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11章

作者:孤独麦客

丁会闻言起身,叹道:“夏王用兵,持重老辣,无懈可击,早已神往。不想为人亦这般胸怀宽广,罪将感激涕零,都不知该怎么说话了。”

另外一边,唐州幕府随军要籍裴远正与张濬言笑晏晏。

张濬有些担忧,害怕邵树德翻旧账。但说实话,他俩之间好像也没啥仇怨。张濬当年东逃,更多的是出于对朝廷赐死的恐惧,以及和朱全忠关系不错。

“张司马劝丁公降顺,此功大焉。”裴远说道:“佑国军接受整编之后,还有大用。”

张濬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君乃唐州幕僚,敢问佑国军降折令公耶?降夏王耶?”

“折令公亦夏王属部。”裴远看着张濬的眼睛,说道。

“明白了。”张濬行礼致谢。

“做好打杨行密的准备。夏王先前有言,若丁会全师来降,可任蕲州刺史、团练使”裴远又叮嘱了一句。

张濬了然。蕲州是杨行密的地盘,这个刺史的位置还得自己去打,不但要打下蕲州,一路上还得攻下黄州。

这个结果比预计的要好,完全可以接受。对夏军而言,这种安排也是非常合理的。

佑国军毕竟是宣武衙军的老底子,让他们去打汴州,不是不可以,但总让人有些担心阵前倒戈什么的,虽然可能性已经不是很大。

如今去打杨行密倒是刚刚正好。彼此又不认识,也没任何交情可言,丁会急于表现,当然要卖点力气了。

而郾城佑国军投降之后,许州大战就只剩下唯一一个残余了:屯兵涡口的杨师厚部万余人。但他只是个小角色,已然影响不到大局。

※※※※※※

朱珍已经率军回返济阴。

他先到校场督促了一番捧日、捧圣两军的训练,及至午时,才返回了军府。

应该说,朱珍还是很有练兵能力的。捧日、捧圣两军也不全是新兵,至少有三成是招募亡散得来的老兵。

朱珍也很善于抚兵,他能叫得上很多人的名字,能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慷慨,经常赏赐军士,因此很得军心。

曹州行营所辖兵马分亲军、衙军、州县兵三大体系。

朱珍以前其实只是个指挥官,并没有直辖多少兵马。朱全忠对他很不放心,派了邓季筠、张存敬二人钳制他。前者统领曹州行营步军,即左右突将军、左右衙内军,后者统率骑兵,即左右德胜军、亲骑军、捉生军、踏白都等。

朱珍当然不会甘心当个有名无实的都指挥使了。事实上几年来他一直在力求改变,首先是建英武都亲军,规模千人上下。这是一次试探,但也说得过去,堂堂方面大帅,连个直属嫡系部队都没有,像话吗?

朱全忠对此默许。他没有能力管太多了,控制力下降必然会产生这种结果。

去年下半年邵树德三路伐梁,朱全忠焦头烂额,战局空前不利。朱珍下令曹、滑、单三州富户献金,截留部分上缴汴州的钱粮,又对往来商旅征收重税,新建捧日、捧圣两军,共二十个指挥,计两万人。

同时派人至河北、淄青市马,得千余匹。自然而然地,英武都的规模再一次扩大了,目前已经步卒三千、骑卒一千。

不消多说,这是一种极其跋扈的军阀行为。换其他时候,朱全忠是断然无法容忍的,定然要严肃处理。但眼下嘛,他不但不能处理,相反还要极力拉拢。

这世道啊,就是如此现实。

曹州行营其实还有一些州县兵,总规模不大,八千人左右,由徐州降将刘知俊统率,屯于濮州雷泽县,是防备郓镇的一线部队。

刘知俊这人,朱珍看不透他,笼络起来总感觉不是很通畅。但他很确定,刘知俊绝对不是什么忠心耿耿之辈,野心其实相当不小。

不过也无所谓了。刘知俊的那点兵,虽然经常征战,比一般的州县兵能打,但他也没放在眼里。而今的重点还是突将、衙内二军,几年来他也安插了不少自己人,再加上本就遍布军中的旧识、旧部,他有信心在关键时刻掌控住部队,前提是去除一大阻碍。

“大帅,邓将军来了。”亲将走了进来,禀报道。

“知道该怎么办吗?”朱珍的目光有如实质,沉声问道。

“明白。”亲将毫不犹豫地说道。

“退下吧,莫要出差错。”

“遵命。”

邓季筠很快进了帐,一边走,一边道:“都将,我探得消息,汴州城外的贼骑大为减少,还请速速点齐大军,西进解围——”

邓季筠说一半就停下了,因为他发现朱珍在悠然自得地煮着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坐下吧,稍安勿躁。”朱珍笑道。

“军情紧急,早去一日,汴人便得一日安寝,都头怎还坐得住?”邓季筠坐了下来,嘴里兀自喋喋不休。

“邓将军以为,梁地局势如何?”朱珍继续慢条斯理地添加着香料,貌似无意地问道。

“庞都将大军遭到围困,怕是不妙。”邓季筠实话实说。

“可我听闻庞师古大败,生死不知。梁王与邵树德战于蔡水,不利而还。”朱珍又道。

“这——”邓季筠有些吃惊,但仔细想想,却是大有可能之事。

“既如此,都将便该率军西进,与梁王汇合,共保汴州。”邓季筠急道:“迟恐不利啊!”

朱珍看了邓季筠两眼,叹道:“梁王败局已定,君不为自己考虑么?”

邓季筠先是一愣,继而起身,神色大变。

“来人,送邓将军一程。”朱珍话音刚落,数十英武都甲士便涌了进来,丝毫不废话,刀斧直接砍到了邓季筠身上。

“我本不欲害君,奈何,奈何。”看着躺在地上死不瞑目的邓季筠,朱珍摇头叹道。

第092章 调整

五月十二,邵树德在扶沟大会诸军,重新调整作战方向。

首先是罢洛阳行营、唐州行营,组建许州行营。

行营都指挥使为折宗本,领威胜军、淮宁军、天德军、铁骑军、定难军、佑国军、坚锐军、河南府州兵,总计不下十万步骑,主要作战任务是攻取颍、亳、宋三州,同时给予汴州方向压力。

土团乡夫,一律罢遣。等他们赶回家中,差不多可以忙夏收了。

天柱、武威、赤水、天雄、归德、护国、顺义、飞龙等军,返回驻地休整。从去年正月开始算起,在外征战快一年半了,再不回趟家也不像话。

武兴、固镇二军及镇国军一部两万余人开往河南,听候调遣。

镇国军本有三万人,已经调了五千至前线补充损耗,四月底又来五千人,同样补充战损,如今还剩两万,再调一半,大概剩下万把人守御潼关。

从中可以看出,邵树德帐下轮换的兵力不少,这就是底蕴——前线支撑不起太多的人马,但我换着来总行吧?

另外,他还下令送前线各型马一万五千余匹至广成泽牧场、一万匹至龙陂监。一方面恢复这两个牧场的规模,一方面减少前线粮食消耗。

沙苑监有三万匹马,除了还给朝廷的外,其余两万多匹养好膘的马尽数东调,一万匹送往广成泽,一万余匹至军中。

如此一来,虢州、河阳牧场各有马三万,广成泽有马两万五千余,龙陂监有马一万。侍卫亲军将马匹全部转交给铁骑、定难二军,这两军一万八千人有马四万匹,继续在前线活动。

打了一年多,物资消耗极大,一些州县百姓也极为疲敝,急需喘口气。这时候,自然能省一点就省一点了。

邵树德自领侍卫亲军万人坐镇后方,充当预备队。

嗯,侍卫亲军已经变成了步兵。不过他们的骑马本领本来就和铁骑军这类职业武人不好比,毕竟是农闲训练、农忙耕牧的乡勇。严格说起来,他们中步兵的比例很高,虽然步战本领也不咋地就是了。

当然说他们是乡勇过分了。真实战力应该还是比乡勇强的,与州县兵一个等级,而且装备精良,打仗比较勇敢。邵树德打算亲自抓一抓他们的技艺训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我欲筹建濮州行营。”扶沟县郊外,邵树德对李唐宾说道:“待亳、宋等州攻下,铁林军本月底就会抵达河南,届时我将这两万多人交给你带到东线,可别出岔子。”

李唐宾一惊,道:“铁林军乃大王亲军……”

“他们也该打打仗了。”邵树德叹了口气,道:“再不见见血,就要废了。趁着这会还有大量积年血战的老兵带着,让新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立尸场。”

“铁林军、飞龙军右厢,暂以此两部为基干核心,辅以大量降兵,攻郓、兖、青三镇。”

“至于降兵,这次俘获了不少,超过三万五千,都是宣武衙兵,战力不俗。只要解决了士气问题,他们——”邵树德看了一眼李唐宾,道:“不比你最偏爱的天柱军差。”

李唐宾背生汗津,不知道夏王这么说是何意。最近和天柱军的旧部确实过从甚密,该克制一下了。

“降兵……”邵树德翻身上马,沉吟了一下,道:“我已下令尽数发往汝州整编。至于怎么个整编法,军府还在商议。”

邵树德原本是打算集结十支以上的主力部队,然后来个全军大整编,以十余万夏军的体量,消化六七万梁兵。如今看来,竟然缺少这么一个契机,降兵也分散在各处,没法集中。

丁会、郭绍宾二人的部队是成建制投降,目前也在成建制使用,以后还得想办法慢慢消化了,不然总是个隐患。

“另者,小心魏博。”邵树德扬起马鞭,刚要离开,突又说道:“郓镇军乱,魏博脱不了干系。你去濮州后,多留一份心眼。”

“遵命。”李唐宾应道。

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罗弘信关键时刻反悔,不许梁汉颙率部返回河阳,这态度就很不好。

不过暂时他不是主攻方向。

朱全忠还在垂死挣扎,不足为虑。下一步进攻方向是郓、兖、青三镇,打下这几处,就全有河南道了。

而且郓、兖、青三镇很肥,人口众多,比关内道、河东道、山南道这些地方强多了,经济、技术、文化也更发达。三镇在巢乱以前有十万出头的军队,这会应该相差不多,也就十几万罢了,而且战斗力大概率无法和以前比,尤其是郓、兖二镇。

吃下这几处,天下何人能敌?

※※※※※※

乾宁四年五月十四,杨行密兴高采烈地进了安州城。

前前后后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围城也好几个月了,在围三阙一的攻势下,终于击破了这座州城,杀刺史折佑,玉山都指挥使时瓒窜逃。同时,他们还趁势攻破了礼山关,获得了进攻大别山北的通道,总之成果还是非常大的。

“安州一下,该杀杜洪这厮了。”

“杜洪没多少人马了,安州一败,他就闭门不出,跟个老乌龟一样。”

“杜洪名为节度使,实为鄂州刺史,他有什么本事出战?”

“岳州也可以趁机拿下。水网密布之地,正好发挥咱们的水师优势。北人的水师,五百艘战船都打不过咱们五十艘。”

“或可过礼山关北上淮西。”

部将们济济一堂,七嘴八舌,兴致热烈。

杨行密含笑看着大家,心情也很愉快。打下安州为第一喜事,经过多年锤炼,淮军战斗力与日俱增是第二喜事,内部士气高昂,精诚团结是第三喜事。有此三喜,宁不畅快耶?

“先回师休整。”杨行密笑道:“将士们出战日久,颇为想家。至于刺安之人选……”

说到这里,杨行密扫了一眼堂下。

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高勖,舒州人,有仁者之心,爱惜百姓。

幕府宾客戴友规,庐州人,行军征战,出谋划策,当为袁袭后第一人。

李神福,洺州人,当年跟随高骈南下追剿黄巢的北地武人,现楚州刺史,屡立战功。

李涛,赵州人,幕府衙将,当年跟随高骈南下的北地武人,作战勇猛。

袁祯,陈州人,幕府衙将,银枪都指挥使,高骈旧部。

刘威,庐州人,原本也是一大军头,因败于氏叔琮之手,被贬为牙校。这次出征,他军前效力,功劳不小,杨行密还是很喜欢他的。

刘存,唐州人,幕府衙将,骁勇彪悍,每战克敌,功勋卓著,高骈旧部。

此外还有黄州刺史瞿章,以及黑云都系统的海州人徐温、蔡人柴再用、李简、李厚等。

上一篇:我的系统不正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