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汤豆苗
萧瑾谨慎地观察着对面骑兵的动向,缓缓道:“从现在的安排来看,晋王不想用藏锋卫做主攻。”
片刻过后,谜底终于揭开。
只见对方本阵之中的骑兵忽然向两侧让开,随即便有数之不尽的步卒鱼贯而出,旗号赫然便是消失已久的泰安卫。
指挥使唐临汾领兵前出,依靠两翼骑兵的掩护和震慑,从容不迫地当着朝廷大军的面摆开阵势。
萧瑾忽然皱眉道:“人数不对。”
他抬手指向泰安卫的阵型,只见前方黑压压一片,可谓漫山遍野。
虽说这么短的时间内没人能够数清楚泰安卫的兵力,但是像萧瑾这样的沙场老将却瞬间察觉到古怪。依照大梁军制,一卫为一万两千五百人,但是萧瑾左右观察之后,猛然意识到这支泰安卫的兵力可能接近两万!
李訾在战阵上的经验不及萧瑾,但是他的眼力同样敏锐,缓缓道:“那些是什么人?”
萧瑾循声望去,只见泰安卫阵型前方,站着整整三排步卒,从北到南战线拉得极长,粗略估计至少有数千人。每个步卒身边都有盾手掩护,看来是防止本方弓手的攻击。然而这样的布阵前所未见,因为在相距两里多地的视线范围内,萧瑾和李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三排步卒手中并无刀枪之类的兵器,而是每人手里提着两根管状物,且后背上都有一个背囊。
一股诡异的气氛弥漫在朝廷大军阵前。
不光主帅能够看见,最前方的将士同样可以。
没人见识过这样的敌军。
便在这时,一骑自对面阵中飞驰而出朝这边赶来,在接近一射之地时猛然勒住缰绳,骏马前蹄高高扬起。
随即便听这位骑士宏亮的声音响彻四野:“奉晋王令,给尔等最后一次机会弃械投降,否则我军将不再留手。”
没有任何冠冕堂皇的言辞,但是这份最后通牒却让朝廷大军这边瞬间将心提了起来。
萧瑾刚要开口询问,那骑士便拨转马头返回。
他与李訾对视一眼,后者毫不犹豫地说道:“侯爷,这是裴越的攻心之计,你我蒙受太后娘娘信重,万不可被他蛊惑!”
萧瑾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这两人的反应显然没有出乎裴越的意料,他不再理会陷入沉思之中的吴存仁,转身对刘贤说道:“陛下,臣给过他们机会。”
刘贤抬头望着天幕,用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动手吧。”
裴越深吸一口气,看向冯毅说道:“击鼓,进军!”
鼓声连绵而起,极其雄壮苍凉。
泰安卫随着鼓点开始前进,两军之间的距离不断被缩短。
萧瑾目光落在敌军阵中,突然面色微变道:“那是罗克敌?”
李訾抬眼望去,只见那第一排步卒最中间的年轻武将露出真容,正是去年夏天便消失不见的罗焕章之子罗克敌。
此时两人心中同时泛起不安,可是泰安卫已经有了动作。
第一排步卒进入一射之地,立刻遭遇朝廷大军长弓手的箭雨如蝗,然而每个步卒身边都有盾手保护,因此压根没有出现多少伤亡。
再往前,六十步。
罗克敌抬手怒喝:“止!”
全军止步。
“候!”
第一排步卒将一根管子和背囊放在地上,然后平举另外一根,对准了朝廷军队的前阵。
“放!”
所有人几乎同一时间做了一个扣动手指的动作,管子前端猛地喷出一团火焰,惊雷声震颤人间。
千余团火焰同时绽放,千余声惊雷传入耳中,千余颗铁弹如流星一般激射而来!
刹那间,朝廷大军前阵人仰马翻,面对这种完全无法理解的攻击手段,即便这轮射击之后阵亡的军卒不多,但是没有人能平静地面对如此疯狂的攻势!
惨嚎声、惊叫声、怒吼声弥漫于这片修罗场。
萧瑾和李訾面色惨白,再无一丝血色,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
李訾最先反应过来,厉声道:“右军机,不可再迟疑了!”
言下之意,自然是要挥军前进,与敌方展开面对面的肉搏。
然而还没等萧瑾开口,对面在罗克敌的指挥下,第一排步卒迅疾蹲下,从背囊中取出火药开始填充,然后第二排步卒已经举起那根恐怖的管子。
“砰!”
“砰!”
“砰!”
“砰!”
连绵不绝。
朝廷大军陷入一片混乱,然而两翼的藏锋卫却没有趁势进攻,他们只是冷峻地望着眼前惨烈的景象。
第二排步卒发射完毕之后,如前面的步卒那般蹲下,第三排步卒再度举起管子。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厮杀。
藏锋卫本阵之前,所有文臣武勋都被带了过来,与吴存仁一起见证这场跨越时代的战争。
此刻的翰林学士双目赤红,右手死死捂着心口,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裴越与刘贤并肩,缓缓解释道:“陛下,这种武器叫火铳,虽然目前攻击距离还比不上强弓,但是胜在简便易学,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可以轻松掌握,不像三石弓手那般难寻。”
刘贤沉默良久,忽地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裴越抬头望天,平静地说道:“让那些人为这件事付出该有的代价。”
话音未落,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紧接着冯毅快马驰来,脸上的喜悦和振奋溢于言表,跃下坐骑之后朗声说道:“殿下,萧瑾和李訾投降了!”
裴越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终于迈过了最艰难的那个坎。
这一刻他脸上并无张狂之意,扭头望向南方,仿佛那座天下雄城就在眼前,随即昂然道:“传令全军,目标京都!”
第1323章 朝天阙
京都以南,绮水浩浩荡荡。
一支马队自遥远的南方而来,百余名剽悍之士簇拥着一位年过四旬的男子。
其人身着常服,面容刚毅,虽满面风霜之色,但眼神坚定沉稳。这一路行来无事发生,有这百余精锐骑兵护卫在旁,瞎子都知道他定然是朝中招惹不起的大人物。
白马渡近在眼前,过河之后便进入京都地界,中年男子却忽然勒住缰绳,望着逶迤东流永不停歇的绮水,感慨道:“蔡和,我们多久没回京都了?”
蔡和是中年男子的亲兵统领,也是他的宗族晚辈。他自然明白这位族叔此刻复杂的心情,遂恭敬地应道:“回侯爷,七年零四个月。”
男子便是二等保定侯、江陵主帅蔡迁。
他似乎有些贪婪地望着北岸的风景,悠悠道:“近乡情怯啊。”
其实蔡和直到此刻都不知道族叔为何要突然返京,路上也从未提起过原由。不过此事肯定有陛下的首肯,否则领兵大将不得擅自离开驻地是朝廷铁律。
蔡迁沉默片刻,忽地嘱咐道:“回京之后,你去敲打一下族中子弟,免得这些混账日后打着我的名义在外面横行霸道。”
“是,侯爷。”
蔡和恭敬地应了下来,心中猛然一道惊雷闪过,抬眼望着身旁的中年男人,目光中满是忧色。
如果陛下只是召族叔回京述职,那他肯定在京都待不了太久,而且一个边军主帅在都中无论如何都称不上高人一等。
蔡迁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自明,显然是陛下要大用他,而顶尖军职只有那么几个,竞争肯定会无比激烈。无论名震天下的晋王裴越,还是老当益壮的广平侯谷梁,以及深受天家信任的襄城侯萧瑾,这些人都不是易于之辈。
蔡迁注意到他的神情变化,不由得欣慰地点点头。
他对这个宗族晚辈很器重,一如当年唐攸之对待唐临汾的态度,所以才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当即坦然地说道:“陛下之意,让我返京接任右军机一职。”
其实在两年前的江陵之战,蔡迁便已凭借守城之功得到朝堂诸公的认可,若非开平帝要将他留给刘贤加恩,当时便可封侯,入西府任知院也无人质疑。
今年在南周境内的徐洋关一战,虽然萧瑾在战略的判断上出现问题,但蔡迁在固垒大营主帅庄夏重伤、南周大军形成包围圈的不利局势下,将江陵军和固垒军主力带回江陵城,从而保住南岸大军的实力,仍旧是大功一件。
资历、战功乃至于最重要的圣眷,蔡迁都已满足进入中枢的条件。
蔡和忧虑地说道:“侯爷,莫非陛下准备让谷军机归老,由襄城侯取而代之?可即便是这样,晋王殿下还在都中……”
他的意思很简单,即便谷梁离开朝堂,军机之位如何绕开裴越和萧瑾?
蔡迁眼中泛起一抹复杂的神色,缓缓道:“其实是晋王建言让我返京接任右军机,然后陛下允准此奏。”
蔡和神色骤变,这短短的一句话里仿佛藏着无尽的风起云涌。
蔡迁淡淡一笑,策马向前,自言自语道:“我越来越看不懂这人世间了。走吧,回京。”
……
“娘娘,娘娘!”
一名女史踉踉跄跄地跑进景仁宫,面色惨白神情惶然。
吴太后心中一紧,拢于袖中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沉着脸斥道:“慌甚么?”
女史不及请罪,颤声道:“启禀娘娘,北面传回消息,藏锋卫提前入关,在圜丘坛外击败河间侯统率的禁军和南营两卫。娘娘让吴大人安排的那些负责保护陛下的死士,都被晋王麾下高手杀死,晋王一直在陛下身边。河间侯领兵撤退后,与襄城侯率领的守备师相遇,在京都北郊十余里外摆开阵势,但是……不知战场上发生了什么,襄城侯和河间侯带着朝廷大军向晋王投降了。”
她的话有些颠三倒四,却一句句烙印在吴太后的心里。
吴存仁的安排没有奏效,刘贤一直处在裴越的威胁之中,他们口口声声所说的胁迫天子竟然早就成为现实。吴太后想不明白,在圜丘坛内那个独特的地方,刘贤身边有大量高手保护,而祭天历来仅限天子一人,裴越如何能够靠近他?
普定侯陈桓没有拦住从西境归来的藏锋卫,明明銮仪卫昨日来报,藏锋卫和灵州左卫一起护着谷梁返京,并未分开行动,最快也得今日上午才能抵达古蔺驿。
至于女史口中两场败仗,更让吴太后如坠冰窟。
这一刻她怎会不明白,自己的所有谋算都在裴越的意料之中,那个年轻臣子看似蒙在鼓里,实则心如明镜,做好了万全的反制手段。想到这番苦心孤诣的谋划付之东流,而且裴越始终冷眼旁观,自己却如戏台上的丑角一般,吴太后不禁惨然一笑。
更重要的是,裴越如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皇帝又在他手中,还有谁能挡住他谋朝篡位?
“娘娘……”
女史眼中泛起泪光,无比担忧地唤道。
吴太后从绝望中惊醒,猛然间想起一件事,眸中冷光浮现,低声道:“传旨定远侯裴城,紧闭京都九门,绝对不允许晋王麾下兵马进城。”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女史连忙应道:“是,娘娘。”
吴太后又道:“传旨禁军,即刻全军赶往永仁坊,不惜一切代价攻进去,将晋王府内的所有人控制起来,若是有人反抗则格杀勿论。”
萧瑾离开之后,那三千禁军依然守在永仁坊大门外,不过宫里还有四千禁军,她显然是要孤注一掷拿捏住裴越的软肋。虽然她知道背嵬营是裴越身边最精锐的部下,但城中建筑紧凑难以发挥骑兵的优势,禁军以两倍兵力未尝没有取胜的机会。
更何况,事到如今她已没有太多的选择。