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559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刚才朱祁镇在介绍天照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日食的事情,不过霓虹神话里的顺序和文献记载不太一样就是了——霓虹神话中的天照乃是太阳神,正是因为她的避世才出现了日食。

  不过这类神话传说历来不靠谱,华夏神话里的孙悟空还接近五分之一光速呢。

  蓦然。

  张莹又想到了华夏历史上的一个人,他叫李耳。

  李耳原本是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老子,《道德经》的编撰者。

  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播扩散之后,李耳成为了神乎其神的太上老君……

  咕噜。

  想到这里。

  张莹忍不住重重咽了口唾沫,看着朱祁镇说道:

  “朱先生,您的意思莫非是……”

  “霓虹人如今崇拜的至高神,其实只是华夏最拉跨的王朝之一分封的倭王?”

  朱祁镇嘿嘿笑了两声,整个人少见的带上了些许猥琐:

  “没错,这点在郭颁记录的另一册文献中还有更清晰的记录。”

  “那册文献位于《永乐大典》的2333卷,内容是【怀帝览使者卑谄之姿,圣心甚悦,遂赐已故卑弥呼以‘天照’之嘉名。名之所寓,一则彰其正统之尊,二者明倭岛乃受天子之光所佑……】”

  “同时这位孙笑川使者前来觐见司马炽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当时的倭国粮食欠收,天皇又没有后世那般神圣,因此应神天皇帝位不稳,方才派遣使者前来求助。”

  “妈耶……”

  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祁镇,张莹与王通二人齐齐陷入了震惊。

  卑弥呼不但是神功皇后,还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那些霓虹人岂不是得分分钟炸了?

  诚然。

  卑弥呼虽然没有做过对魏王献身之类的香艳桥段,但光是她曾经向曹魏臣服朝拜的记载,就很容易让那些有莫名自尊心的霓虹人红温了。

  当然了。

  考虑到《三国演义》在霓虹那边拥有大量狂热粉的情况,保不齐到时候有些霓虹人反倒还会有点小兴奋?

  毕竟这个民族有些时候的脑回路确实挺奇葩的……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就在王通与张莹大眼瞪小眼之际,朱祁镇忽然像是老爹似的拍了拍脑袋:

  “除了卑弥呼是天照大神的原型之外,我们还在《永乐大典》里发现了另一个事件的记载——之前不是说了么,我们一共发现了两位史学家的记录。”

  “其中有关卑弥呼的记录出自西晋的郭颁,而东晋习凿齿记录的则是另一件事。”

  说到这里。

  朱祁镇刻意拉长了些许音节:

  “那就是……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华夏人。”

第821章 霓虹:找到爸爸了(下)

  “……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华夏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在听到朱祁镇这句话的刹那。

  张莹忽然感觉眼前微微一震,整个世界似乎都停滞了几秒钟。

  这种奇异的感觉让她有些恍惚,张莹下意识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张莹方才回过神,只见她的双眼凝视着朱祁镇,像是在寻找着某种确认:

  “朱先生,您说什么?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华夏人?”

  朱祁镇对于张莹的表现并不意外,虽然他只是个数字集成体,但用于联动的可是天河三号的服务器:

  “朱小姐,我没说错,你也没听错,霓虹历史上的确有一位天皇是华夏人。”

  “虽然这个消息听起来很像营销号的标题,但它真是我们从《永乐大典》中找到的记载。”

  “实际上早在《永乐大典》出土之前,史学界就有一种类似的看法存在了。”

  “毕竟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也就是仁德天皇,在一些现存的史料中表现确实有点异常。”

  “仁德天皇……”

  张莹闻言重新拿起手机,删除之前搜索的阿房宫,输入了仁德天皇这个关键词。

  “仁德天皇,霓虹第16代天皇……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赞(或弥),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

  张莹飞快扫了一遍有关仁德天皇的介绍,略带费解的抬起头看向了朱祁镇:

  “朱先生,仁德天皇的介绍似乎没什么异常的地方啊……”

  朱祁镇轻轻的笑了笑,摇头道:

  “张小姐,你太急了,我话还没说完呢。”

  “仁德天皇所谓的异常比你看到的资料要复杂一点儿,首先在于他即位时的局势。”

  “关于这点,你可以先看看应神天皇去世后的相关记录,也就是应神天皇百科中【政绩】的最后一段话。”

  “政绩……”

  张莹按照朱祁镇的指示重新打开了一个界面,很快找到了这位土木堡战神所指的内容:

  “应神天皇死后,因为皇子众多而出现继位危机,以至三年皇位空缺,无人治理国家……”

  看到这里。

  张莹与王通二人齐齐发出了一声轻咦。

  子嗣众多但三年无人继承皇位、无人治理国家?

  这确实有点奇怪啊……

  理论上来说【子嗣众多】【三年无人继承皇位】【无人治理国家】这三个词,任意两者并存那是有可能的,别说霓虹了,华夏历史上就出现过很多类似的例子。

  但倘若是三者同时存在……这就有点微妙了。

  如果皇子数量很多,皇位悬而未决,那么正常的发展无外乎两种。

  一是类似李世民那样搞玄武门兵变,二则是一位皇子迅速掌握权力中枢,其他人割据一方领地打内战。

  前者的时间绝不会拖延到三年那么长,后者或许可以打个三年甚至三十年,但记载绝不会是【无人治理国家】这么温和——譬如霓虹战国时期的文献,就曾经明明切切的提及到了内战。

  况且期间占领权力中枢的皇子或许无法统领全国,但至少不会被描述成无人治理国家。

  百科上这句话的内容像什么呢?

  像是应神天皇死后,一群皇子坐在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打着嘴炮——【我是大哥,应该我来继承皇位】【不行不行,你几把没我大,应该我上位才对】……

  这样文战了三年,最终才有一位嘴炮之王脱颖而出,收下了已经乱成一团的倭国摊子……

  这画风确实有点古怪。

  看着脸上逐渐冒出些许思索之色的王通与张莹,朱祁镇开口道:

  “怎么样,这段话是不是在逻辑上隐隐约约有点问题?——至少逻辑上稍微有点别扭,对吧?”

  张莹轻轻点了点头。

  朱祁镇见状便又说道:

  “很好,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一个假设啊——注意,只是一种假设。”

  “如果这三年间霓虹既没有内战、同时也没有人继承皇位治理国家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在等人呢?”

  张莹顿时一怔。

  等人?

  张莹下意识就想问一句等谁,但话没出口,她便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朱祁镇的意思莫非是……

  霓虹人在等天朝上国来的新皇?

  眼见张莹与王通二人齐齐脸露错愕,朱祁镇又轻轻将左右手掌互相一拍:

  “没错,等人。”

  “如果那些霓虹皇子自知无法继承皇位,于是干脆整日摆烂,不理朝事也不彼此攻讦,整个倭岛就这样过去了三年。”

  “三年之后,一位来自华夏本土的新王到来,倭国成了他的封地。”

  “又过了千百年,这位新王便成为了所谓的仁德天皇,这个解释你们觉得怎么样?”

  “……”

  张莹与王通彼此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一会儿,最后张莹沉沉开口:

  “这是《永乐大典》上的记载?”

  朱祁镇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是,也不是——我刚才不是说过么,在《永乐大典》出现之前,仁德天皇这个人物就存在有一些异常记录了。”

  “我与两位现在讨论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一种推测,而非纯粹的文献资料。”

  “至少从逻辑上看,我所说的情况是不是好像更加合理一点?”

  张莹默然。

  接着朱祁镇顿了顿,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仁德天皇此人的第二个异常,那就是他上位后治理国家的手段——这点倒是在仁德天皇的百科上能看到。”

  “根据史料记载,仁德天皇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垦殖土地,使海内富庶。”

  “但很奇怪的是,在仁德天皇之前,无论是应神天皇还是神宫皇后,他们治理的倭岛不说民不聊生吧,至少天灾人祸不断,无论是知识还是工艺都极其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