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67章

作者:重庆老Q

曹雄听了,不由皱紧了眉头。淮北紧挨着山东,向来是主要产粮地区。如今却是饥民无数,粮价高启。虽然有流民作乱和官军荼毒乡野,造成无数难民流散各地,但如此聚集十数万饥民于运河两岸,官府就不知道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吗?

“官仓里,估计也没粮了!”旁边站着的周应平轻轻的说道。

“那粮食呢?”众人看着周应平。

“要么北上支援辽东了,要么被平叛大军征集带去了河南。”

“他们就不怕,运河附近十数万人……也反了?”

“不是每天还施一次粥嘛。”

“已入冬季,会冻死很多人的……”罗汝成瞪着眼睛说道。

“……平时年景,也会冻死人的。”

“平时年景,冻死数十上百,而那些饥民,则会死成千上万!”曹雄冷冷的说道。

周应平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大明那种每年仅仅冻饿而死数十上百的年景是越来越少了,这种动辄几千数万饥民流散各地的情景,倒是越发多了起来。

大明真的到了末世了吗?

“汝成,你将船只稍事保养整修一下,然后就拉着人回汉洲。俺们两日后启程去大明!”

“俺跟着你们一起去大明。……汉洲不是已经有两艘船了嘛,一次拉个两三百人回去。等俺们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他们也差不多把人运完了。”罗汝成却想着,多一条船去大明,就可以活一百六十多人。

“你已来回奔波了四个多月,该歇歇了。……回去了,让老俞给你和兄弟们安排媳妇!”

“娶媳妇,早一天晚一天,都一样!……俺要跟你们去大明。”

曹雄与胡文进互相看了一眼,不禁摇头苦笑。罗汝成,是淮北睢宁人,不堪乡中恶吏欺压,奋起杀人,经海州乘船逃至登州,轮为流民。但孔有德祸乱登州,被裹挟叛军其中,逃往辽东海岛时,归于曹雄麾下。

他如此急切返回大明,想必是动了乡梓之情,试图救数万饥民。但,我们就算多了两条新购的西洋大船,一次又能运多少人回来呢?

“我们可以在真腊附近占据一小岛,分批转运饥民到此。回来途中,在真腊附近停靠休息时,发现在距离大陆约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岛屿,仅有百十个渔民。岛上容数千上万人暂留几月,应是不难。”罗汝成急切地说道。

“汝成,你他娘的好大胃口!”曹雄看了一阵罗汝成,“不仅想抢运淮北饥民,还要占南洋土邦的地!”

“曹爷……”罗汝成也觉得自己的胆子有些大了,汉洲的实力还没发展起来,就想着要夺占一个岛屿,似乎有点冒险了。

“干了!”曹雄大手一挥,颇为豪迈地说道。

“对了,往来大明沿海,郑芝龙他们……”胡文进突然问道。

“狗日的郑芝龙,过往船只必须缴纳两千到三千两银子,领他们的海王旗,不给的话,扣船扣人!”罗汝成愤愤地说道。

“来回都要缴钱?”

“只缴一道!返回的时候交回海王旗。”

“他奶奶的!”曹雄骂了一句,“这一年下来,怕不是要收上千万两银子!”

第七一章 教化

弗兰克·伊恩看着儿子正在一张白纸上,解析着一道算数题,既感到欣慰,又有些难过。

小莱尼从小就显得很聪明,喜欢摆弄家中各种物件。但伊恩认为,儿子长大后,只能继承自己的手艺,去造船场或者修船所谋一份糊口的工作。因为,菲律宾那里太落后了,根本没有教师来教授自己的孩子。

但随着一群东方海盗的突然到来,他们所有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和家人被海盗裹挟着,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到了这块蛮荒大陆。

所幸的是,这群东方海盗显得特别文明,也特别仁慈。他们组织大家修建了营地,盖了许多房子,弄来足够多的粮食,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地在此居住和工作。

小莱尼没过多久,就与众多的少年一起,跟着那位博学的小首领——哦,现在叫总管了,学习各种知识和文化。

令弗兰克·伊恩骄傲的是,他的小莱尼真的很聪明,学到了很多伊恩自己都没听说过的知识。

不过,让弗兰克·伊恩稍稍难过的是,他的小莱尼现在已经能说越来越多的汉话了,书写的各种作业和知识要领,全都是那种方方正正的文字。至于西班牙语,哦,可怜的小莱尼,是一个字母都拼不出来。如果,不看他的外貌,跟那些东方人,有什么区别吗?

“父亲,”莱尼·伊恩侧头看了过来,“这一周教你的汉字都学会了吗?明天,潘夫子会抽查你们哟!……需要我帮你再练习一次吗?”

弗兰克·伊恩听到儿子这么说,顿时头大如斗。新的一年开始后没多久,那个总管大人和副总管宣布,所有的工匠都需要识字,要求会读,会写。汉人工匠,每周必须掌握四十个汉字,其他国家地区的工匠必须每周掌握二十个汉字。若经检查,有人没有完成识字任务,会被扣除月度奖金,以及每周实物发放福利。

月度奖金倒也罢了,拿了银钱,也无法使用。但每周发放的实物福利,那可就实在多了,几条鱼干,布匹,一杯葡萄酒,一块蔗糖,等等不一而足。

“好吧,我的儿子,帮帮你的父亲。那些汉字,太难学了,我始终无法准确认出那些字。”弗兰克·伊恩摇摇头,向自己的孩子,发出了求助。

“放心吧,父亲!”莱尼·伊恩微笑着说道:“你还没找到学习的规律,其实,很容易的。”后面一句话,却是纯粹的汉语说出来的。

之所以在工匠里强行推进识字运动,是因为齐天想让所有的工匠通过不断地扫盲活动,提升他们的识字率。

会读会写的工匠,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所熟知的工艺记录下来,传承下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读写,从其他工艺或者技术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因为,在很多工业环节中,许多工艺流程或者工业技术,是互相链接,互相促进,甚至是互相补充的。

有时候,齐天就特别希望,曹雄去大明的时候,能绑来一些明末时期的科学大牛。在后世很多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的学者,几乎已经扣开了近代科学的大门,徐光启,王徵,毕懋康等。

他们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发明实物,在同时期,一点都不比欧洲落后,甚至还有一些超前。

比如王徵有一项发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且“火”为船只提供动力。虽然在记述中不太详细,但是如果用现在的物理学来解释的话,这或许应该就是采用了“蒸汽机”的原理,为船只提供了运行的动力。

到了这个时代,齐天就很想去证实一下。假如,这个社会,可以给那些无数伟大的学者或者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工匠,提供一个和平的且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科技,我们的发展,还会同样落后于时代吗?

“现在,我们要求在各种操作方面,不论是车间工坊,还是军事操典,甚至是农作物种植,都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在一间宽大的砖石建筑里,齐天正在给七十多个孩子上课。

“这个操作必须是定量的,比如说,在工坊当中,你加工的物件要有多重,长宽各有多少,满足的性能或者需求是什么。你不能用大约,差不多等模糊词语来定量。”

“当然,有些定量标准,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计算的。比如,我们规定的米,这个长度单位。它是以赤道与北极之间的距离千万分之一来确定的。”

“西班牙人哥伦布环球航行,证明了我们所居住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的周长是四万千米左右,北极距离赤道正好是它周长的四分之一。”

“这些数据是在两千多年前,一个伟大的希腊学者测算出来的。我希望你们中的一位,长大以后,驾驶着我们汉洲的船只实地验证一下。”

下面听课的七十多个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水平也参差不齐。但齐天还做不到,将这些孩子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班进行分级授课。

无他,缺乏老师呀。

他将那些后来曹雄带回来的孩子,一一分配给那些最早跟他学习的三十多个少年。帮着后来的孩子,手把手地识字,看书。

面对面的授课,也不是每天都会进行,齐天基本上是安排在每月的逢单日,授课半天。每周会布置一次较为实操的作业,以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内容。

“这一周的作业是,绘制建业城及周边的地图。分十个小组,自由组合,限时五天完成。”

“地图需要包含黑山堡吗?”

“鉴于是第一次绘图作业,范围以建业城周边三公里。”

话音未落,几个曾经参与建业城前期设立规划的少年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齐远山,黄铭方,张琪生,……丁传根,你们几个人的作业是黑山堡周边三公里范围地图绘制。”齐天笑着对那几个正在沾沾自喜的少年说道。

课业结束,众多少年纷纷涌出教室,直奔城中公共食堂而去。

“传根,最近……还好吧?”齐天走到丁传根身边,关切地问道。

丁传根被何老六在后背插了两刀,其中一刀伤及肺叶,奄奄一息。虽经过彭老鬼的及时止血疗伤,但很多人都不报希望。

但是,丁传根竟然奇迹般地从鬼门关里爬了回来,捡得一条命。近五个月的治疗恢复,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但因为肺部受创,根本不能使力,即使走几步路,也会喘很久。

“我能活着,就是最大的福分了!”丁传根慢慢地说道:“最近跟着师傅,在研究如何接骨。”

齐天点点头,没有再说话,陪着丁传根往彭老鬼的医所走去。

自从病好了大半之后,丁传根对医药方面突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不是什么久病成良医的说法,他反而告诉齐天,是因为怕死,所以才努力学习医术,为自己找到一种能彻底治愈或者减轻病症的药方。

对此,齐天不置可否,不论是学医救已也好,怕死续命也罢,最终的结果,却能相对地提升汉洲那可怜的医学水平。

“黑三,我师傅休息了吗?”在医所外,他们遇到了一个土著人。

作为最早投靠建业城的土著,黑三觉得他的地位比所有土著人都要高出一截。吃的,穿的,用的,黑山谷那些族人都远远不如自己。更重要的是,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会说一些海边人说的话。

当然,黑三,这个名字也是建业城给他起的。某个不怀好意的少年曾经私下里说,在汉洲,汉人第一,夷人第二,那么土著人只能排第三。因而,作为第一个跑到建业城的土著,他就有了黑三这个名字。

“老大人,在。”黑三露出讨好的笑容。总的来说,在建业城所过的五个多月,是他二十多年以来,最幸福的时光。

虽然,会被海边的人使唤着做许多事,但至少不会挨饿了,更不会在茅草屋里经常被风雨摧残。每天吃的食物,不再是那种腥臊难咽的“口袋兽”,而是各种有滋有味的柔软食物(面粉),或者是那种颗粒状食物(米),还有鱼,绿色的植物(蔬菜)。

如果可能,黑三愿意一辈子为海边的人干活,无论做什么。

“彭大叔,你知道天花吗?”看到彭老鬼后,齐天第一句话就是问的这个问题。

彭老鬼看见齐天时,本来还在嬉笑的面庞,一下子僵住了,随即露出一副紧张的神情。

第七二章 天花

“我们有人……得了天花?”彭老鬼神色紧张地问道。

“我们的人有两个!”齐天摇摇头,“但黑山谷土著,有六七个似乎是得了天花。……已经被隔离开了,包括与他们密切接触的十几个土著。”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三天前,牛虎在矿上发现了几个土著人,有典型的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昨天,我去看了一下,觉得像是天花。”齐天有些忧虑地说道。

在这个时代,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人们一旦被传染,也就只能听天由命。爆发性天花症状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其致死原因一般为无法控制的毒血症,或大出血。

在大出血情况下,患者体内血液大量流入皮肤、喉咙、肺、肠或子宫。这样的患者身上不会出现典型的丘疹或水疱状突起,而只是平常的红色或紫色斑痕、瘀点或麻疹样的红斑。这些症状在人体受到严重感染、凝血机能受到严重破坏时,也会出现。

在其他恶性感染情况下,天花病毒在组织层或皮肤深层受到严重破坏时造成扩散性破坏,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0至14天内死亡,其时浑身脓包,有时脓包还会融合。

天花良性感染患者的病损则局限在表皮层,这样不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患者也会存活下来。比如那个再想活五百年的康熙,幼时得了天花,只是在脸上留了许多麻子而已。

在汉洲,这个人口基数非常小的地方,一旦爆发天花,那很可能就会团灭的结果。

齐天发现疑似天花后,震惊的无以复加。他立刻让牛虎等护卫迅速将棉布包裹头手等裸露部位,并强行隔离了那三十多个包括密切接触的土著患者。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他们,并私下嘱咐牛虎,动员聚集了一百五十多护卫和民壮,将所有土著人全部围在矿山当中,不许进出。

“我们的人有没有……大范围传染?”

“坤叔带着潘其风正在排查……”

“唉……”彭老鬼叹了一口气,紧锁眉头,半响说了一句:“要狠下心来……”

齐天沉默不语,他知道这句“要狠下心来”,是要发现任何疑似天花的人,全部隔离并处理掉。

“天花乃绝症,老子……治不了!”彭老鬼认为齐天是让他去医治天花,摇着头拒绝道。

“我知道天花如何预防!”齐天说道:“一种可以让所有人不再得天花的方法。”

“以前书上看到的?”彭老鬼晒然一笑,有时,齐天会告诉他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有些内容还是他从未听说过的。问他知识的来源,齐天就会告诉他,以前书上看到的。

“是,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齐天认真地回答道:“不过,需要找人来试验。”

“什么方法?”彭老鬼也不追问齐天外哪本书上看到的。

“用牛痘!”

“就是这玩意,可以治天花?”一群人围着一头黄牛,看着牛皮肤上的脓泡破溃流出的脓汁,彭老鬼怀疑的目光看着齐天。

“不是治天花。”齐天纠正道:“是预防天花!”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