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276章

作者:坐望敬亭

  经过数天时间的发酵,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话题,老百姓街头巷尾的聊天、茶余饭后的说笑都离不开这个话题。

  1984年的十万块钱人民币,哪怕是工资很高的高级干部,或者是高级技工,也够他们干上好几辈子的了。

  这个年代人们普遍还没有仇富的心态,再说林为民赚的都是稿费,干干净净。

  人们最多的感叹是两个。

  一是,当作家的,真他么的赚钱!

  二是,林为民真敢捐啊!

  这可不是十块二十块,十万块钱说捐就捐,没点魄力你对自己都下不去这个手。

  不过全国人民也知道,林为民在作家中也属于有钱的,都说他的小说在美国、日本都出版了,稿费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赚,捐这点钱对人家来说可能也不算什么。

  捐款这件事产生的效应不断的向外扩散,林为民当然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除此之外,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也受到了关注,那就是全国文协。

  报道还提到了“中华文学基金会”这个词,伴随着报道的影响力扩散,本来还在筹备起步阶段的中华文学基金会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外界的舆论对于林为民的影响不大,唯一切身的影响大概就是最近在社里多了个外号——林十万,被社里同志调侃了几天之后,这股热潮也慢慢的淡了下去。

  这天林为民正看稿子呢,办公室来了个熟人。

  “呦,这不硕爷么?可是好久没见着您露面了!”林为民一见对方就阴阳怪气。

  王朔嘿嘿一笑,伸手递了根烟。

  见他态度还算诚恳,林为民接过了烟,点上,吸一口,吐出烟圈,不在乎隔壁柳荫那嫌弃的眼神,说道:“怎么着?钱花完了?”

  王朔从包里掏出一份帖子,林为民一瞧正色起来,“要结婚了?”

  “废话,帖子不在这儿呢么?”

  林为民将帖子放到一边,你结不结婚我不关心,稿子呢?

  这话得委婉点说,要不然容易被人打死。

  “最近忙着结婚的事,没空写稿子了吧?”

  “可不是嘛?见了一堆亲戚。沈絮嘉她们家还不同意我们俩结婚。”王朔诉苦道。

  “那怎么办?”

  王朔光棍儿道:“能怎么办?反正我们俩证儿都扯了。”

  说完他又嘿嘿笑了两声,脸上带着抱得美人归的得意。

  “手头宽裕不?”林为民主动问道。

  “知道你有钱,我可看报纸了。真他娘的狗大户,一捐就是十万块!”王朔满嘴的羡慕嫉妒恨,然后又说道:“钱就不用了,上回借的还没还呢,我怕再借还不上。”

  还不上怕什么?

  楼上小黑屋还多着呢!

  看在这厮要结婚的份上,林为民没有再催稿,但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这刚结婚,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得多写点稿子赚点钱。”

  “知道了,回头有空就写。”王朔非常没有诚意的敷衍了林为民一句。

  “你看看你这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嫂子还指望你养呢。”林为民看他这个德性就没忍住来了一句。

  王朔没心没肺道:“没事,她养我也一样!”

  在王朔这句话说出口后,办公室内的空气为之一静。

  同事们的眼神齐齐看向他,大家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吃软饭吃的如此理直气壮。

  林为民对此倒是很淡定,比这更离谱的吃软饭他又不是没见过。

  送走了王朔,文研所的许刚来找林为民,武汉大学那边汉语言文学班已经联系好了。

  林为民赶紧联系程时旭,电话里程时旭自然少不了对林为民一番感谢。

  到了七月初,《当代》今年的第四期上市,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赢得了无数的读者好评。

  这就是阿诚的那篇《棋王》。

  雪花一般的读者来信寄到编辑部,林为民特地将阿诚约到编辑部,指着落在办公室一角的信。

  “那些都是你的信,拿走吧!”

  阿诚看着这么多的信,一时有些挠头,“这也太多了。”

  “多才证明你写的好。”林为民说道。

  阿诚将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将所有信都整理好,扎了起来,然后掏出了一篇稿子。

  “这篇稿子你看看能用吗?”阿诚对林为民说道。

  林为民顿时高兴起来。

  瞧瞧,这才叫有主观能动性的作者,不用编辑催,主动交稿。

  再想想王朔那个坑货,白瞎了自己那块梅花表。

  “树王?”

  林为民有印象,后世阿诚在文坛打响名声靠的就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诚告诉林为民,《树王》其实写在《棋王》之前,但一直都是零零散散的状态,直到《棋王》发表了之后,阿诚才有信心将这部小说整理好,拿了出来。

  林为民看过了稿子,质量一如既往的稳定,阿诚真的就是那种出道即巅峰的作家。

  他欣然将稿子收下,对阿诚说道:“稿子质量没什么问题,等大家看过之后,没问题了通知你来取稿费。”

  林为民打算这次还是让阿诚插队,最好《树王》能上九月的第四期。

  对于一个刊物来说,能用一两期捧红一位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事,这个机会不好错过。

  等阿诚走后,林为民特意去找蒙伟宰和覃朝阳沟通了一下,老让阿诚这么享受特殊待遇,万一走漏风声,别的作者肯定有意见,编辑部得统一口径才行。

  蒙伟宰和覃朝阳看完了《树王》的稿子,同意了这件事,几人又聊起了“山西作家专号”的事。

  郑毅的那篇《老井》在林为民的修改润色后,征得了郑毅这个原作者的同意,又经过编辑部的其他同事审阅,可以登上这次的“山西作家专号”,其他山西作家的作品也基本已经定稿。

  几人商量过后,最终将这次的“山西作家专号”定在了今年的最后一期第六期上。

  等林为民从蒙伟宰的办公室回来,发现桌上放了个包裹。

  “为民,刚才你有个国际包裹到了,我们替你收了。”

  国际包裹?

  这年头是个稀罕玩意,林为民的第一反应是兰登书屋,拆开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而是阿瑟·米勒给他寄来的包裹。

  包裹里面是英文版的《触不可及》的剧本,上面还有一些签字,看起来应该是演职人员们的。

  除此之外,还有演出的剧照,另外最多的就是《触不可及》公演后的媒体报道,都是阿瑟·米勒特意搜集的报纸和杂志。

  最后就是一封阿瑟·米勒写给他的信。

  林为民打开信,大致内容是跟林为民汇报了一下《触不可及》公演后的情况。

  阿瑟·米勒把《触不可及》带到美国后的筹备过程并不顺利,原著是中国话剧,没什么名气,所以这部话剧的筹备是在外百老汇。

  在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当地人把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内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

  阿瑟·米勒虽然是美国很有名气的剧作家,但要筹备一部没有名气的中国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话剧毕竟是要投资的,人艺有国家和北京市的拨款,百老汇可没有。每一部话剧,同时也是一门生意。

  在百老汇,一部话剧通常只有一次首演的机会,仿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失败,剧组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解散。

  通过阿瑟·米勒在信中的描述,《触不可及》在外百老汇上演后效果还不错。

  受惠于阿瑟·米勒在美国的名声,尽管是在外百老汇公演,但前几场的演出上座率保持的不错,几场演出之后,演出的口碑效应逐渐释放。

  《触不可及》逐渐在外百老汇打开了名声,不少话剧爱好者慕名前来。

  口碑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演出过程中慢慢积攒下来。

  而阿瑟·米勒这次给林为民写信寄包裹,除了告知公演情况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要跟他分享。

第308章 好好的笔会不能毁了

  《触不可及》在外百老汇上演后效果不错,经过这段时间的口碑积攒,有运营公司邀请《触不可及》到内百老汇演出。

  在百老汇舞台,戏剧演出的生产链条是非常严密的,从试演、预演再到首演,每一个优秀剧目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现在,《触不可及》已经熬过了最难熬的阶段,首演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和口碑,一旦进入内百老汇,等待它的将是每周的固定票房收入、巡演和授权版制作计划。

  百老汇的运营模式是以制作人为中心,制作人一手托两家,一边是投资人、一边是版权控制方。

  戏剧的制作前期是投入期,这段时间只进不出,花的都是投资人的钱。

  到了运营阶段,也就是演出阶段,每场演出的花费都要在票房收入里扣除,并且还要尽快的覆盖掉投资成本。

  待投资成本全部收回后,就是制作人、投资人、版权控制方三方分润利润的时候,百老汇的普遍分成比例是2:4:4。

  《触不可及》这部话剧有些特殊,因为是阿瑟·米勒带到美国去的。

  这样一部来自中国的话剧再制作,是极少有投资人愿意碰的,所以阿瑟·米勒在制作这部话剧时,自己也投了一部分钱,投资额达到整个话剧投资的30%。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是林为民的分成。

  《触不可及》是林为民的作品,但阿瑟·米勒要把它带到美国去,就需要经过一番操作。

  林为民是个中国人,是不可能直接参与演出分成的,所以《触不可及》的版权在两人当初协商之后,交给了阿瑟·米勒,他手里有一家版权代理公司,所以阿瑟米勒也成了所谓的版权控制方,然后阿瑟·米勒再通过这个版权代理公司给林为民支付稿费。

  单纯的版权代理费用并不贵,但《触不可及》的运营也是交给阿瑟·米勒的版权代理公司来做,所以这方面的收入也要分润给阿瑟·米勒一部分。

  总的算下来,在《触不可及》最后的利润分润里,阿瑟·米勒的分成比例达到了惊人的50%,投资人的分成比例是28%,而林为民这个原著作者所能拿到的利润分成是22%。

  当然了,这个利润分成最后是以稿费的形式支付的。

  阿瑟·米勒特地在信里给林为民算了一笔账,如果进入内百老汇后,《触不可及》每年能够拥有固定演出场次,也就是演出季的每周固定演出,每场演出的票房总收入可以达到8万美元的话,最后的纯利润可能会在1~2万美元之间。

  也就是说每场演出,林为民可以分到的票房分成可以达到两千到四千美元左右。

  这个估算是阿瑟·米勒根据他多年的职业生涯总结出来的,如果《触不可及》进入内百老汇扑街了,那这些话就当是没说。还有一种可能是话剧火了,哪怕是小火,林为民的收入也很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几倍。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