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252章

作者:重庆老Q

“……万胜”

“轰!轰!轰!……”在欢呼声中,阵中四门火炮次第打响,一发炮弹击中城墙,三发越过城头,落入了城中。

“么的,久不打静止的目标,一个个居然还手生了!”炮兵指挥官大声地训斥着几个炮手,“赶紧的,朝着一个城墙部位集中轰击。争取午间就能进城吃午饭!”

“轰!轰!”东莱城头数门火炮也不甘示弱地进行反击,但准头和射程有些差了,远远地落在齐国军伍的阵前。

其实,在武器方面,朝鲜的火器装备比例远远超出清军和明军。如今在位的朝鲜国王李倧延续发展火器的方针,大力制造鸟枪,在天启七年(1627年)朝鲜每年可生产1000柄鸟枪,到崇祯九年(1636年)每年可生产2000柄,不仅如此,李倧还多次从日本购入鸟枪。丙子胡乱后的崇德六年(1641年),朝鲜拥有的鸟枪数量已达50000柄。

在崇祯四年(1631年),李倧从陈慰使郑斗源那里得到数门红夷炮,但在研制方面未有进展。不过,在崇祯元年(1628年),荷兰水手朴渊(又作朴燕,Weltevree,J.J)等三人因遭风浪而漂流至朝鲜,李倧将他们用于制造包括大炮在内的各种武器。可惜的是,在清军入侵朝鲜时,除朴渊外的两人都战死了,火炮研制也变得艰难起来。

经过清军的两次入侵打击,朝鲜的军力已经被削弱到极点。李倧对皇太极三跪九叩行藩属之礼后,更是将国中精于鸟枪的士卒和众多炮手被迫贡献给清军,国中数十年炼铸的大量火炮更被清军拖回盛京,以协助清军攻伐辽东明军。

至于处于朝鲜东南沿海地区的东莱城,更是因为日本锁国,暂时无虞入侵风险,军力更是虚弱。作为戍守东南沿海的东莱都护府,仅有守御厅士卒一千二百人,而且还在昨日出城驱逐敌军时,被歼灭泰半。

驻守在城头的火炮,也只有两门,还属于比较老旧的青铜小炮,吓唬一些登陆的日本流浪武士尚可,但在齐国精良的陆军火炮对轰下,就显得威力不足。

“万胜!……”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轰击,东莱城一段十余米的夯土城墙开始垮塌,城头的朝鲜军民兵脸色也变得苍白,大块大块的夯土不停地在落下,一道半米宽的城墙缺口露了出来。随着城外火炮还在不断地轰击,这一段城墙彻底垮塌,也是早晚的事。都护大人不是说,来的敌军仅是大明的少量部队,根本无法攻破城池吗?可敌军不仅有十几艘巨大的炮舰,还有近两千军兵,看着也属精锐,战意高昂,若是破城,我们是投降呢?还是坚决的……逃出城去?

“轰隆隆!”随着几声炮响,城墙缺口终于垮塌了一大截,一阵烟尘立时升腾起来,弥漫于缺口处。

“冲进去!”大明新军千总蒋永锐手中长刀向前一指,“升官发财,就在今日!杀!”

身着鲜红鸳鸯战袍的大明新军官兵呐喊着,蜂拥冲入城墙缺口处。在他们的身后,一道如林刺刀洪流也随之缓缓涌了过去。

第六零章 东莱行(三)

1643年(崇祯十六年)10月21日,朝鲜东南沿海重镇——东莱城(今韩国釜山)为齐国和大明联军所破,城中官员及残余的数百军兵尽数被俘。

甫一入城,齐国陆战队和乡兵便迅速地控制了城中主要官厅、各类官仓府库、军营,重要官员府邸等重要机构设施。

相较于齐国军伍高效有序的劫掠行动,大明新军官兵们的手法就有些“粗糙”了些。蜂拥进城后,大明官军们眼睛顿时就红了,开始对城中的高宅大院进行疯狂地烧杀抢掠。未及半个时辰,城中数个地方就冒起火头,部分街道开始出现巨大的混乱景象。

带着一队水兵进入城中支援的舰队司令牛进明见状,立马就命人将大明新军千总蒋永锐找来,让其立即开始约束部伍,勿要如此暴烈,否则要激起城中数万百姓群起反抗,那可就无法控制局势了。同时,抽调五十余名陆战队士兵,开始维持城中秩序,制止大明新军在城中无数的“暴行”。

到了下午申时(下午15时至17时),东莱城中的混乱局势逐渐平复下来,城中所有的百姓被勒令全部居于家中,不得随意出门。俘获的当地官员和士卒尽数关押于城中军营,武器亦全部收缴。

陆战队两个连队及三个中队乡兵五百余人已开始再次集结,准备出城迎击从附近义兴、新宁两处赶来的朝鲜援军。

三百余新军官兵也在千总蒋永锐的带领下,跟在齐军之后,出城而来。

在午前,破城后,虽然是大明新军率先攻入城中,但东莱城中的朝鲜守军已然在城外凶猛的火炮轰击过程中,胆气已丧,几乎未经任何抵抗,全都弃械跪地投降。

所以,大明新军官兵预料当中的惨烈夺城巷战,根本未曾发生。让憋着一口劲的明军士卒,全然没经历战斗。不过,在刚入城时的肆意烧杀抢掠过程中,反而遭到一些城中百姓的激烈反抗,死伤十余人。

从义兴、新宁两处赶来支援的朝鲜部队人数不多,均在五百左右。齐国第二陆战营营长徐传兴直接将一百多大明新军火枪手与陆战队官兵合编一处,排出整齐的五段射击阵列,先后击溃两路来援的朝鲜官兵,追杀敌军数里,毙伤俘四百余。

10月22日,联军再次击溃一路从西边来援的朝鲜军队,俘杀三百。

联军一边密切关注东莱城附近的朝鲜军队动向,一边组织的众多百姓加紧转移城中物资。

10月26日,八艘舰船在装满大量的粮食布帛和金银后,驶出东莱城码头。而联军却无丝毫离去的意思,仍旧盘踞在东莱城中。

庆尚道昌原大都护府在闻知东莱城被占,附近数路兵马均被击溃后,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败兵回报,可能是大明联合南洋藩属国共伐朝鲜,如今再以对方盘桓不走的情势来看,说不定还在继续等待更多的援军前来朝鲜。

问题是,大明天朝不是被大清一直压在辽西,而且连连败退,几无还手之力吗?

怎么,这大明天朝放着大清不打,反而邀着自己的藩属国起大军,跨海来攻朝鲜!

昌原大都护府立即命令附近所属县镇,将有限的兵马全部汇集于昌原城,同时派出快马,飞报庆州(庆尚道州府)和王京汉城。言,大明天朝派大军来攻,以惩戒朝鲜背离藩属之位,并助大清攻伐大明。

我朝鲜何其不幸,近旁以身侍明清两大国!

“徐长官,城中几乎已抄掠一空,我等大军为何仍旧在此盘桓不走?”蒋永锐找到登陆部队总指挥徐传兴,满脸疑惑地询问道:“若是朝鲜集结大军前来,将这城给围了,我们如何撤出朝鲜?”

“城中大部浮财算是基本都已运走,但府库和若干商家的粮库中尚有部分稻米未能运走。而且,城中还有些许牲口家禽等活物,也需带走。所以,必须在此驻守些许时日,等待大船返回。”徐传兴笑着说道:“朝鲜人不论来多少军队,只要他们无法封锁海上,我们就有随时撤离的机会。”

“码头不是还有四艘大船,完全可以将城中尚存粮食和牲畜一起带走,何至于再等其他大船到来?”

“这城中除了粮食牲畜,还有其他重要货物要运回长山岛。”

“……什么重要货物?”蒋永锐不由奇道。这十余天来,他们大明新军官兵随着齐国军伍几乎将整座东莱城搜刮得干干净净,金银,名贵字画,各种珠宝玉器,甚至众多典藏书籍,也被仔细地翻捡出来,打包装箱,送至船上。现在听得徐传兴言及,城中还有重要货物,顿时来了兴趣。

“城中有数万朝鲜人,仔细搜捡一番,当可轻松掳获年轻妇人数千人。”徐传兴说道:“我们待大船回返后,立即动手处理此事。”

“掳朝鲜妇人?”蒋永锐惊讶不已,“这恐怕会激起城中百姓强烈反抗!”

“所以,我们选择在撤离时动手。”

“此举,有些……有些不妥吧?”

“有何不妥?”徐传兴不以为意地说道:“我们登陆朝鲜,攻破东莱城,已然与朝鲜处于战争当中。前者,我们将城中物资洗掠一空,如今再掳些年轻妇人,也属情理当中。”

“此举……与那建奴何异?”

“当然有异!”徐传兴说道:“建奴掳大明百姓,将其视作为奴仆,肆意欺辱压榨,甚至任意打杀。我们掳回朝鲜妇人至我汉洲本土,那可是要分配与我齐国民众为妻,亦是为国中百姓一员。”

“可是,掳他人妻女,毁人家庭,有伤天和。”蒋永锐喃喃地说道。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徐传兴不由深深地看了蒋永锐一眼,想不到这位侯爷的婢生子,大明新军的千总,竟然还有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去削弱对方,容不得半分同情。军队、物资、财富,甚至人口资源,都是需要着重打击的目标。我们将朝鲜国中数千年轻妇人掳走,那么,他们未来就会减少数千名可生育的妇人,以后,也就相应地减少了潜在的未来兵员。要知道,在这个时期,人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建奴数次入关,毁城杀民,掳掠人口和物资,破坏河北、山东、京畿地区的社会经济,亦是在一次次削弱我大明战争资源?”蒋永锐若有所思。

“不错。建奴数次入关,几乎将整个河北、京畿,和大半个山东打烂,就是在消耗大明的战争资源和作战潜力。”徐传兴点头说道:“试问,你大明若要与建奴在辽东作战,但身为后方的河北、京畿、山东等地区经济残破,民生凋敝,无以为援,如何支撑辽东战场。若是从江淮、河南,甚至江南筹集调配物资,耗费何其巨大,效率何其缓慢。”

“那我大明是否也可频繁登陆辽东,袭扰建奴后方,以破坏其民生经济,打击建奴战争潜力?”

“当然可以!”徐传兴笑着说道:“但前提是,你们大明要有一支善战的水师和一支敢战并且耐战的陆师。”

蒋永锐闻言,心里不由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朝徐传兴拱拱手,说一声“受教了”,转身离去。

11月2日,可能是觉得将附近军兵全部集中于昌原城,而消极地等待“大明天朝”大军前来攻击,有些不妥当了。朝鲜庆尚道观察使崔英东唯恐事后被大王和领议政(相当于大明内阁首辅)责罚,遂命昌原大都护府带兵前往东莱城以做阻击,同时派出使者前去与大明天朝官军交涉。

东莱城中的联军亦想拖延时间,等待大船回返,便与庆尚道派来的使者煞有介事地进行谈判。

新军千总蒋永锐对前来商谈的朝鲜使者提出,朝鲜当立即与建奴断绝关系,重归大明藩属,同时责令朝鲜派军前出鸭绿江,攻击建奴后方。如此,大明官军会撤出东莱城,后续大军亦可不再派来攻伐朝鲜。

朝鲜使者如何敢应允此条件,立即回返庆州回报庆尚道观察使崔英东。

庆尚道闻知大明官军条件后,不由哀叹一声,果然,大明天朝是为朝鲜背离藩属之位,还助大清攻掠辽东和关内之事,前来惩罚朝鲜了。当即,庆尚道观察使崔英东再次派出快马,将此间获得的消息报与王京汉城,并催促派出国中五军精锐前来驱逐登陆明军。

期间,在东莱城海域附近巡航的四艘齐国战舰,再次击破一支由二十余艘大小船只组成的朝鲜水师,击沉击伤十一艘,俘获四艘,余者逃往朝鲜西南方向海域。

11月15日清晨时分,联军突然前出东莱城北门,先以火炮猛烈轰击来自庆尚道昌原大都护府的四千朝鲜守御厅部队,趁其“惊崩”之时,联军随后发起突击,一战击溃朝军,掩杀数里,毙伤俘朝军千余。

11月18日,计算大船回返日期将至,东莱城中联军指挥徐传兴随即命令部队和随军民壮,在城中开始拣选年轻朝鲜妇人,致全城悸动,哭声震天。期间发生数十起零星反抗事件,联军即刻使出暴烈手段,斩杀反抗朝人百余人,东莱城遂复平静。

11月25日,齐国舰队一行八艘大船返回至东莱城港口,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来自大明的坏消息。

孙传庭所领秦兵出关(潼关)与李自成大战数场,先胜后败,10月,汝州一战,官军全线崩溃,丧师四万,损失兵器辎重无数,孙传庭仅领数千溃兵从孟津渡黄河,由黄河北面经垣曲入潼关,坚守于此。

但面对数十万李自成流民军,孙传庭部其势已危如累卵,败亡也是迟早之事。

“所以,赶紧收拾东西,俺们返回长山岛。”牛进明急促地说道:“大明可能要垮了!”

第六一章 人世间(一)

齐天不知道李自成具体是哪一天攻入北京城,但他知道,当大明“仅此一副家当”的孙传庭秦兵被李自成歼灭后,北京城沦陷的倒数时间就已经开始了。

在今年六月,前往大明附近执行移民任务的几个舰队主官都得到了齐天的明确指示,若是当孙传庭败亡,或者李自成在西安建制称帝,那么立即组织在北京城中的齐国使团疏散撤离,并且全力搜刮转运大明北方各类典籍藏书,加紧积蓄各类储备物资,以应对北方陷落后的混乱局面。

虽然,对于王上仅凭借这两个事件,就如此笃定大明败亡,众人还都有些半信半疑,但想到数年来,王上的各种决断和处置似乎从未出过错,相应作出的预判和应对措施也印证了王上的英明。

因而,当牛进明返回长山岛后,闻知孙传庭在汝州大败,秦兵精锐尽丧,狼狈逃回潼关,便毫不犹豫地立即带着船只回到朝鲜东莱城,将此处的齐国军伍和大明新军带回,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大明危局。

至于回到长山岛要做什么,牛进明本人也不知道,但是心底本能,让他觉得不能再将齐国有限的武装力量放在朝鲜了。虽然,朝鲜武力孱弱,毫无威胁,他们甚至还可以继续攻掠东莱附近的郡县,以掳获更多的物资和妇人。但大明局势危急,且十二月将至,移民工作即将展开,还是早些将人带回长山岛再论其他。

11月28日,最后一批物资搬运上船,以及四千余朝鲜年轻妇人转移,足足花了三天时间。而那些陆续从庆尚道其他郡县、都护府赶来的朝鲜军队只是远远地在东莱城外观望,均未敢上前攻击。

无数的败兵逃回,已然将联军的战力夸大到难以战胜的地步,铳炮齐射,如林的铳剑突击,与大清甲骑相比,更胜一筹,非我当地守御厅军力所能敌。

当十余艘齐国舰船依次离开东莱港口,朝鲜军兵仍未敢进入城中,直到城里跑出数百落难百姓至军中,哭诉着联军若干暴行。朝鲜军兵确信,敌军已被他们“逐退”,东莱城即将被他们“收复”了。

12月11日,齐国舰队一行十二艘舰船返回南长山岛,结束了对朝鲜的劫掠行动。此时,气温已入隆冬季节,西北信风渐起,遂开始进入繁忙的移民转运工作。

……

相较于大明已经进入寒气袭人的严冬季节,而在南方遥远的汉洲大陆北部地区,却是正处于一年当中的炎炎夏季,也是恼人的雨季。

前几日,一场巨大风暴席卷了整个建业城及周边地区,港口码头上高耸的吊杆被吹倒数根,一排排货栈的简陋屋顶被掀翻,数辆马车也被吹得东倒西歪,散落于码头深处。

数百名乡兵和民壮正在官员的组织下,清理着码头各处损坏的设施和房屋,而在码头东南侧方向,建业造船场内来,一队宪兵荷枪实弹地凝神戒备着,并在百余名轮驻乡兵的配合下,封锁了船场所有出入口。

昨夜,造船场内发生了一起叛逃事件,六名原西班牙船匠趁风暴渐小的时候,携带大量造船图纸,驾驶着一艘飞鱼快船,离开了建业港。

算算时间,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至少已经走了十几个小时,虽然派出了数艘飞鱼快船出海追捕,但大海茫茫,可能根本无法寻到他们的踪迹。

按理说,建业造船场经过数年的生产设计,再加之路德维德家族提供的十余名荷兰船匠,齐国目前几乎可以建造这个时代绝大部分船型,甚至已经可以建造一千吨以上的大型船只。船场中的工匠储备也有近八百余人,即使这几个西班牙船匠跑了,也不影响造船场的正常运行。

但是,这六个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肯定是密谋了许久,他们不仅将家中直系亲属尽数带走,而且还偷取并携带了大量船场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其中就有齐国水师最为看重的飞鱼快船和几艘大型专业战舰的设计资料。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将码头停泊的一艘小型飞鱼侦查船开走了。若是猜测的没错的话,他们很可能还盗取了相应的航海图,并在数年间对舰船做海试的时候,熟悉了部分航线。

若是,这几个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跑到巴达维亚,投靠了荷兰人,那么,凭借荷兰人先进的造船技术,根据图纸资料和一艘现成的船,相信很快会仿制出可供实用的飞鱼快船,这对于拥有广阔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荷兰人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可以极大的提升他们在各个殖民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络的效率,加强对各个殖民据点的统治。

“你们黑衣卫能否在那些西班牙船匠把技术资料交给荷兰人之前,将他们全数处理掉。”齐天站在一个高高的船台上面,看着船坞当中一艘巨大的战舰龙骨,轻声问道。

“回王上,臣下……不敢保证。”曹和苦着脸摇头说道:“毕竟那些船匠已经跑了十几个小时,我们后续派出的飞鱼联络船不一定可以在他们抵达巴达维亚之前,将消息通知到那里的黑衣卫。”

“这次是民调处没做好预防工作呀!”齐天微微叹了一口气:“别人既然能将家人带走,肯定是策划了许久,民调处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曹和默然,垂头静待齐天发话。

黑衣卫对外,民调处对内,如今跑了几个西班牙船匠,而且还偷取了众多造船资料,民调处确实有些失职了。

“着令民调处指挥丁文烈免职待查,副指挥曹宁继任。”齐天说道:“你们黑衣卫即使未能阻止叛逃船匠把资料交与荷兰人,但必须对他们作出断然措施。”

“是,王上!”曹和躬身应诺道。随后,犹豫了一下,小心地问道:“那些船匠的家人也要……”

齐天看了一眼曹和,没有说话,直接转身去了船场。那里还有许多惶惶不安的船匠和学徒,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抚和宽慰。

曹和在后面呆了呆,随即伸手给了自己一巴掌,有些暗恨自己为何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

几日前的那场巨大风暴不仅损坏了部分码头设施和仓储设施,还带来了大量的雨水。数日间,城外那座经历数次扩建的水库水位急剧上涨。总理府各个部门,抽调了百余名官员,带着数千民众不断加固加高堤坝,并日夜巡视,以防溃堤。

昨夜风暴停息,今日也云收雨住,奋战了数日的抢险官员和民众全都不由松了一口气,随着泄洪口地不断排水,水库水位也在缓慢下降,想来应该不会发生溃坝,造成水患了。

“王上来了!王上来慰问我们了!”

水库堤岸上的人群中出现一片躁动,现场数千余被征发来此护卫堤坝的民众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来。

齐天上午处理完造船场事务后,下午便带着数十余民政官员和书吏,抬着酒水食物,前来慰劳护堤官员和民众,这一举动,令堤岸上的人群格外激动和振奋。

这可是我大齐王国君王,竟然亲自来慰问我们这些一辈子出苦力的老百姓,这于我等小民,是何等的殊荣!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