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89章

作者:上汤豆苗

对此众人自然没有意见,早在八年前谷梁便已是南境镇南大营主帅,后来又调入京军坐镇龙骧大营护卫京都。无论是从军功、资历和爵位哪个方面来看,谷梁都已经具备踏入军方决策层的资格。实际上若非西府两位军机位置坐得极稳,谷梁升入西府毫不唐突,至于知院之职,显然对于谷梁这样的猛人来说有明升暗降之嫌。

只不过边境已经有很多年没设立过统率诸营之职,当年叛逃南周的冼春秋也仅仅是尧山大营主帅。

如今开平帝将谷梁的官职再往上提,很显然决定用这员帅才来打南边的灭国之战。

王平章年纪大了,路敏又无法擅离中枢,这样一个泼天功劳便落在谷梁头上。

众人面色淡然,实则心中无比艳羡,谁不想横刀跃马纵横世间?

真要让谷梁做成这件事,到那时连王平章都压不住他,国朝第二个实封国公的出现也将不可阻挡。李柄中在人群中神色晦暗,不是他城府不够,而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很难忍住心中的抑郁。虽然他如今是一等丰城侯,距离国公之位仅仅一步之遥,可是就连京都的百姓都知道,这一步想要跨过去难比登天。

至于五军都督府这个官儿,比起六部尚书肯定要强些,但头上有两位军机压着,那些战功卓著的大营主帅也不是很在意他,做起来的滋味并没有想象中美妙。

除非有一天,王平章退下,他才有机会继承这位老人的部分遗泽,升入西府继续熬着。

没有军功是他最大的硬伤。

李柄中注意到旁边有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中忽然警醒,连忙收敛情绪,如老僧入定一般。

那是沈默云的目光。

第155章 徒

众人落座后,王平章开口问道:“陛下,谷梁调往南境之后,龙骧大营由何人接手?”

开平帝淡淡道:“众卿家可有人选建议?”

京军三大营主帅历来都是极重要的位置,比西府知院和东府参政都重要许多,因为这是直接拱卫京都的防备军队,同时也是大梁境内唯一的机动力量。从大局上来看,大梁的军队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是西面边军,其二是南面边军,然后便是京军三大营。

内陆各州仅有数量较少的厢军,从战力上来说仅仅能够应付各地匪患,如果碰上那种规模很大的流匪恐怕只能据城而守。当然大梁境内承平百年,目前还未出现那种民不聊生以至于匪患丛生的局面。

至于京都内的守备师和禁军,不可能出京半步,除非皇帝外巡。

所以京军三大营的任务很重,除了拱卫京都之外,还要肩负随时驰援各地的重担。

无论是广平侯谷梁、长兴侯曲江还是北营主帅诚毅侯郭开山,都是军功累累且极为忠心的虎将。

如今谷梁调任,谁能接他的位置?

殿内众人都有自己的世交亲友,谁都想自己亲近的人坐上这个位置,但没有人敢轻易开口。因为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光有皇帝的任命可不行,必须在军中具备一定的威望,同时在能力上经过证明,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

其实在几个条件的限制下,可以选择的人不多,基本会从边境诸营主帅中产生。

一如当年的谷梁、曲江和郭开山。

李柄中深知这个机会是多么难得,军中这些主帅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轻易不会变动,如今只要自己能把握住,将西营一位熟稔的主帅提上来,对于以后在军中的布局无疑是非常大的助力。

他轻咳一声,正要开口说话,却听沈默云忽然说道:“陛下,臣有一个人选。”

开平帝似乎并不意外,淡然道:“沈爱卿且说。”

沈默云说道:“臣认为李大人足以胜任龙骧大营一职。”

满堂寂静。

李柄中有些恼怒于沈默云的横插一脚,虽然太史台阁在军情刺探方面功勋卓著,比军方内部的探子还要强大,但关于军务上的问题沈默云以往极少开口,尤其是和太史台阁无关的情况下。但他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这么多年更是成为孤臣,所以没人会质疑他开口的权利。

李柄中还在脑海中思索边军哪个主帅姓李,却忽然间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

他抬头便看见沈默云望着自己。

在这个瞬间,李柄中只觉得无比荒唐。

虽然这些年他在五军都督府做得不是那么舒服,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也确实要承担许多窝囊气,然而以他的资历,这是进入西府最有效且唯一的路径。

眼看着只有一步之遥,沈默云竟然要让他去坐镇京军南大营?

很快一股恐慌从他心底泛起,因为谁都知道沈默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既然开口,就算不是皇帝的授意,那也说明皇帝赞成这个想法。

他无比艰难地转过目光,很大胆地看了一眼开平帝。

皇帝的目光很平静,平静得有些淡漠。

这让李柄中的心瞬间跌进冰窟里。

对于皇帝的心意他虽然没有王平章和沈默云那样了解,可毕竟做了很多年的天子近臣,当开平帝没有任何犹豫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已经不可逆转。

谁让他没有谷梁那样的军功,没有路敏那样盘根错节的勋贵支持?

满心苦涩无法言说,李柄中只得躬身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开平帝淡淡道:“李卿果然是国之干城,朕心甚慰。京军十分重要,李卿不可轻忽,要为朕守好南边的大门。”

“臣,领旨谢恩!”

十月末的天气有些寒冷,偏殿中自然很温暖,然而这种温暖对于李柄中来说宛如火炉,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从五军都督府到京军南大营,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明降暗升,尤其是这些年局势越来越明朗的前提下。可对于文官出身且没有军功的李柄中来说,这无疑是非常明显的降职。更令他恐惧的是,这或许只是皇帝的一步缓棋,等他赴任南营之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寻个由头继续收拾他。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柄中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和六皇子的接触并不频繁,而且也没有任何越界的举动,这次请刘质帮忙照顾李子均,说破天也只是自己不愿长孙出事,跟太子那个位置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以前和刘质的接触并未隐瞒,皇帝应该早就知道,为何眼下会突然发作?

这时有一个小太监入内禀报,随即有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内监踩着小碎步进来,在御案前跪下说道:“禀陛下,奴才奉旨前往刑部观察,现在特来复命。”

开平帝道:“详细说来。”

内监便从裴越和李子均上堂开始说起,从头到尾,连裴越和刘质的对话都没有任何遗漏,一直说到最后,裴越的护卫叶七带着证据上堂,与她一同出现的还有太史台阁的乌鸦。证据则是两个刀客,根据太史台阁的核验,这两人是西吴东山王氏的旁支子弟,他们受丰城侯府管家所请,于京都东面官道上伏击裴越。

根据李府管家供认,此事由李子均独自策划。

听着内监特有的纤细嗓音,李柄中两眼一黑,差点昏倒在地。

无论是王平章、路敏还是西府三位知院,此刻的表情都显得异常严肃。

李子均如果只是派人袭击裴越,对于这些大人物来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当这件事牵扯到西吴的人,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李柄中此刻已经完全明白过来,若非皇帝看在王平章的面上,同时也可能看在他这些年辛勤伺候的份上,只为了平息朝中和军中的愤怒,莫说让他丢官去职,就算是砍了他的脑袋都不是没有可能。

小儿辈斗气胡闹这种事对于殿内的这些人来说算什么呢?

虽然对于裴越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但是当李子均的行为越界,甚至有了通敌的迹象,谁都不会轻视。

开平帝的声音在李柄中耳边响起:“李子均品行不端,行迹恶劣,免去身上一切职务,剥夺出身以来文字,流放古平镇三年!”

古平镇,大梁西境边陲之地,环境恶劣,三面迎敌,是军中将士最不愿意去的军镇。

然而李柄中此刻没有任何怨恨之意,反而有些庆幸,大汗淋漓地双膝跪下,高声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看着这个打乱自己布局的臣子突然间衰老的模样,开平帝的心中泛起一丝烦躁,挥手道:“下去罢,以后管好家中子弟,再有疏忽朕定不饶你!”

最终还是露出半点怒意。

李柄中诚惶诚恐,满面感激涕零,仓惶退下。

王平章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却在这个时候淡淡地看了一眼沈默云。

目光极为复杂,隐隐有一丝愤怒。

如果不是太史台阁出手,李柄中何至于此?

然而沈默云已经像平时那样,沉默且平静,似乎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帮助裴越的人不是他。

第156章 九回肠

秋风萧瑟,枯叶卷地。

宽敞的院落中,一对年轻男女迎面而立,不远处高耸的梧桐树枝叶簌簌作响,平添几分杀伐之意。

谷范面容英俊,五官比例几近完美,一袭天蓝色长袍衬着矫健又颀长的身躯。他右手握着一柄长剑,剑身光滑明亮似一泓秋水。当初在横断山脉中,他就是用这柄长剑与陈希之交手,两人的实力看起来伯仲之间,但就像没人知道陈希之还有多少后手一样,也没人清楚谷范的真正杀招。

他的杀招便是左手中那枚短剑。

短剑长一尺两寸,握柄比较古怪,是一个环形木柄,所以谷范握着它的时候剑身垂直于地。

一般来说,武人用双兵器都是一模一样的规格,譬如陈希之的双刀,这样更容易发挥出威力,因为人的两只手很难做到分心二用,尤其是在激烈的交锋中。谷范的两柄剑截然不同,意味着他必须用双倍的心思去操纵。

除了和谷梁交手切磋之外,他第一次亮出双剑,说明对面的女子是难得一见的高手。

旁边的廊下,裴越负手而立,身旁站着邓载等一帮少年。

虽然他曾经劝过,但庭中二人并不是几句话就能打消念头的人物。尤其是谷范,当初在平原镇南面破庙里被叶七一脚踹飞,这是他心中很难放下的耻辱。他从小就展露极高的武道天赋,到十二三岁时就能轻易击败三个兄长,很快就在京都纨绔圈子里打出无敌的名头。

最终裴越也只能随他们去,不过定下点到为止的规矩,以免这两人杀出火气,无论伤了谁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这是真正的高手之间的对决,机会难得,所以他将商号中的少年都叫了过来,一起欣赏学习。

叶七持枪而立,双脚前后分开,长枪平举,光是这惊人的臂力就让裴越汗颜。

与此同时,他打量着叶七的面庞,竟然觉得少女好像变了一个人。

北郊小院初见,叶七站在温暖的阳光中,眉眼柔婉动人,眼神明亮温和,光滑的鹅蛋脸上总是挂着从容恬静的笑容。如果说大家闺秀出身的谷蓁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那么洒脱大气的叶七就是冰天雪地中那株永不凋零的寒梅。

今日的叶七却不同。

眼神如刀,眉峰似刃,浑身上下透着凛冽又肃杀的气质。

不知不觉间,裴越的目光都落在叶七身上,仿佛对面的谷范是隐形的存在。

叶七恍若未觉,从站定持枪开始,整个人就进入绝对专注的境界。

邓载站在裴越身侧,压低声音说道:“少爷,我听先生说,武道中人以实战能力最为重要,叶姑娘看样子经历过很多战斗。”

裴越颔首道:“你觉得谁会赢?”

邓载沉思片刻后说道:“叶姑娘会赢,但如果两边搏命的话,我觉得谷少爷更强。”

裴越略有些惊讶,因为他知道叶七手中的长枪重六十二斤,这几乎是一个年轻武者能承受的极限。按照席先生的说法,武者的力量以百斤为界限,能使出数十斤之力的是普通武者,百斤往上便能称为高手。

至于拥有五百斤之力的绝顶高手,席先生说世间罕有,当年第一代定国公裴元便是其中之一。

以叶七长枪的重量,她至少也有个三四百斤之力吧?

谷范难道比她更强?

当叶七长枪如龙出击时,裴越感觉到极为震撼,他身旁的少年们亦是满面惊诧之色。

稳、准、狠再加上力大无穷,这就是裴越最直观的感受。

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动作,每一枪都指向谷范身上的要害。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