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99章

作者:重庆老Q

为了对付刘文秀,孙可望则任命王自奇为四川总督,以收地方民政和财政,以挟制屯兵于汉中的刘文秀所部五万余众。

同时,为加强秦系部队的战力,孙可望向齐国订购了大量的火炮和火枪,使得秦军在缺乏大量骑兵的情况下,仍能于野战中,数次战胜清虏部队,隐隐占有军力优势。

纵观国内各方势力,孙可望认为秦王系已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尽管北方的清虏尚未驱逐,但他相信,只要给他一点时间,整合了南方所有人力物力后,迟早会攻陷北方,覆灭清虏势力,统一神州大陆。

不过,面对深度介入大陆的齐国,孙可望内心是颇为忌惮的。齐国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而且还有一支非常善战的陆上部队。十余年来,大明境内对清虏取得的胜绩,竟然鲜有超过齐国创造的战绩,更不要说,他们在数年前(1654),鸭绿江畔一场大战,以不足万人的联军部队,覆灭清虏八旗精锐三万余人,这番战力,无人能出其右。

三年前,齐国以琉球为基地,远征日本萨摩藩,不到三个月,便攻占鹿儿岛,逼得对方割地赔款。听说,在数月前,他们又打了安南阮氏,攻破了人家的都城,恐怕又会如法炮制,逼迫对方割地赔款、全面通商。

因而,孙可望对齐国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和尊重,严令所辖之地,不得擅自挑衅于齐国。

好在这个齐国距离大明非常遥远,而且人口很少,只是一心一意在此移民和贸易,并不过多干涉南京政权,这多少让孙可望稍稍放下戒备的心理。

不过,他心中也是暗自下定决心,若是一统华夏大陆,必然要努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水师,就算无法尽数逐退和战胜齐国海军,但最起码也能确保沿海城镇港口的安全。

对了,还要仿齐国,大力建设一些工坊厂矿,多弄些器物,提升华夏大陆的整体实力。

“哼,汉洲为齐,我神州以后当为秦,那么从国号上,我也是要压你一头的!”孙可望撇了一眼桌案上摆放的一本线装《史记》,嘴里喃喃的说道。

——

8月20日,北京。

大清一等伯、辅政大臣、内务府总管索尼看着面前跪倒在地的佟礼文(潜入汉洲的细作,化名梁云安),感到一种莫名的荒诞感觉。尤其是刚刚听闻他说及了三年多来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去往齐国汉洲本土,如何忍辱负重地潜伏于齐国境内,如何指挥数名细作,刺杀若干齐国高官,炸毁若干齐国重要设施,以及又如何九死一生,辗转西洋船只回到大陆,最后从伪明地界,潜行回到我大清。

索尼扭头看了看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和三等精奇尼哈番、内大臣佟国纲(康熙的舅舅),见此二人也是听得一副目瞪口呆模样,不由微微摇了摇头。要知道,我大清自十数年来,派往齐国的细作密谍不下两百人,但从无一人返回,更不要说,还在齐国本土做下这么许多大事。

“你这奴才,可是已经被齐国人策反,故而辗转回到北京,要做其内应,颠覆我大清?”索尼语气森然地问道。

“大人,奴才对我大清是忠心赤胆,如何会被齐国人策反?”佟礼文趴在地上使劲磕了几个响头,嘶声说道:“奴才一家大小,老少十余口皆在北京。而且奴才世受大清恩泽,常沐皇帝圣恩,为我大清,奴才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不过,奴才不敢欺瞒大人,为了救奴才,十余忠勇属下尽皆为齐国人所害,奴才历尽千辛万苦,方借着西洋夷人之手,逃出汉洲,得以回返北京。奴才对我大清的忠诚,天日可召!”

“佟大人,你以为如何?”索尼沉吟片刻,然后转头问佟国纲。这逃回的佟礼文乃是佟氏子弟,虽然只是旁系的,但那也是皇帝家的奴才不是。

“索尼大人勿要因为这奴才的姓氏,而照拂本官的颜面。”佟国纲客气地朝索尼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按理说,这奴才从那齐国汉洲本土逃回,经历颇为传奇,不乏蹊跷存疑之处。但他此前却为我大清八旗正黄旗人子弟,做事也向来机警仔细,对我大清也是忠心耿耿。不过呢,本官以为,这奴才日后还需详加审查,仔细甄辨,倒也不能让齐国在我大清内部埋下一颗钉子。”

索尼闻言,不由看了一眼这位年轻的国舅大人,想不到此人年纪不大,说得话却是滴水不漏,既话语里表明了想保下这个好容易才逃回的佟姓子弟,又婉转撇清了日后这个奴才有什么问题而承担的后果。

“你这奴才于齐国的汉洲本土待了有三年之久,可对那齐国有多少了解?”苏纳海发话问道。

“回大人,奴才于齐国本土并没有待三年时间。这期间花费在路途上就有两三月,这般一来一回,却是有大半年之久。”佟礼文听到苏纳海问话,恭敬地向他磕了一个头,然后说道:“不过,奴才于齐国境内两年多时间,倒也多少对他们有些了解。虽然不尽详实,但也能从中窥其全貌。奴才,但凭大人询问。”

“那齐国人口几何?”

“奴才去年离开齐国境内时,闻其官方通报,齐国本土加上周边附属领地,人口已达一百二十余万。”

“齐国本土之外,还有附属领地?”

“回大人,齐国本土乃是一块独立而且巨大的陆地,其范围不下原伪明关内领土,额,他们说本土面积有七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另外,齐国周边有无数岛屿,有中原面积相当的巨大岛屿,也有一县之地的弹丸小岛。而且,这齐国从大陆开始,直至其汉洲本土,建立了无数海上据点,用以每年移民所需。同时,齐国通过这无数散布于海上据点,不断渗透和殖民许多当地土邦王国。……这齐国势力,在整个南洋地区,可谓是煊赫一世,气焰极其嚣张。”

“……这齐国兵马,到底有多少?”

“齐国经制兵马只有不到两万人,其中大头还是其海军舰船人员,他们真正能用于陆地上作战的部队,人数总额不超过三千人。”

“齐国于陆地上作战的兵马还不超过三千人?”索尼惊讶地问道。

“回大人,齐国用于陆地上作战的军队,称之为陆战队,人数也确实不到三千人。不过……”佟礼文说着,咽了一口水,“不过,齐国人辖下控制了不少附庸武装,在其本土和海外领地,有藩属异邦部队,也有其所控制和影响的土人王国军队,以及从日本、伪明境内招募的志愿武装。另外,他们在其本土和海外领地,还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民间拥有数十万受过军事训练的武装乡兵。奴才认为,若是这齐国想要扩兵,可轻易征召十数万军队。而且,这十数万军队尽皆为精锐堪战的火枪兵!”

“嘶……”

在座的几名大清重臣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齐国仅以不到三千人的陆战部队,搭配数千伪明军队,就打得我大清八旗精锐损兵折将,若是人家召集十数万军队来,岂不是可以平推我大清,占据整个天下?

“那这齐国自称为华夏之民,汉人苗裔,为何不聚兵往攻大陆?”佟国纲好奇地问道。

“大人,齐国人打仗极度依赖后勤。”佟礼文想了想,将他从巴达维亚听来的和自己琢磨出的想法说了出来,“齐国兵马皆为火器部队,战场之上,消耗甚大。仅以数千部队,借舟船战舰掩护,他们可在沿海地区纵横往来。若是要深入内陆,怕是后勤供应不足,难以维持。另外,这齐国的汉洲本土距离大陆何止万里,这军队和物资供应,想来是无法支应的。”

索尼等人听了,竟然无来由的心下一松。还好,这齐国距离大陆非常遥远,要不然,别说占据半壁江山与伪明对峙,怕是连辽东都无法待了。

“那我大清……”索尼盯着佟礼文的眼睛,“我大清若是要应对这齐国,以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啊?”佟礼文惊愕地看着索尼,一时间被这句问话给弄蒙了,对付齐国,这是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能想出应对之策的?

“你这奴才,发什么愣?”佟国纲呵斥道:“索尼大人问你话呢。将你见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为朝廷建言,为我大清尽力!”

“嗻!”佟礼文又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大人,恕奴才愚钝。奴才在逃出齐国时,也曾想过,如何对付它。但奴才想呀想,却始终不得其法。不过,奴才窃以为,对付这齐国,若是仅凭借我八旗昔日刀剑和骑射,恐怕……,恐怕一时间难以胜之。故而,我大清应大力发展火器,发展水师,以为自强。”

“嗯,继续。”

“我大清,还要大力发展器物制造,发展海外贸易,哦,对了,要与西洋夷人通商。奴才在南洋招揽了几名夷人,他们懂火器操演,知道器物制造,还会操船。奴才建议,重用这些能提升我大清国力和军力的西洋夷人,仿汤若望等人为例。”

“发展器物制造,通商,招揽重用西洋夷人……”苏纳海嘴里说道,然后转头看向索尼,“旬日前,宣府来报,说是一支来自极西罗刹国的使团要来觐见我大清皇帝,请求通商,至今仍滞留该地。本官以为,可着人将其使团一路护送至京。然后与其接触一番,看能否获得一些有用的事物。”

第四十八章 沙俄使团的东方之行

“7月22日,晴天。”

“我们整个使团从托木斯克出发后,一路跋涉,终于来到一个叫穆尔果钦的兀鲁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城市。这里应该还是属于蒙古人的地界,城池都建成四角形的,每个角都建有高大的塔形城楼。城楼下面是灰色石头,上面才砌砖,城门呈拱形,与我们俄国城门相似。而在城门上方的城楼里,有重达20普特(沙皇时期俄国的主要计量单位之一,是重量单位,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的青铜警钟,城楼塔是砖砌的。”

“蒙古人的院落也是砖砌的,四方形,院子的围墙很高,院子里的房屋不高,但房屋的天花板上绘有各种颜色的花草,房屋四墙也以各种颜色的花纹装饰,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有两座砖砌的喇嘛庙,这个地方的寺庙都建成楔形,庙门朝向东南方向,寺庙顶上不是立着十字架,而是一些石刻小兽,不知是何种兽类。而寺庙内景象奇异:一进庙门,迎面坐着三尊巨大的女佛像,佛像高达两沙绳半(俄制长度单位,1沙绳=2.13米),从头至脚贴着金箱佛像都坐在高达一沙绳的石兽上,石兽身上饰有各种颜色的花纹。”

“这些佛像的手中都拿着装有液体的小瓶,面前都燃着牛油制成的长明蜡烛。寺庙大殿里的右侧立有8个佛像,全部是男身,左侧立有8个佛像,全部是少女的形象,从头至脚镀金,双手前伸,似欲施礼,就像蒙古人对佛像行礼的姿势。三尊大佛旁边还立有两座栩栩如生的裸体佛像,从远处看真可以假乱真,分不清是泥塑还是真人。这些佛像面前燃着细细的蜡烛,细如麦秸,而且只冒烟没有火苗。庙里诵经时,吹奏起两个巨大的喇叭,有一沙绳半长。”

“只要吹起喇叭,就开始敲鼓,人们就跪倒在地,先是双手合十,然后又分开,然后匍匐在地,保持此姿态约半小时。如若在诵经时走进寺庙,会令人感到异常恐怖,这里有一种令人惊愕的气氛。”

“这里的蒙古男人极其不讲卫生,如同那些经历了数月探险后的哥萨克人,但女人却极为清洁,并且显得热情而奔放。”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大片的草原上,本应该生长着许多高大的良马,但入眼之处,却都是个头极其矮小的马匹,远不如欧洲的高头大马神骏。不过,此处有很多骡子和驴子,为此地的人们拖行物品和骑乘。”

“7月29日,晴天。”

“从蒙古人的驻地到中国边界,骑马不到6天时间。哦,天主,呈现在我们使团所有人的面前,是一道巨大而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城墙,放眼尽头,似乎看不到它的边界。我们每个人都被眼前这一切所震惊。”

“这个被中国人称之为长城的巨大防御工事,几乎都是是砖石所建。我们计算了一下,长城两侧的墩台约有100个,据说从大海至布哈拉,尚有墩台不计其数,每两个墩台间的距离约为一箭的射程……中国人说,长城以前是明国的北方国界,而长城上的墩台多是因为,一旦有敌人接近边界,我们就在那些墩台上燃起烽火,以使我们的人集合,到城墙上和墩台上各就其位。”

“……穿过城墙的边界后,就进入中国城市锡喇喀勒噶(今张家口),该城的城楼下有5个门洞,城门洞又低又矮,骑马时需俯身方能通过。除这一处城门外,长城边界上再无别的入口。来自各国的人都从这一个关口进入锡喇喀勒噶城。”

“该城为石头所建……城市气派华丽,行业兴旺,城楼很高,与莫斯科相仿,楼窗和城门口都架有大炮,炮身短,还有很多小型武器,城门、城楼、城墙上都有士兵守卫。太阳下山时便用三门炮齐射三次,然后开始敲鼓,夜里三时又敲鼓,黎明时分再次鸣三声炮,城门关闭直到早上6时。”

“城里有很多石砌的店铺,刷以各种颜色,上面绘有各种花草,店铺里货物种类繁多。城里店铺旁还有很多饭馆和酒馆,酒馆里各种酒类俱全,里面有很多醉鬼和娼妓。道路两旁还有一些石建的监狱,他们对小偷处以绞刑,对强盗要斩首示众,对伪造证件者要砍去双手。”

“8月1日,阴天。”

“从锡喇喀勒噶到中国另一个城市锡喇(宣化)骑马要走一天。锡喇城也是石头建造的,城墙高耸威严,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两天。城楼有12座,城楼窗口和城门两侧都架着大炮,还有很多各种小武器,有卫兵日夜在城门和城楼守护。该城有5个城门可以人城,城门高大宽阔,是铁的,上面布满铁钉,城门旁架着大炮,有许多石制炮弹。”

“由一个城门进入,穿过全城到另一个城门要走半天……城里生意比前面那个城市更兴隆,蔬菜和瓜果更多,早晨行人多得水泄不通。”

“供我们使团成员居住的房子在城外,是石砌的。水井都是用灰石砌成,井口上方围着铜板。这座城市比前面一座更好、更加漂亮,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官府衙门里站着哨兵,手持各种兵刃,他们击的鼓很像俄国的木桶。

我们在这座城市被暂时中止了继续行程,等待他们中国城(北京)里的皇帝发布谕令,得到允许后,方能继续前进,去觐见他们的皇帝陛下。不过,这里有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非常丰富,这多少缓解了我们滞留此地的焦虑。”

——

“8月29日,晴天。

这天,我们使团一行接到了当地官府的通知,允许离开此地,继续前往他们的都城。大清王国派了一队约五百名武装士兵随行护卫,有两名将军带领。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个国家的军队,他们看上去比较沉默寡言。一个个身体消瘦,所有人全部装备的是长矛和刀剑之类的冷兵器。

这些官兵身着两种颜色的军服,据说是隶属不同建制。军官穿戴着甲胄,白色缎做表面材质,素色里衬布,无袖,中间敷一层铁鍱,外面布满黄铜钉固定。红片金,石青色边缘二层,前衣身和后衣身绣蟒各一条,空白处绣莲图,衣身贴服铁鍱三层,头上戴着一顶高耸尖顶的头盔。

而普通士兵的装备较为简单,宽大的号衣,与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不太合身。但他们眼神犀利,举止有度,应该是训练非常有素的军队。

不过,在午间休息时,这些中国军人摘下军帽和头盔后,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一根细长的老鼠辫子垂在脑后,让我们使团所有人员见了,不由发出难以抑制的笑声。或许,此举有些激怒了这些中国士兵,他们望向我们的眼神,流露出一种可怕的杀气,态度也变得生冷起来。

从锡喇城骑马到雅尔(今张家口怀来县)需行三日。这也是一座石城——中国人的筑城工艺太让人惊讶了,居然建造了如此多的石城——十分宏伟,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一天半。城楼很多,有4处城门可以进城。城楼和城门口有许多大炮和短铳,还有卫兵把守,像前面那座城一样。炮弹是石头的,比人头还大。城门高大宽阔,同样包着铁皮,上面钉着密密麻麻的铁钉。

这座城市里的市场更热闹,货物齐全,有各种蔬菜和其他吃食。市内无一处空地,到处是砖石砌成的院落和店铺,还有十字街口。他们的驿站与我们俄国相似。一走进市场,会闻到甘露蜜的香味。”

“9月4日,晴。

从雅尔城到泰达城(南口)需骑行三日。该城亦为石头所建,高大宏伟,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两天。该城有5座城门可以进入,城门包着铁皮,上面也钉满密密麻麻的铁钉。城里的庭院和店铺都是砖石砌成,店铺里的商品较之前面两个城市更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蔬菜。小酒馆里卖酒、蜜水和各种外国酒水。城门两侧和城楼旁有大炮、炮弹和卫兵。

这座城的长官出行时,总有约20名卫兵在前面喝道,并为他们撑着黄罗伞。这座城里的人口也比前面几个城市多,各种贵重物品、蔬菜和大米都十分丰富充足。”

“9月7日,晴天。

“离开泰达城后,骑马两天,便抵达了白城(昌平)。城为砖石所建,洁白如雪,因而,我们将其称之为白城。城市宏伟壮观,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三日。进入该城有一座城楼,城楼下有三座城门,城门皆高大宽阔,包着锃亮的铁皮,上面钉满密密麻麻的黑色铁钉。城楼和城门旁有不少大炮,每枚炮弹重达两普特。

城里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铺之间的街道都是用灰色的石头铺成,店铺和庭院也都是砖石所建。店铺前面都有刷成各种颜色的木栅栏,在店铺之上还建有砖房。店铺和其他房屋亭的屋顶上都铺有砖瓦,而屋顶之下的部分还被刷成各种颜色,并且绘有图案;四墙上挂的人物画像先是画到纸上,再裱到绸缎和丝绒上。而庙里的人像是泥塑的,并且从头到脚周身贴着金箔,面目十分狰狞。

寺庙可以随便参观。我们在白城看到为修建寺庙募捐的情景。三个人并排前行,其中有两人用木棒敲着木鱼,另ー个人肩扛神像,手里也敲着木鱼,神像十分宽大。神像上没有题词,画得很出色。在这座城里,我们还看到鹦鹉和侏儒,还有架着鹰的养鹰人。这个白城里的各种货物、贵重商品、蔬菜和吃食比别的城市更丰富。当长官们去寺庙或无论去哪里出行时,总有卫兵20名左右手持长矛,30人左右手握棍棒在前面开路、侍从们为长官撑着很大的黄罗伞,口中喝道:‘喔!喔!’”

“9月10日,小雨。

“从白城到大中国城(即北京)有2天行程,大清的皇帝就住在这里。这座城市非常大,石头砌成,灰色,呈四方形,绕城一周需4日。城市四角矗立着一些高大的城楼,城墙中央也矗立着一些高大的城楼。城楼带有花檐,刷着蓝黄两种颜色。城楼的炮眼上架着大炮,城门旁也架着大炮,堆放着炮弹。每座城门有50名卫兵把守。

大中国城地处平原、绕城有一条河,名为游河,注人黑海(渤海)。据说从大中国城到大海要5-7天行程。大船开不到大中国城下,货物都是用小船和平底帆船运进城。

在大中国城之内还有一座黄金城(紫禁城),那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据说,这座城是以各种奇珍异宝装饰起来,而皇宫则矗立于黄金城中央,宫殿的上方是金顶。

我们整个使团被安排在一个外交驿馆中,等待大清皇帝和他们主持政务的官员接见。听我们的蒙古翻译提及(中俄双方语言不通,但两国对蒙语都很熟悉,故而俄国使团雇佣了一些蒙古翻译),大清的皇帝只有八岁,尚未亲政。整个国家是有四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辅佐治理,处理国中大小事务。

“9月15日,晴天。

大清王国来了一位大臣,他骑着一匹矮小的马,在很多衣着光鲜的人簇拥陪同下来到驿馆。我领着使团几名重要的助手,在布置华丽的馆舍中,与他们进行了第一次交流。

我告诉这位大臣说,是全俄罗斯大君主、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派我们到中国来建立正式的外交和商贸关系,并借此觐见他们的皇帝,表达沙皇对他的诚挚问候。

这位大臣也表达了对我们俄国使团来访的欢迎,并表示,对于双方建立友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大清皇帝是应允的。

但他提出,关于在辽东,隶属于俄国的哥萨克人频繁袭扰和侵犯当地大清属民,是严重损害和侵犯大清利益的,应予以禁止和约束。

对于这位大臣的诘问,我与助手们进行一番辩解,说那是因为地方商民在猎取皮毛时,不小心误入大清属地,因为语言和交流存在某些障碍,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冲突。但我们代表沙皇陛下,以后会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

这一次简单的交流,只是对彼此双方的进一步了解,并无深入探讨实质性的通商和外交关系。但对方在看到我们敬献的礼物时,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在这位大臣离开后未久,他们的皇帝赏赐了许多礼物给我们使团,精美的瓷器,细滑的丝绸,柔顺的狐皮,清香扑鼻的茶叶,以及一种来自南方大陆的蜜酒。

不得不承认,大清皇帝非常慷慨,这些礼物比我们送出的东西,价值要高出许多。”

“9月18日,晴天。

这天上午,大清皇帝最为尊贵的首席辅臣亲自召见了我们。

他在说了许多无意义的话语后,然后传达了他们大清皇帝的谕令,即应允与我俄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和商贸关系。在服从当地政府管理之下,可以在这座大清王国的都城设立商馆和外交机构。他们要求,俄国可以用大量的火枪和火炮来大清王国境内交换所需皮毛、瓷器和茶叶。

若是有可能,还希望我们俄国可以为大清王国提供更多懂得工业制造和发展的工匠和管理人员,帮着这个国家来大力提升工业能力。

面对这个要求,我和几名助手不由面面相觑。天主啊,在整个欧洲地区,我们俄国是处于最为落后的地区,别说我们俄国没有太多懂得工业制造和发展的工匠及管理人员,就是有的话,沙皇陛下也绝不会派到这遥远的东方,来帮助这个鞑靼王国建立和提升他们的体系工业。

另外,我们俄国使用的大部分火炮和火枪,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从德意志、联省共和国,以及英格兰等国家地区购入的。至于我们自己生产的武器,嗯,不仅性能差,而且价格也比较昂贵。若是将这些可用于交换皮毛和茶叶的武器万里迢迢运到这里,恐怕多少有些不划算。

但是,为了保证沙皇陛下委派的出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们还是虚伪的答应了他们所有的条件。听说,这个大清王国正在与南方存在的明国持续进行战争,可能是极度渴望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和获得大量武器,来应对外部的军事压力。”

俄国出访使团负责人勒·伊兹马伊洛夫写完今天的日记,然后出神地看了一会窗外不远处一栋雄伟的官衙,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这支由四十多人组成的俄罗斯使团是奉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彼得大帝的父亲)的指令,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城出发,前往大中国城(即北京),觐见大清的皇帝,以便完成沙皇陛下的指令,允许俄罗斯与大清进行通商贸易,并相约共同对付盘踞在阿穆尔河两岸的渤海国。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