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第1737章 铜贝鎏金
精致金属币的价值,特别是纪念币,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版别上。
即精制币和普制都氧化以后,是否还能区分出是两个不同的版别。
指望用包装的不同,来区别版别,是缺少钱币收藏基本知识的。
铜镍合金精制币币边没有倒角,这个区别和氧化无关。
该合金本身氧化速度慢,即便氧化了,从币面也能看到明显区别。
比如一些精制币,就算全部都氧化了,呈灰色,但基本不影响价值的。
钢芯镀镍精制币正常保存,我估计100年内不会出现明显氧化,所以不用讨论氧化问题。
黄铜合金从01年才开始,在普通纪念币上使用。
由于普制币的工艺比较好,喷砂和抛光都有,使得精制和普制的币面区别不太大。
如果氧化了,币面的区别会更小。
币边的区别分两种情况,一是生肖有字母“J”的区别,二是其他品种都没有区别,包括奥运纪念币。
紫铜合金币的普制币,都没有喷砂,和精制币有明显的视觉差别。
但氧化以后,区别会变小,币边没有区别。
影响精制币收藏价值的因素很多,对于收藏者来说,一定要全面、系统收藏,缺少哪个品种都不完整。
“不止是简单的古代金币,现代的一些纪念币居然也有,而且保存的十分专业!”
当看完了一座地窖之中的藏品,陈文哲只能是十分感慨。
那些盗墓分子充分发挥了狡兔三窟的古训,把他们的财富隐藏在了一座座地窖、古墓当中。
如果没有作弊手段,单纯的审问,还真问不出来,因为这是他们下半辈子的保障。
盗墓再多,也不过判个十年八年,最多二十年,他们总会出来的。
出来之时,如果年纪大了,怎么生活?还不得靠以前的积累?
现在看来,他们积累的也太多了。
当然,只要陈文哲认真查看,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窝点隐藏财富,完全是因为这些盗墓贼都不齐心。
这些人当中,最多也就两三个人就是一个小团伙。
也就是在做大案的时候,他们才会凑在一起。
这些人甚至还会互通有无,比如收藏金银器的,他就可以用青铜器什么的交换同行的东西。
这也算是串货吧?除了他们自己收藏,也会根据自己客户的需要而跟同行串货。
“卖出去的就算了,这些隐藏的赃物,他们就不用想了,跟国家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放在我的博物馆之中展出,大不了在我去世之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对于这些赃物,陈文哲已经有了想法,那就是他活着只是,放在自己手中美滋滋一段时间。
等他死了,那就全部教给国家,那个时候他就管不了了。
至于儿孙的财富,他们肯定是不会缺少的。
“保存的还不错,甚至是十分专业!”
看着藏在一处特别修复过的地窖,陈文哲还真有点佩服那些盗墓分子,他们对于古董的保存,真的十分专业。
不要以为黄金制品就不需要好好保存了,因为保存不好,也是会印象价值的。
比如黄金制品,一般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表面。
因为手上有汗渍会污染到金币表面,最好用密封的塑料把金币密封起来。
这样观赏起来也比较方便,也起到不让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到金币的表面。
尽量不要碰撞,因为相互碰撞容易留下痕迹。
如果金币弄脏了,要放在温皂水中略微的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干后用软布轻轻擦干它,最后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尽量不要用碱性很强的水冲洗,也不要用刷子刷。
碱性的溶液,将很容易给金币表面造成腐蚀。
还有,要在金币储藏的地方放置变色硅胶,它主要起到吸取潮气的作用;
在干燥时,硅胶为蓝色,吸取到潮气后就会变为红色。
最好还是放到具有防腐防潮的保险柜里,这些那些盗墓分子可都做的十分到位。
“意外发现了楚国金币,还有现代纪念币,那么有没有我国的其他时代的金币,肯定有,总不可能他们只找到了国内千年前的楚国金币吧?”
既然感觉还有藏匿地点,陈文哲自然不会放过。
所以,他会更加细致的回溯。
果然,很快他就发现了一系列的金币,居然战国时期的金币都有,这应该是我国最早发现的金币了吧?
陈文哲很清楚,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金币了!
我国古代使用的金币是什么样子的,还真不一定有人知道,最起码大部分是不知道的,因为根本就见不到。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非常发达。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使用金子的传统了。
汉代的金缕玉衣等等,更将金子发扬光大!
那么,我国古代的金币都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铜贝鎏金,可认真的说,铜贝鎏金不算是金币。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我国将黄金用于钱币最早的一种钱币。
既然有铜贝鎏金,那么就肯定有铜贝币。
铜贝币是继原始贝币之后,产生的新币种。
它没有脱离原始贝型,延续了对贝壳形制的摹仿。
西周时期铜贝币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货币,铜贝币具有更适于流通的耐久性和价值衡定性。
西周时期铜贝币,为追求对天然贝壳的毕肖仿照,仍以椭圆形为基本造型。
腹面仿贝壳制造出一条弧度凹线,背部隆起,不饰纹饰。
铸造完毕,再予铜贝外层通体鎏金,增强铜贝作为货币的价值属性。
鎏金铜贝市面少有交易,市场估价在人民币80元左右。
由于年代久远,大部鎏金铜贝外层金层已经剥落,保存时更须加留意。
往往这种鎏金的贝币规格很小,一般直径只有两厘米。
贝产于海,殷商时能够千里迢迢运到中原地区的海贝,数量极其有限。
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
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海贝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就用仿制品来代替,有了骨贝、蚌贝、玉贝、石贝、陶贝等的出现。
第1738章 佛背金币
到了商代晚期,青铜贝也横空出世了。
在西方,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被认为是金属铸币的发明者。
而商代的铜贝,比吕底亚人的铸币,还要早几百年,可以称为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
作为货币,铜贝具有更适于流通的耐久性和价值衡定性。
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并没有脱离原始贝型,分空心、实心两种。
腹面仿贝壳制造出一条凹槽,分直齿或曲齿两种,隐约可见齿纹。
背部隆起,不饰纹饰。
有的上面凿一小洞,方便把几个贝穿在一起。
对于商代的贝币来说,虽然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一次就出土了近7000枚天然海贝,可目前来看这种天然海贝的价值不是很高,但收藏市场上并不太多见。
商周时期的铜贝,目前在收藏市场上很难遇到。
因为当时的青铜,仍被视为上等之材。
能拥有青铜制品者,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臣子若能获得赏赐的铜贝,那可是极大荣耀。
到了春秋时期又出现了包金贝,就是在铜贝表面包上一层极薄的金箔,不但美观,还增加了价值体现。
这就是战国鎏金贝币,就是陈文哲第一眼就看到的,十分显眼的古代金币。
对于鎏金贝来说,具体的制作步骤是铸成铜贝后,再于铜贝外层通体鎏金。
经过如此处理的鎏金铜贝虽历经沧桑,表层许多地方有所剥落,但仍然显得华贵璀璨,令人爱不释手。
鎏金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这种工艺亦称火镀金、涂金、镀金、度金、流金等。
就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后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
商周时期,似乎还不掌握鎏金技术。
从已出土的文物上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这项工艺。
如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文物中,“鼎”和鎏金铜带钩等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
北河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其鎏金技术已相当成熟。
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
鎏金贝目前市场上少有交易,因为存世不多,鲜有面世,使得不少玩了多年钱币的藏友也还没有见过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