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07章

作者:重庆老Q

黎氏建国后,第一要务自然是赶紧和北边的大明帝国重新确立宗藩关系。不过黎利到底是驳过大明宣德皇帝面子的仇人,年轻的宣德皇帝自然不会让他顺顺当当地如愿以偿。

于是,明廷反复强调立陈氏后裔为王,并且交还战争中遗散(或被越方故意扣押)的大明军民。黎利只得三番五次遣使入明辩解“陈氏子孙无见存,及所获明人官吏军人并军器,并已送还。无有拘留监藏者。”

宣德帝也知道这是骗鬼的套话,“此辞未可虚信,更当索之。”

老黎同志怕迟迟得不到明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国内人心不服,日久生变。只得咬牙跺脚,一拍大腿,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再次遣使入京称,陈家后人是真没有了,您要的滞留在越南的大明人嘛。我们又仔细地盘查下来“除已死伤外,止存军官二百八十人,民官有吏一百五十七人,旗军一万五千一百七十人,马一千二百匹。我们包吃包住、好吃好喝、提供车船、敲锣打鼓、礼送回国。”

这基础上,还献上一堆安南土特产,甚至镀金人两尊(疑似棱关之役战死的柳升、梁铭的死亡抚恤金)。老黎还恭顺地表示:“……播扬皇威,以固封守,永为藩臣,常奉职贡。”

宣德帝见黎利为了受封也是下了血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事已至此,也该是下台阶的时候了。终于在宣德六年(1431年)冬十一月初一,明使入安南赐黎利“权属安南国”印。

正式国王头衔没给,弄成“代理”的了。

黎利一生,始终顶着安南代理国王的头衔,到死也没能“转正”,这就是没把主子伺候好的下场。不过他也不是个案,朝鲜李氏王朝的开创者李成桂在五十年前也是挂着明廷授予的“权知朝鲜国事”的牌子,直到咽气也没能带上王冠。

不过代理就代理吧,好歹是取得了明廷对老黎统治安南的认可,干的也是“正式工”的职事。双方订立黎氏三年一贡之例,每一任国王(还是代理的)继位必须得到大明的册封,以后,大明也不再干涉安南内政,恢复了双边正常的宗藩关系。

贺云锋的意思,就是将这个被安南权臣郑梉废黜的国王,弄到南平,然后再从永初帝那里讨一份圣旨,斥责现在的安南国王悖逆擅立。虽然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总能给安南国内添些乱事,免得那个郑氏总想来齐国领地来找事。

“小贺这个主意不错。”齐大陆赞成道:“若是俺们能将这个废黜的国王操持一二,说不定能有大用,就算不能分裂安南国中势力,那也可以给他们添些堵。”

牛虎点点头,然后朝贺云锋说道:“你亲自去办这件事,务必要让他活着到南平。”

“牛团长,你且放心。这个废黜的安南王,被那郑氏所欺,想必心中积了不少怨气,正好可让我们利用一番。”贺云锋笑着说道。

升龙城的搜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两天功夫,初步缴获黄金三万六千余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丝绸、布匹五万余匹,珍珠玛瑙玉器无数。另外,在城中府库,还有稻米二十多万石(一万多吨),珍贵木材数千根,药材、胡椒、玳瑁亦有数千斤。可谓,收获巨丰,比起昔日沈阳城也不逞多让。

面对如此巨量的缴获,齐军显得有些发愁,虽然将部分队伍派了出去,搜寻附近船只,甚至连城中的皇家园林——还剑湖中的几艘游船也给拖到了红河岸边,但也仅仅收集了八十来艘小船,根本无法将所有的缴获全部装船运走。

考虑到安南各地的勤王大军很可能就在这几天会赶至升龙城附近,齐军为此只能舍弃了大部分稻米,只是将贵重金银和其他物资打包带走,本来以牛虎的意思,还想征集数千安南年轻妇人带走,但有限的运力无法满足,也只能作罢。但还是在安南人的皇宫里,挑选了数百名姿色不错的年轻宫女,准备带回南平分配给立有军功的陆战队和自救军军官。

9月2日,齐军在升龙城西边方向,一战击溃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安南勤王大军,毙伤俘八百多,余者尽崩散于野。

9月3日,一支两千余的安南军队出现在红河北岸,但周边无有船只可渡,只能顿兵于河岸,等待更多的援军聚集。当日夜里,齐军一千余陆战队偷渡红河,对该部安南军骤然发起突袭,毙伤五百余,其余大部趁夜溃散。

9月4日,来自南定、府里、宁平三地的安南军共计四千余,在升龙城下,先是被火炮急袭,接着又被密集的火枪攒射,各部随即崩溃,未敢再战。

9月6日上午,就在齐军准备撤出升龙城时,郑梉却派了人过来,试图与齐军和谈。

通过一番旁敲侧击,齐军一众军官得知,广南国主阮福濒可能收到了齐国于红河口大败郑军水师的消息,突然开始发力,进入全线反攻,在付出了数千人伤亡代价,一举突破了郑军防线,先后夺取了广宁、明化、丽水、洞海,暂时受阻于争江,几乎全部收复了此前被郑军南征时夺取的所有地盘,兵锋直指河静。

而升龙城周边的数支大军也被齐军所败,目前看来,短时间内几无收复都城希望,无奈之下,郑梉只能派使者前来与齐军谈判,试探对方退兵的意向。

牛虎与齐大陆、贺云峰等人稍事商议后,随即决定暂时不撤了,趁郑氏困顿之际,逼迫对方签订一份对齐国有利的合约,最起码要迫使对方将荷兰人势力排除在外,不得再针对齐国安南领地发起任何敌对行为。

第一八一章 先发制人(五)

1648年9月6日,望加锡。

相较于齐国军队在安南境内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的击破安南都城——升龙城,东印度公司远征望加锡的荷兰攻击舰队却遇到了严重的麻烦。

经过两天的炮击,荷兰人摧毁了戈瓦素丹王国设置在海岸边的几座小炮台,并顺利登陆上岸。但是,当一千余雇佣军和土人仆从攻至松巴-欧普要塞时,顿时犯了难。你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土邦王国,竟然还修建了这么一座欧洲菱堡型制的要塞,而且城头还有十几门大小火炮。

荷兰人只是试探性地发动了一次进攻,在死伤数十人后,便绝了想依靠人力来攻克这座要塞的心思。不说城头布置有大量火炮,就是这座要塞中驻守的戈瓦素丹国的士兵也有三千多人,其中还有数百火枪兵,面对这种情况,荷兰人本身兵力就少,而且,重炮还没运到岸上,试问,如何能攻克这座防御严密的要塞?

在对峙了数天时间里,荷兰登陆部队的指挥官还发现要塞的城墙上出现了零星葡萄牙人,很显然,对方已经在事实上联合起来了,以共同抵抗荷兰人的入侵。

舰队司令卡斯滕·库里茨上校还想着分兵偷袭葡萄牙据点,但对方虽然人数少,但异常警觉,岸防炮台和江防炮台昼夜值守,而且火力更甚戈瓦人,让荷兰人根本寻不到突破的机会登陆上岸。

葡萄牙人吸取了当年马六甲城防御失败的教训,将他们所建的菱堡、岸防设施和望加锡地形充分结合,丝毫不留任何破绽,让荷兰人能加以利用。

当然,荷兰人也可以选择封锁望加锡,但此举只能削弱葡萄牙人经济实力,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贸易,但无法通过这种方法造成对方因物资缺乏,而主动投降。因为,岛上的戈瓦人会给葡萄牙人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物资,足以让他们坚持得更久。

“上校,我认为应该结束此次远征。”舰队副司令柯蒂斯·贝尔曼中校郑重地说道:“我们面对葡萄牙人和戈瓦人的严阵以待,可能无法正面突破对方的防御。另外,我们的兵力也不占优势,后勤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确保我们整个舰队的安全,我们必须撤退了。”

“总督大人和科佩特少将对此次远征可是报以极大的期望,并且此次军事行动,对我们以后的战略态势也起到决定性的意义。”库里茨上校不由叹息道:“假如,我们此次远征行动未能达成任何目标,可能会影响我们东印度公司在此地的威望,更有可能会振奋那些东印度群岛上的众多土人,使得他们坚定地反抗我们的统治和利益分配。”

“但是,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攻克戈瓦人和葡萄牙人的要塞据点。”贝尔曼中校摇头说道:“我们需要更多的援助,否则,我们只能被敌人挡在海上。”

“贝尔曼中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库里茨上校问道。

“一百多年来,戈瓦人为了征服这座岛屿,以期获得大量的领土,攻灭了北方许多由布吉人建立的王国。”贝尔曼中校说道:“听说,这些布吉人(又称武吉斯族)对戈瓦人的统治非常不满,经常爆发武装反抗活动。我们应该向总督大人建议,派出使者,联络他们一起进攻戈瓦人。若是戈瓦人被击败了,那么,我认为葡萄牙人将会失去应由的庇护和支援。”

“贝尔曼中校,你对这座岛屿上的土人了解得如此细致,我感到非常欣慰。”库里茨上校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我们就派出联络快船返回巴达维亚,将这里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建议,一起向总督大人汇报。但在这期间,我们需要继续封锁望加锡,务必要让葡萄牙人和戈瓦人感到我们对他们施加的压力。”

……

9月10日,升龙城。

齐国与安南郑氏的谈判已经持续四天了,急于摆脱两面受敌,准备组织所有力量应对南方阮氏进攻的郑梉几乎对齐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应允,赔款,断绝与荷兰人关系,通商并开放市场,建立商站,派驻代表,等等,均可照准,但唯独一条割地,他们是死活不同意。

由于长期处在中国直接统治之下,安南深受华夏文化熏陶,独立以后,虽然仍旧是中国历代王朝的藩属国,但由于远离中国政治中心,故安南的君主对内与对外采取了两套话语:对中国称“国王”,对内则称“皇帝”(即“外王内帝”),并视中国为北朝,认为南北“各帝一方”,颇有“两个中国”的理念。

在东南亚一带,安南则以中国、华夏自居,称他国为夷狄,自独立以后就经常以“用夏变夷”为名义出兵周边哀牢、占城、老挝、高棉等国家和地区,使安南从红河流域的小国变成中南半岛上的大国。

是以,堂堂“中华”大国,怎可轻易对一万里之外的番邦小国行割地之举?太跌份了,咱丢不起那个人!虽然,这个番邦小国也是来自北方王朝的“遗民”所建,但毕竟是居于偏僻蛮夷之地,自然也属夷狄。

赔几个钱,开放自己的市场,做做贸易,尽管多少也有损脸面,但无碍我大越国领土完整。可要是割地,那就会严重打击郑氏的威信,对于志在统一安南,建立一个盛世王朝的郑梉而言,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另外,贵国要割取我大越国禁江和太平江之间那块沿海土地(今越南海防市),乃属我国精华地带,人烟稠密,百姓众多,兼之,此地距离升龙城太近。故而,此项割地条款是万万不可。”黎朝礼部尚书郑仲愈正色道:“若是贵国一意为之,我大越国必将全国动员,不惜为之倾力一战!”

贺云峰转头看看牛虎,心中也是暗自凛然。若是将郑氏逼急了,对方很可能会不顾南方阮氏的威胁,先调集国内大军将他们给围在升龙城,那可大为不妙。我们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汉荷战争,而提前做出敲打郑氏的军事行动,可不是要来灭国占地的。

虽然打了对方一个突然袭击,攻破了升龙城,但安南好歹也是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大国,更有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和国家政权,远不是帝汶岛上的土邦小国可比。

“那莫若取消割地?”牛虎悄悄地与齐大陆说道。本来与郑氏谈判,他们也没真的想从安南割取一块领土,只是想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然后等安南人讨价还价。如今看来,对方确实不愿意割地,那不如就此作罢,早点结束这次军事行动。

郑仲愈面色沉静地看着面前坐着的三位身着黑色军服的齐国军人,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昨日从南边传来的消息,阮氏叛逆通过数十艘小船,跨海于争江以北的奇英登陆,使得郑军防线再次出现动摇,让争江南岸的阮军大队人马趁势过江,并击破了当面郑军防御,正在向北方突进。

而北方苟延残喘的莫氏,闻知升龙城被齐军攻破,随即也蠢蠢欲动,出高平,进逼北干氵件,威胁太原。

郑梉为应对目前不利的局势,曾婉转告知郑仲愈,若齐国一意割地,不妨做一定让步,在北方附近,寻一偏僻之所,或者沿海岛屿,交与对方,但合约中不许出现割取字样。

郑仲愈口中威胁齐国,会动员全国之力,与之倾力一战,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对于郑氏威胁最大的是南边的阮氏叛逆,若要让他们攻了过来,统一安南,或可就此灭亡了郑氏一族。而这齐国,远在万里之外,就算谋得一块地盘,也不至于会吞灭整个安南。因而,对他们一些要求是可以稍许让步的。

最终,齐国因为安南人的坚决要求,取消了割地的要求,但是将赔款数额,从二十万两白银提高到三十万两,然后与安南匆匆签订正式合约。

一、自签订合约后,双方结束战争状态,齐国军队退出安南境内,相约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护身家全安;

二、大越国开放鸿基(今越南下龙市)、南定两地为通商口岸,恩准齐国民众带同所属家眷寄居、通商、往来,并予以人身保护;

三、大越国酌定齐国水陆军费白银四十万两,酌予偿补,并于合约签订后,三个月内交付齐国。款项交付前,齐国可暂据婆湾岛(今越南下龙湾吉婆岛),以为抵押之物;

四、大越国自合约签订后,驱逐一切外来所雇夷人,并保证不与任何第三方国家(势力)行针对齐国之敌对行为;

五、凡有齐国商人等赴各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不得设置阻碍商贸之限制;应允齐国商人在通商口自行建立商站,大越国应妥善予以保护和尊重;

六、双方就贸易通商一切事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双方秉公议定,以便齐国商贾按例交纳;

七、双方自合约签订后,均应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合约签订后,齐国军队随即开始撤离升龙城,近百艘大小船只和无数的木排,满载掠取的物资金银,在红河之上,绵延数里。

9月15日,船队抵达红河入海口,与守候在此处的齐国舰队汇合。又花了两天时间,将木排和小船上的物资、金银和妇人转移至大船之上。随后,调转船头,一路向南,返回南平(今越南金兰市)。

第一八二章 新形势

1648年9月20日,南平(今越南金兰市)。

满载而归的齐国舰队引起了整个南平城的剧大轰动,也让那些来自大明的新移民惊诧莫名,这齐国军队竟然攻破了安南都城,还逼着人家签了城下之盟,更是抢回来这么许多东西,充分显示了齐国此间军力的强大。

那么,以后作为齐国辖下之民,岂不是可是置身于这些强悍军队的保护下,再不用颠沛流离,担心有建奴之类的外来势力砍杀掠夺了?!

南平城民政官员为了能存放从升龙城掠来的众多物资,紧急动员了数千人,在码头南侧修建了大片临时仓库。

不过,当安南总管张文琪从临安城(今越南东南部头顿市)赶回南平时,闻知牛虎他们竟然在升龙城舍弃了那十几万石稻米,反而将大量的金银、丝绸、珍珠、玛瑙、玉器、胡椒、玳瑁等珍贵物资运回,不由大为惋惜。

要知道,如今的南平、临安、新生岛三地,聚集了六万多待运移民,已经达到了上述地区移民容纳的极限,每日粮食消耗,就要近千石。

为此,安南总管区一边组织大量移民开垦新的耕地,栽种土豆、红薯等产量大且生长期短的粮食作物,以及不怎么挑地力的玉米,一边还组织商人,往占城、柬埔寨、暹罗,以及马来半岛上的落坤王国、北大年素丹国等地,大量采购粮食,用于移民日常所需。

若是能将升龙城中那二十多万石稻米尽数运至南平、临安等地,足可维持半年以上的粮食所需。

“就算俺们抛弃那些金银和珍贵物资,全数运输那些粮食,最多也就能拉回来十万石。”牛虎苦笑一声,“可若如此,丢下的物资金银,俺们倒是真心舍不得。那可是一百万多万两呀!有了这些银钱,足够买下这个地区所有国家的粮食。嗯,肯定还有富余。”

张文琪闻言,不由笑了起来,摇头说道:“有时候呀,即使你有足够多的金银,也买不到粮食。上个月,柬埔寨王国境内已经开始对粮食进行管制了,禁止各国商人采购大宗粮食。”

“嗯,柬埔寨要对俺们实行粮食封锁?”齐大江闻言,不由惊讶起来。

“大河(湄公河)自六月以来,陆续涨水,柬埔寨境内发生严重的洪灾,冲毁良田无数,今年他们粮食收成多半会减产四成以上。再加之,暹罗又跟他们打起来了,夺占了柬埔寨西部数个县镇。为此,柬埔寨王国境内开始调动各地兵马,向西部转移,以对抗暹罗的入侵。所以,柬埔寨才对粮食等战略物资实施管控,倒不是针对我们齐国。”

“而且,柬埔寨闻知我们齐国攻破升龙城,派了数路使者过来,向我们呈送了他们国王发来的贺表。另外,他们还将临安城北面的婆地(今越南巴地市)兵马撤出了,向我们以示和平。在河仙地区,他们也停止了对那里汉人的征税和军费摊派,并默许了当地的汉人自治。”

“柬埔寨倒也识趣。”牛虎说道:“以如今大河处于涨水的丰水期,俺们稍微小一点的战舰可以从入海口一直驶到他们的王城——金边。想来,金边城的防御程度肯定不如升龙城。”

在坐的一众齐国军民官员闻言,顿时大笑起来。在登莱与建奴征战三年多,见识了各种大阵仗,如今到了这安南地区,众人颇有一种牛刀杀鸡的感觉。而且,在这片地区,因为没有建奴那般迅疾如风的骑兵存在,这对于全火器部队的齐国陆战队而言,不啻于拥有绝对的战场控制力。

“广南国对我们如此快地攻破升龙城,也是震惊万分。”南平城指挥袁祖全笑着说道:“为了不刺激我们,他们打着调集兵力全力进攻郑氏的理由,将城府芽庄的驻军全部撤回了国内。占城国王巴弼(婆罗靡)见此情形,派人过来询问我们,可否支持他们派兵进入华英国,驱逐广南国派驻各地的流官。”

这几年,在齐国的扶持下占城实力增长很快,不仅利用齐国提供的水泥、墙砖,以及大量火炮,在境内修建了数座防御严密的坚固堡垒,还建立了五千人的常备军,其中还有一支规模达四百余人火器营,论战力的话,稳稳压过南蟠、华英两国。

如今,见齐国势大,不仅攻破了大越国的都城,还震慑了广南国,迫使其放松了对华英国的控制,便生出了几分别样心思,想趁势将华英王国收回,恢复其昔日荣光。

“我们不能支持他们收复华英王国。”贺云峰开口阻止道:“若是如此的话,占城的人口就能增加三成以上,势力直接延伸到广南国边界。另外,如今华英王国境内还有大量的安南人,占城于此必然会与广南国冲突不断,这会极大牵扯我们精力。”

“不错,若是占城今日收复了华英王国,明日再将南蟠收回,就实现当年占城王国大部分疆域的再次统一。一个强大的占城王国,以后会不会对我们再如此恭顺,可就难说了。”齐大陆说道。

齐大江闻言,深以为然。齐天曾经很多次给他说过,中南半岛这个地区,最好是维持数个小国现状,不支持任何一个地方势力坐大,尤其是防止安南统一。如此,才能便于齐国在此长期经略,并建立一系列稳固的移民中转点。

如今,占城想收复失地,重建昔日辉煌,这也是齐国不能接受的。虽然你们嫁了一个公主过来,但国家之间的利益可不能因为一个女人就能轻易放弃的。齐国可以保证你们目前的国家安全,但要进一步扩张,那我们是不支持的。

“对了,郑芝龙对于我们的提议,如何回复的?”齐大江突然问道。在七月时,齐国派了使者前往福建,准备与其建立正式的反荷战线,对东印度公司实施两面夹击。

“回大都督,郑芝龙愿意与我们齐国合作,共同对付荷兰东印度公司。”黑衣卫驻安南指挥白正青拱手说道:“但他们却以福建战事不断和台吕两地需要大量移民为借口,不派水师舰船前来南洋地区与荷兰人作战。不过,他们会对出现在大明、日本和朝鲜的荷兰商船进行拦截和袭击。”

“郑家的军队应永初帝的命令,在出兵支援江西吗?”齐大江问道。

“他们没有派兵支援江西。”白正青脸上呈现出古怪的神情,“郑芝龙派陈晖、施琅二人领兵进入了广东,分兵进攻潮州、揭阳。李成栋部将郝尚久在面对郑军围攻时,于潮州坚守待援。”

“郑芝龙去打广东做什么?”齐大江奇道:“李成栋反正归明,已经是大明的惠国公了。这岂不是置江西危局不顾,反而先自己打起来了!”

“郑家声言,福建贫瘠,粮食无法自给,虽然占据了台州、温州,但那里屡次处于几方交战区,破坏的严重,无法给郑家提供所需物资补给。所以,他们将目光盯向了潮州府,准备夺取该地,用以养兵。六月,郑芝龙以潮州府总兵郝尚久意图降清为借口,出动兵马一万余,搭乘海船在澄海(今汕头市)登陆。然后分兵急袭揭阳、潮州。”

“在我们的人从福建返回,路过广州时,听闻李成栋已经从江西退兵,放弃支援赣州,转而集重兵去潮州府,以应对郑芝龙的侵袭。”

“福建、广东两地都不去支援江西,那金声恒、王得仁面对清军的重兵围攻,能坚持得住吗?”在座的齐国军民两政官员听了,均感到不可思议。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作为地方实力派,不思团结一心,共抗建奴,反而自己打得不亦乐乎。这般骚操作,着实让人无语。

“清军除了在五月从北京派谭泰、何洛会、刘良佐带领满汉蒙兵马赶赴江西,还于六月,命固山额真朱马喇、江南总督马国柱领兵,由南京朔江而上,经安庆,至南昌。如今,江西境内大部分府县州城均已被清军克复,然后集大军围攻南昌。金声恒、王得仁率部十万余据城死守。若是无外援支持,我认为南昌迟早会被清军攻克。”

“永初帝就看着郑芝龙和李成栋两人窝里反,不做任何表示?”

“永初帝连连颁下数道诏书与郑芝龙,勒令其退兵返回福建。但郑芝龙均不予理睬,上书辩解,称那郝尚久已然降清,受清廷命令,准备攻击漳州府。郑军为解除腹背受敌的威胁,才不得不跨海往攻潮州府。另外,听说郑军在潮州府攻击受挫,损失惨重,那个领兵主将之一,施琅的两个从弟还战死了。因而,双方是打得有些急眼了,谁也不甘后退,誓要拼个你死我活。”

“这大明到了今天这般情形,还特么的一味内斗。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建奴!”齐大陆恨声说道。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