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33章

作者:一虫

  可与此同时,文聘也是想要立功的。

  而如果想要立功的话,第二个选择就非常不错了。

  虽然第二个选择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冒险,但实际操作起来的话,其实风险并不大。

  尤其是在曹仁被烧了粮草的情况下。

  ……

  “也就是说……”

  “军师希望我自决攻守?”

  文聘将大部分的情况都思索了一遍之后,很快就‘明白’了陈逢的意思。

  于是,他在稍稍犹豫之后,当即便开始下达命令了。

  “来人!”

  “船只还足够是吧?”

  “好!”

  “告诉邓芝……待会儿随我出城迎战!”

  文聘最终决定了出城迎战。

  他其实并不是这么冒险的人,甚至如果只是他自己的话,他一定会更加倾向于前面的选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时此刻的陈逢,已经跑到城外钓鱼了。

  这是不是想表达一种态度呢?

  毕竟来说,城内又不是没有钓鱼的地方,如果只是想要钓鱼的话,城内也是可以满足陈逢的。

  但他却选择了城外。

  这说明什么?

  是不是在说明一种态度?

  虽然这种表态很隐晦。

  但有没有可能就是说。

  这种隐晦的表态之所以会出现,其实主要是为了他文聘的面子?

  同时陈逢也知道,他文聘为人比较谨慎。

  所以,最终才会让他自决?

  文聘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但既然刘琰、王连都能立功,他又凭什么不能呢?

  ……

  襄阳南城外。

  一道身姿挺拔,唇红齿白,眉若利剑,眼若星河……的身影走在最前面。

  正是陈逢。

  此时的他,肩膀上扛着鱼竿,手里拎着一个木桶,头上带着草帽。

  在他最近的身旁,则是亦步亦趋地紧紧跟着两道身影。

  白衣锦绣,一派高冷气质的环儿。

  一身红衣,看起来娇俏可爱的欢儿。

  三人稍后一些的位置,则是数十个悍卒,皆是眼里带着警惕,一步三回头……一看就知道能在三秒内搞定任何人的可怕之辈。

  一群人走啊走,走啊走。

  最终在前面的陈逢突然停下后,身后的众人也方才跟着停下。

  与此同时,陈逢则是露出了笑容,一指旁边道:“把椅子支起来吧。”

  “阿郎您瞧我的吧。”

  活泼的欢儿眼前一亮,快步上前,只是短短片刻时间,她便手脚麻利地将一把椅子组了起来。

  “还是欢儿好……”

  偏偏佳公子一般的陈逢,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然,在他看到环儿之后,他又连忙笑着加了一句:“嗯,环儿也很好。”

  “开钓!”

  夸赞了两女以后,陈逢便坐在了宝座上,将鱼钩狠狠地甩了出去。

  鱼线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阳光下点点银光灿烂。

  随即,伴随着pi的一声,鱼钩就这么入了水。

  “阿郎……”

  环儿跟欢儿对视一眼,连忙就靠了过来,拿着坐垫坐下的同时,也将手中拿着的果脯往陈逢嘴里塞了起来。

  快乐的时光,就这么开始了。

  陈逢心里很美。

  在此期间,甚至连看都没看襄阳城一眼。

第212章 军师一动不动

  不是陈逢不愿意留在襄阳坐镇。

  主要是吧……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因为陈逢自己都觉得,两个选择……也就是攻、守这俩选择,那都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非要让他决断……

  这根本不可能!

  毕竟来说,他陈逢又不会直接出城冲阵。

  负责冲阵的人,一定会是文聘、邓芝这样的人。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会在甚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下达一份命令呢?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陈逢最终决定,将这份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

  也就是说,如果文聘觉得可以出城莽一波,那就直接去。

  如果文聘、张存或者邓芝等人觉得不行,那就好好地守城。

  具体怎么做,交给这些专业人士就行了。

  是的。

  文聘想错了。

  陈逢压根一点算计都没有,就只是想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罢了。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份决断是文聘下的。

  这就说明,他肯定是有一定信心的,否则的话,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下定这样的决断。

  当然,如果出了问题的话,陈逢肯定还是会背锅的。

  他总不能害了文聘。

  毕竟来说,如果他不背锅,而且文聘又做错了的话。

  刘备集团本就不多的大将,恐怕当场就会减1。

  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陈逢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只剩下了一件事。

  为什么还没鱼上钩?

  当着两个妹子的面,这破鱼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是要发动十万大军一起来垂钓?

  毕竟,对于钓友来说,上不上钩不重要,重要的是绝对不能丢了脸面。

  要是空军,那可就太丢脸了。

  最关键的是,由于他这一手太过于装逼,有很大概率会被记录到史书上。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一幕很可能会由于太帅,之后还可能会登上课本。

  也就是说……

  ‘初,曹仁伐襄阳,逢于城外钓鱼,不获。幸而此战大胜。’

  ‘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当初某某史学家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啊?’

  ‘老师告诉你们,这是因为某某史学家要告诉我们,陈逢在此战当中耗费了极大的心力,因此才会连鱼都钓不上来……’

  ‘当时陈逢的心境,大概就是……明白了吗?背熟了,要考的。’

  ……

  当然,以上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当这些人开始长大,而且变成了资深钓友以后……

  或许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到时很可能会出现以下的对话场景。

  ‘钓友甲:想当年姜太公直钩钓鱼,都能钓到鱼,我今天买了几万块的垂钓套装,居然连鱼的影子都没看到…’

  ‘钓友乙:有一说一,确实……不过吧,当初陈逢不也没钓到吗?’

  ‘钓友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