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界第一因 第349章

作者:裴屠狗

而他们所付出的,或许只是几袋米面,也可能更少。

毕竟,自卖为奴而求生者,在这年月也是比比皆是……

“杨千户。”

有声音传来,来人身着飞鱼服,不请而坐,自我介绍:“丘斩鱼,青州锦衣卫指挥佥事。”

“丘大人。”

杨狱点点头,这位职介要说还在他之上。

不过,这职位更似文职,掌军机与新晋锦衣卫的训练,在往常,是极少出青州城的。

“十日前,我收到祁副指挥使的翎鹰传信之时,还有些不信,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丘斩鱼凝视着眼前的少年人,心中难掩惊叹。

这数月以来,整个青州,再没一人比面前这位的名头更响亮了。

杨狱听多了恭维,此时心中早已波澜不惊,随口应付了一句,就问道:“徐老大人何在?”

“安抚民众,赈济灾民。”

丘斩鱼一指窗外:“杨大人可知,在我等进城之前,城中街道干的最多的买卖是什么?”

“是人!”

不等杨狱说话,他就回答了:“卖儿卖女,有的,一斗米,二八少女可随意挑选,无论你拿来做什么,都没人会管……”

“该杀!”

杨狱目光一沉。

“老大人也如此认为,半月以来,满城官吏已尽杀之了。不过,官吏好杀,那些这时候才自称‘百姓’的,却无法乱杀之。”

丘斩鱼回答后,取出一枚令牌,说明来意:“此来,是要替老大人要回那枚‘金豆子’。”

杨狱扫了一眼刻着徐字的令牌,点点头,手一翻,已自芥子空间中取出了那枚曾击溃了方其道的金豆子。

这豆子,非食材,非金也非铁,用过一次之后,就没了半点神异,不过因徐文纪有着交代,他自然保留着。

按着他的猜测,这豆子的造价必然极度昂贵,且通过某种方式后,可重复使用。

“正是此物。”

丘斩鱼松了口气,欲取,杨狱却合起手掌。

“不忙。”

杨狱把玩着那枚金豆子,发问:“关于此物,丘大人知晓多少。”

“老大人料事真准。”

抓了个空,丘斩鱼也不怒,笑着自怀中掏出一门薄薄的书册后,取走了金豆子,转身离去。

“又一本杂谈。”

杨狱抓起那册子,不由的眼前一亮。

这本,是神通杂谈!

第268章 我为神通主!

丘斩鱼离了春凤楼,接踵摩肩的拥挤街道中,也有人如泥鳅般挤过人群,几个转身,去到了城南宅院。

曾经络绎不绝的院落,此时已门可罗雀,半个月无人登门了。

那低矮汉子匆匆进去,直奔后院,看了一眼花园,微微犹豫后,还是转身来到了一处清幽小院。

“大人……”

低矮汉子跪倒在地,院落内,于忘海慢悠悠的浇灌着药材,闻言,问道:“他们在春风楼?”

“回大人。这几人自城外而来,除了几个道士之外,还抱着一个饥民,落脚春风楼,无人外出,丘斩鱼,去过其中。”

“丘斩鱼?”

于忘海放下水壶,摆摆手,让其出去。

另一侧,于万川似也得到音讯,匆匆而来,面上有着少见的喜色:“父亲,当是师父、师叔他们到了,我去接他们来府中!”不解。

“蠢!”

于忘海语气中尽是恨铁不成钢:“你去作甚?送死?还是供出老夫?”

“什,什么?”

于万川不解。

“你既知你师父入城,怎么就不知道同行而来的,还有一人?”

于忘海叹了口气,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于万川回过神了,低着头,有些羞愧难受,他着实是惊喜于老师的前来:“是,是还有一人,好像,好像是个锦衣卫?”

“那可不是个普通的锦衣卫,他是杨狱!”

于忘海面无表情。

“杨,杨狱?他,他不是六扇门的人吗?”

于万川有些发怔。

“可恨,就可恨在他是六扇门的人!”

于忘海咬牙。

他不是没想过杀掉此人,甚至可以说,许久前就想过,可方其道说要动手,他才罢手。

可谁知道……

“失败了?”

于万川终于反应过来:“他抓了师父他们?父亲,您一定要救救师父……啪!”

清脆而有力的一巴掌。

“父,父亲。”

于万川大口咳血,几乎被打懵了,三十年里,这还是他第一次挨打。

“那牛鼻子这些年,可正眼看过你一眼?!”

于忘海彻底失望,冷冷的命他禁足,拂袖离去,去寻仍在人工湖中心优哉游哉钓鱼的聂文洞了。

……

……

朝中有人好办事。

望着这薄薄的书卷,杨狱心中颇有体会。

有关于道果、神通的情报,无论在锦衣卫还是六扇门,都需要极高的权限才能调阅,真正的隐秘甚至只有在京都总部才有。

因为得来不易。

于寻常人而言,数十年前的历史已很难铭记,遑论上推三千年?

有关道果、神通的情报,绝大多数都被历史掩埋,想要挖掘出来,需要的人力与精力,是极为恐怖的。

短短的一句话,或许就是千百人辛苦多年才整理出来的。

是以,这薄薄的书卷,其价值之高,实则无可估量。

“道字缥缈而浩大,非人所能洞彻,余多年钻研,通读大内藏书楼经书万万卷,也难说有什么收获。”

开卷第一言,墨迹未干,是徐文纪新写下的。

“我将天地,比作大朝廷。将朝廷,比作小天地。”

这是第二句。

杨狱来了兴趣,继续往下看:“芸芸众生,为朝廷牧守,万物万灵,为天地统辖。道果,为天地之精粹,吾将之比作‘法理’,懂得法理,方可进位官身,官身,或可比作位阶!”

“以此类推,身居官位者,可掌握朝廷权柄,生杀大权,而有着位阶者,亦可掌握天地权柄,无尽威能。”

“此威能,或许就是神通!”

“有法理加持,身居官位者,才可把握阴阳,宰执天下。是以,得道果,晋位阶,执掌神通,三位一体,才可尽展神通之妙……”

“这比喻……”

杨狱心中一震,这比喻或许看起来浅薄,可细细想来,似乎还有着道理。

不过……

他心思转动,继续看。

“朝廷之中,诸官吏彼此间互有克制,故而,位阶等同,神通当有生克之理在内。”

“吾通读道藏,从其中见得有趣的一点。道、佛两家,似有持戒之说,神话之中,天神亦有天条束缚。

这,岂非像极了人世间的律法、道德?”

“无视律法与道德之官员,必遭反噬,故而,不守戒律之神佛,也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

杨狱细细品阅,心中不住咀嚼,思量着。

徐文纪的文字朴实,似乎在照顾自己,写的十分的浅显易懂,却又极为详尽,稍稍思量,他就品读出更多的东西来。

到此,前言结束。

之后,是徐文纪以一些他所听闻的神通为例,讲解神通的生克之道,不过,他所知的神通似也不多,比喻也很少。

更多的,则是他注释的一些,可考证的传说故事。

不过其中有一则故事,吸引了他的目光。

“斗法?”

杨狱心中喃喃。

书上言,应在千五百年前的唐时,有着一位了不起的道士,名唤‘净清山人’,此人身怀神通,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于民间有着极大的名头,故而被当时的唐皇请入皇宫。

上一篇:道士夜仗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