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261章

作者:重庆老Q

“建奴十余骑下马了!”

“建奴正在搬除拒马!”

“第一列,齐步走!”阵列右侧的连长发出了一道指令。

“预备!……放!”瞧着距离前方拒马有一百米的样子,连长狠狠地将手中的指挥刀劈了下去。

“砰!砰!砰!……”四十多支火枪瞬间击发。

于大生扣动扳机后,脑子里一阵茫然,突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从两边退后,让开射界!”队列最右侧的排长大声地喊道。

岳仲武踢了一脚有些发呆的于大生,示意他赶紧俯身从两侧退到后面去。

“第二列准备!”连长透过升起的硝烟望去,见前方拒马处,横七竖八倒下了十余个建奴,脸上不由带出一丝笑容,想不到第一轮齐射,就有如此好的效果。

前来冲阵的两百余建奴骑兵,被这一轮齐射打得有点懵,眼睁睁地看着,火铳声响起,那十几个去拆除拒马的同伴立时中弹倒地,还有几个受伤的甲骑正在声嘶力竭的喊叫着。

如此远的距离,对面火铳还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以往与明军对阵时,也不是没经历过对方的火铳射击,可那玩意,也就在几十步外有威胁。超过六十步(约一百米),根本打不穿我大清的甲胄。

“再去些人,将拒马拆了!”带队的佐领冷声吩咐道:“动作快些,破开几道口子。”

十几个骑兵不做犹豫,骑马奔至拒马前,然后翻身下马,快步朝拒马跑去。

“预备!……放!”看到又有十几个建奴弃马下地,朝拒马而来,连长有些乐了,这建奴是不是有点傻缺,一波一波地赶来送死。

“砰!砰!砰!……”又是一轮齐射,跑到拒马前的建奴顿时扑倒十余个,剩下几个似乎醒过神来,扭头就朝后跑去。

那名带队的八旗佐领眼皮跳了几下,嘶,对面这黑衣军伍火铳犀利呀!要这么打下去,上来的两百余骑兵,可能都得报销在拒马前。

那名佐领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大队,见阵中没有发出任何撤回的信号,随即一咬牙,再命十余人前往拒马处,勒令他们必须破开几个口子,以便他们冲入敌阵。

再次牺牲了十余名甲骑后,建奴终于破开两处拒马,堪堪可容数骑通过。带队佐领不再耽搁,双脚一磕马腹,带着剩下的一百五十余骑兵就往黑衣军阵冲去。

“第一营准备!”牛虎大声地命令道。

陆战第一营两百余官兵端着火枪,迅速排成三列射击阵型,列队站在第二营官兵身后。

看到建奴一百余骑兵发起急速冲锋,第二陆战营也迅速变阵,排成三列,也布成密集的火力输出阵型。

“第一列,预备!”

“……放!”

“砰!砰!砰!……”七十多支火枪几乎同时响起,顿时,一股硝烟弥漫于阵前。

“第二列,预备,放!”

“砰!砰!砰!……”

连绵不断的火枪射击声,在掖县城下如同炒豆子般响起,躲在城楼上观战的太子朱慈烺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前方拒马处,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那些不断冲来的建奴一排一排地倒在那里,有些受的伤马儿,嘶鸣着想跳起来,逃离此处,但是,要么被附近的拒马绊倒在地,要么被后续的火枪弹丸击中,然后无力地倒在地上。

不到一刻钟,冲阵而来的近两百建奴尽数被射杀在拒马附近,因为硝烟的弥漫,遮蔽了阵中指挥官的视线,以至于火铳仍旧继续射击,将一些濒死的战马,彻底击杀在地。

“停止射击!”牛虎收到城头作战参谋的信号后,大声地命令道。

命令下达后,喧嚣的战场顿时平静下来,约莫一炷香功夫,阵前的硝烟逐渐散去,牛虎看到前方一片狼藉的战场,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初战即完胜!

“命令第一营派出士兵前去打扫战场,重新恢复拒马!”

“命令第二营撤到后阵,暂时休整,检查损伤情况!”

“命令第三营前方布阵警戒!”

岳仲武抱着火枪,一边朝后走着,一边扭头看着第一营的数十名官兵前出拒马去打扫战场,有些遗憾地砸吧了一下嘴巴,可惜了,让这帮新来的兄弟去捡便宜了。

清军骑兵阵列中,巴哈纳面色严峻地看着前方刚刚发生战斗的位置,内心震惊不已。我大清两百八旗健儿,竟然未能摸到敌人跟前,尽数被火铳射杀在六十多步外!虽然是蒙八旗士卒,但也历经战阵,一路从辽东拼杀过来的,实力远超关宁军和李自成军。突阵而入,就算不能撼动敌阵,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呀?

而且,远远瞧着,敌人的损失应该非常轻微。哎呀,这驻守掖县的明军,还真的不简单呀!

“都统大人……”海色亦是一脸郑重,他轻轻地朝巴哈纳唤道:“咱们还是等后面的步卒来了,再攻此城。若是在这掖县损失大了,恐怕那些前明降军不好弹压。”

巴哈纳点点头,瞧着对方这火铳射击密度,怕是将剩下的八九百骑兵都填进去,也未必讨的了好。而且,对方城头的火炮从头到尾也没开火射击。他可不认为,对方是不舍得浪费火药弹丸,才不开火的。敌人似乎很有信心,仅凭借火铳,就能抵住我大清骑兵的小规模冲锋。

正要下令全军退后准备寻一处妥善之地暂时扎营时,突然听到阵中甲骑开始大声鼓噪起来,并不时地传来咒骂声。

“都统大人,贼军在……在杀俘!”海色指着前方,愤懑地说道。

巴哈纳顺着海色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前方明军拒马处,四五十名黑衣军兵正端着长长的铳剑,挨个给倒伏在地上的八旗甲骑补刀,不分死活,均是狠狠地捅刺过去。还有些军兵,在补刀后,开始翻捡尸体,似乎在搜罗财物。

这些身着黑衣的军兵,竟然不要俘虏!巴哈纳脸色阴冷看着,久久不发一语。

“你说建奴会不会被激怒,然后一窝蜂地冲过来?”牛虎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应该不会。”李发德摇头说道:“可能被刚才俺们的排枪吓到了。而且,他们来的都是骑兵,想来不会再消耗下去。”

果然,建奴骑兵开始调转马头,朝掖县西北方奔去,留下一片烟尘。

“骑兵中队跟上去,看看建奴往哪儿去了。”牛虎令道:“但勿要轻易与建奴作战。”

傅锦彪闻言,立即领着六十余骑兵顺着建奴离去的方向奔驰而去。

“收兵,回城!”

当齐军进入掖县的时候,城中驻守的大明新军和众多百姓,排在街道两侧,都有些敬畏地看着他们整齐而肃整的行军队列。迎头与入寇建奴痛击,击杀数百,迫退建奴远遁,齐国军伍威武呀!

被任命为登莱总兵官的蒋永锐陪着太子站在城楼上,也在观看着鱼贯而入的齐军队列。铳炮犀利,士气高昂,兼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这是太子朱慈烺最直观的感受。虽然刚才只是一场非常短促,而且规模很小的前哨战斗,但齐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整体作战素养,还是让观战的大明太子和官员们震惊不已。

建奴骑兵往拒马缺口冲锋的时候,也在马上不断地朝齐军阵列射箭,但齐军阵列中虽然有数人中箭倒地,但整个阵列巍然不动,更无任何士兵惊呼、溃逃,后排阵列的士兵默默地补充到前方空出的位置,在军官的命令下,继续从容射击。

“我大明官军何时也有如此善战之师?”朱慈烺低声说道。

“臣定当鞠躬尽瘁,假以时日,亦为殿下练出此等强兵!”蒋永锐躬身施礼道。

“有劳蒋卿!”朱慈烺努力地想模仿父皇的模样,开口勉励道:“若此后恢复我大明江山,再造洪武之业,本宫定予蒋卿封王!”

“臣惶恐!”蒋永锐单膝跪地,“为大明,为太子殿下,臣愿以肝脑涂地报之!”

牛虎走在队列的最后面,跨过城门时,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刚刚发生战斗的拒马处,那里已经奔去了数百名大明新军,正在剥除建奴的甲胄,还有的正在挥刀砍下建奴的人头。

“真正的大战就要开始了!”

第七九章 兵锋(七)

1644年9月2日,傍晚,八千余建奴步卒陆续汇聚在掖县城下,数百骑建奴甲骑不断地在掖县城的四周往来奔跑,为步卒立阵扎营作掩护,同时也在遮蔽己方战场信息。

“数日前,在这掖县城下败了一场。”巴哈纳毫不讳言地对石廷柱说道:“对方铳炮犀利,我们甚至未能摸到敌阵前,反而折了两百多甲骑。”

“折损了两百多甲骑?”石廷柱顿时惊呼道:“对方损失多少?”

“对方损失轻微,估计不足……五十人。”巴哈纳脸上呈现出一丝尴尬之色,要知道大清自山海关大战以来,几乎未曾损失过如此多的八旗甲骑,就算追击李自成时,基本上也是前驱关宁军和其他大明降军打头阵,八旗军兵在后督阵,几无损失。

而巴哈纳和石廷柱两月前从北京出发,一路往攻河北、山东,几乎都是兵不血刃,轻取数十府县,收复山东大半地区。军队人数也从出发时的三千八旗兵丁,到济南时通过收编降军,使军队人数迅速膨胀到八千余人。就在他以为可以轻松击溃登莱地区残余明军,擒杀大明太子时,却未料到,在这莱州府被敌军一战尽灭两百余甲骑。

“那今晚我们先扎营歇息,明日再督步卒附蚁攻城。城破时,尽屠掖县,为我八旗健儿报仇。”石廷柱未再多说什么,巴哈纳是老于军伍之人,可能只是一时不慎,才遭遇小挫。

“这掖县的守军有些古怪,乃精锐善战之兵,且铳炮异常犀利,骑兵冲阵也未能近前。”巴哈纳说道:“明日攻城时,我等需多加小心。”

石廷柱听了,只是笑笑,并不以为然。他自天启二年(1622)于广宁卫降了当时的后金,在辽东与明军大战数十年,也是见识过明军“铳炮齐发,声震于野”的威力,更是在松锦之战时,见过明军成百上千铳炮齐射的壮观场景。

然,又如何?

明日一战,驱数千前明降军,蜂拥攻城,还不信取不了这小小的掖县。从济南出发,原本只有五千余降兵,待攻至莱州,队伍已壮大到八千余人,加上一千多八旗军兵,这可是近万的部队。这掖县撑死最多只有五千人,以我大清威势,倍之军力,若是一日未克此城,那都属于消极怠战。

“这城下的建奴军队有一万人吧?”李发德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寨,不由有些呆了。

“大部分都是大明降军,真正的八旗士卒恐怕不足两千人。”贺云锋说道。

“只要咱们将那些真正的八旗兵丁给击杀了,那这些大明降军是不是就会溃了?”徐传兴笑着说道。

“估计很难!”贺云锋摇头说道:“前些天,咱们一战歼灭建奴前锋两百余,想来他们是见识到了我们排枪的厉害,应该不会再冒失地冲在前面了。”

“没错,未来几日,前来攻城的部队,多半是这些大明降军。”牛虎说道:“这样也好,可以让大明新军趁此机会练练兵。”

“让大明新军对阵建奴,不会让他们认为俺们是拿他们当炮灰消耗吧?”李发德问道。

“我不知道大明其他官员会不会有此想法,但蒋永锐肯定希望他手下的部队能经历一下战阵,见见血。”贺云峰笃定地说道。

“唉,狗日的鞑子,尽是驱使明人来杀明人,最后得利的总是他们。”李发德恨恨地说道。

“待登莱局势稍微稳定了,辽东的建奴都入关了,那时,咱们直接去袭它老巢去!”贺云峰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前明降军,阴恻恻地说道。

……

山东,济南。

大清总督河南、山东事的王鳌永和巡抚方大猷看着一份从北京城发出的调兵文书,不由面面相觑,半响没有言语。

“摄政王这个时候要将巴哈纳和石廷柱所统之兵尽数调往山西,岂不是会让山东大好局势立时崩坏!”王鳌永担忧地说道:“若是他们此次进兵登莱,将伪太子擒杀,平复胶东,那是最好不过。可要是战事不顺,留下许多手尾,怕是他们前脚离开山东,后脚整个山东府县都会反复,投了那登莱伪太子。”

“我大清兵威势大,战无不胜,想来要不了几日,我等定能收到登莱平复的消息。”方大猷倒是比较乐观,“但摄政王要将所有八旗兵士全部调往山西,与叶臣部会攻太原,恐怕还是有些……有些不妥的。没了八旗军伍的弹压,说不定还真的有不少府县会有反复。”

“摄政王大概是想趁闯逆于山西空虚之际,先将其占领,以为彻底剿杀逃窜至陕西的逆首李自成做好准备,不予其喘息之机。”王鳌永叹道:“可是,山东之地,乃京畿侧翼屏护之在,若是……若是让南京那边见机给占了去,我大清岂不危矣!”

话说到这,王鳌永和方大猷心中均不由感到一丝难堪。数月前,两人还是明臣,先是大顺攻入北京,被俘降贼,接着,大清又赶走李自成,他们转而又降了大清。如今,二人受命镇抚山东,却在担心因为八旗精兵被抽调至山西后,会被南京弘光朝廷派兵山东,毁了我大清大好局势。

世事变幻,唯甲申年为最呀!

“青州来报,说是乡间有数股暴民袭击官民和往来驿站,势大难制。此间又兼我大清攻伐莱州之后勤要地,不容有失。”沉默半响,王鳌永轻声说道:“明日,我将督一批粮草军械去往青州,并于此坐镇旬日,以平乱民。……济南之事,要多劳欧余(方大猷,字欧余)费心。”

“为我大清能早日定鼎天下,卑职敢不用心。”方大猷拱手说道。

……

在青州府临朐县的一座山谷里,原大顺裨将军赵应元和临朐县令杨王休站在一高坡之上,看着下面无数的大顺军将士和百姓,正在野地里四处寻找着野菜和草籽,以之果腹,均是沉默不言。

“将军……”杨王休欲语还说,眼神期盼地看着赵应元。

“你就如此笃定这大明太子可以成事?”赵应元转头看着杨王休,随即叹了一口气,说道:“郭帅(郭升)领兵回返山西,我等居于临朐之部,如今已成孤军。若是贸然去投了登莱,穿州过县不说,还要面对建奴兵锋。听说月前,建奴领大军已往莱州府而去,多半是为了这个大明太子。”

“将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青州正好起事。”杨王休说道:“建奴主要兵力除了往攻莱州,剩下的均在济南。而青州府此时空虚,若我等攻其不备,定能一举夺占青州。而且,还能截断往攻莱州的建奴大军之后路,使其首尾难顾。说不定,就能颠覆山东整个局势。”

“若是莱州的太子没有挡住建奴,反而被其擒杀,那又该如何应对?”赵应元问道:“我们占了青州,很可能就要面对建奴的两面围攻。”

“那将军是打算一直困守此处,等待建奴来攻吗?”杨王休不满地说道:“你要知道,在山东之地,并不是所有地方势力都愿意降清。如今,大明太子于登莱现身,虽然会引来建奴的攻击,但也必然会使得那些举棋不定的地方势力随之响应归顺。大明,毕竟享国两百余年,人心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哼,大明若是有一些人心,也不会被大顺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自个吊死在煤山上。”赵应元冷哼一声,说道。

“那将军是准备穿过山东、河南,返回陕西重投大顺旗下了?”

“老子当年是贺一龙的部下,两年前,闯王火并贺一龙,尽收我们革左五营。在大顺军中,向来被人低看一眼。数月前,郭帅离开山东,竟然丝毫未予知会我们。这分明是将我们当做了弃子,任我们在山东自生自灭。这陕西,老子是不愿意回去了!”赵应元愤愤地说道。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