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017章

作者:疯神狂想

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条的浅描并用。

动物比较写实,人物则是图案化的,几何形的。

折衷的岩画,多描绘骑马、骑象或步行和金属使用。

最主要的是,古人都特别重视自己驯养的野兽。

所以,不管那一地区的岩画,或者说是象形文字,都少不了兽形。

比如大汶口文化,这以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

因首先发现于齐鲁泰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南河。

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征明显,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

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最起码已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都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前身。

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可以判定,万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半图象的图画、花纹符号。

当然,兽形的岩画、字形,也都不少。

再说回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个跟其他象形文字,区别还是很大的。

就算是很古老的类似岩画的象形文字,也是有其文明特点的。

像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经过上万年前的图画、花纹发展,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左右,产生成体系。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象形文字才脱离岩画,成为真正的文字,这就是圣书字。

它同苏美尔文、古印三文以及我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

后来的埃及象形文字,是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表意符号,是用图画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概念或定义。

但是表意符号都不能表示字的发音,因此古埃及人又发明了表音符号。

表音符号也是一些图形,它共有24个子音,在这一基础上,又构成了大批的双子音和三子音。

如口为单子音,发“Y”的音,燕子为双子音,发“Wr”音,甲虫为三子音,发“hpr”音等。

但这些发音都表示不止一种意思,为了有所区分,古代埃及人又发明了部首符号。

这种部首符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范畴的符号,类似于汉字中的部首偏旁。

第1470章 罗塞塔碑

绝大多数的埃及文字,都有部首符号。

这种文字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

这样的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代埃及历史的不同阶段,埃及的象形文字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出现过多次变化。

中王国时期出现过祭司体,后期埃及时出现过民书体。

在罗马统治期间,又出现了科普特文字。

这是用改造过希借字母,书写的埃及文字。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代埃及文字没能发展成字母文字。

但是,古代埃及文字却对腓尼基字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纪元前1500~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崛起的腓尼基人与埃及人进行交易。

这时饱学的腓尼基僧侣们,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写成有秩序的字母,帮助其商贸往来。

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

那么,近代这种文字又是怎被发现的?

这就跟陈文哲手中的这块石板,有点关系了!

陈文哲怀疑,他手中的这块石板,也是一块类似罗塞达石碑的东西。

甚至陈文哲都怀疑,这也许就是罗塞达石碑的一部分?

罗塞达石碑,对于研究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可实在是太重要了。

正是由于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和一些人对埃及象形文字解读的成功,才使古埃及历史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这种文字还是十分好认的,因为特征十分明显。

像陈文哲这种喜欢古董的专业人士,认识一点象形文字,真的不是事。

像是甲骨文、钟鼎文,都很难辨认。

再说,博学应该是古董鉴定师的标配。

陈文哲就知道,圣书字有3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

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器物上的庄严字体,同时也是3种字体的总称。

其符号外形很像图画,但实际上大都早已失去象形功能。

碑铭体是装饰性的正体,僧侣体是实用的草体,主要用于宗教写经,这两种字体的内部结构完全一致。

大众体又称书信体或土俗体,它是僧侣体的简化形式。

既然认出来了,手中石板的来历很不简单,那么这种东西,又是怎么出现在国内?居然还被李天强买到手了?

要说起来,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现,也很偶然。

那是在三百多年前,好像是在1799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他手下的一名军官布夏尔,带领士兵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

碑上用两种文字,三种字体,刻着同一篇碑文。

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亦称民书体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

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之为“罗塞塔碑”的著名石碑。

要想真正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和历史,就必须要读懂埃及的象形文字。

所以,发现“罗塞塔碑”的消息在当时的《埃及通讯》报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注意。

他们纷纷试图译解碑上的文字,而碑上的希腊文很快就被读通了。

碑中间的那段文字也很快就被确认,那是古埃及的民书体文字。

但是,尽管学者们能借助碑上的希腊文,领悟到象形文字和民书文字的含义,却依然没有解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谜。

令人惊奇的是,年仅11岁的法国少年商博良,决心揭开“罗塞塔碑”上古埃及文字的秘密。

他想让石碑说话,告诉人们古埃及的秘密。

为了读懂埃及象形文字,他勤奋工作了21年。

商博良发现,古埃及人写国王名字时,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划上粗线。

“罗塞塔碑”上也有用线条框起来的文字,是不是国王的名字呢?

经过不断探索,商博良终于对照着希腊文,读通了埃及国王托勒密和王后克里奥帕特拉这两个象形文字。

它们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拼读出来。

商博良由此确信,象形文字中的图形符号,总的来说,代表的是发音的辅音符号。

经过努力,到了1822年,这个在1000多年期间,始终令人茫然不解的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终于被商博良解开了。

原来,“罗塞塔碑”上的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斐斯城的僧侣们,给当时的国王写的一封歌功颂德的感激信。

这位国王,就是第十五王朝法老托勒密。

他登上国王宝座后不久,取消了僧侣们欠交的税款,并为神庙开辟了新的财源。

他对神庙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给僧侣们带来了一系列好处。

所以很快赢得了僧侣们的敬仰,于是僧侣们写了这封感激信,并用三种字体写的两种文字,刻在这块黑色玄武岩碑石上。

小小的罗塞塔城,由于有了这块借以解开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碑石,而举世闻名。

不过,这块著名的碑石,早已不在该城,它被收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了。

这么有名的一块石碑,陈文哲知道很正常。

但是,突然之间一块巴掌大小,铭刻着很像是“罗塞塔碑”上的碑文的破石板,那就很有意思了。

陈文哲自然想确定一下,这到底是不是“罗塞塔碑”上的一部分。

所以,他自自然然的使用了回溯技能。

当然,当着李天强和陈星辰的面,他也不可能从头到尾看一遍这块石板的历史。

所以,他就挑选近代,也就是发现这块石板的历史片段观看。

这么一看,他还真就轻易发现了历史真相。

挑选好了时间段,很容易就能有所发现。

因为标志物实在是太明显了,陈文哲首先看到的就是一队士兵。

他们在挖掘什么的,突然铛的一声,一个士兵的铁铲碰到一块坚硬的东西。

他俯下身子,用手摸了摸,立即惊喜地开始呐喊。

虽然听不到他喊道的什么,但是陈文哲清楚的看到,他们发现了埋藏宝物的石箱。

第1471章 神庙的潜浮雕

随着士兵的一声喊,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又都兴奋起来,七手八脚地帮着挖掘下去。

然而挖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块上面布满文字的大石板,而且是一块没用的破石板。

这些法兰西人懊丧地嘟囔着,看表情很是沮丧。

没办法,这就是现代很多白精粉们粉的白皮,他们三百年前的祖先,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