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70章

作者:重庆老Q

陆战队指挥官为牛虎,副队长为李发德,下设六个排,排长分别为原护卫充任,同时抽调陆军教习所部分学员,上午学习,下午随同陆战队进行合练。

“你会骑马?”在黑山堡外一处草甸训练场,牛虎瞪着眼睛看着面前这个才来没多久的瘦高明人移民。

“回上官的话,额会骑马。”傅锦彪小心的回答道。

“骑两圈看看。”牛虎面无表情的命令道。

“……让额骑马?”

“对,骑马溜一圈看看。”

傅锦彪不再多言,走到陆战队唯一的一匹马跟前,双手抓住缰绳,左脚踩蹬,右脚顺势抬起,一个非常漂亮的上马动作,先是让马小溜一会,随即逐渐加快速度,不一会便消失在草甸深处的林间。

“狗日的,不会骑马跑了吧?”李发德愣愣的看着骑马的队员窜入了远处的林间,不由喃喃地说道。

“他跑出去吃什么?吃自己呀!”牛虎说了一句,“倒是比咱们所有人的骑术都要高明!”

“该不会来汉洲以前,是个马匪吧。”

“也说不准。”

俩人正聊着,就见那个骑马队员又从远处驶了回来。

“这马不太好,力量不足,跑不快,无法冲阵,只能日常骑乘。”傅锦彪下马后,还不忘点评一下马的性能。

“这马本来就是拉车的,当然不能当战马。”李发德说道:“你这杀才,以前做什么的?”

“回上官的话,额以前大明陕北边军,后来是跟八大王的。”

“八大王?什么来头?”李发德不明所以。明末流民起义,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响亮的绰号。

“呃,就是攻破凤阳的那个八大王,张大帅(张献忠)!”

“那怎么到了俺们汉洲?”牛虎突然问道。

“额在攻庐州(今合肥)的时候,落了马,受了伤……”傅锦彪说着,不由低下了头。

牛虎和李发德立刻了然,流民一路攻伐,在战斗中落马受伤,不可能给你一定的条件去治疗养伤,定是被部伍抛下,然后四下躲藏,自己慢慢恢复。

“既然会骑马,那也会养马了。”牛虎问道。

“额会养马,也会照顾牲口。”

“那行,你退出陆战队吧,去给俺们养马,顺便训练几个骑手。”牛虎立刻做了决定。

“上官,是不是额犯错了。……你不要额了?”傅锦彪有些慌了,他这个人除了骑马杀人,似乎不会其他营生,所以,都督府在移民中宣布要征召部分陆战队人员时,他第一个来报名的。本来以为,凭着过硬的骑术,可以得到上官的青睐,继而可以出人投地。却不料,给开革了。

“你这个憨货!”李发德骂了一句,“7月去打那个土邦,都是山地密林,用不上骑兵的。倒是咱们汉洲,这建业城和黑山堡附近,草甸山谷不少,可以用骑兵巡查。狗日的,以后,汉洲的骑兵指挥,估摸就是你了!”

傅锦彪听了大喜,半跪在地,“上官放心,额一定会带出一队合格的骑兵,保证让附近的宵小之辈,无处藏匿!”

“明日,俺带你去找民政府的潘总管,给你指派一个养马的活计!”牛虎一把将傅锦彪提了起来,“到了汉洲,好好干,有你的好前程!”

“额知道!你们这,能吃饱饭,还能每天吃鱼。额会好好干!”傅锦彪拍着单薄的胸膛,说道。

目前,汉洲已经拥有十五匹马,骡子二十三头,驴子十八头,已经可以满足建业城和黑山堡之间的往来物资运输。因而,抽出几匹马四处探查巡视,也能勉强做到。不过,随着人口的陆续增加,黑山堡南边五公里处的农田开发,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后期,往来物资运输,必然会增大,对应的骡马等大牲口需求,也会增加。

“各排列阵,射击队列!四段击,准备!”每日,黑山堡外军事训练场,都会传来陆战队训练的口号,以及一阵一阵的排枪声。

“现在已经二月了,距离6月出发,还不到四个月。这二百多人,就只训练这么短时间,会不会太仓促了?”齐天陪着俞福坤在训练场外,看着陆战队进行各种战术操练。

记得在后世的时候,仅仅是大学生入学前的军训,长的有一个月,短的也有两周,似乎只是稍稍训练了队列和精神面貌。正规军队里,新兵训练都是三个月,后期的战术演练,乃至营伍之间的合成演练,最少都要一年多的时间,才堪堪能上战场。

当然,也有战争年代,塞把枪就可以上战场的。但那是依靠冷血的战场幸存率来练兵的,打一仗,剩一半人,算是一个兵了;再打一仗,剩一半,那就是老兵了。

可咱汉洲才有多少人,两百人上去,一下子报销一半,那都要心肝疼的。

“每日吃饱饭,一日两操,日日不缀,历朝历代的兵马,都不曾如此!”俞福坤倒是对眼前的陆战队颇有信心,“旬日,还有一次对抗演练,寻找各种不足和问题所在。要俺说,他们训练四个月,足以堪当精兵之称。”

目前,陆战队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对抗演练,不断地总结经验,力图将战场上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想一一验证,并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按照这个时代来看,他们其实已经可以算是近代军队的雏形了,别说山林里的那些土人,就是对上大明的流民,也能战而能胜。

但,前提是,你别来太多人。数千人涌来,你两百多人训练再有素,装备再精良,瞬间就把你淹没在人海里。

因而,齐天不介意帮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打打“小怪兽”,除了可以讨好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更多的信任和援助以外,他们还可以借此机会,攻击孱弱的土人,磨练一下,他们微不足道的武装力量。

第七七章 新乡堡

1636年2月18日,晴,傍晚时分。

两艘明式海船缓缓地停靠在一处深入河湾中间。远处的木质码头边,一群面带喜色的明人移民,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三万块砖,水泥一百桶,剩下的都是农具,刀剑……,对了,有两门4磅炮。……还有鱼干,土豆,这可是咱汉洲自己产的土豆……”一个水手在船舷边上大声地吆喝着。

来的两艘穿是汉洲目前仅有的跨海运输工具,给新乡堡带来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物资。

他们从建业城出发,携带部分汉洲自产的物资至帝汶岛新乡堡,然后又在新乡堡装运珍贵的紫檀楠木,运到巴达维亚,交给胡文进负责的货栈。

在巴达维亚又将滞留在货栈的明人移民装船,并附带部分粮食,火药,生产生活用具等物资,经过八九天的行驶,又停靠在帝汶岛的新乡堡,卸下因各种身体不适的移民和粮食,最后返回建业城,完成一次人员物资的周转。

“大郎,怎么愁眉苦脸的,见到俺们来了不高兴?”牛进民看见陈大郎愁眉苦脸的模样,不由笑着说道。

“俺们不到半个月,又死了四个人,算下来,从到新乡堡开始,前后,一共死了十一个了!”陈大郎叹着气说道。

“俺不是上次带了话嘛,齐天说这里都是什么热带雨林,要注意防蚊虫叮咬。营地内,包括外围不要留水塘、水沟之类的。”牛进民听了也是一愣。

汉洲人多么珍贵,大家都能体会到,一个明人,从大明出发,经巴达维亚,再到汉洲,航程上万里,耗时三个月,可谓费尽周折,代价不菲。

尼玛的,这人放在新乡堡,不到两个月,死了十一个。以新乡堡总人口七十多个来算,死亡率达到15%。这要一年下来,岂不是要死完了!

“你去看看,营地内外哪有一个水沟?方圆五百米之内,连树木杂草都快清理干净了!”陈大郎借着傍晚的余晖,伸手指了指营地和四周,“但是,咱们不是要去林子里砍树嘛!总有人,忍受不了湿热,将脸,或者脖子,手臂裸露出来,就被蚊虫叮咬了。……过不了几天,就如同小天说道那般,得了疟疾,浑身打摆子,捱不了多久,就死了!”

“这……”牛进民侧头看了看董风山,最终都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真的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新乡堡要发展,要贡献木材出口,以及为以后造船储备木料。那就势必要安排人出外砍树,因而,就会很大概率被蚊虫叮咬,而染上疟疾。要想不死人,除非大家伙都躲在屋里,把人养起来。

“要不,你们减少外出时间。说实话,你们砍了这么多的树,俺们又没那个能力全部拉走!……再说了,你们新乡堡的定位,就是一个中转补给点。所以,你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多建些仓库,多修些房屋,还要把营地防御弄好一点。”

“你瞧瞧你们现在这个营地,木栅栏就建了两面,瞭望塔也没有。俺带十几个人,就能冲进来,把你们都砍了!”牛进民毫不留情地批评着陈大郎的工作成果。

陈大郎听得一脸黑线,挥手一巴掌拍在牛进民肩膀上,“狗日的牛大,有本事你来这里!老子做得不好,你来了必定要做得比俺强!”

“哎,哎,大郎,别生气呀!”牛进民伸手揉了揉肩膀,“俺不是替你着急嘛!”

“牛大,莫要取笑大郎了!”董风山笑着说道,“人家这里才七十多个移民,哦,现在应该只有六十多人了吧。一个多月,能把自己住的屋子修好,还能砍这么多的树供咱们运到巴达维亚去卖。已然做得不错了!”

“不过,牛大有句话倒是说对了!”陈大郎面上略有忧色,“昨日,砍树的移民说,在林中似乎看到,有土人在窥视我们。……所以,外围防御是得加紧修建了!”

“哦,是吗?”牛进民吃了一惊,“需要我们在这里停留几天不?将船上的兄弟都拉过来,与你们一道去探查一番四周情况。”

“也好!”陈大郎说道,“明日一早,我们集中五十个人,将营地四周巡视一遍!”

计议已定,众人稍事准备一番,便早早歇息。

晨光微露,全副武装的五十个水手及护卫,吃过早饭后,便将头手包裹严实,在众多移民的目光注视下,踏进了密林之中。

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布毒虫蛇蚁,稍有不慎,就会被蚊虫,被毒蛇,被其他不知名的毒虫啃咬。因而,走在前面开路的护卫异常小心。他双手握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不停地左右扫动着树干枝叶,驱赶着蛇虫。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人都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们丝毫不敢将包裹严实的布巾取下。一旦,被蚊虫叮咬,很大概率就会躺在营地等死。

他们先是探查了前几日疑似出现土人的方向,并以此为基点,顺时针方向围绕营地开始小心搜索。

到了午后,众人寻了一处开阔地,吃了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稍事休息,又继续在林中搜索。太特么的难熬了,赶紧巡视完,回营地痛快地洗个澡,换身干爽的衣物。

“停!”前头有人低声喝道。后面紧跟的人,闻言,立刻停了下来。

陈大郎小心地走到前方,顺着打头的兄弟手指的方向看去。

透过浓密的枝叶,远处有一大片人为清理出的空地,空地上分布着数十个座木屋,有的木屋外层和顶上覆盖着粘土和茅草。营地里走动的均是妇人和小孩。

“是土人!”牛进民也走了过来,悄声说道。

“没错!”陈大郎点头说道:“男子估计都出去找吃的了,营地里全是妇孺。”

“端了它!”牛进民低声说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跟咱们起可冲突,先……以绝后患!”

“好!”陈大郎只想了想,便迅速做出决定了,“尽量捉活口!”

牛进民一愣,随即便明白了。陈大郎这是想捉了这些土人,役使他们帮着营地做活。

众人慢慢地退了回去,找了一处林木稀疏的山谷,暂且休息,等待傍晚,那个土人部落的男子都返回营地后,再进行突袭。

“差不多了!”陈大郎长身而立,看着围坐在四周的兄弟,“大家各自小心!”

说完,陈大郎单手提刀,走在了最前面。众人沉默着,跟在身后,各自均握紧了手中的刀(火枪)。

来到那个土人部落旁边,陈大郎与牛进民各领二十余人,分别从东西两面准备发起突袭。

安静祥和的部落营地,妇人欢喜地接过男人捕获的猎物和采摘的野果,在木屋前的土灶烧起了火,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营地里的老人,闭着眼睛,靠在木屋的墙上,回忆着过往的艰苦岁月。

二三十个孩子,欢快地在追逐嬉闹着。

然而,一群全副武装的“殖民者”已经突入了部落营地边缘。一些闯到跟前的孩子,愣愣地看着这些全神都包裹严实的人,从身边快速跑过。

“砰!”枪声终于响了,那是有土人男子终于发现有入侵者,准备抓起木矛反击,被火枪击倒在地。

由于提前得到了指示,尽量活捉土人,众人提刀持枪并不主动伤人,只有遇到强力反抗时,才会将其砍翻,或者一枪撂倒。

“不要让他们跑了!”陈大郎看到有十几个土人眼见不敌,拼命朝营地外的密林跑去,不由大为着急。跑去林中自生自灭倒也罢了,就怕他们想着要搭救族人,或者为家人报仇,不时地来新乡堡骚扰,那就挺麻烦。

“开枪,开枪!”陈大郎大声地喝道。

“砰砰砰!”十几个火枪手追了十几步,然后立定开枪射击。

十几个土人瞬间被击倒六七个,但剩下的,很快窜入林中,逃去无踪。

“大郎,兄弟们死了一个,伤了五个。……土人,估计逃了十几个,其余的都在这了!”手下兄弟过来汇报。

陈大郎点点头,吩咐众人捆绑那些跪坐一地的土人,抬上死去的兄弟,准备立刻返回新乡堡。

天色已晚,万万不能在林中走夜路,危险太多。一不小心,就把人陷了进去。

夕阳下,众人押解着一百多土人,往新乡堡而去。

身后,土人营地燃起了熊熊大火,在夕照之下,更加通红。

第七八章 抗洪?

三月,已是汉洲的秋季了,但每日依旧强烈的光照,以及时不时地降雨,让建业城的人们丝毫体会不到秋高气爽的季节感受。

田间的各类农作物几乎都已收割完毕,除了林边广布的甘蔗,仍旧竖立在田间,其他所有作物秸秆都已被勤劳的农人清理干净。

整个建业城六千多亩农田,共产粮食约九百多吨,这可是算上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才有的产量。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