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03章

作者:重庆老Q

9月12日,建业。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基恩·马特塞克看到齐王出现在大殿门口,连忙站了起来,弯腰向对方行了一个礼。

“尊敬的国王陛下,上次见到你,还是八年前。如今看来,无情的岁月在你的身上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你的风采更甚往昔!”

“马特塞克先生,虽然我知道你这番话恭维的程度要多几分,但我听了,还是非常愉快。”齐天笑着招呼马特塞克就坐,并吩咐侍女端来一些茶水和点心。

“国王陛下,我所说的是一个非常确切的事实。”马特塞克总督非常喜欢这种亲切会面的感觉,再加上彼此双方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他这番恭维,倒有八成是发自内心。

“马特塞克先生,对于目前我们双方的贸易合作,你还有什么更有建设性的意见?”齐天将话题转移到双方的经贸联系上面。

“非常感谢陛下的慷慨和大度,让我们东印度公司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大明的市场。”马特塞克总督点头说道:“作为回馈,我们将会采购更多的汉洲商品,并将这些商品销售到欧洲地区。同时,我们东印度公司也将全力支持你们在南非地区的开拓和建设。另外,你们与联省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我们东印度公司将尽最大的努力,促成此事。若是你们有意,我们东印度公司甚至还可以帮助你们与欧洲其他国家建立联系。”

“我们齐国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文明国家,期望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文明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齐天说道:“但鉴于遥远的距离和文化、宗教的冲突,这个世界上仍然处于彼此割裂和封闭的。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之一,我们齐国派出一支使团前往欧洲,希望与你们联省共和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建立一种可以互相沟通了解的渠道,传播和交流东西方之间的文明。”

“国王陛下,对你的这番话语,我深表赞同,并充满敬意。”马特塞克总督微笑着说道:“我相信,齐国使团的访欧之旅,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国家的轰动和极大关注。届时,除了我们联省共和国,会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和人民,逐步认识和了解你们汉洲,了解神秘而富饶的东方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你们联省共和国在欧洲,乃至在世界,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联省共和国,以及你们东印度公司,都是我们齐国最为重要的伙伴,并在我们双方彼此密切合作的框架下,维持、主导南洋地区和印度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马特塞克总督闻言,脸上立刻露出了会意的笑容。这位国王陛下,刚才提出和东印度公司维持和主导南洋和印度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却只字不提他们曾经关系密切的小伙伴——葡萄牙,更没提那个讨厌的英格兰。

那么,汉洲的对外政策出现了一丝改变,他们或许对葡萄牙人擅自将孟买转让给英格兰,表示了不满,至于英格兰,虽然暂时和解了,但仍旧不怎么喜欢这个大西洋上的岛国。

嗯,这个英格兰,确实不招人喜欢。原以为,那个查理二世复辟成功后,会稍稍改变一下英格兰的对外政策,修改或者放宽那个所谓《航海条例》。可是,让荷兰人万分失望的是,英格兰人丝毫没有改变,仍然继续执行严格的《航海条例》,将荷兰人的商业势力,排除在英格兰和它的海外殖民地市场之外。

“马特塞克先生,听说你们东印度公司,以及整个联省共和国,在英格兰买了大量的国债。”齐天貌似不经意地问道:“你们就不担心这些债务违约,造成你们巨额损失吗?”

“是的,国王陛下。”马特塞克总督点头说道:“我们确实在英格兰购买了大量的国债,而且这些国债每年给我们东印度公司,以及整个联省共和国带来的非常可观的收益。至于债务违约,我们并不担心。要知道,这些国债是英格兰议会主导发行的,信用度还是很高的。”

“英格兰人好像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并且还在不断地进行扩张和加强。若是在某个时候,他们的海上实力完全凌驾于你们联省共和国之上,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就此赖账不还,反而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来摧毁你们的商业版图,打击你们的海上霸权?”齐天认真地问道。

“应该……不会的。”马特塞克总督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道:“若是英格兰人向我们发起挑战,我们会坚决地予以回击。至于国债违约,他们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情,要不然,以后他们的国债信用就无法继续维持。另外,对于英格兰人的挑战,我们联省共和国也作出了一定的应对之策,在去年1月,先后同法兰西、丹麦签订了互助合约。我相信,在下一次面对英格兰人挑起的战争时,我们有足够力量全面压制于它。”

“法兰西?”齐天听罢,玩味地看着马特塞克总督,“法兰西应该是距离你们联省共和国的边境不远吧。听说,法王路易十四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帝王,对获得更多的领土,有着极为执着的追求。”

犹记得,这位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后来大举入侵荷兰,差点攻占荷兰全境。若不是荷兰人打开了海水堤坝,将自己的国土淹没,说不定就被人家给灭国了。

“……”马特塞克总督愕然地看着齐天,他从刚才的话语中听出来,这位国王认为法兰西以后必然会入侵联省共和国,为了获得富饶的尼德兰地区。

“国王陛下,法兰西目前是我们的盟国。我们曾经一起对抗过西班牙和神罗联盟,我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马特塞克总督郑重地说道:“我相信,我们联省共和国与法兰西之间不会发生战争。”

“马特塞克先生,记得你们欧洲某个政治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齐天笑了笑,轻声说道:“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丘吉尔所言)。”

“……”马特塞克总督怔怔的看着齐天,这句话是欧洲那个政治家说的呢?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不过,这句话却极具哲理,敌人和朋友,在利益面前,可以随时进行转换。

或许,在未来某一个时刻,真的会因为利益的分歧,我们联省共和国与强大的法兰西发生战争。

那么,汉洲在未来可以帮我们做些什么呢?

第五十四章 军权

1662年10月1日,黑山军营(今澳洲帕默斯顿附近)。

一场规模不算宏大的阅兵式正在黑山军营中进行,参阅的部队主要有骑兵、陆军、炮兵、岸防部队、辎重兵,所有官兵均身着乾武20式军服,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于校军场上。

乾武20式军服颜色仍旧以传统的青黑色军服为主,分为礼服、常服和作战服。礼服特点是庄严、美观和威武;而常服,则突出朴实、大方;作战服,自然是简洁耐用,并着重于战场实用。

乾武20式礼服配发校尉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国与国之间访问时穿着,礼服用料为纯毛呢料,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充分展示军官的军容仪表,并展示了大齐国威和军威(参考某兔1955式军服)。

礼服和常服,帽的样式均为大檐帽,帽徽为正圆形,中间为黄龙图腾,两边加刀剑交叉图案。帽墙为藏青色,陆军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海军则为白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

将官肩章,骠骑将军(上将):满底金,4颗将级星徽;镇国将军(中将):满底金,3颗将级星徽;广威将军(少将):满底金,2颗将级星徽;明威将军(准将):满底金,1颗将级星徽。

中阶军官肩章:昭信校尉(上校):2条纵线,3颗校级星徽;翎麾校尉(中校):2条纵线,2颗校级星徽;宣节校尉(少校):2条纵线,1颗校级星徽。

低阶军官肩章:御武校尉(上尉):1条纵线,3颗尉级星徽;仁勇校尉(中尉):1条纵线,2颗尉级星徽;陪戎校尉(少尉):1条纵线,1颗尉级星徽。

军官大衣样式均为大翻领,双排扣,颜色与所在陆海军上衣相同。面料按衔级区分:将、校为纯毛马裤呢,尉官为棉斜纹布。

齐国的军政部在上个月又做出了重大调整,陆战队最终从海军中独立于出来,成立陆军部,与此前设立的海军部共同构成军令部,作为军队的作战和指挥机构。

齐国军方的权力也调整划分为指挥权和日常行政权,并由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负责。指挥权大体由军令部负责,授权相应将领具体指挥军队作战。而日常行政权责由军种部长、总后勤部负责,进行训练、武器购买保养、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等。

负责作战的军令部司令平时不能管理军队,只有战时才会得到指挥权,战争结束就必须交回权力。军种部长可以在日常训练、组织部队,但没有指挥权,不能使用部队作战。在没有总参谋部和内阁兵部的授权,总后勤部不得随意配发战备物资于部队。

军令部司令和军种部长,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参谋部,共同组成齐国最高军事机关,而内阁兵部则掌握各地乡兵武装和预备役,同时对中高级军官的任命有审核权,最后由齐王总揽统帅权。

今天,是陆军正式建立的日子。甫一成立,陆军随即便进行了这场建军阅兵式,并邀请齐王、军政部,总参谋部,以及隶属内阁的兵部等官员和军官前来观礼。

军政部副总制兼海军部总长齐大江身着镇国将军(中将)将官服,面容威严地骑马矗立在军阵前面,陆军部总长、广威将军(少将)牛虎意气风发地向他汇报,全体受阅部队已准备就绪,请求进行分列式阅兵。

齐大江扫了一眼校军场上十余个方队、九百余官兵(其中半数为武装乡兵和陆军学员兵),郑重地点了点头,示意牛虎可以开始进行阅兵。

一声高昂的号角声响起,随即,在有节奏的鼓点下,一个又一个受阅方队,肩扛着火枪,以昂扬的姿态,跟随着一面硕大的赤色黄龙旗,先后列队走向受阅台。

当行进队列即将低近检阅台时,所有官兵转换成正步行进,双手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神情肃然地跨步前行,观礼的军民两政官员和军官,心神不由全都为之一凛,一种莫名的激昂情绪瞬间产生。

齐天看着面前一队队行进的队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脸上不由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恶趣味笑容。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齐国军队隐隐有点后世现代军人的气质和模样了。现在缺的,无非就是数量规模和历史底蕴。想必,再有数十年发展,这支代表华夏文明的威武之师,定然可以走上世界的舞台,与欧洲列强争夺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父王,孩儿也要加入军队!”一名十二岁的少年人,满脸的羡慕神色,抬头看着齐天。

“你年纪尚幼,再好生将养几年,就可以像你的几个兄长一般,进入军中磨炼。”齐天伸手揉了揉少年的脑袋,宠溺地说道。

“孩儿现在就想加入军队,成为我大齐王国的一名军人。”齐子立眼睛闪着亮光,伸手指着一队受阅队列,“就像三哥现在那样!”

齐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正在走来的方队前方,一名威武的军官,手举着军刀,猛地向前一挥,整个队伍立时转变成踢正步行进,所有官兵向右转头,以不超过45度注视着受阅台上齐王所在方向,那名为首的队列指挥官赫然就是齐子安。

“我们家的老三这是军校毕业了?”齐天转头问自己的侍卫长。

“回王上,三……齐子安已经从陆军学校毕业,现归属陆军第五混成营第一连,任少尉见习排长。”侍卫长、禁卫军翎麾校尉(中校)王少甫躬身答道:“……他们所在部队,将会在下个月,派至广宁(今印尼爪哇岛芝勒贡市),与此前驻守部队换防。”

“海峡总管区那里的局势现在如何?”

“局势已较三年前缓和多了。不过,仍旧有零星土人不服王化,需要军队和当地的乡兵进行弹压。”

齐天闻言,点了点头,然后伸手又揉了揉齐子立的脑袋,视线又转向受阅队列。

广宁海峡(巽他海峡)位置关键,从万丹素丹王国割取的海峡两侧领土,齐国自然也是极为重视,并且要永久地控制在手里。因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齐国在此单独设立了海峡总管区,还大范围的驱逐和迁移当地土人,以减少原住民的存在,转而又迁移数千汉人入驻,准备将这片地盘当做本土来经营。

因而,这种腾笼换鸟的殖民模式,立时激起了当地土人较为激烈的反抗,再加之,齐国在当地对真神教徒实施高压政策,征收特别人头税,也让土人心生不满,频繁发动对当地移民的袭击活动。

为了稳定当地的局势,齐国军方分别在广宁和昭平(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到东侧班达楠榜市)地区各部署了一个混成营的部队。另外,还将除役后的两个营的自救军全部安置在海峡两侧的新占领土上,实施武装屯殖。

——

阅兵式结束后,齐大江并没有跟随众多官员乘坐火车返回建业城,而是与兄长齐大海带着十余名随从护卫,骑马往新淮安城东北山岭而去,准备在那里打猎,舒缓一下内心的焦虑。

“老二,你最近可是有心事?”骑马奔至一座山坡上,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见齐大江驻马于此,久久沉默不语,齐大海不由出声询问。

“俺能有什么事?”齐大江摇摇头,苦笑一声,“现在军部的事务越分越细,俺能处理的事务也也是越来越少,无非就是在众多专业军官呈送的报告中签个字画个押,末了,还是由王上做出最后的决断。”

“……”齐大海闻言,盯着齐大江看了一会,随即,轻声问道:“你可是对王上……有些不满?”

“……大哥,俺怎么会对王上有不满?”齐大江悚然一惊,连忙说道:“不说,他是汉洲之主,俺们大齐的王上,就是他作为俺们的亲兄弟,俺也断断不会对他生出不满的心思!”

“可是,你的表现,分明是对王上有不满的情绪。”齐大海眼角余光瞥了一下散布于四下的随从和护卫,低声说道:“今日陆军部举行阅兵,从抵达黑山军营,到操演结束,你可是全程未与王上有一句话语交流。你是不是对王上改组军部,设立多个军中机构,使得你手中的权柄分散,而心生了几许怨忿?”

“俺……,俺没有……”齐大江心中猛地一跳,有些紧张地看着齐大海,“俺对王上,怎会有怨忿之心。俺只是觉得……,俺觉得……王上已经不信任俺了。他要削俺的权,还让内阁兵部文官来分军部的一些事权,王上这是对俺……起了疑心!”

“所以,你便心中对王上有了不满?”

“大哥,俺没有对他不满。”齐大江委屈地说道:“俺只是感到……一丝心寒!俺对他是忠心耿耿,从无生出任何异心。当年,舅父(曹雄)生前,曾数度告诫俺,以后小天为汉洲之主,让俺要一心一意地扶保于他,不可生出觊觎的心思,更不可内斗。俺这二十余年来,自问从未有负于他,做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俺帮着他建立海军,提升军力,更是数度亲自领兵与敌在海上厮杀,可以说是为齐国的发展和强大,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小天,他不该这般疑俺!”

“老二!”齐大海怒眼圆睁,厉声喝道:“你要作死吗?”

“他还敢……杀了俺吗?”

“他是君,你是臣,如何不敢杀你?”齐大海嘶声说道:“历朝历代,帝王家中,父杀子,子杀父,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此等事例,还少了吗?”

“他还真敢杀了俺……”

“有何不敢?”齐大海冷冷地说道:“只要你敢威胁到大王的地位和权力,何人不可杀之!”

“俺是他二哥,……亲二哥。”齐大江颤声说道。

“唐时,太宗皇帝不也是照样杀了他的几个兄弟。”

“小天……王上,不是这样的人……”

“可若是你不知进退,恣意妄为,那王上必然会痛下杀手。”

“俺没有恣意妄为!俺只是觉得……觉得心里不服,俺没有异心!”

“老二,你是齐国军中第一人,又是王上的亲兄弟,无数人都在盯着你的一言一行。”齐大海语重心长地说道:“俺知道你对王上忠心无二,毫无异心。但是,你没觉得你此前的权柄太重了点吗?齐国的大半军权皆在你手,国内所有海军和陆战队皆听从你的调遣。说的诛心一点,你若要对王上做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无人可制你!”

“俺……俺虽然拥有这些权柄,但从无生出任何非分之想!”

“你是没有谋逆之心,但你敢保证你的继任者在拥有这些权柄之后,不会生出其他之念?你敢保证你的属下不会出现野心之辈,怂恿撺掇你做出大逆之事?”齐大海举着马鞭,轻轻地点了点齐大江的肩膀,“王上此举,是在保全你们君臣之谊,兄弟之情。”

“俺……俺还想着要全力扶保王上十数年时间,让俺们的大齐王国更为强大,更为昌盛。”

“老二呀,王上登位已有二十年了,年岁也是四十有二了。”齐大海悠悠地说道:“他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

“……”

“还有,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可堪大任?”

“……”齐大江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大哥。

“俺听学堂里的先生曾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语: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齐大海看着一脸惶然的齐大江,摇头说道:“这二十余年来,你能居此高位,难道不是因为你和王上之间的关系吗?呵呵……,咱们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时候呀,该放手就要放手,勿要贪恋太甚。”

半个月后,齐王收到了齐大江的一份辞呈,声称,年老力弱,精力不济,已难堪大任,特请辞军部本兼各职。

齐王却将这份辞呈原封退回,未予应允。同时下发谕令,晋升齐大江军衔为骠骑将军(上将),并赐爵其为镇国公,风光荣耀,一时无二。

第五十五章 城市的基建

1662年12月13日,建业。

二十多年前,从建业城建立的那一刻起,这里仿佛一直都是一座巨大的工地,每年,甚至每月,都会有一栋或者几栋建筑物拔地而起,城区面积从当初一个方圆不到一千米的小型堡寨,发展到现在占地面积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大”城市,人口规模也达七万六千余人。

在这个初夏的时节,建业城中几乎三分之一的街巷和道路,到处被挖得是一条条坑道,纵横交错,无数的碎石、水泥、涵管堆砌在坑道附近。数十名汉洲第二建筑商社的匠人们,一边研究着手里的图纸,一边指挥着几个工头驱使土人们挖掘或者埋设管道。

从去年开始,建业城便在大规模地进行城市下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因为地处热带地区,极易滋生和泛滥各种热带疫病,所以,建业城在建设之初,便对整个城市的下水管网和供水系统进行了早期规划和建设,同时也竭力维持城中的清洁卫生状况,减少疫病的滋生环境。

在这个时期,无论中外,人们将一些传染病更多的归为“天灾”,或“对人类不道德的一种惩罚”。而在汉洲本土,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人们基本上都已知晓,清洁饮用水供应、污水排放与公共卫生方面有密切的关联。

但是,随着二十余年的发展,原先规划的城市下水道管网和供水系统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和城区规模的扩大,已渐渐难堪重负,亟待改善和扩建。

后世,曾经有人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在某个地区下暴雨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拿下水道能否有效排水,去衡量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是否发达。

然而,比起下水道,整个城市的供水系统才是“真正的良心”。前者属于后者的一部分。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但一定要有好的供水系统。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