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650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胡广道:“陛下……这……”

朱棣突然大吼一声:“入他娘,这账目……核算过吗?”

胡广猛地给吓了一惊。

可这是询问显然是对那通政司说的。

通政司的宦官忙叩首道:“户部那边理应核算过,应该不会有错。”

朱棣禁不住道:“可怕,太可怕了。”

见众臣一头雾水。

朱棣转而道:“今岁……右都督府银税便有九百七十五万,粮税三百万石……这何止是冠绝天下,便是满天下的钱粮加起来,也不如他这右都督府!”

此言一出,众人错愕,竟是说不出话来。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应该是自大明以来,第一次以一个右都督府,形同于布政使司的行政单位,单单税银,就远远超过了历年全天下银税数倍。

这种记录,已经不知该用什么来形容了。

而朝廷也必然大为宽裕,宽裕到什么程度呢?

照着以往一半上缴国库的情况来看,一个右都督府,直接给增加了纹银五百万两。

是往年银税的一倍。

可以说,夏原吉做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从未这样富裕过。

“怎会有这样多?”夏原吉真真是给吓了一跳,一时之间,竟是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朱棣道:“你问朕,朕还要问你这户部尚书,你这户部尚书尚不能了解实情,却来问朕?”

夏原吉:“……”

朱棣道:“话说回来,今岁也超出太多了,这数目,真是无法想象……来人……来人……赶紧召张安世来觐见。”

“是。”

那通政司的宦官听罢,叩首,忙不迭地告退而去。

朱棣这才看着众臣,道:“这一下子,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张安世……哈,这家伙,他是变戏法的不成?金卿家,你这戏法可远不如张卿。”

金忠:“……”

金忠被干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道:“陛下,臣不是变戏法的,臣从前确实知晓一些小术,可此道乃玄学……”

“好啦,好啦,朕知道了。”朱棣摆摆手,接着道:“朕没有瞧轻的意思,朕只是做一个比方。”

朱棣一面说,一面又道:“事有反常即为妖啊,朕……朕真的没有料到……诸卿……你们平日里不都是为一点钱粮而每日哀嚎吗?来,都来说一说,这右都督府,为何能有今日?”

其实大家都说不上来。

朱棣的目光则是看向了夏原吉。

夏原吉只好苦笑道:“陛下,这是新政的结果。”

朱棣却又问:“那么为何新政就会有此结果呢?”

“这……”夏原吉张了半天的嘴,却像是没话可说。

朱棣便瞪他一眼,带着些许恼怒道:“好好的学,不要将自己的脑袋埋在沙子里,如若不然,朕要户部有何用?”

一个多时辰过去,却是久久还不见张安世的人影。

就在君臣们不耐烦的时候,便又见那宦官快步进来,道:“禀陛下,已是去请了张都督,张都督正在赶来,只是……只是……”

这宦官一脸的迟疑,似乎很是纠结要不要说样子。

朱棣没耐心地道:“只是什么?”

看陛下像是不高兴了,这宦官这才忙道:“奴婢传陛下口谕的时候,张都督正在责罚上下的官吏,还有……让奴婢先将这些奏疏带了来,张都督说……若是奏疏不到,他羞于见陛下。”

朱棣挑了挑眉道:“奏疏?这么多奏疏?”

朱棣看着这宦官,手上的确抱着一摞摞的奏疏,不禁好奇起来,便道:“这家伙……竟还懂得上万言书了吗?看来近来挣钱的本事长进了不少,书也读了不少。”

朱棣捋起长袖,接着道:“取来朕看看。”

一份份奏疏,堆积如山一般,便放在了朱棣的案头上。

朱棣随意地取了其中一份,只细细一看,脸骤然之间,便拉了下来。

“请罪?”朱棣突然厉声大喝:“他们这是请的什么罪?”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一头雾水。

不过心细的杨荣,似乎一下子猜测到了什么,他眼眸眯着,心里暗暗摇头。

果然啊……要开始算账了!

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

听到朱棣怒吼咆哮。

那宦官已是魂不附体。

随即,这宦官才期期艾艾地道:“陛……陛下,栖霞那边……那边说……此次右都督府,迟滞呈送钱粮,耽误了这么多的时日,更是贻误了国计民生,这样的过错,实是万不应该。这定是右都督府上下,官吏们疏于实事,日渐懈怠的结果,威国公因此勃然大怒……说……说……”

朱棣:“……”

在朱棣的瞪视下,宦官哆哆嗦嗦地继续道:“说是……说是一定要严惩不贷,所以右都督府上下的官吏,都……都要罚俸一月,所有人都当以戴罪之身,面壁思过,决不能姑息。”

这宦官说罢,连忙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

好家伙……

杨荣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那夏原吉立即道:“陛下,臣未责问过威国公……”

这时候,哪里还能不撇清关系?

想想看,如此天大的功劳,张安世还带着官吏们一起请罪,甚至还要进行惩罚。

那天下的其他官吏是什么?

岂不一个个,都成了蛆虫?

夏原吉第一时间,便想着将户部摘出去。

他张安世请罪是他自愿的,跟户部没有关系,户部从始至终,都不曾对栖霞那边进行训斥过。

朱棣的脸色僵硬,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

这一张脸,变得越发的古怪。

原本他还兴高采烈的,可现在……却不由得不让朱棣深思了。

放眼天下,真正肯为朝廷分忧,上下同心勠力的,怕也只有右都督府上下的官吏了。

他们的政绩是实打实的,可就这些人,就因为耽误了呈送钱粮的情况,便请求自罚。

那么其他的官吏呢?

那些钱粮缴纳上来,不如右都督府十分之一,甚至百一,乃至于万一之人呢?

那些家伙们,居然心安理得,今日骂这个,明日骂那个,一个个口口声声,都是大忠诚,什么天日可鉴。

和张安世这上上下下的人相比,这些人……何止是无能,他们简直是禽兽不如!

世上的事,终是要对比的。

当满朝没有人立下不世功勋的人,那么不出错的人就是能臣。

可若是有了张安世这么个变态,哪怕立有微小功劳之人,也显得无能了。

于是朱棣越想越气,却是道:“叫那张安世来,这个家伙……右都督府上下官吏,如此勠力,他倒是敢卸磨杀驴,转过头要治他们的罪?若右都督府上下要罚,那么天下文臣皆可杀!”

此言一出。

夏原吉猛地打了个寒颤。

杨荣等人的脸色凝重起来,而就在此时,张安世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张安世快步走进来,理了理衣冠,才朝朱棣行礼道:“臣……”

朱棣不耐地挥手道:“你好端端的,责罚下吏做什么?”

“陛下,臣是有苦衷的啊。”张安世一脸委屈地道:“他们实在太教人失望了,好端端的夏税,竟让他们足足贻误了一个月之久!若不是户部催促,只怕还要继续躲懒下去!臣不愿为自己辩护,也不愿为讲理由,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请罪,要自罚,如若不然,朝廷的纲纪便荡然无存了!”

“臣……实在惭愧无分,万死之罪。这些年来,陛下以臣忠孝之苗,独宠臣下,既赠袭爵邑,又宠上将斧钺之任,兼领大州万里之任。如此殊荣,旷古未有。臣铸下这般大错。已是惶恐,念及……”

看张安世还要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朱棣嘴角抽了抽,挥挥手道:“好了,好了,别给朕拽文词了,这些鸟话,是谁教你的,是不是那个高祥?”

张安世一下子泄了气,便悻悻然地道:“是杨学士。”

“那个杨溥?”朱棣道。

张安世咳嗽一声,才又道:“其实这就是臣的意思,不过是请杨学士润色了一下。”

朱棣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地道:“是功是过,朕会不知吗?你揪着自己的一点小过失,如此小题大做,是什么意思?”

“这……”张安世惭愧地道:“毕竟有些事情没有办好,虽说人都有残缺,可臣与右都督府上下,不是总要三省吾身,才能对得住陛下的恩德吗?”

朱棣一时分不清这个家伙到底是个啥意思。

不过朱棣暂时顾不上这个,却是手指着案牍上的奏报道:“今岁的银税怎会这样多?”

张安世道:“陛下,因为工商发展了。”

“就因为如此?”朱棣挑眉道:“那去岁呢,去岁为何……”

张安世道:“因为长势极其迅猛。陛下可还记得……去岁开始修的铁路吗?”

朱棣落座,定了定神,此时也有了耐心,道:“你继续说下去。”

于是张安世道:“陛下只看到了臣四处借贷,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要钱,花了数百万银子,甚至做了花费数千万两纹银的铁路计划,当初陛下不是还心疼得很吗?”

朱棣脸上闪过一时尴尬,咳嗽一声道:“不要总是反诘,有事就说事。”

“陛下,新政之后,右都督府治下的逻辑变了。从前是以农为本,所以一切浪费的行为都是可耻的,因为奢靡和浪费,非但不会对天下带来好处,反而带来巨大的坏处。”

“可现如今,却大大不同,陛下,臣去岁投入了数百万两纹银修铁路,而且制定了未来数年数千万两纹银的投资计划,可这铁路,怎么修建呢?”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