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但是这座金银窖藏不但建有规整的窖,而且摆放的非常合理。
最主要的是深埋地下,由此看来是发生了一些很大的事情,但是自己又不可控。
这样吧这批金银带走,又很扎眼让人引起怀疑。
结合这些线索发现在“绍熙改元”之后,彭州的确发生了很大的事件。
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军队占领成都附近,大批川省人开始逃亡。
肯定是窖藏主人得知蒙古兵南下的消息,于是就将多年积聚的金银器埋藏好,想等战乱过后再取出来。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再也没能回来,于是就静静的留下来了。
而先前的窖藏,也都是同样的情景,比如之前的董府窖藏。
从其铭文可以看出,这批器物有多个产地。
多为南方,亦有部分器物产地为川省。
有官作,亦有民作。
多数器物,肯定也属于一个大家族,因为少量器物之上的铭文为“齐”。
所以,这些器物应该是一家齐姓家族所有。
这批器物形制多样,器形复杂,多成套成组,器物上有明显的工艺痕迹,这为研究宋代金银器提供了优质的资料。
像是这样的事情,国内发现的肯定不少。
不说川省,其他地方也时常发生,如果说比较重要的,那就要属金陵的一次发现。
在金陵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出土的金器,是迄今为止全国考古发现最重的一件。
1982年2月10日,春节刚过,盱眙县南窑庄的村民们开始疏通沟渠,为春耕做准备。
村里有个青年叫万以全,他新婚不久,要照顾完怀孕的妻子,所以来到工地最晚。
因而得到了一段最高、也是淤泥最多的地。
这条小沟只有一米多宽,万以全第一锹挖下去,就碰到了一件破碎的铜盆。
接着就是一个大泥块,在被甩到岸上,还特别沉。
他蹲下去查看,抹去泥,一件黄澄澄的金兽露了出来。
金兽底部的凹陷处,还嵌着几块金币。
第1762章 神奇宝藏
在大哥万以才的帮助下,兄弟俩又在金兽下方挖到一只铜壶,壶内塞满闪闪发光的金币。
兄弟俩知晓挖到了宝贝,便抱起宝贝一口气跑回了家,闩上大门,在水桶里清洗,然后放进箱子里。
不久,四邻八乡的群众闻讯纷纷赶来看宝,足足聚集了三千人。
当日中午,正在家中吃饭的盱眙县有关部门接到报案,称有人挖到大量黄金。
之后立即派人带着照相机,开上吉普车奔波了35里路后到了南窑庄。
只见万家三间茅屋被围得水泄不通,万家的树上、草垛上爬满了人,嚷嚷着要看宝贝。
在拥挤中,万家的树甚至被人折断,窗户被人推掉,鸡圈被人踩塌。
人群中竟还有人高喊:“有关部门来了不怕,他们拿不走,大家挖到的,大家分!”
万以全的父亲趴在放宝箱子上“护宝”,他大喊:“赶紧来人哪,救命啊,屋子要被人挤倒了!”
之后在大队书记、队长则拼命维持秩序下,有关部门才挤进万家门。
面对混乱的局面,他们当机立断,将万家的方桌抬到门口,抱起铜壶站在桌上喊:“就一个破壶,有什么看的?”
他们一面向老百姓宣传文物法规,一面迅速将文物搬到车上,运到县里,藏进了银行金库。
很快这条爆炸新闻,就在金陵的媒体上发表。
时任金陵博物院办公室主任的徐湖平,立即向院长姚迁汇报。
南博遂派考古部的李文明,和钱锋两人赶到盱眙。
专家在银行见到了这批珍宝,经过鉴别清点,铜壶内共9块半金饼,重2864克;
15块马蹄金、麟趾金,重达4845克;
11块金版楚国钱币“郢爰”,重达3260克。
金兽加上金块的黄金总重量,超过了20千克。
当时,银行已将此消息上报给神都。
而人民银行的钱币博物馆内,正缺少楚国的钱币“郢爰”。
所以他们也立即派人来征调,且答应给盱眙30多万资金补偿。
神都、金陵两地遂展开了一场“钱币”和“文物”的争夺战。
很快,南博工作人员手持苏江府的文件,和淮阴地委盖章的公文,连夜赶往盱眙取宝。
这已是他们第三次前往盱眙,在荷枪实弹的有关人员的护送下,终于将这批国宝运抵金陵。
金兽现在是金陵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是迄今为止全国考古发现的最重的一件金器。
它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
它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宽17.8厘米,长得怪模怪样。
金陵博物院院藏的10件国宝级文物中,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壶”与“郢爰”、“金兽”这三件,都是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出土。
这是当地农民一锹挖出来的惊世大发现,许多考古队员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运气。
而像是这样的时间,在国内时有发生,比如号称神奇宝藏的化机厂宋代瓷器窖藏。
章山洛水,钟灵毓秀。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什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其瑰丽的文物艺术,承载着什邡历史之魂,璀璨耀眼,熠熠生辉。
自桂圆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开始,这方灵土孕育的众多商周遗迹,便与三星堆文明同根共源,交织出一幅多彩多姿纵贯千年的历史画卷。
可以说,这一片大地之上,隐藏着太多的宝贝。
1972年2月,乍暖还寒。
两路口(今马祖镇)境内川省化工机械厂基建工地上机声隆隆,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忽然,有人惊呼,有东西。
其他人迅速围拢过来观看,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惊呆了。
只见距地表一米多深的地方,一个巨型的陶制缸,呈现在众人眼中。
而在里面重重叠叠堆放了很多青、白色瓷器。
见此情形,众人不敢再动,工地负责人吩咐大家保护好现场,随即停工,向县文化部门报告。
一个小时后,相关人员赶到现场,他们小心翼翼清理开周边的泥土,对瓷器进行仔细清查。
只见有碗、盘、杯、碟、瓶、盏、洗、盂等,其中碗、盘、碟居多,杯、瓶、盏、洗、盂数量较少。
这是一座宋代窖藏,里面的瓷器很多都是龙泉窑的作品,比如宋龙泉窑瓷碗。
这种瓷碗口径8.8厘米,底径4厘米,高3.4厘米。
算是最为普通的宋代瓷器,而稍微好点的有不少瓷瓶。
像是宋代龙泉窑瓷瓶,口径6.7厘米,底径5厘米,高16.3厘米。
更好的作品当然也有,比如宋龙泉窑盘口竹节长颈瓷瓶。
听名字就能大体看出其制造工艺,这种瓶子口径10.3厘米,底径10.5厘米,高31.2厘米。
这批瓷器在地下沉睡数百年,历经朝代更迭,躲过战乱兵燹,于20世纪重见天日,令人大饱眼福。
化机厂一窖藏出土了280余件宋代瓷器的消息,瞬间传遍大街小巷,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瓷器的来源、年代、窑口、器型等方面。
省文物专家为攻克这些难题,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
这批瓷器保存完好、堆放齐整,显然是有意窖藏于地下。
其中影青划花碗、影青划花大碗、青釉莲瓣纹碗、青釉玄纹盘口瓶等瓷器造型独特,釉色莹润光洁,不失为瓷器中的精品。
翻阅文献资料,结合这批瓷器的造型、花纹、釉色、装饰方法,专家推断这不是一个窑口的东西。
影青划花碗、影青瓷盘等具有JDZ窑的特点;
其中一部分瓷器,又和北方定窑的风格相似。
有可能是因战乱,北方定窑遭破坏,烧制定窑的工人南迁景镇,仿定窑的烧造技术,烧成的影青瓷器。
故它既有景镇影青瓷的特征,又和定窑的瓷器相仿。
此外,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碗、青釉瓷碟等瓷器胎骨厚重,釉厚而莹润,具有明显的龙泉窑特征;
虾青釉瓷盏,色泽青中泛黄,造型简朴,推测为耀州窑瓷器。
这么多瓷器为何会在什邡出土?文物专家通过查阅史料,深入细致的研究,揭开了这个谜。
第1763章 萨珊王朝,别样之美
据宋史记载,汉州德阳郡领县四,雒、什、绵、德。
什邡属汉州,为当时的富庶地。
两路口(今马祖镇)位于县城西北,为当时的交通要道。
唐末五代时,川省经济相当发达,当时就有“扬一益二”之称。
至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蜀商在当时的商业中非常活跃。
由于蜀商的往返贩运,在商品中占重要地位的瓷器,无疑也会被大量带入四川,进入什邡。
南宋后期,蒙古族南侵,川蜀地区是宋军和蒙古军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