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有几间草屋、几亩薄田的人是富农。
只有几间房屋,但没有田地的人,在古代被称之为“流”。
只有田地,但没有房屋的人,在古代被称之为“氓”。
既没有房子也没有田地的人,在古代被称为“流氓”。
“寒门”在古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
因为“寒门”中最穷的人家,也会有一些微薄的产业,并且有房屋和田地。
第1769章 七十二疑冢
寒门子弟们即使不读书,基本上也是衣食不愁的。
如果不因外力遭到破坏的话,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还有一些“寒门”是祖上曾经做过大官,非常富贵,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
其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上,没有从前那么优越了。
但即使如此,家中还是有些家底的,只要后辈努力,还是有复起之时的。
所以,在古代,“寒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
它有一定的社会等级,也不是现代人所认为的,只要是家境贫穷的人家都算是寒门。
因为古代的寒门,是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支撑的。
古代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明确的,在科举制开始之前,朝中的重要官职一般是由世家大族之间轮流任职。
世家大族之外的人,是很难有机会出任朝廷的高官要职的。
即便进入了朝廷,出任的也是一些不重要的职务或者被外放。
科举制开始之后,读书人通过数十年寒窗苦读,一路考试,终于金榜题名。
在古代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做官,寒门子弟更是希望通过读书做官,来兴旺自己的家族。
另一些寒门子弟则不喜欢做官,喜欢随性自在。
比如:陶渊明不喜欢做官,就选择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
徐霞客也不喜欢读书做官,一生选择了游历四方。
但是在这里你要知道,徐霞客可不是穷人,因为穷人可没钱旅游。
还有,当时的徐霞客虽然没有做官,但是他的社会地位在那里摆着。
比如他出门旅游,来到了一座大山之前,他可以征发徭役,让人给他抬轿、做饭等等。
也就是说,他当年上山旅游,是被人免费抬着上去的,而且中间的一些琐碎事物,都是当地穷人来帮着完成的。
这就是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当然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这么高的地位,但是从此可见一斑。
而在汉代、三国、唐宋时期,读书的学生可没有多少穷人。
比如名人韩愈的学生们,家世优越的学生们生活富足无忧,有人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
家世寒微的学生们生活较为艰苦,他们认为读书的用途非常大,因此也积极请教师长学问,也不认为向师长请教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后来,社会经济逐渐稳定,阶层固化也越来越严重。
这时供养读书人需要大量的费用,尚有一些家底的寒门,还可以勉强供养一名读书人。
所以,没有家底支撑的贫苦人家,根本无法供养供养读书人。
因此,在古代普通老百姓是很难供养一名读书人的,而寒门尚有财力可以供养读书人。
天下无易成之业,亦无不可成之业,各守乃业,则业无不成。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传奇,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故事。
古代阶级制度严格,人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受到等级限制,因此人们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现代,虽然人们依旧需要首先解决自身和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问题。
但是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职业的选择也变得更多。
因此,只要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一定会获得一番成就。
成功不被定义,每个人和每个人成功的领域不一样,获得成功的年龄也不一样。
有人是数学天才,就像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
有人是医学天才,就像顾方舟和屠呦呦;
有人是农业学家,就像袁隆平爷爷。
那么在三国时期呢?周瑜年纪轻轻就能力出众,被东吴两代主公赏识。
更早的商周时期,姜子牙年近一百,才有幸获得周文王的发掘和倚重。
也许有些人,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自身足够努力,但确实是运气不佳,苦难似乎只看中他一个人,使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
但是,老话说,遭多大的罪就会享多大的福,也许正是人生所经历的这些苦难磨练了人的意志,为日后的有所成就磨练出了一把斩断荆棘的刀。
人生就如同做菜,缺一味调料,少一种食材,欠缺一些火候,最终的口感都会不一样。
想要做出口感绝佳的好菜,需要的不仅仅是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练习,更需要花心思去认真钻研。
经过反复钻研和尝试之后,积少成多、某天突然之间灵光一现,自然就会做出比之前口感更好的菜。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寒门也好、豪门也好,过往的辉煌并不代表以后的全部,过往的困窘也同样不能代表以后的全部。
就像清朝乾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王鸣盛,幼年家贫,寒冷的冬季,只能穿一件破旧的棉袄御寒,受尽白眼。
可是他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更努力读书,后来学有所成,最终做到了内阁学士。
由此可见,只要吃苦耐劳、奋发努力,即使是出身贫寒,也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反之,如果拥有极佳的天赋或者极度优渥的生活条件,但是自身却不努力。最终只会是跌入泥潭。
因此,无论是寒门,或是豪门,亦或是不如寒门的人,都要努力。
回归正题,还是说三国时期的曹操。
他就算是再崇尚薄葬,也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曹操墓不一样。
如果说那座被认为是真墓的曹操墓,是因为被盗的厉害,从而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薄葬,那还算是合理解释。
但是,如果根据专家解释,说薄葬是曹操生前一直提倡的,那就纯属自以为是。
当然,曹操生前十分节俭,甚至他一直提倡的节俭生活。
但是,他死了之后,他的后人就真的把他薄薄的葬了?这可是大不孝。
还有,有人说他提倡薄葬,是因为他早年参与过盗墓活动有关。
这也是一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不合理。
如果真的是薄葬,那么他为什么要弄出个七十二疑冢?
有建设七十二座疑冢耗费的钱财,还算薄葬?
如果说害怕被人报复,后人会把他挖出来鞭尸,那么可以看一看成吉思汗铁木真啊。
害怕被鞭尸、甚至是挫骨扬灰,把自己的墓葬藏得好一点不就可以了?
第1770章 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再说被盗,2009年,南河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AY市西高穴村南部的被盗东汉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而此时发掘出来了什么呢?看看曹操的薄葬。
这座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
它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
安阳高陵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
考古发现墓葬被多次盗掘,破环严重。
但仍出土了一批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骨器、漆器、瓷器、釉陶器、陶器、石器等文物。
据统计,出土可复原的遗物约400件。
这就是薄葬?相对于一位帝王,这绝对是薄葬,而且是薄的可怜。
如果说这么一座古墓是真曹操墓,那么其他疑冢呢?
曹操疑冢的相关资料很少见,甚至有所谓千年之谜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被证伪,认为是假的。
因为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
他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阳洛。
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
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至于是不是真的,这个很难判定,但是现在很多人公认,就是认为是假的。
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传天下。
这个传说能让人相信,更是因为确实有众多墓冢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
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宋代以后进一步强化。
宋代后期,宋金对峙,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
金朝干脆就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