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897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他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继续道:“可饶州站在一年之内,却让人力暴涨了数倍,而且下官以为,将来……人力只会越来越珍贵,如今,修铁路需要人力,兴建的作坊需要人力,货栈和码头上,搬抬货物也需人力,甚至铁路的运营,还有学堂、医学院、巡检所都需人力,这人力怎会不水涨船高呢?”

说到这里,他勾唇笑道:“正因为人力价格大涨,以至于……以往,那如草芥一般的人力,现如今已轻易寻不到了,只会送一封书信,却教一个奴仆,辗转数百里甚至上千里,来回奔走,此等事……据下官所知,便是不少士绅人家,也已开始有些肉疼。”

张安世颔首,不吝夸赞道:“原来如此,倒是你观察入微,本王反而没有想到。”

胡穆笑了起来:“说来惭愧,当初使唤这些草芥般人力的,正是下官这样的人。”

张安世咳嗽一声,干笑起来。

好吧,大哥不笑二哥,我张安世也没好到哪里去。

胡穆随即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道:“除此之外,就是直隶和江西等地,铁路兴起,不只百姓开始出行,那商贾也开始越走越远。除此之外,大量人离乡务工,这些人……也不再像从前的百姓一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这务工之人,虽也贫困,不少人……平日里节衣缩食,却大多能吃饱喝足,每月扣扣索索,也能节省一些余钱。”

“何况他们本就离乡,本就有书信的需求……倘若新政继续这样下去,下官甚至以为……需要传递书信之人,可能会比今日的需求更多十倍、百倍……”

张安世听罢,更是点头,眼中不自觉地浮出欣赏之色,胡广这儿子,确实是个实干型的!若不是摸清了这里头的许多弯弯尧尧,又怎会说的如此头头是道。

于是道:“倒真没想到,你能想这样多。”

胡穆谦虚道:“这都不是下官想的,其实只是阅历,在铁路司里,有不少人四处请托人传递书信,其中甚是不便,一方面,是总是麻烦别人,另一方面,这受托之人,并非专职传递书信,因而沿途若是遗失,亦或者没有送到,也是常有的事,以至不少消息不能传达,反而滋生许多遗憾。下官在饶州站,目睹过许多这样的事,因而才受启发。”

张安世其实还担心,这邮政所的业务问题,虽然他还是有一些信心的,毕竟……在电话出现之前,邮政本身就有利可图,只是随着各种传递消息的手段兴起之后,这才渐渐没落。

但是现在从胡穆口中得知的情况……足以让张安世放心了。

说到底,是工商的兴起,出现了大量背井离乡之人,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了一定消费能力的人,而这些人,正是邮政的主要业务人群。

张安世想了想,便又向胡穆问道:“这寄托包裹之类的事,可有吗?”

胡穆如实道:“有,但不多。”

张安世皱眉道:“这是为何?”

胡穆道:“这毕竟涉及到的乃是财货,而财货的问题就在于,寄托他人,难免有所风险。”

张安世笑了起来,便道:“看来这只是信用问题了,倘若能取信于人,那么……这样的事,必定会多起来。”

胡穆深以为然地点头道:“若如此,倒还真是如此,下官也这般认为。”

张安世抖擞精神,道:“本王欲在铁道部之下,设邮政司,其规模,与各处的铁路司相当,当然,此事已奏报了陛下,陛下对此,极力赞成,打算这件事,教宫中和栖霞商行来负责其钱粮开支,当然……宫中和栖霞商行既出了银子,那么收益和所得,自然也归宫中和栖霞商行!”

说到这里,张安世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即便又道:“此番……本王打算以你们为骨干,用原有的驿站作为根底,你们先好好整肃一番,而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照着胡穆方才说的那样,多想一想可承接的业务,又该如何运营,甚或者……是否可以借托于铁路司……”

“总而言之,什么想法都可以有,什么都可以尝试,可有一条……本王要的是将这邮政司,变成第二个铁路,要有盈利。除此之外,又要完成朝廷的职责,你们如何看?”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

其实来之前,他们想过很多可能,但是万万没想到,宋王殿下竟是为了这个让自己来的。

一听殿下的话,有人振奋,也有人有所疑虑。

张安世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微笑道:“胡穆,这邮政司的第一任转运使,就教你来办,此事我会奏请陛下,你这转运使,与各省铁路司的大使地位相等,你要知晓,即便皇孙殿下,也不过是江西铁路司大使而已。”

胡穆骇然,直接吓了一跳。

虽然皇孙地位还是比他这转运使高的,毕竟人家还兼任了一个铁道部的侍郎呢。

可即便如此……还是让他大为震惊,毕竟他从前不过是区区的典吏,虽然早就有传闻,此次他立了大功,又封了爵,极有可能,他会成为某站的站长,必定能够高升。

可这某站的站长,和铁路司的大使比起来,还是差了数级,哪里想到,他此番进京,居然要主持如此的要害。

心里虽是激动,却还是道:“殿下,下官的资历……”

张安世觉得一个人做事能够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倒是难得。

于是张安世对胡穆这厮的印象又好了几分,笑了笑道:“问题就出在这里,这邮政司初建,百废待兴,要忙的事多着呢,有资历的……年纪都老大不小了,教他们挪窝,来干这等吃力的事,本王倒有些不忍心。”

“你还年轻,而且在饶州站时,本王就见你能奋不顾身,可见……是肯做这拼命三郎的,再者说了,你的功考,不只陛下过目过,本王也看了,行事确实细致入微,本王所言的以上种种,都是本王最终决心教你来承担此大任的心思。”

张安世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事……从前也有,但不多,以后……只怕更加凤毛麟角了。这邮政司,现在是众矢之的,你别以为自己一朝高升,可实际上,其中的凶险,想来你也知晓,不知多少人,都在盯着呢,但凡出了一丁半点的差错,只怕就要震动天下,招致无数人的议论,正因如此……你也莫要以为,这就是什么好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胡穆也只剩下感激涕零了。

一个人……自己崇敬之人,却能如此信任自己,将如此重大干系的事交托在自己的手中,这对于胡穆这样但凡颇有志气的人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了。

于是不自觉的,他眼里热泪盈眶,此时终不免想到,为何会有人说一生飘零,只恨未逢明主之类的话了。

此等被人信重的感觉,哪怕对于胡穆这等人而言,也足以产生交托性命之心。

于是胡穆心悦诚服地拜倒道:“下官敢不尽力,若有疏失,愿提头来见!今日之后,下官与邮政司便息息相关,事成,则一荣俱荣,不成,则下官请死。”

张安世微笑,竟没有和他寒暄客套什么“呀呀呀,你怎么好端端的说这样晦气的话”亦或者:“本王怎舍得你死”之类的话。

而是微笑着,点点头。

这算是军令状,要记下。

张安世随即开始交付职责和使命,他取出一份,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章程,随即开始让他们传阅。

在座之人,无不激动,低头看着章程,细细领会。

张安世板起脸来道:“其他的安排,明日你们自行去铁道部,接受任状,随后……便开始办公,怎么办事,本王不管,本王只要结果!”

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

胡穆等人领命,便不再多留,一一告辞出了张安世的值房。

胡穆随着人流,正待要出文渊阁。

身后却有怯怯的声音:“公子稍等。”

回头一看,却是一个舍人。

于是胡穆只好驻足。

那舍人道:“胡公想请公子去一趟……”

胡穆没吭声,只举目看了周遭一眼,而后语气平淡地道:“请回复胡公,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胡某还有事,告辞。”

说着,随着人流,满怀着满腔的热血,走了。

这舍人愣在原地老半天,竟瞠目结舌得说不出话来。

一转眼,整个文渊阁沸腾了。

连一向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金幼孜也憋不住,偷偷跑去寻解缙和杨荣,道:“听说了没?胡家的公子,不为胡公所动,很是生分,倒是……对宋王……”

他声音越来越轻。

解缙道:“我怎听说胡穆那小子,都要喊宋王叫爹了……”

杨荣震惊得张大了眼睛,道:“有这样的事?这……这怎么得了。”

解缙道:“老夫也只是道听途说。”

说着压低声音,道:“周舍人和人嚼舌根,老夫途径时,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

“那胡公咋办?”金幼孜饶有兴趣地道。

“一山不容二虎。”杨荣道:“一子不事二父。”

解缙咳嗽:“会不会是……这其实是胡公的谋划,授意胡穆那小子这样做,借此……与宋王……”

金幼孜和杨荣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解缙。

解缙就是解缙,肠子里好像是山路十八弯一样,这样阴暗的心思也有。

被二人直晃晃的眼神看着,解缙也自觉得失言,脸上掠过尴尬,只好干笑一声。

杨荣倒是气定神闲地回应:“胡公想不了这么深的,所以这肯定与胡公无关。”

这胡广的性情,大家还是有所了解的,于是解缙和金幼孜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杨荣又道:“老夫倒是见着那胡穆出了张安世的值房时,热泪盈眶……哎……现在的年轻人,真看不懂。就是不知这胡公……”

杨荣露出担忧之色,毕竟同僚一场,不晓得胡公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金幼孜道:“胡公或许不知道呢?”

解缙摇头:“那胡穆,当着人的面,拒绝要见胡公,来了文渊阁,对他的父亲不理不睬,还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胡公这还看不透吗?”

金幼孜道:“假若胡公当真就看不透呢?”

解缙:“……”

杨荣:“……”

他们居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竟当真思考起来。

“咳咳咳……人来了……”杨荣出言低声提醒。

却见胡广竟也来书斋了,三人立即恢复了没事人的样子,咳嗽此起彼伏,都低头喝茶。

胡广落座,看着倒是像没事人一般,道:“哎呀,喝茶也不叫老夫。”

面对刚刚背后道人是非的主人公,杨荣还是有几分心虚的,勉强扯出一些笑容道:“怕你还有案牍公务在身。”

胡广笑了笑道:“是怕我糟蹋了这好茶。”

这话倒是一下子令大家心情放松了下来,众人便都笑起来。

今儿金幼孜难得多话,道:“胡公,方才来文渊阁的,可是令公子?方才我倒瞧见了,倒是生的相貌堂堂,器宇轩昂。”

胡广摆出一副忧色,随即又露出没事人的样子:“犬子教人见笑了。”

胡广说到这里,心里不禁沉甸甸的。

其实他是略有担心的,原本鼓足了勇气,还是想着,儿子来都来了,终要父子见一面,这才教舍人去传唤。

谁晓得,这逆子直接大喇喇地走了,丢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这令胡广这个做爹的,颇觉得威严受损。

可他更担心的是……自己这儿子,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于是……只好按捺下心里的不快,转而变成了忧心。

“对了,邮政司的章程,宋王殿下已上奏了,陛下亲自批了红,命铁道部酌情处置,不必奏报,我等需拟出旨来。”胡广突的道。

金幼孜道:“这旨意,老夫来拟吧。”

“也好。”众人点头。

胡广顿了顿,又道:“你们说,这邮政司……换了一个招牌,真能清除以往的弊病吗?可别到时,连驿站都不如了。”

众人便又都笑。

杨荣道:“其实在老夫看来,宋王这一次,事情办错了。”

胡广倒是收拾了糟糕的心情,神情认真起来,看着杨荣道:“还请杨公赐教。”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