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有龙
“诸卿请起!”
“谢皇上!”
朱祁镇环视一周,说道:“既然诸位卿家都来了,朕有些话就在这里说吧!”
群臣再度面面相觑,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先进城,大家等你这么久,有什么话回去说不行吗?
胡濙迈着早已麻木的双腿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还在宫里等候,不如……”
“无妨,就几句话!”
朱祁镇摆了摆手,胡濙只得退下。
“这段时间朕不在,郕王与诸位卿家上下一心,将朝中大小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朕甚是欣慰!”
众臣听罢,脸色纷纷缓和下来,看来,兄弟反目的事情没有发生。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特别是皇帝最在意的朝政大权,更是要万分小心,稍有不甚,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郕王尚且年轻,第一次监国没什么经验,有些事情处理不当还能理解。可是,诸位卿家有的是朝廷骨干,国之栋梁,为何会眼睁睁地看着京师发生谋逆之事,诸位难道丝毫没有察觉吗?”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纷纷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胡濙神色茫然道:“老臣愚钝,请皇上明示!”
朱祁镇拿出一沓子书信,摔在地上。
胡濙捡起来看了两眼,顿时吓得脸色发白,低着头不说话了。
朱祁镇扫视一圈,看到了胡濙身后的于谦,便说道:“于谦,朕当初的诏书是怎么说的?现如今发生谋逆大案,你又是怎么做的?”
于谦一脸懵逼,什么情况?
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想去拿书信来看看,但是够不到,又不敢乱动,只得说道:“臣万死!”
朱祁镇不客气地说道:“想看就来拿!”
“是!”
于谦躬身上前拿起书信,越看越是心惊。
“皇上,臣斗胆问一句,只凭这些书信,是否可以定罪?”
“还挺严谨!”
朱祁镇点了点头,冲着身后一摆手,樊忠会意,命人将石亨、察罕台、冯益三人押上前来。
“需要朕给你介绍一下吗?”
于谦虽然不认识察罕台和冯益,但是认识石亨,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心里就清楚了。
“皇上说得对,是臣等失察,甘受责罚!”
朱祁镇抬起头,脸色变得极其冷峻,厉声道:“若非郕王心思缜密,识破了这些人的阴谋,恐怕今日诸位卿家就不是来迎驾,而是为朕收尸了!”
众臣纷纷噤若寒蝉,朱祁钰更是无地汗颜,不知如何是好。
朱祁镇继续说道:“关于曹吉祥等人谋逆一案,交由锦衣卫彻查,主犯诛九族,所有相关人等,一律严查!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涉案,自今日起,锦衣卫交由袁彬代管。”
袁彬当即单膝跪地,行礼道:“臣遵旨!”
朱祁镇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怀来守备康能,弃城逃跑在先,杀良冒功在后,于谦,这人归兵部管,此案就由你来主导,锦衣卫协同督查,主犯诛九族,从犯处死,家眷流放!”
于谦来不及思索,赶忙行礼道:“臣遵旨!”
“还有,黄崖关有人通敌,一并交给你了,看着办吧!”
于谦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怎么又冒出来一个……
“臣遵旨!”
交代完这些事,朱祁镇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现在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说。
“朕御驾亲征,虽击退瓦剌侵犯之敌,但是由于前期指挥不当,折损十数万人马,将士们浴血奋战,却死不旋踵,这是朕的失职!”
“因此,朕决定修建忠烈祠,供奉为大明征战而亡的将士,今后凡为国征战殒没者,皆入祠享受大明香火!”
第五十八章 没钱啊
众臣顿时哗然,修建忠烈祠,是准备抬高武将的身份吗?
“万岁!”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张辅,只见他老泪纵横,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他是大明朝现存的最高级别的功勋权贵,可是,在文臣集团面前,经常抢不到话语权。
“万岁!”
紧接着,是一直跟随在朱祁镇身边的襄城伯李珍。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喊声震天,是三千营的两千名将士。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甚至连进京接受百姓欢迎的资格都没有。
多少年来,从他们的先辈开始,每次征战回来,都是默默返回营地,虽然朝廷有赏赐,回到营地可以尽情庆祝,可像今天这种荣耀,他们从来没有过。
只有少数武官将领才有机会走进城门,接受百姓的欢呼。
现在不一样了,皇上突然下旨修建忠烈祠,也就是说,每一位出征的将士,哪怕战死沙场,都有机会走进城门,接受后世子孙的供奉。
这一刻,不管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还是从军数十载的老将,不管是一腔热血的青年,还是被岁月磨砺油滑的老卒,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大明虽然没有废除了前朝的等级制,却划分了户籍,军户向来是被人瞧不起的。
对于他们这些丘八来说,忠烈祠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放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将士们欢呼起来,群臣却沉默了。
特别是文臣,大明朝是科举取士,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就为了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一飞冲天。
可是现在,他们看到武将正在崛起,隐隐感觉自己的地位不保。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感觉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将士们热情高涨,拥着朱祁镇从安定门进城。
沿街百姓焚香膜拜,手捧香炉,只等着亲眼瞻仰凯旋而归的皇帝。
坊间早就传言,大明皇帝带着三千人深入大漠,在瓦剌后方杀的七进七出,传的神乎其神。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已经开讲了,但是他们可不敢提皇帝名讳,只说西汉时期,年仅十七岁的青年将军霍去病亲率八百骑兵奔袭数百里,直捣匈奴大本营,杀敌两千余人,一战成神,受封冠军侯。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自然也知道说书先生指的是谁,如今听说圣驾回京,一个个都排好了队,只等着能沾一沾真龙气运。
三千营进了城,身前还有文武百官,便放慢了速度,不过百姓们没有一丝不耐烦,对凯旋的将士怎么看都觉得看不够。
若是有些家里子弟在队伍中的人,更是激动不已,时不时指点一下,大声跟身边乡邻介绍着,这是他们子弟的队伍。
终于,皇帝的圣驾到了,欢迎仪式也达到了顶峰。
看到百姓们的反响,胡濙喃喃自言道:“皇上成熟了!”
开始他还觉得皇上此举有些胡闹,带着两千大军穿城而过,简直就是无视京城安危,宣布建造忠烈祠,更是让他有些错愕。
忠烈祠将用来供奉为国战死沙场将士,这一举动立马收尽军民之心,此时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很难想象会落得什么下场。
两千人马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沿着主街道一路来到崇文门,转而向西,最终来到大明门。
至此,三千营停下脚步,列成整齐的方阵。
李珍策马上前,高声道:“三千营集结完毕,请皇上指示!”
朱祁镇翻身上马,抽出腰间宝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他看着底下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还有绵延不绝斡难河,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以及永远刮不完的北风。
“明军威武!”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千名将士齐声高呼,其声铿锵有力,直穿云霄。
朱祁镇很满意,通过这场战斗的历练,三千营早已成长为一支百战精兵,大明百年积累下来的弊病已现,无论军政农商,从上到下,必须改革,现在有了三千营做底牌,军队的建设就好办多了。
“李珍,安排将士们回驻地,今晚好好犒劳一下!”
“臣遵旨!”
接下来,百官拥着朱祁镇进宫,孙太后和钱皇后已经等待多时,方才听到宫外震天的喊声,早已激动的热泪盈眶。
现如今看到皇上平安归来,眼泪更是止不住。
朱祁镇先给孙太后请安,然后看向钱皇后,此时正哭的梨花带雨,人见犹怜。
不得不说,大明的皇后颜值就是高,记忆中十八号还是有几分姿色的,可是比起面前的钱皇后,算了,没法比……
奉天殿上,百官觐见,正统皇帝亲征归来后的第一次朝会正式开始。
朱祁镇也没跟大家客气,上来直接宣布了三件事。
其一,修建忠烈祠,这个在进城之前就已经讲过了。
其二,所有将士论功行赏,死伤者的后续安置和抚恤工作。
其三,清查王振党羽,但凡和王振走得近的,一律严查。
群臣对第二和第三点没什么意见,打仗么,打赢了自然要论功行赏,至于清查王振党羽,其实朝中百官早就看王振不顺眼了,只是碍于王振势力太大,是真的干不过。
但是,对于第一条,修建忠烈祠,却出现了分歧。
礼部尚书胡濙率先说道:“臣遍阅祖宗礼法,却不知忠烈祠该用何种规格,若皇上体恤前线的将士,臣建议多给些封赏就是了!”
朱祁镇面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还没等他说话,张辅先忍不住站了出来。
“胡尚书此言差矣,修建忠烈祠是我朝百年大计,岂是区区封赏能够比拟的?”
胡濙黑着脸说道:“忠烈祠此事没有成例,皇上宽慰那些兵丁的话,又怎么能当真!”
“简直一派胡言!”张辅指着胡濙的鼻子反驳道,“将士们浴血沙场,难道连一个祠堂的资格都不配吗?”
胡濙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不是不配,是朝廷如今财政紧张,每年要支应九边的军费,各处的灾情,早已是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钱来,如果草草修建,更是对将士的不尊重,王尚书,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