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66章

作者:重庆老Q

“你去把他接进来。”路德维德身体向后一靠,微笑地说道。

安里·克雷多退着出了房门,去迎接曹雄的到来。

一如以往,曹雄带着齐大陆,捧着轻巧却贵重的礼品来到了路德维德的官邸。

“曹,你每次给我带来的的礼品,都让我心怀愧疚。”路德维德站在宽大的客厅中间,热情地招呼着曹雄。

心怀愧疚?狗日的,老子看你高兴得脸上都开了花!曹雄腹诽着。

“路大人,俺也没其他东西拿得出手。”曹雄说道:“只是些许珠宝,让你的家人把玩把玩!”

安里·克雷多笑着摇头,价值数千盾的珠宝,岂能随便把玩?这位曹先生,可真是大方。

“亲爱的曹,我们去书房,有些事需要和你谈一谈。”路德维德伸手邀请着曹雄去书房。

“七月去攻亚齐?”曹雄待路德维德说了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有些惊讶。亚齐那地方在哪儿,武力如何,需要出多少兵?

“这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路德维德耐心地解释道:“我们会选择一个适合攻击的地方登陆,如果遭遇到强力反击,我们可以撤回来,等待下一次更好的机会。”

哦,那还差不多,打不赢了,就跑,俺们可没实力与强敌硬抗。

“需要俺们出多少兵力?”

“你们最好能出动两百人以上,公司也会出动五百人,其中包括两百名火枪手。我们会给你们提供一百枝火枪,……当然,是火绳枪。”

两百人,倒是不多。到时候让建业城训练出一百火枪兵,再辅以一百配备短刀和长矛的兵士,也可拉上去见见血。

七月攻亚齐,跑得快一点,可以从大明往返两趟。到时候,汉洲差不多就有三千多人了。拉出来两百战兵,也不会对汉洲的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顺便还可以练练兵。

“亲爱的曹,为了报答你对我的帮助,我给你准备了一件礼品。你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第六九章 路德维德的回报

“礼品?……什么礼品”曹雄见路德维德笑眯眯的模样,心下疑惑,该不会送自己一个西洋女子?就如同在苏禄国时,送到他房间的土女?

“你以前不是要求购买一艘盖伦船吗?”路德维德看着曹雄露出一副奇怪表情,不以为意,“现在,公司有一艘服役四年的盖伦船,可以出售给你。……当然,上面的火炮,你需要另外购买。”

“是吗?”曹雄顿时有点喜出望外,自己来的时候,还准备再次提出购买盖伦船,以充实汉洲的海上武装力量和运输能力。结果,自己还没开口,路德维德居然先提出了可以售卖大船与他。

“当然!”路德维德看着曹雄欣喜的神情,很是得意,“这是我在公司委员会据理力争,才有这种决定做出来。曹,你要知道,东印度公司的运力非常紧张,每一艘船都是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

“呵呵……”曹雄咧嘴笑着,“路大人,你放心,俺不会忘了你的这份情。……以后定有重谢!”

“……”路德维德哑然,我不是这个意思,没有想着要跟你索求好处。……好吧,曹的礼物永远都是那么让人无法拒绝。

“俺们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这条船?”曹雄高兴了一阵,随即问道。

“如果你想要的话,现在就可以。……它此时正停靠在港口,刚刚做完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嗯,就像新的一样!”

“路大人,你的意思,……我付钱买下了,可以随时开走?”曹雄有些意外的惊喜,如果能在驶往大明的时候带上它,最起码可以多装运些货物和人口。

“当然,只要你把钱支付给公司,并且还能开得走。”路德维德笑着说道,一艘新购的船只,最起码你要派人上船熟悉一个月,并不断的进行海试。至少,你也需要三个月左右,才能熟悉并操纵这艘船。

“这船卖多少钱?”

“两万五千盾。”

曹雄心里默默的换算了一下,两万五千盾,大概五千多两银子,拉一船香料跑一趟大明,就可以赚回来了。从大明返回的时候,还可以装运更多的人口和货物。荷兰人既然能将船卖给老子,那老子就能把船开走。

“船上以前的军官和水手呢?可以雇佣他们几个月不?”曹雄问道。

“啊?”路德维德愕然,居然还有这种操作。你们这是有多急需要这艘船!

“我想,应该可以吧。只要你们付的出足够高的薪水。”

“那就麻烦路大人,俺明天就把这艘船的银钱准备好,给你送过来。船上以前的军官和水手,也一并雇佣下来,……就暂时雇佣他们六个月吧!”

“曹,你为何如此急切的要这艘船?”路德维德好奇地问道。

“俺们以前那些船,太小了,跑一趟大明,少赚很多银钱。……而且,那几艘船,武力也太弱了。七月间,不是要跟你们去打那亚齐嘛,早点能操纵这艘船,正好加强一下俺们的实力!”

“嗯,曹,你想的可真远!”路德维德赞了一句,接着突然冒出一句:“如果,我们再卖给你一艘船,你想要吗?”

“当然想要!”曹雄被惊了一下,怎么着,你们荷兰人,什么时候如此大方了。

“两个月前,公司在印度海域附近……救起了一艘葡萄牙人的盖伦船,现在城外的舰队码头停着。你有兴趣吗?”路德维德认真的问道。

其实,那艘所谓被救起的船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海域附近,打劫了一艘落单的葡萄牙船。他们将船上的生丝、茶叶等货物,全部转运到东印度公司返回欧洲的船上,而那些可怜的葡萄牙人,则被荷兰武装人员押解着,将船开到了巴达维亚,最后被送到了城外的采石矿场。

曹雄根本就没注意到路德维德脸上一丝奇怪的表情,高兴地直搓手,“路大人,你说的是真的?……还要再卖给俺一艘船?”

路德维德肯定地点了点头,那艘船反正也是取自葡萄牙人的,卖与曹雄,还可以为公司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今天,路德维德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地将公司旗下的船只卖给曹雄,一是,想回报曾经的救命之恩,以及因曹雄几次切实维护了公司利益而让他赢的了脸面;二是,因为巴达维亚总督亨德瑞克·布朗维尔要离任了。

新来的总督安东尼·范·戴曼,一个路德维德并不熟悉的人物,听说,已经从阿姆斯特丹启程来巴达维亚的路上了。不出意外的话,四月或者五月间,就会到来。那个时候,很多人员和事务必定会有一次较大的变动。

虽然,依靠本土家族的政治势力,路德维德并不担心,新来的总督会对他形成威胁。但,有些事情,总归是有可能受到限制的。比如说,售卖一些颇具武力威胁的武装商船与外人,而且还是两艘。

不过,路德维德在巴达维亚的日子也不多了,最多还有一年,他也会返回阿姆斯特丹。那么,为什么不在这一段权利真空期内,为自己,为家族,获得一些额外的利益呢!他相信,曹得到了这两艘不错的船,一定会有所表示的。

因为,曹是一个比较大方的朋友。半年多来,路德维德前后一共收取了曹雄近三万多盾的“礼品”,使得他在考虑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益的时候,迫切地想通过某种途径,去补偿曹雄。

那么,现在他一次性地卖给曹雄两艘盖伦大船,补偿曹雄后的满足感,让路德维德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欢愉。同时,也对曹雄后期的表示,充满了期待。

曹雄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路德维德在官邸。

“他以后会成为公司的威胁吗?”路德维德轻轻的说道。

“不会,先生。”管家安里·克雷多摇摇头说道:“公司在东印度群岛这里有雇员上万,武装人员也有八千多,商船和战舰也有三百多艘。……在这里,没有人可以威胁到我们。即使,就是那个强大的明国,也不能!”

路德维德点点头,表示认可。在这个时期,东印度公司正处于扩张上升期,没有任何国家和势力,可以威胁到它的安全。

“也许,我们为公司扶持了一个坚强可靠的帮手!”路德维德自信地说道。

“老胡,现在这就是咱们的船了!”次日,曹雄便带着人,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码头。在路德维德派来的商务人员陪同下,仔细查看了一番那即将购买的盖伦船。

“好船!”胡文进站在船首甲板上,赞叹一句。

“不过,曹爷,咱们哪来这么多水手驾驶这船?刚才听那个红毛鬼介绍,这船至少需要九十多人来操持,还有三十门火炮,要算上炮手的话,整艘船就需要近一百六七十的人手!”

“我把原先船上的人都雇佣下来了,……六个月。”曹雄叹了一口气,“咱们必须尽快能熟悉并操纵这艘船,可以从其他船上抽调些人过来学着。至于其他船上空下的位置……”

“老胡,上次从广州搜罗了一百多疍民,还有多少人滞留在这里?”

“前几日,牛进民拉走了四十余人,还剩下六十来个。”胡文进想了一下,说道。

“让他们全部上船填补位置!”曹雄断然说道:“招揽他们回来,就是为了补充水手的。……至于炮手嘛,先雇佣这里的西洋人。如果建业城派船过来拉运人口物资,你让他们带话回去,训练一百多个炮手出来!”

“建业城好像没有12磅以上的舰炮吧?”

“俺去找路德维德,向他讨几门,给建业城做训练用!……你再寻几个有经验的炮手,弄到建业城。”

第七零章 罗汝成的大胃口

就在曹雄兴奋不已地接受两艘新购的盖伦船时,在巴达维亚外海,一只由八艘明式福船、海沧船、飞鸟船等构成的船队逐渐驶向爪哇岛海岸。

罗汝成站在船梶,看着身后的那些船,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恍然。

除了他的“拓产2号”和周应平的福船外,其他跟着过来的船都装满了移民。从大明出发的时候,一共装运了一千百四百余人,但到了这个时候,还剩下一千一百多人。而他们在上船时,还是尽可能挑选的青壮男女。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罗汝成恨不得再多装些人上船。他跟着周应平经大运河至徐州时,在船上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场景,运河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逃难的流民。

运河附近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是露天栖息,绵延十几里,靠着官府每天一次的施粥,勉强吊着一条命。

而在整个流民营地,每天早上,都会陆陆续续抬出去几十具尸体。十一月的淮北,冷风如刀,气温低至几度。流民根本没有任何遮蔽,只能彼此拥靠着,互相取暖。

许多流民会在漫无边际的大营里徘徊,一旦看到有人死去,会立即剥下他(她)的所有衣物,围在自己的身上。

成千上万的流民,默默的忍受这饥饿和寒冷,期望着官府能尽力来救助他们。

然而,运河附近的州县,根本没有能力救助如此多的流民。但他们也不敢强行驱散遣返这些流民,只能派出大量的卫所兵士,将数万流民分割成几块。

花了半个月时间,罗汝成将携带的渤泥珍宝全数委托周应平作价处理,得银四万多两。

然后由周应平出面,向官府提出,是否可收拢部分流民去南洋垦殖。

当地官员闻讯,大喜过望。直接派了一个千户带着百十个卫所兵,领着周应平和罗汝成就去了流民大营。

罗汝成与几个老兄弟抬出几筐馒头,仅仅吆喝了一声,“去南洋垦殖,管饭!”

瞬间,涌来数千流民,个个拖着虚弱的身体,拼命地往前挤着,嘴里嘶哑着,表达愿意前往南洋。

一百多个卫所兵士,举着棍棒刀鞘将拥挤上前的流民尽数驱赶开,让他们保持秩序。

罗汝成望着那些充满期盼的众多流民,心下一狠,站在一高处,大声说道:“工匠、艺人,还有读书人优先,……只要青壮!”

旁边站着的那个卫所千户,奇怪地瞅了瞅罗汝成。收拢流民,挑选青壮,无可厚非。怎么的,你们还优先招揽工匠艺人,还有读书人。这是要干嘛呀,去南洋造反建国吗?要不是看着你们没啥犯禁的言行举止,而且还有本地的大商人作保,说不得就把你们拿了,弄个聚众造反的罪名,砍了脑袋。

根据他们返回的两艘船载运量,罗汝成本来只想挑选三百人上船。但无数的饥民不停地哀求哭诉,只愿一口吃食活命。

看着罗汝成又是焦急,又是不忍,还有更多的无奈。周应平叹了一口气,能活一人,就活一人吧。

他拉着罗汝成来到运河码头,找到所有能走南洋的大船,与其协商,运河附近拣选的流民,每人二十两银子,送到巴达维亚。上船之前,交付三分定银,到达目的地后,以活着的人口算最终费用。立时,就召集了六艘即将跑南洋的船。

三天后,在当地官员热情地帮助下,罗汝成一行八艘船,只装运了部分瓷器和丝绸,然后船上所有能装人的地方,全部塞满了饥民。

出徐州,走大运河,经扬州,入长江,过了出海口,顺着海岸线,径直朝南边驶去。

三十余天,只在广州,占城稍事停留补给,然后便一路驶到了巴达维亚。

罗汝成很担心,曹雄船队因为等不及自己的返回,而直接驶往大明。他在离开徐州的时候,曾对那些饥民说过,过上两个月,他们还会回来,接他们到南洋讨一口吃的,不过最好是让他们赶往海州(今连云港)附近等待。

以前登州兵乱的时候,乡野为叛军和官兵轮番扫荡,造成数万难民,当时城外遗尸无数,让罗汝成见了痛惜不已。

如今,因河南、淮北流民作乱,又造成十数万饥民流散,在日渐寒冷的秋冬季节,定会产生大量冻饿伤病。也许,其中会有一半的人,捱不过这个冬天。

而他们汉洲,人口仅只数百,南洋稻米粮食却又甚多,花费几万两银子,足以活命数千人。

因而,罗汝成决定,如果曹雄船队尚未出发的话,他将努力说服曹雄,去大明尽可能地装运更多的移民。哪怕,自己的船无法装下,也要雇佣其他跑海的船只,将那些挣扎求活的饥民,带回汉洲。

真的太惨了,诺大的流民大营,无数的饥民,身上仅有单薄的夏衣,然后用一双无神呆滞的眼睛地盯着你。只有看到一碗粥,或者一个馒头时,他们才仿佛活了过来。

“曹爷,你们还没走呀!真是……,真是……太好了!”罗汝成待船只停靠码头后,立刻奔向汉洲在巴达维亚港口附近租下的货栈。

见到了曹雄,罗汝成鼻子一酸,“俺运了很多人回来……,咱们快去救他们!”

“什么情况?救谁?”曹雄一把抓住罗汝成的胳膊,难道船上的兄弟被人捉了去?

“饥民!……无数的饥民呀!”罗汝成嘶哑着嗓子吼道:“每天都会死成百上千的人呀!”

罗汝成断断续续地说着淮北饥民的现状,以及官府的无所作为。

“在徐州,在整个淮北,粮食都涨成天价了!……俺花了五百两银子,只买了不到一百石粮食!才一百石呀,都不够一千人吃三天……”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