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60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与此同时。

刑部尚书金纯,所带的三司人员,浩浩荡荡的,转眼之间已出了京城。

这一次的声势很浩大。

有刑部尚书领衔,所以除了数百快吏,还有刑部诸官,再加上都察院右都御史,大理寺少卿,他们为显自己雷厉风行,所以不敢坐车轿,纷纷都骑马而行。

只可惜,骑马只是做样子,因为平日里诸官并不曾骑马,所以这一路走走停停的,反而不如坐轿和坐车快捷。

没办法,金纯只好让一部快吏先行一步,而自己则带人殿后。

眼看着,宁国府就在眼前,众人实在疲惫,主要是那马总是不听话,好像较劲似的,总是不肯听从驾驭。

尤其是大理寺少卿朱兴,因为年纪大,坐在马上气喘吁吁,骨头都快要散架了,脸色极差。

好不容易到了驿站,才知一日走了十几里。

可没办法,实在熬不住了,只好歇下。

而刚刚进入驿站。

当地驿丞还未出来相迎。

却已有一人,在此等候了。

“下官吴之詹,见过金部堂。”

吴之詹跪下,一脸肃穆。

他没有戴翅帽,也没有穿官服,而是纶巾儒衫。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脸疲惫,好像一路都没有歇息。

金纯最讨厌的,就是自己外出公干,有当地的官吏跑来这儿凑热闹。

贵为刑部尚书,谁想结识你这区区县令、县尉、主簿?

当下,只和一旁的大理寺少卿朱兴,以及右都御史邓康,彼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的面上,依旧带笑,只是这带着笑意的眼底深处,却不由得带着几分讥讽。

金纯神色淡淡地道:“你是……”

“下官宣城县令。”

“宣城?”金纯挑眉道:“我们应该距离宣城还远吧,你既是宣城县令,守土有责,怎的好端端的,却跑来此?”

吴之詹抬头看了金纯一眼,他当然清楚,对方应该以为他是趁此来巴结了。

吴之詹一脸疲惫地道:“下官前来投案。”

此言一出,震惊了所有人。

金纯左右看了看,以他多年的经验,立即就明白这事有蹊跷。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对带来的侍卫道:“驿站这里,加强戒备,告诉当地的驿丞,让他们烧一些热水,预备好饭食,准备好几间房。不过半个时辰之内,不得来打扰。”

接着肃然着脸看了吴之詹道:“随我来。”

一盏茶之后,一切安排妥当。

进入了一间上房。

在这小厅里,金纯居中而坐,左右为右都御史邓康、大理寺少卿朱兴。

举起茶盏,金纯没有喝,而是道:“说罢。”

吴之詹只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却是道:“不敢说,请金部堂带我面圣,自陈其罪。”

金纯眉一挑,大怒道:“为何不敢说?”

“事太大,怕走漏消息。”

金纯冷笑:“我等也信不过吗?”

“信不过。”吴之詹道。

他斩钉截铁。

却一下子让金纯三人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们这时倒不是痛恨吴之詹。

而是以他们宦海浮沉多年的经验,知道一个县令,如果说出这番话,那么……一定是有天大的内幕。

甚至……

金纯眼里扑簌,晦暗不明,他更意识到……应该是吴之詹要检举和状告的人,一定非同一般,以至于连他们三人都不敢相信。

再加上他宣城县令的身份,那么他要检举之人,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金纯皱了皱眉,而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道:“蹇公可好?”

吴之詹却是顾左右而言他:“事关姚师傅的事。”

金纯先是一怔,随即豁然而起:“他在何处?”

“必须面圣。”吴之詹执着地道:“否则罪官死也不能说,除此之外……下官临行之前,已修了几封书信给自己的至亲和一些亲信,一旦下官有什么事,他们便会想尽办法前往京师,还天下一个真相。”

吴之詹是了解这个圈子的,他已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金纯也听明白了,皱眉道:“你认为本官人等,会包庇什么人?”

吴之詹只道:“不敢。”

金纯定定地看着他道:“我等的职责,就是来查出姚师傅的下落。”

吴之詹道:“面圣之后,一切就都可水落石出,事急矣,还请诸公早做决断。”

金纯冷笑道:“哼,你不说,我们去了宁国府,真相自明。”

吴之詹却是轻飘飘地道出了一句:“下官奉劝诸公,还是别去宁国府为好。”

金纯沉了沉眉道:“为何?”

“宁国府鼠疫渐生,诸公年迈,只怕……”

此言一出,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打了个激灵。

此时此刻,不需要再过多言语,他们已预感到,要出什么大事了。

至于那谈虎色变的鼠疫,在京城时,其实大家已经渐渐卸下了防备,没有什么忧虑。

可是万万没想到,宁国府……

这可是蹇公的治下。

其实……即便吴之詹没有透露出什么细节,可实际上,他们的心里,也已渐渐地明白事情的因果了。

金纯与邓康等人默然地交换眼神。

邓康道:“事情重大,该立即将此人押去京城,等候陛下裁处。”

倒是大理寺少卿朱兴有些犹豫,可想到若是不这样的话,就要去宁国府,而且在那里还可能会染上鼠疫。

于是再不敢过多的迟疑,便也道:“案情重大,既有一些眉目,不如先看此人见了陛下怎么说?”

金纯幽幽地叹了口气。

他隐隐察觉到不妙了,想到提拔自己的蹇义,他有些慌。

可到如今……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

最后只好道:“好,连夜回京。”

……

“宣威国公觐见。”

张安世此时在栖霞,在即将下值的时候,突然有宦官来。

张安世有点懵,于是道:“公公,是不是搞错了?这……天要黑了。”

这宦官和颜悦色地道:“这是陛下的口谕。”

对于陛下的诏令,张安世不敢怠慢,却是笑道:“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张安世一面说,一面动身。

他抵达午门的时候,却发现了金纯和一些不甚熟识的人也正好在此。

张安世假装没看见他们,抬头看天。

倒是金纯上来,给他行了个礼:“威国公,有礼。”

张安世想继续装看不到也不能够了,便打了个哈哈:“啊,好,好。”

好在很快,就有宦官打破了这个尴尬。

众人被宦官领着,鱼贯而入。

紧接着,张安世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这是在崇文大殿举行,这天都要黑了,既非廷议,在这里举行,实在匪夷所思啊!

而等到张安世入殿的时候,却发现,文渊阁,六部以及翰林院、都察院诸官都在此。

这就让张安世的心里就更狐疑了。

甚至……就连太子朱高炽也来了。

在张安世既好奇又满心狐疑的时候,朱棣阴沉着脸升座。

金纯等人在下定决心之后,便命人快马往京城送消息。他们虽已疲倦不堪,却也不敢怠慢,在后头也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

就在他们赶路的途中,朱棣这头得到了快报,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于是当机立断,举行了朝议。

此时,众人三呼万岁。

朱棣没有继续坐在御椅上,而是焦躁在殿上走了几步,才道:“哪一个是宣城县县令?”

本是不知何故的百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眼里都有着狐疑。

宣城县……

一人道:“臣乃宣城县县令吴之詹。”

朱棣深深地看了吴之詹一眼,才沉声道:“你要奏何事?”

“臣有万死之罪。”吴之詹微微低垂着头道:“特来请罪。”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