向了一条极端道路。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口仅有3000万。
1930年猛增到近6500万,加上日本国内制度的不同,并非农业大国,这使得日本越来越难以养活全部人口,日本农民坚信劳作,努力使粮食产量升至极限,可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农业产量陷入停止,不断增加的人口,导致日本每年都要严重依赖粮食进口,日本的大米进口更是增长了两倍。
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队中出现了大量激进分子,其中在《致青年人》中,陆军中小桥本欣五郎写道:
‘为摆脱人口过剩的压力,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向外移民、开拓国际市场以及领土扩张。由于其他国家歧视日本移民的政策,第一山门,即向外移民,已经对我们关闭了。由于关税壁垒和通商跳跃的废止,第二扇门也正在关闭。当三扇门中的两扇门都已对我们关闭时,日本该何去何从。’
此外,还有一些日本作家提到其他国家拥有广袤领土,日本仅有弹丸之地,这是不公平的,尤其是这些国家没有做到地尽其用,甚至都没有达到日本农民工实现的粮食亩产量。
他们不仅仅觊觎中国广袤的土地资源,对西方国家同样虎视眈眈。
日本军方的宣传人员荒木贞夫曾质问:日本以142270平方英里的土地,养活了6000万人口,而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拥有300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却只需要养活650万人口,日本为什么要满足这样的现状。
殖民扩张,已经成为必然。
日本的第一战,便是侵华战争。
拥有狼子野心的日本,完全不满足于侵华战争,他们有着更大的野心。
至于中国,完全是垫脚石,是日本通向西方国家的敲门砖。
极端的军国主义,也就注定了日本在对外扩张的手段上,势必要相当残忍。
曾在中国大地上制造的一次次动乱,一场场屠杀,哪一次,都无比血腥残忍,哪一次,都人神共愤。
可日军仍然不以为然。
金陵大屠杀的发生,有部分原因是淞沪会战。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方领袖就曾大放厥词,并且坚信日本将在三个月内征服中国。
然而,仅在中国的一座城市的战事,就从夏天拖到秋天,又从秋天拖到冬天,这彻底粉碎了日本轻易取胜的美梦。
中国,这个拥有淳朴民族的国家,尽管缺乏军事科学知识,也没有接受过多军事训练,却顽强的扼制了强大的日军。
当11月,沪上最终沦陷时,恼羞成怒的日本心态日趋邪恶,据说他们向金陵进发时,许多人心中都燃烧着复仇之火。
而日军占领金陵的战略也相当简单,一方面,金陵是中国的首都,占据金陵,或许能够瓦解中国人反抗的意志。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是中国明面上的政府,其团结一致的纽带就系在国民政府上,打下南京,也有想要将国民政府彻底瓦解的想法。
只是没想到,光头直接迁都了。
第140章 真理是用拳头打出来的
金陵。
十一中旬月份,已经进入到深秋季节。
金陵城内的市民已经换上了厚厚的衣服,街头渐渐恢复了几分繁荣。
虽说战争到来,但大家的生活还是要进行的。
进入尚未被日军轰炸的金陵城内,可以看得到街边小贩,以及三四五声的吆喝。
穿着厚厚灰色棉服的市民在街上闲逛,或是聚在一块聊天。
兴许是随着光头五十大寿过去之后,第一夫人购置了不少飞机,让许多金陵城内的市民安稳了不少,都觉得他们的空军已经足以和日军抗衡,所以,这会儿大伙都敢跑到街上来。
夏远和王三狗进入金陵方才三天。
从沪上撤退下来,沿途走的是小路,没有遇到当兵的,倒是遇到了逃难的难民,去的地方也是金陵,夏远便让王二狗换上民众的衣服,随后把枪藏了起来,留着两把从日本鬼子小队长身上摸到的手枪,以及二十多发子弹,便跟着难民,往金陵的方向逃去。
抵达金陵,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这是夏远第一次看一看民国时期的首都,低低矮矮的房屋,比村镇要繁华不少,街头上的市民穿着朴实,衣服的颜色多为黑灰,少见其他色彩。
不是带着小毡帽,就是穿着大褂,大都是瘦瘦黑黑的模样。
看着眼前的场景,感觉就像是在看灰白色的破旧录像带一样。
虽说不是第一次贴身的感受20世纪,但是37年的金陵,还真是非常少见。
人力脚夫不少,在街道上穿来穿去,卖糖葫芦的,捏糖人的,也只有在一些古城景区才能看到。
热闹程度比不上现代都市,但金陵在当今,也算是大城市,人口不少,街道两侧的房屋高低不一,一些建筑又颇为气派,带着几分西式风格。
“你姐是在哪里,天快黑了,我们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夏远带着王三狗,走在长街上。
一米八几的个头,在枯瘦如柴的金陵城市民当中,多少有些醒目,走过身旁,总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王三狗的身子骨比较瘦弱,一米六几的个子,双手抱在袖口,走路左看右看,像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大城市,脸上带着几分兴奋。
“不敢相信,我们之前还是在战场,没想到这会儿居然到了首都。”
王三狗看起来有些兴奋,扭过头看着夏远:“我得找找,问问路。”
他似是记得姐姐住在哪里,也知道街道叫什么名字,便带着夏远在金陵闲逛起来。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王三狗,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日军还没有打过来,夏远倒也显着无所事事,跟着王三狗,看一看金陵的风土人情。
闲逛的路上,倒是看到不少房屋废墟,道路上也有不少弹着点。
嘉定也曾遭到日军轰炸,大半城镇被日军飞机摧毁,金陵虽说遭遇轰炸,但轰炸后亦有重建,同时,金陵内有不少防空洞,所以,金陵虽说被日军飞机进行过激烈轰炸,但并未摧毁金陵市民的意志。
反倒是国内的抗战情绪高涨。
闲逛到日落黄昏,王三狗也问的路上的百姓,来到姐姐家中。
二层小楼,带有庭院,看上去生活相当不错。
王三狗让夏远在这里等着,自己则上前去叩门,轻轻叩了三声,听得院中有脚步声响起,奇怪的是,从听到的脚步声来看,并非是一人,有多人,且向着房屋里走去,紧跟着才响起一道女人的声音:
“谁呀。”
“姐,是我,三狗。”
“三狗!?怎么是你!”
门闩拉开,一个穿着厚棉袄的女人打开门,看到门外的三狗,眼中一下子充盈泪水。
“姐!”
亲人相见,场面多少有些虐心。
“爹娘的身体怎么样?你怎么来到金陵了?爹娘呢,怎么没跟着你一块过来?”
王三狗的姐姐见到王三狗,再难保持镇静,声音带着哭腔,有点焦急的询问。
三狗刚要说话,院中有人循声而来:“翠翠,是谁啊。”
“是我弟弟。”王三狗的姐姐名叫王翠,擦拭眼角的泪水,便对身后来的男人介绍,又拉着王三狗的手道:“这是你姐夫,武友华。”
“姐夫。”王三狗擦了擦眼角,又对王翠说道:“姐姐,这是我朋友,夏远,我们一路从家里来到金陵,想暂时在你这里歇歇脚。”
“这……”王翠见状,颇为难为情的看了一眼武友华。
“就让他们进来吧。”武友华第一次与王翠的家人见面,也不想把关系闹僵,便让开一步。
“谢谢姐姐,谢谢姐夫。”王三狗连连道谢,叫着:“远哥,进来吧。”
这一路,多亏夏远的照顾,才能安全的走到金陵,没有夏远,估计靠着自己,也走不到金陵。
并且,这一路上,让王三狗对这个在路上遇到的兵,有了更新的认识。
他有着不小的本事,知道的东西非常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也因此,王三狗对夏远相当敬重。
王三狗把夏远介绍给王翠跟武友华,“姐,姐夫,这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呃。”
王三狗也不知道怎么继续说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口音不一样,说是同乡,一开口就暴露了。
“我是来自豫地的,从那边逃难过来了。”夏远接了王三狗的话茬子。
“哎,你们先进来吧。”王翠也没说什么,引着两人进入院子,武友华则把门关上,门闩拉上。
进入院子,敏锐的夏远便察觉到有人透过二楼窗户的缝隙盯着他跟王三狗,但随着夏远抬头看去,躲在窗户缝隙后的人又悄无声息的藏匿起来。
看样子,王三狗这一家子并不太平。
夏远抿着嘴,一声不吭的跟在王三狗的身后,对于王三狗的姐姐一家是什么情况,他并不太想知晓。
当下,最重要的是准备金陵保卫战。
满怀着复仇之火的日军,依然会施行另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三个月灭亡中华的极端言论,让日军走上了一条极端。
在淞沪会战,日军遭到了中国人强烈的阻击,犹如陷入泥沼,打了数个月,最终狂妄的言论被中国人击碎,日本人怀恨在心,想到了更为极端的方法,那就是制造一场大屠杀,彻底碾碎中国人反抗的意志。
金陵大屠杀没有发生,还有会木陵、土陵等等大屠杀的发生。
对于王翠一家子的神秘,夏远隐隐猜测到了什么,却没有细致查探,在王翠安排的房间里好好歇息,舒缓一下绷紧的精神。
王三狗则跑到王翠的房间里,时不时的听到房间里传来的哭声。
利用听声辨位,夏远还听到了楼上的动静,细微且带着几分凌乱的脚步声,隐约还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前线的部队撤下来了,淞沪会战失败了,组织上的意思是什么?”
“这件事情比较麻烦,从沪上的同志传递回来消息,日军增援部队在金山卫登陆,打开了沪上战场南翼的大门啊。”
声音小了几分,听得不太清楚。
夏远也基本能够猜测到对方的身份了。
淞沪会战结束以后,沪上派遣军虽成功拿下沪上,但并未让日军将领感到开心。
在沪上遭到国军激烈反击,让不少师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本人想要复仇。
1937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三。
杭州湾金山卫有大雾大潮,携带着一股不安的气息,在海面上绵延开。
凌晨五点半,80余艘军舰突然出现在金山卫附近的海面上,在军舰炮火掩护下,日军第10军10万余人在金山卫登陆,迅速打开了淞沪战场中国军队南翼的命门。
11月3日,是日本明治天皇的生日,沪上派遣军松井石根,希望能作为‘沪上征服者’来庆祝这一天,但沪上战事旷日持久,令他感到意外和不快,甚至在日记中写道,庆典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令人倍感屈辱。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猖狂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然而淞沪战场打了将近三个月,日军多次增兵,也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胜利,日军参谋部决定继续增加兵力,南北夹击驻守苏州河南岸的国军。
上一篇:作为太监,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