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06章

作者:重庆老Q

就不怕我集大军断了他们的后路,将其困于升龙城下,一鼔聚歼?

可是当数十里外再次传来警讯,敌军已经弃船登陆,于沿途击溃数路阻击兵马,快速朝升龙城而来。郑梉才有些慌了,除了布置兵马登城防守戒备,还有就是连续派出十数个信使,往安南各地州府军镇,召集当地驻军前来勤王。

看着城外数千军列严整的齐军,安南守军将领未敢轻动,谨守城池。

升龙城位于红河平原,且距大海较近,物产丰富,更是人丁兴旺之处。其最早雏形,乃是建于公元前200年的古螺城。在安南北属时代(即中国统治时期),它被称作“宋平”及后来的“龙肚”。公元886年,它成为了一座城塞,被称为“大罗”

而到了1010年,安南李朝的初代帝王李太祖迁都大罗城。据说,他看见红河上升起蛟龙,故将大罗命名为“升龙”。1397年安南的首都迁到清化(西都)之前,升龙都是安南的都城,迁都清化之后,升龙成为东都。

1408年,安南再次北属大明,东都城被大明重新命名为“东关”。1428年,黎朝的开国先祖黎利起兵反明,安南从大明统治下获得自立,东关城也改名为“东京”

而到了1592年,大将郑松击破北方莫朝,重建黎朝(后黎朝),于是又将升龙城作为都城。

该城历经六百多年,多次扩建,已是安南首要大城。城中共建有12座城门,最为主要的是苋菜门(安宁门)、椰市门(盛光门)、东莫们(清朗门)、官长门(东河门)等五座城门。

而齐军沿红河而来,攻至城下,面对的就是官长门。本来此处红河边有一座水寨,但因为得知有敌军乘船沿河而上,水寨中的安南官兵大部已乘船东去阻击敌人船队,几无守兵,被一营自救军攻破寨门,然后放了一把火,将整个官长门外映照的通亮。

当日夜里四点多,沿红河而上的齐国船队抵达升龙城码头,许多船只的船身和帆上皆有损坏的痕迹,想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江面上战斗。

为了明日天亮后第一时间就对升龙城发起进攻,赶到的水师官兵们不顾疲劳,连夜将船上的十余门火炮卸载下来,然后喊着号子,拖拽至临时营地中。

城中的安南守军看着城外齐军灯火通明且又喧嚣热闹的营寨,惊疑不定,不断将此间消息报于城中清都王,言,贼军似有连夜攻城之举,请调禁卫军和城中民壮登城协助防守。

天还未大亮,郑梉便带着一众文武官员来到城头,观看城外来袭齐军动向。

昨日傍晚城头守军将领回报,得知城外敌军肯定不超过五千人,郑梉先是惊愕,继而是羞恼,我堂堂大黎朝,数百万人口,带甲并十余万,竟然让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番邦小国打到京城来了。这是对我大黎朝是何等的羞辱!

虽然,数日前派出了四千余军兵至沿海府县应对贼军袭扰,但目前留守升龙城的兵马尚有五千,而且又据有坚固城防,郑梉是不相信对方仅凭借四千多人,就能攻下这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只要城中军民上下一心,守的四五天,附近州府军镇的兵马自然就会云集此处,将这些不自量力的贼军尽数歼灭于城下。

透过晨曦间微弱的亮光,郑梉隐隐约约看到城外的齐军营地显得异常安静,营门外十几堆巨大的篝火似乎即将燃尽,发出微弱的烟火,而且还看不到有值守的士兵,仿佛折腾了半夜的贼军,又都陷入了沉睡当中。

郑梉见此情形,遂命人出城查探一番贼军动静。

然后,一百余安南士卒潜行至齐军营地外的壕沟处时,就被四下零星响起的火铳当场射杀十数个,剩下的很快狼狈逃回城中。

虽然距离远,看不真切城外贼军是如何反击的,但通过火铳声音来判断,对方竟然不是整齐的火铳排射,而是很分散的火铳射击。这让安南上下惊讶万分,城外贼军的火铳射击精度有这么高?

随着日头的升起,以及零星火枪射击声,齐军营地也慢慢苏醒过来。

一队乡兵越过营地外临时挖掘的壕沟,前出两百多米,然后排成紧密的射击阵列。随后,不断地队列从营中涌出,将那列单薄的军阵逐渐变得厚实。

在城头安南守军的注视下,齐军阵列交替着向前滚动推进,队伍后面赫然还跟着十余门火炮,缓慢而坚定地往升龙城而来。

“贼军倾巢出动,是想对我升龙城发起倾力一击吗?”郑梉难以置信地看着城外齐军慢慢逼近城墙,摆出一副丝毫不做任何试探,即行全力攻城的架势。

要知道,升龙城乃安南最为广大的城市,大黎朝的京城,人口十余万,城墙周长二十余里,外面的贼军区区数千人就想攻破这座城池?

这未免有些托大了点吧!

其实,作为安南的京城—升龙城,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曾被外来势力数次攻破,就不说北方的强大王朝不仅几次攻破过这座城池,数度灭亡安南政权。就是南边弱小的占城,也有攻占升龙城的纪录,在14世纪末期,占婆君主制蓬峨就曾趁着当时越南陈朝末年国力衰弱时,三度攻陷这座安南人引以为傲的大城,并饱掠而归。

如今,一支来自万里之外的番邦小国军队,又来到升龙城下,试图也想攻破这座象征安南人雄霸中南地区的大埠雄城。

“开始吧!”牛虎看着前方的升龙城,然后深吸一口气,沉声命令道。

第一七九章 先发制人(三)

“轰!轰!轰!……”

十五艘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的武装商船围着两艘葡萄牙商船,不断地开炮轰击着。而葡萄牙商船一边顽强地反击着,一边不断地闪转腾挪并往望加锡海岸退却,试图要避入岸防要塞炮台保护之下。

经过一番努力,葡萄牙人在付出了一艘商船被击沉的代价,剩下一艘商船带着满身的伤痕,摆脱了荷兰武装商船的纠缠,朝着望加锡要塞狼狈逃去。

眼见着到嘴的肥肉就要溜了,荷兰武装商船岂能善罢甘休,留下一艘船打捞落水的葡萄牙人,剩下的船只跟着就追了上来。

这次也是荷兰人不太走运,本来荷兰东印度公司计划派出十五艘武装商船,一千八百余雇佣军和土人仆从部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试图一举攻克葡萄牙人控制的望加锡据点。

经过数年时间探查,荷兰人已初步掌握了望加锡葡萄牙据点的基本情况。而根据搜寻而来的情报显示情况来看,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然坐不住了。短短七八年时间,原本是从马六甲逃难过来的葡萄牙人社区,从两百多人,一座小型木寨,现在竟然发展到近千人,还修建了两座颇具防御能力的棱堡。

尤其让人担忧的是,望加锡的葡萄牙人又与汉洲往来非常密切,不仅从汉洲获得大量的廉价工业制成品,愉快地在当地做起了二道贩子,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而且,还从汉洲手里购买了不少火炮和火枪,正在慢慢将自己重新武装起来。最近,又听闻葡萄牙人还有意向汉洲采购商船,以充实和扩大他们的海上实力。

考虑到最近与汉洲有些紧张的关系,很有可能会引发第二次汉荷战争,届时,葡萄牙人肯定会与汉洲人联合起来,说不定就会利用望加锡这处据点,袭击香料群岛往来巴达维亚之间的荷兰商船。因此,东印度公司决定先发制人,在葡萄牙人实力还未增长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先将它清除,同时占据葡萄牙人的据点,威慑当地的戈瓦素丹王国。

却未料到,荷兰攻击舰队于8月29日途径苏拉威西岛南端时,好巧不巧地撞见了三艘正准备前往帝汶岛镇海(今东帝汶帝力市)的葡萄牙商船,随即便展开了一场围歼战。但是,由于当时已至傍晚,三艘葡萄牙商船很快接着夜幕掩护,逃脱了荷兰舰队的围堵。

荷兰人见状,索性趁夜直接杀至望加锡,期望能在这几艘葡萄牙商船逃回之前,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次日天明,荷兰攻击舰队赶至望加锡附近海域时,竟然堵到了两艘正要逃回港口的葡萄牙商船,于是便又蜂拥围了上去。

但是,经过一番垂死挣扎,还是让一艘葡萄牙商船逃入了望加锡港口锚地。

荷兰攻击舰队只是试探性地攻了过去,但立即遭到葡萄牙人的码头炮台凶猛火力反击,随即又很快退了回去。

望加锡葡萄牙人据点经过数年发展,已在塔罗河边修建了两座堡垒,均为最为典型的欧洲棱堡模式,若是没有足够多的重炮轰击,仅凭一千余雇佣军和土人仆从,是很难将其攻破。

另外,对着大海和塔罗河的方向,葡萄牙人还分别设置了数座炮台,足以封锁整个码头和河水入海口,使得荷兰攻击舰队根本无法登陆。

为此,荷兰攻击舰队不得不绕到南边的杰尼贝朗河附近,试图从此登陆,以攻击葡萄牙人的据点。但是,此处却有一座戈瓦素丹王国修筑的松巴-欧普要塞,用以拱卫王宫和都城的安全,还多次改进与修缮,并依靠抵达此地的葡萄牙人对外墙做了棱堡化处理。若要强行进攻,荷兰人恐怕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荷兰舰队司令官卡斯滕·库里茨上校派出一名信使,登陆上岸,前去与戈瓦素丹王国进行交涉。要求对方允许荷兰人在杰尼贝朗河附近登陆,并在他们与葡萄牙人交战时,保持必要的中立。为此,戈瓦素丹王国将收获荷兰人的友谊。

若是戈瓦素丹王国拒绝荷兰人的要求,他们将面临东印度公司最为严厉的惩罚和报复。

面对荷兰人的威胁,以及海上强大的舰队,戈瓦素丹王国内部出现了一丝分歧,有的大臣认为,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是一群西洋人之间的利益争夺,戈瓦素丹国应该置身事外,无需卷入此间冲突,同意荷兰人登陆,并借道攻击葡萄牙人据点。

但是,王国继承人哈桑-乌丁王子却坚决发对荷兰人借道攻击葡萄牙人,虽然他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种计谋叫假途灭虢,但他却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荷兰人凭借他们强大的海上力量,肆意打压本地区各个王国和地方势力,几乎垄断了本地区香料和其他商品的贸易渠道,极大损害了包括戈瓦素丹国王在内的所有地方势力的商业利益。

若是任凭荷兰人攻灭望加锡葡萄牙人据点,那么以后,戈瓦素丹国就会缺少一个最为重要的商品贸易渠道和彼此扶持互助的合作伙伴。以荷兰人惯有的霸道行径,他们在消灭了葡萄牙人据点后,一定会将他们的打压目标指向戈瓦素丹国。

戈瓦国的素丹国王在权衡利弊之后,拒绝了荷兰人的登陆要求,并警告荷兰人,若是贸然登陆,或者进入杰尼贝朗河,会遭到王国军队的攻击。

长期靠贸易保持对外联系的戈瓦素丹国,绝非武装弱不禁风的普通土著势力。早在1510年时,本地素丹就依靠真神教移民建立起砖石结构的松巴-欧普要塞,及至1630年代,还有改宗真神教的英国人被雇佣来充当教官,训练都城守军的枪炮发射技艺。

1641年,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戈瓦素丹王国更是得到了他们各方面的军事指导和帮助,还建立了一支两百多人的火器部队,王城和松巴-欧普要塞的外墙也进行了棱堡化处理。因而,面对荷兰人的威胁,戈瓦人表现出了一丝果决和勇气。

荷兰攻击舰队司令卡斯滕·库里茨上校收到戈瓦素丹国王拒绝的回复后,恼羞成怒之下,指挥舰队炮轰港口,同时命令四艘武装商船强行突入杰尼贝朗河,以期与海边的舰队配合,两面夹击戈瓦人的松巴-欧普要塞。

……

“轰!轰!轰!……”在安南首都升龙城下,齐国的炮兵已经与城头的火炮对轰了数轮,一方火炮众多且训练有素,还具有多年实战经验,一方却仅凭城墙居高临下的优势,且为了保卫都城,双方打得有来有往,均有不同程度的伤亡。

“狗日的,半个时辰了,一个炮位都没端掉,真他娘的晦气!”炮兵营长裴树松脸色黢黑,眼瞧着又有一位弟兄躲避不及,被炮弹擦过,带走了半边身体,不由睚眦欲裂,“换开花弹,让他们尝尝鲜!”

齐国研制开花弹已经五六年了,但一直没有弄出合适的引信,因而现在使用的开花弹依旧有些原始,是仿照19世纪中期英国人博克塞上校的方法,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在发射时,提前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对掌握发射时机非常难,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今,面对城头安南人的炮火威胁,齐国炮兵无法做到安心轰击城墙或者城门,而且想要从城下敲掉城头的火炮,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裴树松有些急了,干脆使用不太保险的开花弹。

“营长,俺们在这里搞这么大动静,只是吸引安南人注意力,没必要用那开花弹吧?”一名炮兵连长大声地说道。

“想搞出大动静,没有比这开花弹最有效果了。”裴树松沉着脸说道:“俺们说不定过些日子,就要跟荷兰人干仗,现在将这开花弹打出去,正好检验一下它的性能和我们以后的炮兵战术。”

“……”那名炮兵连长闻言,心中顿时生出敬佩之意,合着,营长是想将此次安南之战,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和炮兵战术的演练场。当下不再多言,吩咐弹药手去后方取开花弹。

升龙城虽然在安南境内算是一等一的大城,但在牛虎等人看来,这座城池也就如同山东的青州、莱州一般模样,甚至还不如辽东建奴的沈阳城。整个城市看着坚固雄壮,但多个城墙段都是内里夯土外包墙砖,有些部位甚至只有单薄的一两米厚,若是花些时间,轰塌一段城墙,应该不是难事。

但为了速战速决,尽快攻入城中,齐军采用声东击西战术,一面大张旗鼓的集中火炮轰击官长门方向的东段城墙,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力。另一面却将所有持狙击枪(米尼枪)的士兵调至升龙城比较偏僻的椰市门(盛光门)附近,抵近城墙,压制守军的弓箭和火枪反击,然后安排数队自救军士卒将几桶火药堆放至城门处,准备炸毁城门。

自救军第二营指挥使宋先超见第三队士卒终于成功地冲至城门附近,手持铁锹开始使劲地挖掘坑洞,便知道破门在即了。

“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宋先超将手里的长刀紧了紧,大喝一声,“城门一破,俺们就立即冲进去,先控制城门,再扫荡城墙。奶奶的,升官发财就在今天了!”

六百余自救军士卒闻言,顿时血脉喷张,瞪着血红的眼珠,盯着城门处。四年前组建成立的自救军,如今已有六个营头近四千人,在稍加训练一番后,便一直跟随齐国军队征战登莱,攻略朝鲜,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

若是将他们单独拉到清军面前,可能无法撼动八旗强悍的战力,但对付一些原大明降军,倒也能凭借不错的装备可以战而胜之,就是面对汉八旗部队,在部分火炮和火枪的配合下,也可以做到战阵不崩,甚至可以与其打得有来有往。

而此次从登莱调来的三个营自救军在打完安南后,就会被装船运回汉洲本土,淘汰冷兵器,换装和训练火器的运用,最后再全部转运至汉洲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实施军屯,充实这些地区的防务。因为,在汉荷战争爆发后,那些地区是最有可能遭到荷兰人的袭击。

“大人,俺们打完这一仗,以后真的可以过普通小老百姓的生活了?”简大全将头盔戴在头上,然后又紧束了一下上身的板甲,小声问道。

“齐国的大都督不是给俺们说了嘛,打完这一仗,就坐船去汉洲享福。”宋先超将头盔面罩放了下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每个人都会分一套宅子,还有三十亩土地。嘿嘿,还有给俺们每人都发一个媳妇!”

“那俺们以后是不是就回不了大明了?”

“……大明如今这情形,如何让人活命?”宋先超顿了一下,随即摇头说道:“不是俺们要弃了大明,而是大明不让俺们继续活了。以后,俺们就去那汉洲扎根,做一个齐国人吧!”

“三年多了,俺只会杀人,都不怎么会侍弄庄稼了。”简大全看到城门处的几个自救军士卒似乎已经点燃了炸药,正在疯狂地朝后奔来,随即也扣下了头盔面罩,将手中的长刀握紧了。

“俺加入自救军以前,还身在大明官军当中杀人呢!论种庄稼,俺更是不如了。”宋先超笑了,“不过,俺相信,齐国的官老爷们,一定不会让俺们饿肚子……”

“轰!轰!……”突然,升龙城的椰市门响起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方圆五六百米以内,整个地面都能感到剧烈的震动,城门附近先是闪现出一个巨大的火球,继而升起一股的浓烟,将那附近的城墙几乎全部遮掩。

“杀!”宋先超将手里的长刀高高地举起,向前猛地一挥。

六百余自救军士卒呐喊着,朝着硝烟弥漫的椰市门冲了过去,散落在附近的齐国狙击手,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抱着火枪,也朝城门处奔来。

第一八零章 先发制人(四)

1648年8月30日,下午四点。

升龙城中的大规模抵抗已经停止了,大越国黎朝的清都王郑梉在城池刚刚被攻破时,便在数百禁卫保护下,裹挟着黎真宗逃出了升龙城,往清化而去。

齐军因为兵少,并未追击,在击破了数队有组织的安南军队反击后,迅速冲入城中,控制各个主要府库和官厅,同时派出随军的安南民壮在城中晓谕百姓,要求所有人等禁止出门,各坊间更不能聚众喧哗,否则将进行无差别地攻击和屠灭。

“一,搜索升龙城附近所有船只,越多越好;

二,清除城中潜在抵抗,收缴投降安南士卒所有兵刃,全部关押至军营,每天只给他们提供一顿饭食;

三,将城中未逃脱的安南官员全部集中看管,若无反抗或串联行为,勿要伤害;

四,让宪兵队巡视城中,稍稍约束一下那些自救军行为,勿要太过;

五,征集安南民壮,现在就开始整理打包和搬运那些需要带走的的物资和金银;

六,将破坏的椰市门用巨石杂物彻底封死,其余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

牛虎带着一行军官急步朝升龙城皇宫走去,同时向随行作战参谋下达一连串命令,以整顿恢复城中秩序,同时也为搜刮城中物资,防备安南援军做好应对准备。

“团长,那个安南国王如何处理?”另一名作战参谋问道。

“……先关着吧,莫要难为他。”牛虎想了想,然后说道:“虽然只是一个被废的国王,但人家好歹也是被大明册封过的。”

作战参谋所说的安南国王,是在五年前(1643年)因不满被郑梉摆布,而口出生怨言被迫退位的黎神宗,在郑梉的操弄下,无奈将安南国王禅位给儿子黎真宗。

郑梉逃得匆忙,只来得及将黎真宗和十数位重要臣子及家眷带走,一时间竟然将这位被他废黜的黎神宗给落在了升龙城一处偏僻的庄园中,让搜寻到此的一队乡兵给捕获。

“团长,我们是不是将这个安南国王带回南平(今越南金兰市),说不定以后有大用。”随军高级参谋贺云锋突然说道:“历代安南国王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据说现在那个在位的国王未曾报给大明,就擅自继位了。在国内的话,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黎神宗是在1643年被郑梉废黜,然后让黎真宗继位,正准备要在第二年报送给大明,请求册封时,却未料到,使者还没到北京,李自成就攻破了京城,崇祯帝身死。后来,虽然弘光、永初先后继统大明,但在建奴的汹涌的攻势下,要么覆灭,要么岌岌可危,安南人便将请求册封的使者撤了回来,准备等大陆局势彻底明朗了,再向北方新的政权称臣纳贡。

而贺云锋所说的安南历代国王都要经过大明册封,是有一定渊源和典故的,更是周边藩属国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

在1428年(大明宣德三年),越人黎利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迫使大明退出了安南境内,又将陈朝傀儡帝王陈暠给弄死了,然后正式即位称帝,改年号顺天,建号大越,定都东京(今河内)(为区别黎桓于公元980年建立的“黎朝”,黎利的王朝被史学界称为“后黎朝”)。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