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02章

作者:重庆老Q

其次,还要实现开放政策,尽可能地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有余而补不足,更要使国家发展紧跟世界潮流和发展脚步。

最后,还要尽量使国家远离内部平衡状态,要促进国家内部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试问,这个落后愚昧的奴隶制大清王国,真的可以通过发展所谓的工业,造出一些器物,就能变得强大吗?

十几年前,他们未能利用大明崩溃后的混乱和无序,迅速统一全国。如今,南明经过两次北伐大战,基本遏制了清军的汹涌攻势,同时也稳定了南方的统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南方的经济。假以时日,南方通过巨大的经济优势和人力优势,在齐国的扶助下,必然会进行第三次、第四次……数次北伐战争,将清虏驱逐出关内,甚至不排除攻入辽东,犁庭扫穴,掘了他们的根基。

“你可知道,两个月前,大明和齐国联合进攻了朝鲜?”佟礼文脸上呈现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话说,这朝鲜不是背离我大清,转投大明,成为其忠心不二的藩属之国吗?怎么的,自家内部竟然出了纷争,上演起狗咬狗的戏码!”

“狗咬狗?”罗守璋笑了笑,“上个月,你们原镇守陕西的平西王吴三桂拒不奉诏移镇襄阳,反而引兵往西,攻入兰州和西宁,这又算什么呢?难道吴三桂当真去平西去了吗?”

佟礼文闻言,顿时有些羞恼,狠狠地瞪了罗守璋一眼,沉声说道:“吴三桂那反复小人,迟早会为他的这番举动,而自食其果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2月中旬,清廷下诏平西王吴三桂移镇襄阳,直面应对明军白文选部兵锋。

却未料到,吴三桂根本不愿意作为我大清的炮灰,往长江前线与明军对战。数年来镇守陕西,他可以借助秦岭的险峻地形,仅以小股兵力就可将明军刘文秀部死死挡在汉中、安康一线,根本不需要连番大战,损耗自身实力。

可襄阳、荆州一带,一马平川,虽然修筑了不少堡垒,但仍旧要不停地出动军队与明军展开残酷的拉锯战。这让心中早已生出割据自立的吴三桂如何愿意平白损耗兵力,为大清打生打死。顺治帝驾崩,继位的又是一个不到八岁的孺子,尽管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位重臣辅政,但朝堂之上,风云涌动,波云诡谲,八旗权贵必然会争权日甚。

所以,在吴三桂看来,我大清已渐显颓势,说不定就让南京的大明朝廷给反推了,甚至被逐出关内。在这种天下局势暂时还未明朗之际,那最好的选择,莫如保存实力,以观后势。

罗守璋听了佟礼文那番诅咒吴三桂的话语,心中却是无来由的一阵畅快。曾几何时,这清虏内部竟然也会出现大明崩溃后曾普遍发生的军阀自立的情况。

呵呵,这估计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呀!

第五十二章 各方心思

1662年5月2日,潮州府。

大明临国公、兵部尚书(衔)李来亨听到揭阳总兵高文智的汇报后,久久不语,半响,发出一声长叹。

“公爷,靖国公(袁宗第)、南安侯(郝永忠)等人怕是已经受了秦王密诏,得了他的许诺,故而想着要继续留守潮州,保有目前拥有的富贵和地位。因此,他们才做出反对举家迁往偏僻的婆罗洲的决定。”高文智小心地替郝永忠解释道。

自从去年,齐国驻安南大总管曹宁提议,若潮州镇不堪孙可望威压,可举全镇军民迁往婆罗洲西北地区落脚。随后,数月间,李来亨命人随同齐国海军舰船探查了婆罗洲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周边局势。该地虽然林木茂盛,遍布蛇虫毒蚁,气候也是潮湿炎热,但其中部分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倒是比较宜居。

另外,当地还零星分布着一些早期移民至此的明人村落和市镇,完全可以为潮州镇先期进入此地,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更为难得的是,这里河流纵横,水源充沛,加之气候温热,地里的庄稼完全可以做到两熟甚至三熟,可以充分地保障移居此地明人粮食供应。

齐国人建议,潮州镇若是确定要落脚婆罗洲,可先占据西北一处被当地明人称之为山口洋的沿海渔村。因为此地属于三发素丹王国所有,但其国势较弱,军事和经济上完全依附于附近的文莱素丹王国和班贾尔素丹王国。不过,凭借潮州镇数千虎贲之卒,再加上齐国安南总管区多加照拂,当可轻松应对。

去年十二月,潮州镇先期移民两千余,由皖国公刘体纯率领,随同齐国移民船队抵达山口洋,并很快建立了一座周长三千米的木寨。附近的三发素丹王国部落头领和官员闻知后,曾派人前来交涉,询问他们到此缘由。

由于初初建立移民据点,根基尚未稳定,刘体纯便向对方伪称,受大陆战乱影响,携大明难民在此留居,屯垦拓殖,以为求生。

三发素丹王国的官员和附近部落头领惊惧于对方修筑的规模巨大营寨,且又畏于对方多达数百武装士兵,遂暂时退去,只是远远观望。这些新来的明人,不似以前,零星数十上百人散居于婆罗洲沿海平原地带,老实恭顺地向王国官员和当地部落头领缴纳“保护费”,求得一个容身之地。

他们这伙明人,完全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移民呀!

但鉴于潮州镇移民未表现出明显的敌意,三发素丹王国虽然心中嘀咕,但也没有派出军队将其驱逐,任其留驻于此。

尽管,两千余潮州镇军民非常轻松的占据了一处婆罗洲据点,迈出了开拓海外最为重要的一步。但接下来的困难却是接踵而至,极大地考验着他们举全镇军民迁移的决心和毅力。

首先,初到此地的移民就遇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陆续有近一百三十余军民因各种热带疾病陨亡,其中部分人员就染上了那种闻之色变的疟疾(齐国人已提前告知他们热带雨林地区所面临的疟疾等热带疾病)。

虽然,他们按照齐国人的指点,将定居点内的水塘、树木、草丛尽皆砍伐剔除,并且还放火焚烧过营地周边的森林,以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和条件。但是,那些外出开垦荒地,整饬庄稼的移民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人患病死亡。

今年四月上旬传来消息,移民定居点的负责人刘体纯也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尽管服用了齐国人提供的那种可治疗疟疾的金鸡纳霜树皮粉,但最终还是没能抗得住,捱了十余日后,救治无效,死在了婆罗洲。

可能是听说了婆罗洲糟糕的开拓环境和居住条件,再加上老兄弟刘体纯的病亡,潮州镇几位元老,袁宗第、郝永忠、马腾云等人便打了退堂鼓,再三表示,宁愿被孙可望斩杀于大陆,也不愿去那蛮荒的婆罗洲,客死异乡,沦为异域之鬼。

“开拓基业,一切皆为草创,期间之路当为筚路蓝缕,牺牲和付出那是难免的。”李来亨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毅然地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应做出一番惊世伟业,成就我辈雄图霸业,岂能为些许艰难困苦而吓阻,继而心生畏惧,梭巡不前。既然,彼辈不愿远赴婆罗洲另立基业,那就任由其自去。凡我潮州镇上下,还有谁不愿去那婆罗洲,皆可一并告知,某必不予勉强。”

“公爷,如此这般,岂不是会动摇我潮州镇军心和民心?”高文智不无担忧地问道。

“我等占据婆罗洲一隅,是要再复大顺之国,重举闯王之旗号。故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意志坚定,不畏生死的同志之辈。”李来亨摇头说道:“若是一些意志摇摆之人随同我等前往,早晚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如此,且让他们留在大陆吧。”

“公爷,齐国会支持我们在婆罗洲自立建国?”

“数年前,一群流落吕宋的落难移民,都能建国立藩。我等当年随闯王转战南北,征伐天下,如何就不能于海外自立建国?”李来亨说道:“听闻,目下占据柬埔寨河仙地区的汉人势力,也有意自立成藩,建章立制,成立一个汉人王国。而齐国人于此,也是暗中予以支持的,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若是我们在婆罗洲再立大顺,岂不是也能公侯世代,富贵百年!”高文智一脸热切地说道:“不过,公爷,我们以后若是建制立国,是不是也要如那卫国一般,以为齐国藩属?”

“……”李来亨迟疑了一下,随即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使为藩,那我们也是独立一国。再者说了,他齐国就能一直如现在这般持续强大?若是某个时候,齐国之势沦落为崇祯朝境遇,谁为藩属,谁为宗主,也为未可知!”

——

6月18日,南平(今越南金兰市)。

黑衣卫驻安南指挥使、宣节校尉(少校)范少成打量着面前这位自称是占据安南谅山府郝尚久之子的中年男子,半响没有说话,心中却是在快速的思考和计算着。

郝尚久,原为李成栋部将,大齐乾武六年(1648年),驻守广东的李成栋反清归明,七月派郝尚久平定拥兵自重的潮州总兵车任重,从此出任潮州总兵,镇守潮州,封新泰伯。

大齐乾武八年(1650年),清军在尚可喜、耿继茂等的率领下,再次进入广东,郝尚久随即降清,仍为潮州总兵。

大齐乾武九年(1651年),齐国联合李定国发动两广攻略,郝尚久部八千余人,在广西钦州被李定国部下张建击退,未过多久,郑森部在廉州府合浦县(今广西北海市)附近登陆,截断了他东逃的去路。

无奈之下,郝尚久率领残部五千余人攻入海宁(今越南芒街市)、东兴(今广西东兴市)等地,暂时落脚,以观大陆局势。未几年,他又趁安南郑氏南征广南之际,后方空虚,率兵攻占了谅山、禄平、定立、北山、支棱等数个府县,盘踞安南北方。

安南郑氏曾数度派兵驱逐,但郝尚久部凭借当地险要的地势,连败安南郑军,牢牢地占据谅山府一带,并威胁升龙城(今越南河内市)。

四年前,感到力有不逮的郝尚久,派出使者前往南京,向广德帝和秦王孙可望上表归顺,寻求获得大明朝廷的支持。

那时,刚好孙可望主持的第一次北伐战争结束,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声威,立马同意了郝尚久的归附,封他为安平侯,谅山知府,归广西布政使司辖下。

有了大明在后面撑腰,郝尚久便开始积极引进明人移民谅山,采购种子、农具和牛马,发展当地民生,俨然要将谅山作为他的藩属之地,开始好生经营起来。

谁知道,安南郑氏闻知此事后,当即与去年七月派了一个使团前往南京朝贡,向广德帝和孙可望申诉,言郝尚久所据谅山等地,皆为安南之土,若是大明一力应之,那又将至安南于何处?

反正就是一番警告话语,你们大明作为宗主国,办事不地道,纵容一群散兵游勇无端侵入我安南之土,而且还盘踞良久。若是你们大明要将郝尚久当做属内之臣,默认其占据谅山等地,那么我安南将不再承认大明为宗主国,不予朝贡了。

朝中部分御史言官立即跳了出来,声言,安南于宣德年间便为我大明藩属,执礼甚恭,而我大明既为宗主,当应妥善安置,不使藩属生出离德之心。

那个郝尚久原为顺逆,后又降顺大明,再附清虏,被我大明撵到安南后,势穷无奈,才上表归附,这般反复无常之辈,如何能轻易收留。故而,我大明朝廷当断绝与其联系,并从广西出兵,击灭郝尚久部,以结安南之心。

孙可望考虑良久,想到将来若是篡明自立,势必也要获得周边藩属国的认同和归附,而安南为南方较具影响力的的大国,人口数百万,带甲十万,若能收其心,引为屏藩,对他的声望提升和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这个安南曾经被那个齐国攻破过都城,想必一直怀恨在心,届时,将其拉到自己这边,多少也能制衡一下齐国在中南地区的发展,减少对大陆的影响。

因而,向来对朝中御史言官不假颜色的秦王当即纳谏如流,准备着手帮安南郑氏解决郝尚久部盘踞谅山一带的问题。不过,他此前才请命敕封为郝尚久为侯,倒也不能自己打脸,派出兵马越境剿灭。于是,便发了一道谕令,让郝尚久移镇湖南岳州,直抵长江防区,打算将他当做炮灰,消耗在攻打清虏的战场上。

郝尚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派出他的长子郝尧同,带着大量的礼品来到南平,打算投入齐国的羽翼之下。大明不管老子了,那么,就去寻齐国求得一个庇护。安南阮、郑两家都曾被齐国打得鼻青脸肿,还都被攻破过都城,俨然就是该地区扛把子一般的存在。

即使,齐国不明着收纳郝尚久部,但只要暗中给予一点支持和物资供应,尤其是能获得部分火器,凭借谅山一带的山区地利优势,继续割据安南北方,当不在话下。

“若想要我齐国支持,你们又能给我们什么?”范少成笑眯眯地问道。

“临来之前,我父帅有交代,只要齐国给予我部庇护,勿要让安南郑氏和大明两面夹击攻灭谅山,并支援部分火器。此后,我镇数万人马,但凭齐国调遣安排,不敢有任何违诺。”郝尧同恭敬地说道:“另外,我谅山镇,每年向齐国供奉白银五千两,稻米一万石,珍贵木材两千根,其中包括黄檀木、红木、黄花梨木,以及你们造船所需的柚木。”

“呵呵……”范少成笑了笑,“你们躲在谅山这处山沟沟里,如何将这么多的稻米和木材送给我们?”

“我父帅准备出兵夺下安南广宁府一处叫锦普的沿海村镇,并将其建成一座可供你们齐国船只出入的港口据点。”郝尧同连忙说道:“不过,我们谅山镇没有船只,届时还需劳烦你们齐国派船过来接收我们供奉的金银和物资。”

“你们觉得我们齐国会稀罕这些金银和物资?”范少成不屑地说道:“要想获得珍贵的木材和船材,我安南几处领地皆有。更何况,占城,华英,甚至安南阮、郑两家都可以给我们无限量地提供。你觉得,为了获得你们给出的这点东西,就让郑氏对我齐国暗生嫌隙,是不是有些不划算呀!”

“……”郝尧同脸色大变,“我镇数万兵马,割据谅山,距离安南都城仅有两百余里,若是你们齐国想要再攻郑氏,我谅山可应你们之约,从其侧后突袭,必然使其首尾难顾……”

“谅山弹丸之地,恐怕养不了你们数万兵马吧?”范少成讥诮地说道:“况且,安南郑氏近年来,对我齐国一向恭顺,我们为何要打它?”

“你们……你们既然能养个占城人当做猎犬,为何就不能收下与你们齐国同为汉人苗裔的我们谅山镇?”郝尧同幽幽地说道。

“我们担心,有些猎犬不好控制呀。你们郝大帅,在这二十余年来,可是换了不少主家。听说,你们前些年还上表归附大明来着。”

郝尧同闻言,顿时默然无语。这齐国是嫌弃他父亲朝秦慕楚,反复无常。可是,在这个乱世,若要苟活,哪还需要什么节操。

“不过,你刚才说,你们谅山镇要攻占广宁府的锦普,是吧?”正当郝尧同失望不已,准备告辞离去时,范少成却又突然问道。

郝尧同愣愣的点了点头。

“听说,那里有不少煤矿。若是你们当真能将那片地方夺占,并能守住的话。我们齐国或许可以考虑给予你们一些援助和支持。……因为,我们需要那里的煤炭。这玩意,倒是比那些木头有大的利用价值。”

第五十三章 齐王的预言

1662年8月5日,巴达维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商务参赞维克多·弗洛雷斯惬意地坐在靠椅上,看着齐国驻巴达维亚代表彭中辉将一壶热水轻轻地倒入茶盅里,一股淡淡的茶香味瞬时飘了过来。随后,他又将两只精巧的茶杯摆在桌上,右手端起茶盅,朝杯中倾倒出一线细细的水线。整个动作显得行云流水,飘逸洒脱。

清爽,鲜嫩,热水缓缓注入杯中,毫香自杯中缓缓攀爬入鼻腔里,似乎在唤醒沉睡的冬,带来清新的春。

“亲爱的彭,不得不承认,你们汉洲人的茶艺就算是在欧洲的宫廷里,也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表现。”弗洛雷斯端起茶杯,轻轻地啄了一口,慢慢品味着茶水浸如舌尖,并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就更不要说,这茶叶的清香和柔滑,难怪可以在欧洲某些王室宫廷里得以流行。”

“在我们华夏文化中,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彭中辉笑着说道:“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文的精神寄托。”

“哦!”弗洛雷斯听了,眨了眨眼睛,随即苦笑着说道:“彭,你说得太深奥了,我不是很明白。但我认为,你说的这些,仿佛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贵族表现形式。你们华夏的文化,还真的是优雅而又深远。嗯,就是你说的那种意境。哦,上帝,意境,一个非常让人陶醉其中的精神世界。”

“弗洛雷斯先生,若是感兴趣,稍后,我让人给你送一套茶具过去。以后,就算回到了欧洲,也能品味一下东方的古韵和高雅。”

“谢谢你,彭!”弗洛雷斯没有拒绝彭中辉的好意,“我相信,以后在欧洲,喝茶的人群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在某个时刻,茶叶的贸易份额会超过我们传统的香料。不过,你们的茶叶产量可以跟得上市场的需求吗?”

“怎么,你们东印度公司想直接去大明采购茶叶吗?”彭中辉立即听出了弗洛雷斯话语中隐含的意思。

“呵呵……”弗洛雷斯尴尬地笑了笑,“彭,大明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虽然他们目前只占据着南方地区,但他们在你们汉洲的支持下,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并逐在步恢复曾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作为你们汉洲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你们应该将大明的市场与我们一起分享,而不是再像以前那般独家把持。当然,我们不会挑战你们在大明境内的市场领导地位,更不会与你们展开竞争。你瞧,你们挤入日本市场,还占据了不小的贸易份额,我们东印度公司都未曾发出一丝抱怨。”

自四年前(1658年),齐国与萨摩藩战争结束后,可能是见识到了齐国强悍的战力,不到三个月便轻松击败西南强藩岛津氏,让幕府上下为之惊惧不已。因而,当齐国再次派员出访江户时,幕府上下的态度也变得郑重多了。

经过一番谈判交涉,德川幕府不仅允许齐国在江户设立外交商贸代表,还给予齐国与大明、荷兰东印度公司同等贸易条件和待遇,允许每年持朱印状,前往长崎开展贸易。仅仅三年多时间,齐国和日本的贸易额便迅速达到了两百多万两白银。虽然还及不上郑芝龙、郑森父子和东印度公司,但其快速增长趋势,仍旧让前两者为之忌惮不已。

不过,谁让齐国是通过一番强大的武力威慑打开日本的国门呢!更何况,齐国生产制造的各类工业用品,许多都是日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商品,而不像郑氏父子与荷兰人,完全靠倒买倒卖各地特产来赚钱。或许,要不了多少年,齐国将会凭借其规模日益扩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最终会占据日本市场的大部分贸易份额。

因而,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贸易渠道,荷兰东印度公司便将自己的目标瞄向了明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汉洲人应该一家是吃不下的。要不然,总是从他们手里拿二手货,平白少了一分利润不是。至于北边的鞑靼政权那里,荷兰人是不敢奢望的,因为汉洲人一直是与鞑靼人处于敌对状态,与明国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锁。

“对于是否放开大明的市场与你们东印度公司,我本人持肯定状态的。”彭中辉喝了一口清茶,缓缓地说道:“不过,这一切,可能需要你们总督下个月觐见我们大王之后,会有一个明确的回复。”

“虽然,这只是你个人的态度,但我认为这对我们东印度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弗洛雷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身子向前一倾,意有所指地问道:“彭,你们汉洲和葡萄牙人的关系,目前还好吧?”

“嗯?”彭中辉闻言,不解地看着对方,不知他问这个话是何用意。

“去年四月,查理二世加冕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正式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喧嚣一时的英格兰共和国又变成了英格兰王国。”弗洛雷斯说道。

“……”彭中辉脑子里极速转动着,试图要将对方说的前后两段话联系在一起。

这葡萄牙和英格兰,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他们搅和在一起了吗?

“查理二世准备要迎娶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之女凯瑟琳公主。”弗洛雷斯看着彭中辉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汉洲似乎与英格兰的关系稍稍有些紧张吧。”

“去年,在你们东印度公司的调停下,我们齐国的印度商社已经与英格兰人达成和解了,关系嘛,也算正常了,竞争中也有合作。”彭中辉说道:“而且,英格兰人在印度地区,目前保持了一个非常低调的存在。”

说着,他瞄了一眼弗洛雷斯,你们荷兰人是想挑拨齐国与英、葡几方的关系吗?在去年,印度商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展开和谈,经过一番磋商,作为交换,齐国承诺不再对英国于印度地区的压制,而他们也将默许齐国进入波斯市场,而不采取阻挠和破坏等敌对行为。

“葡萄牙对这场两国之间的联姻,非常重视,他们将为凯瑟琳公主提供80万英镑的陪嫁。哦,那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弗洛雷斯微笑着说道:“另外,葡萄牙人还将地中海北岸的丹吉尔和印度地区的孟买也作为公主的嫁妆,赠送给英格兰。”

“哦?”彭中辉眼皮一跳,貌似不经意地端起茶杯,对着杯沿吹了吹热气,笑着应道:“这查理二世娶了葡萄牙公主,倒是赚大了。”

“怎么,葡萄牙人没向你们通报这个事吗?”弗洛雷斯也端起了茶杯,“你们汉洲与葡萄牙人的关系不是向来很好吗?他们将孟买转让与英格兰,这么重大的事项,竟然都不告诉你们一声。彭,他们对你们的友情,看来是有一定保留呀!”

——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