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69章

作者:重庆老Q

“……”

随着堀田正俊的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幕府军随之动了起来,一万余前锋以决然之势,向齐军发动了全面进攻。

——

“预备!”

“放!”

“轰!轰!轰!……”

随着炮兵指挥官的命令下达,炮兵阵地上的12磅和8磅陆军炮首先打响,一颗颗巨大的弹丸,狠狠地砸向数百米外的幕府军。

强大的后坐力影响下,射击后的火炮被震得倒退数米。两边的炮手立即向前,奋力地将火炮推回原来的开火位置。要不然,火炮和弹药车发生的碰撞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在费力将火炮复位后,炮长马上进行水平瞄准,并招呼炮手重新调整炮口水平方向。不同于步兵和骑兵的是,齐国目前的炮兵已经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兵种,在战场上,炮兵火力发挥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炮位设置和瞄准的技术以及经验。

所有的炮兵军官均是从中级学堂毕业后的学生中征召,在炮兵学校里要进行长达三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基本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几何应用,空气阻力,简单的距离测算,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所谓射击诸元等等,都需要在三年里切实掌握。

因而,对于齐国炮兵而言,瞄准开炮已经成为一道物理、几何应用题而不像以前凭个人的经验和感觉。现在炮兵军官只需要测定距离、高差等参数,对照射表,即可利用象限仪测量火炮角度,然后调整方位、高度,实现精确瞄准。

齐国的野战加农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已经将此前五花八门、数量繁多的火炮种类改革精简为三种,即12磅、8磅和4磅三种口径。并且随着齐国冶金工业和铸造技术的进步,在保障威力和有效射程的前提下,所有的野战炮的重量也都大为减轻。

现役的12磅加农炮长2.4米,重980公斤,最大射程为1600米,有效射程为800-900米,射速每分钟一发。而最轻便的4磅炮,长1.6米,重量仅为290公斤,但最大射程仍可达1000米,有效射程为400-500米,射速更是可达每分钟3发。上述三种加农炮都可根据需要切换霰弹,而且,齐国陆军火炮基本上也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和通用化,损坏后可进行快速修复。

由于齐国火炮和炮车均在不同程度上大幅减重,炮兵的部署和机动更为灵活。炮车能够快速在发射模式(前置)和行军模式(后置)之间切换,而且,火炮、弹药和炮组人员可以搭载同一部炮车机动。

因而,齐军将领明知道幕府军早早于平野川开始排兵布阵,却依旧不慌不忙地在约战当日,徐徐推进至战场,从容列阵迎敌。

在堀田正俊下令发起正式进攻后,齐军配属的三十余门火炮,立时发出震天的怒吼声。12磅炮和8磅炮利用自身射程远的优势,在两军相距七百多米时,便开始猛烈轰击缓缓逼近的幕府军阵。

一颗颗巨大的弹丸砸进密集的幕府军队列中,然后迅速形成跳弹,依靠强大的势能,高速横扫步兵纵列,几乎毫无阻碍地蹚出一条条血路。

以密集队列缓步推进的幕府军,对齐军猛烈的炮火来袭明显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不论是倚为核心的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还是作为前锋炮灰的加贺藩、鸱⑿脎喾韧庋笫屏⒓绰伊似鹄矗桓创饲把险恿小�

水户藩总将德川纲条见状,立即命令所有冲锋的武士和足轻加快步伐,以小跑的方式,加速前进。只要抵近齐军阵列,与对方展开混战,他们的火炮必然会成为战场上的一种摆设。

随着幕府军的逐渐逼近,齐军火炮阵地上的4磅炮也开始轰击,面对铺天盖地般涌来的幕府军,几乎不需要再进行瞄准射击,炮长们只需大致朝着人群多的方向,下达开炮命令。

两军距离在接近到两百米时,所有的火炮都已开始换装霰弹,然后狞笑着看向蜂拥冲来的幕府军。

“轰!轰!轰!……”

随着一阵猛烈的炮声响起,一道密不透风的金属风暴骤然地刮向幕府军密集的人群当中,硝烟弥漫,时间仿佛被定格,后阵的幕府军突然看到前方的同伴齐刷刷地倒下了一排,视野里为之一空,自己也突然暴露在齐军的阵前,惊愕之下,不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冲至近前的幕府军瞬间被打懵,但齐国的炮兵却仍旧按照操典中规定的动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轮炮击。

清膛手急忙用蘸了水和醋的炮刷清理炮膛,副炮长会同时俯身移动螺杆,进行竖直瞄准,弹药手将散弹和装药包放到炮口位置。清膛手此时会马上将弹药推入膛底,副炮长则用戴着皮手套的手指堵住火门,阻止空气从火门倒灌进入炮膛内,避免残余火星复燃引发事故。引信手用锥子由点火口处探入,弄破此处的装药包,并将引信放入火门。点火手点燃手中的火绳,举起自己的右臂,请示炮长是否开火。

“放!”

随着炮长的一声命令,点火手立即点燃引信,随后扭头,双手捂耳,张开嘴巴,等待火炮打响。

“轰!轰!轰!……”

密集的散弹劈头盖脸喷射而出,以一个宽大的扇形面,覆盖了继续蜂拥而来的人群,使得幕府军的冲锋之势,为之一滞。

“啊……”

一路奔来,经历了数轮炮击,弹丸所经之处,无不骨断筋折,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已经让冲锋的幕府士兵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好不容易进抵阵前,却连遭两轮密集弹雨轰击,一时间,无数的士兵未及哼一声,就变成一个个血葫芦,纷纷扑倒在地,死状极其惨烈。

此种情势下,如何不让幕府军士兵感到肝胆俱裂,随之而来的便是惊骇莫名。这火炮之威,岂是凭血肉之躯就能与之抗衡!

众多的足轻们发一声喊,丢下手中的铁炮和竹枪,扭头就朝后跑去,试图快速逃离这片恐怖的杀戮战场。

指挥和督阵的足轻大将和武士们也在稍稍错愕片刻之后,望了一眼前方黑洞洞的炮口,随即丝毫不顾武士的身份和荣誉,也跟着溃败的兵势,向阵后涌去。

居于阵中的幕府军主帅堀田正俊见状,立即派出千余督战武士,迅速奔向前阵,阻止败兵继续后撤,以免冲击到第二队攻击阵列。

同时,为了提振军心,堀田正俊引德川氏主力两万余,向战场前方缓缓移动。位于两翼的三千余骑兵也在收到命令后,在稍事整理一番马具和武器,便绕了一个大圈,奔至齐军后阵,驻马停在旷野中,虎视眈眈,准备随机而动。

待午后一时,经过一番休整的仙台藩被指派到左翼,而损兵一千余的水户藩被置于右翼,第二队的尾张藩、纪州藩、土浦藩、下馆藩、高崎藩、佐仓藩等部一万八千余被直接顶在了最前列。

这一次,足足四万五千余的前锋部队,呈品字形,朝齐军阵列再次逼来。

如果,于高空中俯视整个战场,就会发现幕府军凭借人数上巨大优势,对不到两万的齐军阵列已隐隐形成四面围攻之势。

以齐军犀利的火器,凶猛的炮火,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怕是根本不足以撼动他们的阵势。

既如此,索性在留出一定的预备队后,将所有的进攻兵力一次性全部投入进去,以汹涌的人海战术,将齐军淹灭于荒野之中。

此战,今日当见分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坂之阵(三)

午后,天色似乎更加暗淡,渐渐吹起的西北风,卷着细小的雪粒,纷纷扬扬,刚及落地,便被无数的人群踩在脚下,混着血水,渗入泥土。

轰隆隆地炮声,噼噼啪啪的火枪声,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平野川,硝烟弥漫中,无数的幕府军嘴里大声呼喝着,挺着长矛,挥舞着长刀,仿佛像一股又一股巨浪般,不断向齐军阵列涌来,使劲地拍打在“坚硬的礁石”上,然后被撞得粉碎,随着退潮的“海水”倒卷回去。

午后,一时三十分,右翼的麻生藩、谷田藩、鸱⑿脎喾牟吭谄刖土业幕鹋诤团徘股浠飨拢送鼋桑蛘蠛罄0芏ァ�

午后,二时,左翼仙台藩伤亡千余,不得不再次后退。未及,右翼加贺藩、彦根藩也承受不住过大的伤亡,随之跟着退往后阵。

午后,二时三十分,居中的鸟山藩、下馆藩、高崎藩、佐仓藩崩溃,不顾尾张藩、纪州藩两部武士的严厉督阵,倒卷着溃败回来,使得正在攻击的阵势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轰!轰!轰!……”

齐军火炮阵地指挥官见此情形,立即命令炮口调转方向,集中火力,来了一次齐射,密集的散弹瞬间如泼水般洒了过去,幕府军士卒如割草般立时扑倒在地,后队的武士和足轻见状,纷纷止住脚步,犹豫着是否再向前突击。

这种战斗模式,似乎与所有书本里记载的战争场景都不一样,更与祖辈老人所叙说的战场搏杀截然不同。无论你的武技有多么精湛,也不管你的盔甲有多么坚硬,甚至你的动作是多么迅捷,在大筒和铁炮的面前,统统不管用,被一颗颗弹丸和密集的铅子轻易地将性命收割而去。

所有的武士是那么的无奈,也是那么的憋屈,在一轮又一轮大筒轰击下,以及一排又一排铁炮齐射下,你根本就无法冲到敌阵跟前,与之面对面的厮杀,便纷纷栽倒在冲锋的路途上。

近万余铁炮足轻在齐军面前,更是不堪,他们往往在相距一两百米的地方,便无法抑制内心的恐惧和压力,未等足轻大将和铁炮头的命令,便提前将铁炮中的弹丸盲目射出,随后便趁势停下脚步,重新装填弹药。

战场上到处都是呼号惨叫的伤员,随军征召而来的少量僧人和郎中根本救治不及,或者是不敢向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轻伤者痛苦地哀嚎,重伤者在呻吟中慢慢死去。在齐军的阵列前方,到处遍布着尸体,在战斗发生的数小时内,幕府军便已伤亡达一万余,更有数个藩国军队随之崩溃败走。

在幕府军三面围攻下,齐军阵列已经向内收缩了近百米,但火力的密度却更加厚实。齐国陆军和各藩属火枪营在军官的指挥下,机械地上膛、瞄准、射击,然后迅速地清理枪膛,装填弹药,准备下一轮射击。

阵中的火炮仍在不断地轰鸣着,向幕府军的后阵宣泄着炮火,不过,随着炮管的发烫,射击频率却慢慢降了下来。

面对铺天盖地涌来的幕府军,以及一浪高过一浪地攻势,联军保持了强大的韧性,持续不断地向外输出火力,给予幕府军大量杀伤。

然而,许多渡过了初期恐惧的武士们,在疯狂的杀戮战场上,隐藏于内心的兽性和战斗欲望却被激发,那种一心想要赢得胜利的荣誉,建立属于自己的武勋,也开始终充斥于脑海之中。

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本多忠胜、长宗我部元亲……,历史上无数的英雄武士被后人所敬仰和膜拜,今日一战,虽不同以往,但我辈仍当以死效仿之!

无数的武士纷纷将那些怯懦的同伴和足轻推开,挥舞着武士刀,向前方的齐军阵列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亡命般的决死冲锋。

位于齐军左翼的占城营所部九百余官兵,被幕府军这种不计代价的自杀式冲锋明显给震慑到了,阵型出现稍稍松动。敌军仿佛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毫不畏惧,面对他们的排枪射击,全然不顾。

甚至有的武士为了减轻束缚,将身上的甲具褪下,只着轻衣,或者赤果着上身,挥舞着长刀,面目狰狞地奋力扑来。

天可怜见,数十年来,占城火枪营何曾遇到过这般激烈和凶险的战事,以及这种悍不畏死的敌军。昔日,在齐国的庇护下,西击柬埔寨,北控南蟠,有时还跟着齐国打到广南的家门口,对着安南人狂吠不停,几乎未遭遇过太大的阵仗。

就是数月前攻克大坂、夺取京都、占据奈良等数场战斗,也未曾有这般激烈搏杀,在齐国凶猛的火力下,都是“轻取之”。

看着越来越近的幕府军,占城火枪营不可抑制地出现了动摇和混乱,许多士兵未等命令,便匆匆开枪射击,然后掉头朝阵后跑去。

“板载!”

一群武士终于冲到阵前,随即大喝一声,面对一排雪亮的刺刀,举着长刀,毫不犹豫地扑了过去。

齐军左翼被幕府军突破!

——

在平野川战事逐渐进入高潮之时,大坂城的攻防战却渐渐落下了帷幕。

幕府军埋伏于道明寺附近万余伏军,在收到平野川发出的数支信号箭后,立即向大坂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也不知道是齐军托大,还是只顾着劫掠大坂城中的财物,数月前被齐军重炮轰塌的城墙竟然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未曾修复,只是征发城中居民将那些乱石夯土随意地堆积在缺口处。

伏军总将、土浦藩藩主土屋政直当即命令所部两千余藩军朝着大坂城的缺口攻了过去。只要能杀入城中,与齐军展开短兵相接,相信凭借他们的人数优势,定然可以全歼齐军。

届时,他们将斩下所有齐军官兵的头颅,然后以奇兵的方式,转身反攻平野川。在战场上,当他们将带来的人头掷于阵前时,必然可以对齐军产生极大的震慑。如此,齐军大乱,在我方八万大军的围攻下,当为尽数覆灭。

战后评定,我土屋氏说不定就能凭借克复大坂城,居诸藩首功,可一举加封数万石,成为一个中等强藩。

然而,大坂城头和城墙缺口处突然响起的火炮声,射出的密集弹雨,让土屋政直脑海中幻想的美好事物彻底化为乌有。

在挥兵猛攻数次,损兵千余后,土屋政直不得不放弃试图从城墙缺口处直接攻入大坂城的希望,转而将近万余部队,分成数股,四面攻城。一方面造出巨大的攻城声势,以影响平野川的齐军主力;另一方面,期望用己方的兵力优势,调动城中守军,可能会破开一点,最终能顺利攻入城中。

但不论是哪个方向,攻城的幕府军都遭到了城中齐军的强力阻击,火炮轰鸣,排枪射击,让所有的武士和足轻部队根本无法接近城墙,便被逐一射杀在城下。

可以看出,齐军的防守兵力并不多,每面城墙上仅寥寥数百人,但他们的火力输出仿佛是连绵不绝,即使有个别凶猛善战的武士侥幸爬上云梯,登上城墙,但几息之间,便被数支“长矛”捅翻,然后滚下城头。

就在土屋政直准备下令停止进攻,集兵于一处,暂时休整时,从大坂码头突然开来一支两千余的齐国军队,从幕府军的后方,猝然发起了进攻。

齐军在接阵后,先是施以两轮火枪齐射,然后便展开刺刀冲锋,将散布于大坂城外正在攻城的幕府军瞬间击垮。

大坂城中的守军随即打开城门,适时发起反击,在里外夹击之下,攻城的幕府军顿时陷于崩溃,四散而逃。

——

午后,三时。

武井谦介双手握着一根长矛,随着冲锋的队列,向齐军左翼的方向小跑着。不时响起的火炮声,总会让他心中不由为之一紧,抬眼惊恐地看向前方,以期在炮弹袭来的一瞬间,自己可以安全地避开。

虽然,他也知道,一旦炮弹飞来,即使你的动作再迅捷,也根本无法避开,等待自己的命运要么是死亡,要么是腿断手折深受重伤。

但他仍旧无法抑制内心的恐惧,会在每一声炮响的时候,下意识地四下张望。作为幕府军主力兵团的一员,刚刚在总大将发出的全军冲锋的命令后,他便随着汹涌的人群,向前奔跑着,握着长矛的双手已经被汗水浸透,鼻息间也发出浓重的喘息声。

前方的旗本和奉行举着武士刀,大声地呼喝着,激励着士气,声言,齐军阵势已破,最后的决战时刻将至,诸君当以奋勇,尽灭敌军,建立不世之武勋。

武井谦介闻知,犹自半信半疑,齐军敢以不到两万人的军队,直面幕府八万五千余大军,若无凭持,怎敢于这平野川上与我幕府军决战?

从仙台藩初战不到两刻,便败退回后阵。

第二次进攻,万余先锋部队,在齐军密集火力打击下,未及半个时辰,便伤亡一千五百余,再次败回。

第三次,总大将阁下直接出动四万五千余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了全面攻势。初时,前阵不断传来各部伤亡惨重的消息,更有数支藩军因伤亡过大而崩溃而回。

但取得的战果也是“巨大”的,齐军阵列被不断挤压,不断萎缩,大筒的射击频率也逐渐拉大,三千余骑兵更是绕到了齐军后阵,侍机而攻。

未多久,便传来齐军左翼被突破的消息,堀田阁下当即下令,全军突击,向齐军发动最后致命一击。

或许,真的如四百年前那般,我们将蒙天照大神庇佑,“神风”相助,在无数英雄的武士奋勇献身下,我们将再一次击败来自外夷的入侵者。

——

午后,三时一刻。

联军总指挥苏忠福放下望远镜,然后转头看着几名作战参谋。

“发信号,全军突击!”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