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754章

作者:疯神狂想

外壁釉下模印缠枝莲纹和变形莲瓣纹。

口沿下饰青花弦线和朵花纹,圈足外墙有青花弦线4道,圈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

感觉应该是没问题,陈文哲利用张股做的器胚碗,上了一层孔雀绿釉。

之前烧制过孔雀绿釉碗盘碟,有成功的,有失败的,现在他已经很有把握。

所以,这次他又仿制了一件名品。

这一件孔雀绿釉碗的纹饰、器型都是明·弘治时期的特征,而真品珍品在故宫博物馆的馆藏。

这件孔雀绿釉碗要想烧制成功,一定要在经高温素烧过的涩胎上挂釉后,复入窑在氧化气氛下焙烧而成,釉烧温度大约为1200度。

之前烧制这种精品孔雀绿釉瓷器,随机性太大,很难一次性烧制成功。

可现在已经不同,现在陈文哲想要增加成功率,就需要有点技术。

技术不是在工艺、配方之上,而是在烧窑技术之上。

如果不是看到那件武三送的碎瓷片的烧制过程,陈文哲还真没想到。

当年景镇烧造孔雀绿釉瓷器,是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在窑炉后边烟囱根部,此处温度恰好符合孔雀绿釉瓷器的烧成温度。

这样的技巧,只能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烧制,巧合之下发现窑炉后边烟囱根部放置的孔雀绿釉瓷器,每次都烧制成功,这才会总结出这种小技巧。

技巧虽然没难度,可以说是一层纸,捅破了谁都会。

但是,没有凑巧发现之前,这样的小技巧,谁能想到?

而更加凑巧的还有窑变,窑变瓷,从来都不是想要得到就能得到的。

要知道窑变釉,并不是人力可以为之,而且出窑后的色泽,还要让世人心醉,就更不简单。

因此,窑变釉一直有着窑变无双的美赞。

而所谓的窑变釉,是指器物在烧造过程中,由于釉料的配方等原因出现了非人为能控制的,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因此也有“窑变无双”的俗语说法。

古籍《稗史汇编》中记载:“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窑变釉是由于窑内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者还原作用,瓷器出窑之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

在古代,窑变釉的出现,并不受人为控制,只是出于偶然间烧造出现的结果。

窑变釉瓷器的形态非常特别,釉色又非常美丽,但是当时的古人并没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

所以并不晓得其形成的真正原理,只是大概了解,是由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

古人又没有更好的名称命名,所以直接称之为“窑变釉”。

现代人跟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追索其原理,让人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弄清楚窑变釉变化的原因。

如果能够把这些窑变的原因,全都弄清楚,可不止是能够烧制出一种祭红窑变,青釉窑变也可以肖想一下。

要知道最早的窑变,在唐代之前的一些青釉瓷器上,就已经出现过。

我国宋代的钧窑釉,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窑变釉。

这些窑变的釉色,有深有浅,或者红中泛紫,或者紫中含青,变幻莫测,如鬼斧神工般。

清代康熙时期的郎窑红,因窑变现象会出现郎窑绿和反郎窑;

豇豆红因窑变现象,会形成苹果绿和苹果青。

清代雍正时期还出现了窑变花釉,总之十分美丽,璀璨夺目。

但是最初的窑变釉瓷器,并不为古人所接受。

尤其是皇家贵族更加认为,出现了窑变意味着不吉祥。

因此许多优美的器物,都被直接砸碎。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古人对窑变釉的认识和了解也逐步加深,后来的古人们更加喜爱这种独具魅力的瓷器釉色。

尤其是清代康熙时期和乾隆时期,窑变釉已经被皇家视为一种祥瑞,甚至官窑还专门生产这种色釉瓷器。

第1090章 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

窑变,从一开始的不详,到后来的祥瑞,其实就是一个古人逐渐认识窑变原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不断提升,开始让窑变变得可控。

也就是说,后来的人,已经可以人为控制窑变,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古籍《南窑笔记》中记载:清代烧造的窑变釉瓷,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发展,而并非人为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

但是根据当时的烧造技术推测,已经可以人为配置釉料,并自由控制好火候,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普遍规律。

如康熙时期的郎窑红、郎窑绿、豇豆红、苹果绿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陈文哲想要仿制的苹果青釉和郎窑绿,就是通过郎窑红和豇豆红窑变形成的。

清代雍正时期,历代名窑名瓷被大量仿制,其中窑变釉瓷器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提升。

当时的督陶官唐英,找到了宋代钧窑瓷器釉料的配制方法,并在皇室的支持下恢复了仿钧瓷的生产。

宋代钧红釉瓷,又称之为“玫瑰紫”。

清代雍正时期仿钧红釉瓷,主要有碗、盘、瓶、罐、洗、盆、尊等。

仿制的效果也十分逼真,与真器十分相像。

其中最出名第一种窑变釉,就是窑变花釉。

窑变花釉是仿钧釉的一种,又称之为“钧红花釉”。

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蓝白交错的美丽颜色,画面内容十分丰富,无所不有。

窑变釉,说到底也就是一些器物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导致色彩各异。

其实主要是因为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在经过氧化以及还原作用下,瓷器就有可能在出窑后,出现了意外的釉色效果。

绿色釉瓷器之中,苹果青釉就是一种窑变瓷,而它就是豇豆红窑变出的瓷器。

从红釉,变成了绿釉,这样的窑变更加难得,更何况最后窑变的结果还很漂亮,这就更加珍贵。

而这种苹果绿釉,其实有两种,一种就是豇豆红,或者说是祭红的一种窑变。

烧成时釉中的铜,大部分被氧化而形成深浅不一的绿色。

一般在浅绿色底上杂有深绿色斑点,少数地方微泛红色,酷似新鲜苹果,故名。

另有一种在开片的白瓷器上,加绿色的釉上彩制品,也叫“苹果绿”。

两者本质不同,易于辨别,更容易分别烧制。

这两种苹果绿很好区分的,因为一种是以铜为呈色剂。

而另外一种普通青釉,则是我国传统的色釉,是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

也就是说,制作之时,一种实用含有铁元素的釉料,烧制出来之后,就是普通的苹果青釉。

而另外一种,就是使用铜元素,这其实也是一种铜红釉的烧制方法,只不过是含有的铜元素更多、烧制温度也更高,让本来可以烧制出铜红色釉的瓷器,变成了苹果青釉。

这样的窑变,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不能把握的,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者说对于掌握了现代、古代烧制工艺的陈文哲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釉料配方、窑温控制,对于陈文哲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所以他想要窑变釉瓷器苹果青釉瓷,也就没有任何难度。

虽然知道原理,知道为什么可以窑变,但是真想要烧制出合格的窑变釉瓷器,还需要烧过之后,才能知道会不会成功。

在这一点上,陈文哲极其谨慎,因为他很清楚,单色釉全变,他能够把握。

但是一些细节的变化,他却没法把握。

比如在古代,人们还是无法知道窑变的原因,把窑变认为“怪胎”,为什么是怪胎?

因为一些瓷器是局部窑变,而且窑变的还很漂亮。

正是这种窑变,让每一件器物更有了自身的特色,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

这种随机的窑变,谁也没法完全把控,只能是看天意。

最主要的是,这些窑变,都是在最后一步烧成之时出现的。

所以,烧成是窑变釉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

这项工序中的每个细节的微妙变化,都直接影响到窑变的效果。

比如装窑时产品摆放的位置有差,装窑产品的稠密或稀少,烧窑时的燃料质量的优劣等等。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烧窑之时,窑炉内部还原气氛的轻重,温度是否合适,烧的时间长短,熄火后冷却的速度,气候如何和工艺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窑变效果。

陈文哲现在算得上是融合上下五千年的制瓷工艺,再加上现代科技加持,让他对于窑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只不过,如果想要古代随机出现的美丽窑变效果,还是需要运气。

窑变釉在历史文化中,一直具有收藏价值,其原因在于窑变釉的制作难度。

高温窑变釉的形成,有“千窑难得一宝”之说,难度很高。

古时候的人也说,“窑变无双”,意思就是窑变釉的变化莫测,成品独一无二。

特别是高温下,窑变釉的流动性极大,很难有效控制形成具象的纹样。

比如窑变釉中的,如“波涛翻滚”,“釉俱五色”。

这两种效果,其实就是釉的流动性强,变化丰富,层次分明,犹如上善流动运行的水有活力,很灵活。

而在唐朝之时,窑变釉线条起伏多变,釉中各种颜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具有动感,美感十足。

那时的窑变,有的如孔雀翎羽一般,璀璨夺目,实在是玄妙。

而除了这些效果,还有窑变如灿烂云霞,如春花秋云,如万马奔腾。

这样的瓷器,人们将之视为大气之物,常常摆设在家中重要位置,而这是窑变釉瓷器的实用价值。

只不过,想要得到大气之物,需要运气的成分太高。

因为你即便是掌握了各种颜色釉的调配、绘制工艺和烧成温度等规律,制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所以从事高温颜色釉彩绘,更像是一种艺术探险。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晚唐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