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61章

作者:重庆老Q

“狗日的,糊弄谁呢!”半响,曹雄低低地骂了一句。

齐大陆和几个护卫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地看着曹雄。

“呵呵……,一群憨货!”曹雄见状,笑了起来。

“安里,曹,可信吗?”路德维德看着曹雄乘坐的马车渐渐远去,摇摇头,低声问道。

“目前来说,我们只能相信他。”安里·克雷多说道:“他们明人有了实力,似乎都想着自居一地,雄霸四方。”

“他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个实力?”

“嗯,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安里·克雷多想了想,说道:“也许,没多久,他们就散了,消失了。……就如同曾经的刘(香)!”

“不会发展成尼古拉(郑芝龙的教名)那种情况?”

“……他们距离明国太远了!”

距离大明太远,就意味着无法迅速地大规模移民,没有足够多的人口,你就始终无法提升自身实力。

“是的,他们成不了尼古拉·一官。”

第五八章 古邦

随后两天,陆续拜访了巴达维亚舰队司令阿扬·范迪克上校和华人甲必丹苏鸣岗。

考虑到要替,荷兰东印度公司装运物资和人员,曹雄只能将船上的移民放下三百余人,牲畜家禽也尽数卸下,只装运了近四百移民和一些种子,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

又停留两天,待东印度公司补充的物资和人员上船后,曹雄一行三艘船,在一个清晨时分,驶离了巴达维亚。

五日后,在船上东印度公司一个商务代表的指引下,到达荷兰殖民点巴塘(后世巴厘岛登巴萨),停留两日。卸下部分人员和物资,又补充些淡水和水果以及食物。

巴塘是一个只有三百多人的殖民点,四周是简单的木栅栏围着。二十多个东印度公司殖民人员,五十多个德意志雇佣军,剩下的就是爪哇人和马来人。附近开垦了一些田地,种植蔬菜和水果,还有一百多亩水稻,歪歪扭扭地生长着。

曹雄摇摇头,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地,这稻谷种的什么玩意。居然,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东印度公司用船运输粮食到这里来。这要扔几十个明人过来,产的粮食肯定够这几百人吃的,说不定还有富余。

荷兰人倒是无所谓,这里仅仅是一个补给点,为马鲁古香料群岛返回的各类商船提供沿途补给。他们在整个东印度群岛,只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个就是巴达维亚,作为整个东印度群岛的政治经济贸易中心。另一个,则是马鲁古群岛的安汶,作为香料群岛的统治中心。

其余的各个殖民点要么是沿途补给点,要么是贸易中转站。

而曹雄船队一行,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位于帝汶岛西侧的古邦,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离开巴塘,曹雄一直在琢磨着,要不要在附近寻一个无人的小岛,作为往返巴达维亚与建业城之间的补给点,腆着脸向荷兰人讨一个。估计,多半会被拒绝。自家地盘,怎能轻易让别人进来。

这狗日的荷兰人,硬是把这一路的岛屿占据完了?曹雄有些愤愤地看着他的荷兰“监军”安德鲁·弗劳伦特。

“船长,您有何吩咐?”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微笑地看着曹雄。

随着几个月的磨合,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与曹雄及船上的水手基本上已经很熟悉了。专业的航海技能,认真做事的态度,也得到了众多水手的肯定。

“小安,这一路上都是你们荷兰人占的地。……那么周边,有没有你们还没占的无主之地?”

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现在的汉语已经可以说一点简单的词语了,但要正常的对话,还是无法摆脱通译的翻译。

“船长,你想找一处补给点吗?”作为一个专业的海军军官,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立刻就明白了曹雄话语里的意思。

“没错,来回奔波,有一个落脚地,对船只和水手来说,好处自不待言。”

“你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得到授权后,在我们的各个殖民点停留补给。”

“这还要申请,还要授权,多麻烦!还不如自己弄一个,省事多了!”

“可是,以你们的实力,恐怕无法占据一处他人拥有的岛屿。”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立马分析起周边各个海上殖民势力,似乎不处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也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盘了。

当然,整个东印度群岛很大,肯定有许多无人发现的岛屿。但曹雄他们的落脚地和巴达维亚之间,除了荷兰人占据的地方,似乎只有一个地方适合他们建立补给点。

“你是说,附近还有一处你们没占的地?”曹雄琢磨出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话里的潜台词。

俺们现在没实力,等过两年,俺们人多了,船也多了,自然有实力占了它,并能守住它。

四天后,曹雄船队到达了帝汶岛海域,就在那名东印度公司派来的领航员指导着船只向古邦殖民点港口行驶时,他们遇到了两艘盖伦船。

曹雄起初不以为意,认为是荷兰人途径此处的商船。但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一阵后,神色紧张地对曹雄说道:“船长,准备战斗!……他们似乎是葡萄牙人的船!”

曹雄悚然一惊,立即让人吹响战斗号角,准备作战。一门门火炮被迅速的褪下炮衣,各种不同类型的弹丸也搬到炮位上,不同的火药包也根据炮手的距离估算,塞入炮口。

操帆手在舵手的大声嘶吼下,奋力地调整着风帆,抢占上风位置。经过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的一阵专业整合,整个船队已经有些像模像样了。

对面的两艘盖伦船确实是葡萄牙人的,他们从帝力出发,往印度果阿,船上装载的全都是香料。途径古邦时,临时起意,在港口外徘徊往复。

至于进攻古邦荷兰殖民点,葡萄牙人还是不敢。只是试图恐吓古邦的官员和民众,打击他们的士气,给他们后续殖民造成一些障碍。

其实,葡萄牙因为檀香,在1520年左右开始,就已经与帝汶贸易。但1613年荷兰人在古邦西南端一处隐蔽的海湾定居,并逐步发展壮大,开始挤压葡萄牙人的殖民点。

葡萄牙人此时在整个东印度群岛,已经开始势弱,无力与荷兰人争斗,于是则移往帝汶岛的北部及东部。

因而,葡萄牙人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又恨又怕。只要有机会,总会给他们找点麻烦。

葡萄牙人在古邦港口外,不断往来游曳,使得当地殖民官员对此大为恼火,也有一丝恐慌。

却不料,突然有三艘挂着“VOC”旗帜的船驶了过来。但令人奇怪的是,对方虽然悬挂着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可船只样式却与以往的东印度公司典型的盖伦船和福禄特船完全不同。

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和两艘明国样式的船,这种组合,让葡萄牙人惊疑不定。

眼见着对方开始抢占上风位,并摆出了战斗阵型。这让葡萄牙人没有时间再做思考,他们在海上划了一道弧线,掉头朝西北方驶去。

“我就知道,葡萄牙人不敢接战!”安德鲁·弗劳伦特少尉轻蔑地望着远去的葡萄牙船只。

曹雄轻轻叹了一口气,在南洋这一片,荷兰人还是很有威势的。刚才那两艘盖伦船真要与他们打起来,吃亏的,还不知道是谁呢!以后,有机会了,一定先买两艘能打的战船。

古邦殖民点的官员和民众,对于曹雄船队的到来,欣喜万分。不仅仅是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补充,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港口外,将那葡萄牙人的两艘盖伦船给惊走,大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志气,让该地的土人领略到荷兰人的强势和威风。

在曹雄看来,古邦,这个殖民点的位置极佳,距离巴达维亚不到十天的航程,到荷兰人另一个重要据点安汶,不到五天的航程,尤其是,距离建业城,也只有五天航程。

以后,如果与荷兰人交恶了,必须先端了这处殖民点,让荷兰人在附近失去补给点。

同时,曹雄更迫切地想在附近占一处据点,不论是攻敌,还是防御,都是一个不错的前哨支点。

另一方面,曹雄也看到那葡萄牙人如此弱势。实力相等的情况下,你最起码的跟我对峙一下也好。结果却是,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在这一带,荷兰人是老大,俺是小弟,你葡萄牙人也是小弟。说不得,咱们要排排座次。

第五九章 农业问题

“俞统领,小统领,潘夫子,你们看!”王振良指着前方一大片农田,对俞福坤,齐天和潘其风说道:“这些田地,地力明显不足。除了那玉米和高粱稍稍有些繁盛外,其他庄稼……”说着,他摇摇头。

王振良,是上次齐大江在巴达维亚买来的三百人之一,淮北人士,以前家有三四十亩良田,算是薄有家资的人家。但淮北遇流民过境,田产房屋及家人均毁于战火。官军来了后,更是雪上加霜,连田产也被县里的大户给夺了去,要不是自己见机得快,就要被人诬为从贼而捉拿入罪。

一口气逃到了海安,孑然一身,索性跟着人,就来了南洋,最后被转卖于汉洲。好在此地,拓殖垦荒,有饭吃,有衣穿,无人欺压。经过数月调理,倒也适应下来。

作为有农田种植经验的行家,王振良与几个同样背景的农人被潘其风特意挑选了出来,指导所有农人垦殖。

今日,俞福坤和齐天来到田地,查看各类农作物长势情况,王振良便被喊了过来,与他们讲解一二。

“所以,这茬庄稼收了后,部分农田应做休耕,将作物的根叶全部犁入地中,以养地力。”

俞福坤听了,连连点头,“确实,这些田地,看着就无甚肥力。能收点粮食上来,那是老天爷赏脸给饭吃!”

“俞统领说的是!”王振良陪笑着说道:“不过,那些玉米和高粱,倒是能多收上来一些。所以,我建议,明年我们不妨多种些玉米和高粱,也能多打些粮食。”

“这些农田休耕后,可否种小麦,稻米?”齐天问道。

“几年后,或许可以。”

哦,那就是这两年无法种植稻米和小麦这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了。

“不过,小统领无须担心。”王振良又继续说道:“前几日,我等随着潘夫子去了黑山谷那里,发现有些田地可能适合稻米种植。……就在那河湾处,整理一番,或可开出数万亩地。但唯一可虑的是,那附近河水需要治理。近期雨水不断,河水外溢,已将那片河湾变成了泽塘。”

齐天和俞福坤互相看了一眼,随即苦笑连连,那处河湾整治,恐怕需要数千人才行,排水,除淤,修河提,对于他们这几百人,那可是大工程。

“当然,那处河湾整治,不是一年就能完成。……在黑山堡往南四五里处,有护卫告知我等,说有大片平整草甸可供农田改造。”

“查看一番,确如所言。将其中杂草灌木清理,足可开出十数万亩田地,且地力明显强于此处。”

齐天听了不由心动,按照常理来说,很多靠近海边的地,确实肥力不足,盖因海水侵蚀所致。而深入内陆,田地的种植条件明显会好一些。

“那明日,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如果可行,就在那里建个居民点。”齐天建议道。

众人点头,表示可以去看看。

“这些不是玉米吧?”走到一处靠近林边的农田时,齐天指着一片杆状作物,越看越觉得是甘蔗。

“哦,那作物的确不是玉米,是一些原吕宋移民种的甘蔗,说是拿来当做甜杆嚼着吃。……还别说,靠近林边的田地,似乎都适合这种作物生长。”

“有人会种甘蔗和榨糖吗?”齐天问道。记得后世澳洲的甘蔗种植区域好像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难道,着北边靠海的地方也适合种植甘蔗?

“应该有人会吧。”俞福坤不确定地说道:“如果没人会,那咱们就去巴达维亚弄几个会榨糖的工匠。”

说得也是,有了船,往返巴达维亚,也就是一个月时间。齐天还有个计划,就是等下次船队回来了,将“开拓号”上的原西班牙军官和水手都留在建业城,让他们去培训专业基层军官和水手。

“算算日子,曹爷他们该从大明回来了吧。”俞福坤仰头看了看天,有许多乌云在天边聚起,也不知道会不会形成积雨云。

“也不知道,能弄回来多少人。”齐天说道。

“不算周应平的福船,估计可以装个近七八百人吧。”俞福坤算了算,给出了一个数字。

“三个多月,运近千人回来。一年下来,还不到四千人!……这人口增加的有些慢了。”

“除非,咱们不运货,不做贸易赚钱,光去拉人的话,一年下来,也可以运四千多人。”

“所以,要有船,还要有很多船。”齐天此时,有些羡慕荷兰人。东印度公司在整个远东地区,就有数百条船在其中穿梭往来,并往返欧洲。是这个时期,远东海洋的统治者。

当然,大明沿海除外,有另一个统治者——郑芝龙。

土地垦殖,自然少不了农田水力建设。

以建业城外南侧的小水库为中心,三条主灌溉渠为枝干,农田中各个小渠为毛细血管,近六千多亩农田,基本可以实现灌溉农业。如果,再想扩展更多的农田灌溉,那就得进行一次大的水库扩建和干渠修建。

因为建材主要用在房屋,工坊,仓库等设施的修建。因而,所有的水力设施均没有实现硬化,是一种粗放型的灌溉用水模式。

随着十二月雨水的逐渐增多,水库上游的溪流,已慢慢变成一条宽度达十几米的小河。浑黄的河水卷着树枝枯叶,极速地流入水库,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漫过水库草草堆砌的堤坝,向四野寖漫过去。

为此,齐天不得不临时召集两百多人,给水库挖出了一条紧急泄洪通道,使得不断上涨的大水可以流向大海。

看来,这个小水库到了旱季,必须再次改造升级一下,最起码要扩大两三倍才行。尼玛,这才十二月,就已经起不到调节水量的作用了。可问题是,这里的湿季可是要到明年四月才结束。

检查了一番农田水力设施,问题还不少,水库堤坝渗水严重,干渠部分垮漏,田间小渠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还是人力不足造成的。

但建业城为数不多的农人,已经算是非常勤劳了。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开垦了数千亩农田,并且还在六千多亩的土地上撒下了各类农作物种子。农闲时分,还要不停地修建和加固各种水力设施,甚至还要抽出不多的空闲时间,去整治修饰各自分配到的砖房(或者木屋)、庭院。每个人,都在为建业城,为自己,奉献着所有的汗水和精力。

第二日,众人去了黑山堡南边三公里的一片草甸,位于后世澳洲北领地的帕默斯顿小城附近。

果然,这里地势平坦,林木稀疏。到时候,将黑山堡附近的河水引过来,或者建一座水库,足以开发出十数万亩农田,都种上粮食的话,完全可以养活几万人。

如果将周边的林木全都砍了,还可以垦殖出更多的农田。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